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人际交往.ppt_第1页
儿童的人际交往.ppt_第2页
儿童的人际交往.ppt_第3页
儿童的人际交往.ppt_第4页
儿童的人际交往.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4 21 1 第九讲 儿童的人际交往 2020 4 21 2 在发展过程中 儿童与他人之间要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 这两种人际关系对儿童的社会化分别具有不同的意义 哈吐普 Hartup 1989 把这两种人际关系分别称为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 1 垂直关系 verticalrelationships 是指那些比儿童拥有更多知识和更大权利的成人 主要包括父母和教师 与儿童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 其性质具有互补性 即成人控制 儿童服从 儿童寻求帮助 成人提供帮助 垂直关系的主要功能是为儿童提供安全和保护 也可以使儿童学习知识和技能 前者主要指父母与儿童之间的关系 后者主要指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 2020 4 21 3 2 水平关系 horizontalrelationships 是指儿童与那些和他 她 具有相同社会权利的同伴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 其性质是平等的 互惠的 水平关系的主要功能是给儿童提供学习技能和交流经验的机会 垂直关系与水平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前者主要体现了成人与儿童之间的一种 权威 服从 关系 在心理上 地位上是不平等的 而后者主要是儿童与生理心理方面相同地位的同伴之间的一种自由 平等和互惠的关系 2020 4 21 4 一 同伴交往 一 同伴交往对儿童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关于婴猴的实验婴猴的实验 TIF 2020 4 21 5 2020 4 21 6 这表明 虽然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 父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同伴交往的作用却是父母所不能代替的 2020 4 21 7 二 儿童同伴关系的性质 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2020 4 21 8 三 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 1 婴儿期婴儿期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按一定的阶段发展的 有研究认为 婴儿期同伴相互作用可以划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1 客体中心阶段 0 1岁 儿童的交往主要集中在玩具或物体上 而不是儿童本身 10个月之前的婴儿 即使是在一起 也只是把对方当作活的物体和玩具看待 2020 4 21 9 三 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 1 婴儿期当一个婴儿的社交行为成功地引发另一个婴儿的反应时 就进入第二个阶段 2 简单交往阶段 1 1 5岁 儿童已经能对同伴行为作出反应 并常常试图去控制对方的行为 这时 儿童产生了 社交指向行为 婴儿意指向同伴的各种具体行为 他在发出这些行为时 总是伴随着对同伴的注意 也总能得到同伴的反应 2020 4 21 10 三 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 3 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1 5 3岁 社会交往更为复杂 模仿行为已经普遍出现 还有互补或互惠的角色游戏 如一个逃 一个追 在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时 还伴有消极的行为 如打架 揪头发 抓脸和争玩具等 16 18个月是个体交往能力发展的转折点 2020 4 21 11 三 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 2 学前期布朗恩特研究表明 来自能为儿童提供更多与同伴接触机会地区的儿童发展了更好的社会技能 在这个分阶段 儿童认知能力和言语技能的发展改变着同伴交互作用的性质 儿童现在能够互相交流思想 分享有关活动的知识 参加集体性的假装游戏 能够与同伴商议游戏规则以决定游戏的建构 并且这时的儿童还可以参加由几个儿童同时加入的集体游戏 而不只是两人游戏 这样 儿童社会行为的总体水平有了显著的增加 2020 4 21 12 三 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 3 童年期随着儿童进入小学 他们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明显地增加 同伴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了 1 开始建立友谊关系 友谊是和亲近的同伴 同学等建立起来的特殊亲密关系 2020 4 21 13 三 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 2 友谊的发展过程塞尔曼提出的儿童友谊发展个阶段 友谊关系不稳定阶段单向帮助阶段双向帮助阶段亲密的共享阶段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儿童友谊发展阶段 TIF 2020 4 21 14 2020 4 21 15 三 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 2 儿童的同伴团体儿童的同伴团体是在小学阶段逐渐发展起来的 它对儿童的个性品质有重要的影响 同伴团体有组织的集体自发团体亲社会非社会反社会团体团体团体 2020 4 21 16 三 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 4 青少年时期在这个阶段 同伴关系变得更为关键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 作为参照群体的同伴的作用 青少年时期是个相当不确定的时期 儿童对自我 对社会都有一种不确定感 而同伴在确定一个人的角色和自我价值方面能提供支持和引导 同伴群体对儿童的行为具有参照系的作用 因此 不难发现 在青少年时期 儿童对同伴文化的遵从明显增加 2020 4 21 17 三 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 4 青少年时期其二 同伴间的异性交往 青春期的儿童由于生理 心理上不断成熟 对异性产生了强烈的交往欲望 异性儿童经常交往 就有可能早恋 异性之间应该如何交往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早恋有两个特点 一是对爱情需要的朦胧性 二是闭锁性 2020 4 21 18 四 同伴关系的测量 1 测量同伴接纳性的方法测量同伴群体关系的主要方法是 1 观察法即对自然状态下儿童的同伴关系进行观察 研究表明 使用观察技术的确能发现大多数群体中同伴接纳性的差异 但这种方法比较费时 而且有时带有主观性 因此利用较少 2 社会测量技术包括同伴提名法和同伴评定法 这是测量同伴关系最典型的方法 但这两种方法也各有利弊 同伴提名法是指在一个社会群体 比如一个班 中 让每个儿童根据所给定的同学名单或照片进行限定提名 让每个儿童说出他们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同伴 如 你最喜欢 或最不喜欢 和谁一起玩 或一起学习 等 根据从每个儿童那里获得的正负提名的数量多少 对儿童进行分类 2020 4 21 19 四 同伴关系的测量 这种方法可以测出同伴地位的一些重要差异 但是方法本身又存在一些局限性 在测量过程中 有些儿童忽然忘记了最喜欢谁 这样获得的结果也不不准确了 而且这种测量不能给出关于那些处于 最喜欢 和 最不喜欢 中间段的儿童的信息 同伴评定法 即要求每个儿童根据具体化的量表对同伴群体内其他所有成员进行评定 如让儿童回答有关同班内每个同学的问题 你在多大程度上喜欢和这位同学一起学习 或一起玩 并且给出一个 喜欢 不喜欢 的评定量表 2020 4 21 20 四 同伴关系的测量 2 同伴接纳的类型以上述方法进行分类来描述儿童的社会接纳性 一般把儿童分为四类或五类 这与考依等到人确定的类型相似 A 受欢迎的儿童 指获得许多同伴积极的提名或评定的儿童 即被多数同伴喜欢的儿童 B 被拒斥的儿童 指不被多数同伴喜欢的儿童 C 矛盾的儿童 指那些被某些同伴喜爱 同时又被一些同伴看作具有破坏性而不喜欢的儿童 D 被忽视的儿童 指那些被提名 包括正提名和负提名 很少的儿童 E 一般的儿童 指那些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处于一般情况的儿童 他们在同伴提名中没有获得极端的分数 最喜欢或最不喜欢 2020 4 21 21 五 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 1 行为特征行为特征是儿童社会能力的重要体现 儿童之所以具有不同的同伴地位 主要是因为这些儿童具有明显不同的行为特征 儿童之所以受欢迎 是因为他们具有外向的 友好的人格特征 擅长双向交往和群体交往 在活动中没有明显的攻击行为 2020 4 21 22 五 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 2 认知能力3 身体吸引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 一是儿童对自己的满意感会影响他们的行为 二是教师和父母也会按儿童身体相貌上的差异对他们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4 名字5 教师的影响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