浙江省茶叶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分析.doc_第1页
浙江省茶叶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分析.doc_第2页
浙江省茶叶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分析.doc_第3页
浙江省茶叶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分析.doc_第4页
浙江省茶叶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 容 摘 要再崇尚健康与自然的21世纪,茶叶饮料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为世界饮料市场的主流。浙江省是我国茶叶出口大省,然而近年来涌现的绿色壁垒给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结合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浙江省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通过阐述其在日本及欧洲市场遭遇绿色壁垒及导致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茶叶;绿色壁垒;肯定列表制度 ABSTRACTIn the21st century, with the advocation of healthy and the natural , the tea drink is accept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becomes the mainstream of the world drink market. Zhejiang Province is a big province of tea export , however the recent years emerged green barrier in the tea export trade has had the very tremendous influence for Zhejiang Province. This article unifi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ea export for Zhejiang Province , through elaborated its influence in the Japanese market and Euromarket with the green barrier , analyzes the Zhejiang Province tea expor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proposal.KEYWORDS:tea ; green barrier ; the system of definitely tabulates 正文目录第一章 引言.1第二章 浙江茶叶出口现状.2第三章 浙江茶叶遭遇绿色壁垒.3第一节 绿色壁垒 .3第二节 来自日本的绿色壁垒.4第三节 来自欧盟的绿色壁垒.5.第四章 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6第一节 建立绿色壁垒的预警机制7第二节 加强质量和安全卫生体系建设,创建知名品牌7第三节 改良茶树品种, 调整产品结构8第四节 更新茶叶检验的技术装备,加大资金投入.8第五节 加强与日本政府及日本企业的合作.9第六节 开拓新的出口市场.9第五章 结束语.10 第一节 结论.11 第二节 对浙江出口贸易的建议.11参考文献.12致谢.13附录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第一章 引言茶叶是浙江的传统优势农产品,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利用资源与技术优势,通过实施良种工程、绿色工程、品牌工程等,浙江省茶产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出口大幅增长,优势明显,在全国茶叶出口和全省茶业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与此同时也遭遇到一些进口国家的苛刻的农残标准等绿色壁垒的挑战,那么,我省茶叶出口应该如何应对这一严重的局面,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随着关税对国际贸易影响的逐步弱化,技术壁垒、绿色壁垒、非典壁垒给浙江省茶叶出口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设置的重重非关税壁垒,使生产加工标准化程度还不高的中国农业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浙江省茶叶出口贸易在新的贸易壁垒下产生了严重影响。茶叶是浙江农产品出口的主导产品,其外贸状况直接影响浙江省“三农”利益的得失和获取比较利益的多寡,农产品“主打项目”的茶叶出口举步维艰.2005年8月1日,欧盟决定将硫丹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从30mg/kg调整为0.01mg/kg,提高了3000倍;提高硫丹标准相关茶叶企业由此对出口紧张异常,可是反观国内质检情况,似乎这个问题并未进入公众视野11月7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茶叶抽查结果,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等农药的残留超标问题最为突出,实际是目前我国对硫丹含量尚未做出任何标准要求,不仅如此,我国还有多种农药残留量未做规定,茶叶出口由此频遭技术壁垒。另外日本将于2006年5月正式实施新食品卫生法,此次修改对食品农药残留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对669种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设定了1万多个最大允许残留限量标准,即“暂定标准”;对尚不能确定具体“暂定标准”的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将设定0.01ppm的“一律标准”,一旦食品中残留物含量超过此标准,将被禁止进口或流通,这与日方现行制度有较大差别。更重要的是,就茶叶来说,新食品卫生法实施后,对规定了药残标准的检测沿用茶水检测,但对于那些没有规定药残标准值的农药,由于所适用的“一律标准”的标准值很低,有可能采用干茶检测,农药残留检出率将大大提高,这对浙江蒸青茶出口有可能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第二章 浙江茶叶出口现状 浙江是茶叶出口的传统大省。据我国海关统计,2007年全国有27个省市区出口茶叶,其中,浙江省出口茶叶16.62万吨,占2007年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57.4%,出口创汇3.19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2.5%,数量和金额均居首位。数量同比下降0.8%,金额上升9.6%。从下表可以看出,自2004年以来浙江茶 叶出口连续多年位居全国之首,此外,据宁波海关统计,今年12月浙江省出口茶叶2.6万吨,价值5002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4.4%和2.1%。表1 浙江省茶叶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 数据来源: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统计数据库,笔者收集整理而成。单位:万吨、亿美元地区2004年出口2005年出口2006年出口2007年出口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全国28.024.3728.664.8528.675.4728.956.08浙江16.442.4216.192.5816.752.9116.623.19比重58.7%55.4%56.5%53.2%58.4%53.2%57.4%52.5%浙江现与世界上约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茶叶贸易关系,出口市场多元化,主要是摩洛哥、俄罗斯、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主要出口产品主要出口品种有珠茶、眉茶、蒸青茶等绿茶及红茶、花茶、乌龙茶等,其中绿茶的出口量占全国的70%。而随着2006年我国茶叶出口经营权的放开和茶叶出口配额管理的取消,大批没有经营过茶叶出口业务的茶叶生产企业和专业外贸公司的进入,茶叶出口竞争也显得愈加激烈,再加上欧盟、日本等地对中国茶叶的“设限”提速和既有标准如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等的持续影响,以及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压缩出口利润空间等风险因素,今年我省的茶叶出口仍然有不少隐患。 第三章 浙江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对我出口商品的关税壁垒及许可证、配额等传统非关税壁垒的门槛将继续逐步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商品便可在国际市场上畅通无阻。事实上,一些形形色色的诸如绿色壁垒等新型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门槛正在日益提高,在茶叶出口方面,这些绿色壁垒将成为未来我省茶叶对外贸易发展的巨大障碍,而我们对此还缺乏系统的了解。所以,认识绿色壁垒的内容、主要特点及造成的影响,对于防范这些绿色壁垒对我省茶叶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绿色壁垒绿色壁垒又称为环保壁垒、生态壁垒或环境贸易措施等,是指商品进口国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为名,通过颁布、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以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第一,保护方式上的隐蔽性。绿色壁垒利用环保的名义来实行贸易保护,有的甚至把贸易保护的实现转移到人类健康的保护上,使出口方难以预见其内容及变化,这样既起到了保护贸易的作用但又不易产生贸易磨擦,有很大的隐蔽性。第二,绿色壁垒具有合法性。绿色壁垒通常是以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和生命健康为借口,并以国际公约和国别法律、法规等公开立法为依据,WTO的例外和免责条款中规定,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须的措施可以免于遵守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原则。第三,民众性。近代的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恶化使人类深受其害,因此各国民众都十分支持本国政府采取的各种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第四,实施效果上具有歧视性。有些国家根据自身与其他国的具体贸易状况而采取不同的手段,使国民待遇原则受到扭曲。第五,较强的技术性。即对产品的生产、使用、消费、和处理过程的鉴定都包括较多的技术性成分。茶产品的绿色壁垒。目前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制定苛刻的农药残留标准来限制进口,形成壁垒。日本的肯定列表以及欧盟近年来颁布的一系列的农药残留标准就是典型的例证。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贸易的自由化趋势,在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被不断拆除的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调整贸易利益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差异,各类标准和技术法规如今却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实质性的限制作用,甚至被不少发达国家用来充当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在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水平有不小的差距,在技术性贸易壁垒面前总是处于不利的地位。茶叶作为浙江省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农产品,首当其冲的受到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阻截。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我省茶叶农药残留超标为由,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为名将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茶叶拒之门外。第二节 来自日本的绿色壁垒当前来自日本的茶叶出口绿色壁垒集中体现在日本政府于2006年5月29日正式施行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这是典型的通过立法,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的绿色壁垒。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的概述。该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两个标准即暂定标准(Provisional Maximum Residue Limits)和一律标准(Uniform Limits)。暂定标准即对当前通用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都设定了新的残留限量标准;一律标准即对尚不能确定“暂定标准”的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都设定为0.01ppm的统一标准。该制度共涉及302种食品,799种农业化学品,54782个限量标准,检测技术标准近乎苛刻李元平:“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知识问答,2006年第1期。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的差距。在我国,为适应国内外对茶叶安全卫生质量的需求,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委员会于2005年1月25日发布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两项食品卫生标准,将茶叶作为食品列入其中,并提高对茶叶的农残和污染物检测标准,但所有有关茶叶的检测项目也只有 11项。即使算上农业部禁止使用的39种农药,我国现行有关茶叶的农残及污染物的限量项目也就是50种而已。而日本这次施行的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将进口茶叶残留检测项目由83项增加到276项,并采用“干茶法”检测,将极大增加茶叶农残被检出的几率。更何况,欧盟和日本新升级的茶叶卫生安全标准中,还有所谓“暂定标准”、“一律标准”,那更是悬在我省茶农和茶叶出口商们头上的一把剑,随时都会出鞘。日本是我省茶叶出口的主要市场,这次施行的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对我省茶叶出口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第一,大幅度提高了进口茶叶的市场准入门槛。在出口总量上,浙江省茶叶出口下降明显,2006年对日本出口下降了50%,由2万吨降到不足1万吨。以宁波为例,日本历年来是宁波茶叶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2006年5月至七月上旬,据宁波海关统计,宁波出口日本只有1批茶叶,22091公斤。而去年同期却有10批,166573公斤,不但数量明显下降,而且还逐步出现退出日本市场的危险迹象 刘强、裴明琴:“拷问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农民日报,2006年7月28日第10版。第二,检测手续更加复杂,出口成本增加。因为若按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出口茶叶,一个生产批次的茶叶从生产到出口至少进行二次农残检测,包括原料收购检测和成品出口检测,而一个报检批往往有几个生产批,检测费就要再增加几倍,如此茶叶出口成本将成倍增加。第三,检测周期长,增加出口风险。日本市场销售的茶叶讲究新鲜,一天一个价,而农残检测至少需要7天以上,这样,茶叶到达日本由于时间上的延长,卖价会大大降低;再者,导致出口风险增加。如果一旦检测不合格无法进入日本市场,那么这批茶叶就很可能变成垃圾,经济损失巨大。此外日本实行肯定列表制度后,2007年3月又将绿茶列为农残重点检查对象,绿茶的进口检查比例提高到50%,这样一来07年就致使我省茶叶对日出口节奏放缓,企业负担加重。第四,公开标准,更加透明。以前我省生产茶叶很多地方使用的部分药物没有标准,或者有些规定也是模棱两可,让出口企业很难操作。而“肯定列表制度”将农药的使用标准公开了,使出口企业有据可依,选择用药的余地就更大了。第三节 来自欧盟的绿色壁垒欧洲针对茶叶绿色壁垒的概述。欧洲是世界上重要的茶叶消费市场,欧洲各国每年要花大量资金采购世界各地的茶叶。而这些发达国家倚仗其自身的科技、经济优势,把一些原本造福于人类的环境标准、规则制订到其他国家无法执行的地步,如欧盟规定最大农药残留限量(MRL)的80%是以检测方法中所用仪器的检测极限(LOD)作为最大残留限量,大部分食品的农药残留量在0.1MG/KG以内,最低的只有0.02MG/KG。自2001年欧盟出台针对茶叶进口的农药残留检测标准提高100倍,一直到现在,检测标准是日益苛刻。其中2007年,欧盟提高对我国出口茶叶的准入标准,欧盟茶叶委员会公布了欧盟茶叶农药残留的新标准。这一标准对2007年2月26日欧盟颁布的2007/12/EC指令进行了大量更改,涉及的项目共有227项,其中207项的限量为目前仪器能够监测到的最低标准。欧盟茶叶委员会公布欧盟及德国茶叶新农药残留标准,增加了啶虫咪等10个农残项目并更新了其他10个农残项目的新限量。而在我国,为适应国内外对茶叶安全卫生质量的需求,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委员会于2005年1月25日发布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两项食品卫生标准,将茶叶作为食品列入其中,并提高对茶叶的农残和污染物检测标准,但所有有关茶叶的检测项目也只有 11项。即使算上农业部禁止使用的39种农药,我国现行有关茶叶的农残及污染物的限量项目也就是50种而已,与欧盟的210项相比,差距甚大。在这绿色壁垒压力下,浙江的茶叶出口深受影响。第一,直接导致出口下降.浙江省07年茶叶出口前5个月增长趋缓,杭州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5月全省累计出口茶叶7.3万吨,价值1.3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8.6%和16%;第二,导致出口风险增加。如果一旦检测不合格无法进入欧洲市场,那么这批茶叶就很可能变成垃圾,经济损失巨大。 第三,有助于我省茶叶出口质量的提高。在苛刻的绿色壁垒的影响下,一些出口企业不得不提高茶叶质量,虽然是被逼的,但就消费者而言促使了人们对资源环境和自身健康的关注,促进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觉醒是有积极意义的。第四,促使对茶叶消费国、消费者的重视。消费者的需求及利益是市场的主导因素,消费者在市场信息对称的情况下,支付意愿会随产品质量提高而调整。欧盟颁布农药残留检测新标准,欧盟企业自觉执行,这是市场成熟和规范的表现。在这样的市场上,消费者不再盲目被动地购买和消费,消费者权益受到有效保护。第四章 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第一节 建立绿色壁垒的预警机制政府应尽快建立国外技术性壁垒的预警机制,加强对国外环保认证标准的研究,收集绿色信息。针对日本的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政府应通过政府网站等途径设立“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专栏”,介绍和分析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提供一些指导报告,并及时收集和发布日本制定和实施列表制度的最新动态,将信息反馈给有关茶叶出口部门和企业,做好防范工作,采取积极措施,突破国外的绿色壁垒。第二节 加强质量和安全卫生体系建设,品牌建设,加强用药管理制度茶叶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卫生状况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近年来,浙江省茶叶因为农残和有害微生物问题,出口深受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的绿色壁垒的影响,因此要加快质量和安全卫生体系建设,继续在出口企业全面推行HACCP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档次与产品竞争力,确保茶叶质量安全,这样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茶叶出口企业冲破绿色壁垒,扩大出口的根本手段。目前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规定,从08年1月1日起,我国所有出口茶叶的原料,必须直接来自于在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种植基地,非备案基地的茶叶原料一律不得出口。这将有助于改善我省茶叶的出口质量。浙江各类评比所命名的“名茶”数以百计,但事实上浙江出口的茶叶多属于原料性的初级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低,除了西湖龙井,浙江省还没有一个茶叶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称得上是真正的知名品牌。另一方面,浙江省是绿茶出口大省,但出口绿茶却多为外商定牌加工,用的是人家的品牌。因此加强品牌建设,要求出口企业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创建自有出口品牌,打出品牌方面,政府应有意识地扶持、培育一批在国际市场上信誉好、有自主品牌的大型茶叶生产和出口企业,加大品牌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浙江省出口茶叶的附加值,增强出口茶叶在国际社会的认同感。企业要加强源头控制,根据浙江省于今年3月28日实施的省地方标准茶叶安全生产种植技术规范,对茶叶种植基地要实施科学化、标准化管理。对于各种茶叶在生长过程中使用了什么药必须清楚记录并且严格执行停药期,否则就容易出现农药过高残留的情况。同时要积极应对出口茶叶的农药残留问题,根据新要求改变种植、收购和管理方式。比如要按照日本“肯定列表”的限量指标,调整农药使用,更多的使用生物农药。除了六六六、滴滴涕等我国农业部明令禁止的农药外,要限制阿维菌素等农药使用次数并注意安全间隔期,科学合理、安全地使用农药,确保茶叶原料的卫生质量符合要求。第三节 改良茶树品种,调整产品结构推广无性系良种繁育技术和优产高质基地建设技术,对现有有性品种茶通过换种改植和嫁接改造。结合目前国际茶叶市场特点,浙茶出口应当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报告指出,浙江茶叶内含物丰富,制成绿茶茶味较重,适合西非、中亚等市场需求。而红茶、红碎茶等产品曾在欧美受到欢迎,当前应恢复出口渠道,组织相应产品生产和出口;花茶等特种茶和定牌小包装茶出口,提高产品附加值。 第四节 更新茶叶检验的技术装备,加大资金投入毋庸讳言,目前我省的产品检验、检疫手段设备目前还比较落后,有些在国外可以检疫出的问题,在国内依靠现有的技术装备却是检验不出来的。由此可见,政府应加大投资,从发达国家引进一批先进的技术装备。这不仅能保证茶叶产品出口的安全,避免退货损失。当然提高各种检测手段,需要与国际社会交涉,以及及时获取信息资源,都需要专门人才。而政府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一直是相当薄弱的,因此,如果想要在今后的国际贸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联合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的力量,加大资金投入,集中精力培养造就一批应对绿色壁垒的专门人才。 第五节 加强与日本政府及日本企业的合作通过同日本国认证机构合作或到我国开展认证业务,减少进出口程序,降低出口企业认证成本。加强与日本企业的合作,我省应当积极开展茶叶产地对日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利用日本的资金和技术,提高我国茶叶及茶叶产品的生产和开发水平,以此来突破技术壁垒,扩大出口。 第六节 开拓新的出口市场也就是利用市场多元化和跨国经营策略绕过绿色壁垒。各国实施的标准是存在着差异的。即使实行绿色壁垒最严厉的欧盟和日本并不是所有产品的检验标准都是一致的。我省茶叶出口企业可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积极开拓检验标准相对较低的市场。例如,欧盟对我国绿茶检测标准较高,而日本则相对较低。实行市场多元化策略,还可以降低市场风险。浙江的茶叶尤其是像蒸青茶等一些特殊品种,要扩大其销售范围,除销售日本、欧洲等市场外,还应通过改产、改制,转向其他国家出口,开辟另外的国际市场一规避壁垒(如目前看好的摩洛哥、毛里塔尼亚等非洲国家市场,一方面非洲大陆一直有把茶叶当饮品的传统,尤其是中非。;另一方面,相对于日本、欧洲的绿色壁垒,这些非洲国家的进入门槛明显较低,这样一方面开辟了新的销售市场又降低的企业的出口风险,是可行的应对措施)。此外,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可以选择独资、合资、合作或收购等方式到进口国投资,一方面利用当地资源、技术及标准生产产品减少入市场障碍,绕过绿色壁垒,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加快我国企业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国家化的进程。 第五章 结束语 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新兴的非关税壁垒,是一把双刃剑,有着贸易保护的一面,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得看到绿色壁垒的产生,可以说是社会向生态文明转向的必然结果,最终有利于人类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进步性和合理性。因此,对于我省茶叶出口的这一挑战,政府和企业应当正确认识,努力适应。同时,以此为契机,吸取教训,彻底改变过去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模式和低端低价、以量取胜的外贸增长方式,积极研究国际市场,认真分析国际外贸形势,逐步引进科学的经营理念和生产技术,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加快产品升级更新,走上生态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同步的和谐发展道路。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茶叶行业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