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_第1页
一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_第2页
一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_第3页
一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_第4页
一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 科技成就 2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 文学成就 4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一 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之四大发明 12世纪传到非洲和欧洲 西汉 出现纸东汉 蔡侯纸 魏晋 主要书写材料 隋唐 雕版印刷术 北宋 毕升活字印刷术 15传入欧洲 唐末 用于军事宋朝 广泛运用 13世纪传入西欧 战国 司南北宋 用于航海 13世纪传入欧洲 取代羊皮纸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推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促进人们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 促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创造了条件 促进了远洋航行 迎来地理大发现 促进近代欧洲社会进步和社会转型 二 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 明代以前 的原因 政治 经济 政策 教育 主观因素 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 政府的重视 良好的社会环境 农耕经济繁荣 物质保障 国内民族间交流和对外交往的发展 吸收来自外部的先进成果发展自身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古代科学家的个人努力和不懈探索 积累丰富的生产经验 三 中国古代科技特点实用性强 注重经验和总结 服务农业缺乏理论探索和科学研究领先世界 封建晚期和近代落后 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 西方 重实验 重分析 服务工业 重理论 北宋时期封建经济在隋唐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 其推动了我国传统科技的发展 使伟大发明在当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经济繁荣 根因 北宋文化的繁荣对印刷术提出了新要求 促使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唐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发展 促使指南针在北宋时期用于航海 北宋时 民族政权并立 战争不断 这促进了火器的发展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其 中国 发明与发现的摇篮 一书中说 古代中国在1500年内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现代世界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的北宋 探究一 三大发明在北宋得以获得发展的社会条件有哪些 材料二 18世纪 中国的这一系列成就 同医学和药物学及其应用一样 主要是积累的经验发现 而不是系统的或持久的科学探索的结果 上等人 是一切体力劳动为低级 甚至蔑视实验工作 然而 正是理论 构思 实验和实践的结合 产生了现代西方科学和技术成就 罗兹墨菲 亚洲史 请回答 1 根据两则材料 从研究内容 方法 目的 发展趋势等方面指出10世纪 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发展上的差异 11 阅读下列材料 是对生产经验的总结和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述 缺乏理论探索 属应用科学 注重观察和实验与严密逻辑体系相结合 属理论科学 重视整理与经验总结 注重理论研究与观察实验 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统治需要 服务于工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逐渐落后于西方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 中国古代科技 实用性 经验性西方近代科技 理论性 实验性 2 中国古代发达科技为什么没有转化为近代科学技术 政治 当时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现代科技的产生 A 中国封建统治者实行重本抑末政策 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 推广和应用 B 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 禁锢了思想 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C 闭关锁国 政策 阻碍了东西方文化的正常交流 经济 明清时期 封建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不能对科技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动力 科技结构自身的缺陷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 缺乏实验研究 缺乏对自然规律的探索 缺乏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和机制 根本原因 材料四 像印刷术 大炮 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 中国都比我们早 可是有一个区别 在欧洲 有一种发明 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 而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 无声无臭 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法国雨果 1802 1885年 3 雨果29岁时英国科学家的一项时代的重大发现是什么 列举这项重大发现 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 两例 名称和发明者 中西方科技发展上的差异在19世纪中后期中西方文明碰撞中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重大发现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西门子 发电机 爱迪生 电灯 贝尔 电话等 结果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 西方列强逐步使落后的中国沦为 两半 社会 卷入世界市场 中国开始艰难被动地从传统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A 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西方B 15世纪中西方科技趋势出现逆转C 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D 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 对图解读正确的是下图是中国 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示意图 3至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西方的原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根据材料指出3世纪后中西方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何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15世纪后西方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图示中国 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差异变化 3至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西方 此后中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 4分 原因 政 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和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经 欧洲资本主义兴起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 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思 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 推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 如果以明清时期为界 分析中国科技逐步落后西方科技的原因中 君主专制西 代议制民主政治小农经济 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工业革命传统思想的束缚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闭关锁国殖民扩张 举一反三 1 明清时期为界 分析中国科技逐步落后西方科技的原因2 同为启蒙思想 明清早期启蒙思潮和西方启蒙运动的影响却大不相同3 全球史观中 东方衰落 先于 西方崛起 的原因 4 2006广东单科 29 18世纪中后期 清政府主持编修 四库全书 同一时期 法国的狄德罗主编 百科全书 科学 艺术和工艺详解辞典 分别简述这两部著作出现的社会背景 材料二从15世纪到今天 科学巨匠辈出 从哥白尼 伽利略到牛顿 瓦特 到卡尔 本茨 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 比尔 盖茨 世界科技文化发展中心地点最终来到了美国 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科技文化中心曾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世界科技文化发展中心地点最终来到了美国 的原因 变化 欧洲地区转到美国 原因 政治 制度民主 社会稳定和平 经济 发展迅速 综合国力增强 思想文化 开放多元 注重科技和引进人才 材料三近代史上 德意志民族也不乏杰出的科学家 像开普勒 莱布尼茨 但这些杰出人物未能改变德国因社会历史原因所带来的总体上的科学落后局面 19世纪下半叶 在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两方面 德国突飞猛进 相继超过了法国和英国 据统计 以1851年到1900年的50年间 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重大成果数目 英国占105项 法国占65项 美国占33项 而德国占202项 这种状况 一直持续到20世纪前半期 根据材料三 四分别指出19世纪下半叶开始美德两国科技发展有哪些特点 德国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成就突出 材料四1865 1913年美国专利注册情况统计表 美国重视保护科技知识产权 并大量引进外来技术 美德科技发展迅速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 汉字与书法艺术 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 1 起源 6000多年前的象形文字 文字图画 2 成熟 商代的甲骨文 形成完整的体系 3 统一 秦朝统一 书同文 小篆 秦后期使用隶书 4 发展脉络 甲骨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5 演变总趋势 由繁到简 思考 世界上很多最古老的文字都失传了 而中国汉字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而且一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为什么呢 政治 经济 汉字本身 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 汉字为不同民族 不同方言区的经济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 的成熟与完美 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 京剧的出现 原始歌舞 起源春秋战国优伶 出现专业艺人宋代杂剧元杂剧 推向成熟明朝 地方戏曲 昆曲流传甚广清朝 京剧 国粹 北京成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各地方戏曲进京相互融合 广大艺人的努力 符合统治者和广大市民阶层的口味 3 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 发展 乾隆末年 徽剧进京 道光年间 徽汉合流 形成新剧种 京剧 同治 光绪年间 走向成熟 出现 同光十三绝 清末明初 成为全国流行剧种 民国以来 走向世界 老生 武生程长庚 卢胜奎 张胜奎 杨月楼 谭鑫培 小生徐小香 旦角梅巧玲 朱莲芬 时小福 余紫云 老旦郝兰田 丑角杨鸣玉 刘赶三 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 先秦文学与汉赋 画出课本知识即可 特点 采用楚国方言和民歌形式 南方民歌 句式灵活 易表达情感 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代表及作品 屈原 离骚 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内容 汇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 共305篇 特点 四言为主 重章叠句 现实感强 地位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奠定了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汉代流行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1 特点 以楚辞为基础 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辞藻华丽 手法夸张 内容丰富 2 代表及作品 西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 上林赋 东汉 张衡 二京赋 风 骚 二 唐诗 诗歌的黄金时期 1 政治 2 经济 3 文化 国家统一 社会稳定为诗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 以诗取士 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 南北 中外的文化交流 王勃 陈子昂 高适岑参 边塞诗 孟浩然王维 山水诗 李白浪漫主义诗人 诗仙 杜甫现实主义诗人 诗圣 白居易 现实主义 平实浅近 针砭时弊 杜牧 李商隐 伤时感世 历史沧桑 三 宋词和元曲 诗的另一种形式 起源于唐代 经济 随着商业发展 城市的繁荣 物质基础 政治 两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词便于抒发感情 社会 市民阶层的扩大 市井文化生活的需要 通俗化 句子长短不齐 更便于抒发感情 婉约派 柳永 北 李清照 南 豪放派 苏轼 北 辛弃疾 南 兴起 宋代 可雅可俗 抒情叙事兼长 更为生动活泼 繁荣 元代 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 通俗生动 豪放飘逸 关汉卿 马致远 四 明清小说 1 小说的兴起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 兴起 志怪小说 搜神记 唐朝 传奇 短篇小说 柳毅传 宋代 话本 新阶段 奠基 明清 小说 蓬勃发展 空前繁荣 2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经济 商品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 社会矛盾加深 文人对社会不满 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 社会结构 市民阶层扩大 对文学精神食粮需求增加 3 特点 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文学成就大大超过前代 4 明清小说的代表作 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 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 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 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 批判封建社会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 水浒传 儒林外史 红楼梦 西游记 三国演义 聊斋志异 理解古代各阶段文学的特点 四言为主 重章叠句 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句子参差不齐 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 比较自由活泼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在楚辞的基础上 吸收散文成分而形成的 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前期的诗歌开朗奔放 刚健清新 后期诗歌反映社会现实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句子长短参差 又称 长短句 便于更加灵活自如地抒发感情 并可配乐演唱 散曲通俗生动 豪放飘逸 数量多 体裁多样 表现手法丰富 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大大超过前代 对现实提出深刻的批判 1 诗经 2 楚辞 3 汉赋 4 唐诗 5 宋词 6 元曲 7 明清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 逐渐平民化 通俗化 小结 古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 汉字与书法艺术 图画文字 起源六千多年前 甲骨文 商朝汉字形成完整体系 金文 篆书 大 小 秦隶 古文字阶段 隶楷阶段 正式字体 汉字演变 隶书 汉朝盛行 楷书 唐朝 总趋势 由繁到简 逐步规范 书法艺术 发展阶段 魏晋前为 自发阶段 重实用功能 魏晋以后 自觉阶段 重审美功能 楷书 始于东汉 盛行于隋唐 特点 代表 有实用价值 草书 起源于东汉 成熟于东晋 特点 代表 审美价值高 行书 东汉到西晋 特点 代表 雅俗共赏 最活跃的字体 书体 古代绘画 发展演变历程 戏剧 中国画特征 笔墨丹青 写意传神 追求 得意忘形 追求神韵意气 借物抒情 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表现个性 发展历程 原始歌舞 优伶 元杂剧 成熟 明传奇 昆曲 地方 京剧 高潮 背景 北京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各地方戏曲同城争辉 形成过程 道光年间 徽汉合流 形成 同治光绪 成熟 国粹京剧 中国画种类 写实画 人物 宫廷 风俗画写意画 花鸟 山水 文人画 年画等 专题小结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中国古代科技 中国古代文学 先秦诗经 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通俗化平民化 领先于世界 中国古代艺术 汉字书法 汉字演变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书法 楷书 草书 行书 特征 绘画 写实 风俗 人物画等写意 山水 花鸟 文人画等 戏曲 元杂剧 明传奇 清京剧 反映社会风俗 文人精神意境 1 诗经 保存了我国古代哪个时期的诗歌 A 商朝到春秋初期B 西周初到春秋中期C 西周初到春秋初期D 东周初期到春秋初期2 下列文献中 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 老子 B甲骨卜辞C 楚辞 D 诗经 3 2004上海 就论证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 下列哪方面的证据应当最具有说服力 A 古籍的记载B 屈原的作品C 政府的声明D 学者的解释4 2006年上海 早在先秦时期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 就文学而论 北方注重说理 南方倾向抒情 比如大量运用神话材料 描绘神奇瑰丽境界 给人强烈审美愉悦的诗人屈原就生活于A 中原B 齐鲁C 楚地D 巴蜀 B D A C 5 唐诗 宋词 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句子有长有短 可以配曲歌唱 元曲主要是元杂剧 是一种在诗 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 音乐 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 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 统治政策的调整B 中央集权强化C 城市经济的发展D 主流思想的演变6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和 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 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 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A 陈子昂B 孟浩然C 杜甫D 杜牧 7 凡有井水饮处 即能歌柳词 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 主要是因为他的词A 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B 善于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 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C 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D 反映市民的生活面貌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C C D 8 09浙江 明清时代 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 这主要是因为A 白话文开始兴起B 文学素材日益丰富C 市民阶层逐渐壮大D 思想控制放松9 从宋代的瓦肆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 说明我国古代文学 A 反映了教育的普及B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要求C 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D 在发展中 高雅文化消失10 从汉赋 唐诗 宋词 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 逐渐平民化B 逐渐贵族化C 逐渐神秘化D 逐渐宗教化 C B A 11 下列文学形式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赋 诗 词 话本 小说B 诗 赋 词 话本 小说C 赋 词 诗 话本 小说D 词 诗 赋 话本 小说12 09四川 明末文人袁宏道说 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 不少书籍 原板未行 翻刻踵布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商品经济繁荣 市民文学兴盛 印刷工艺提高 专制政治强化A B C D 13 红楼梦 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 迎春 探春 惜春 其谐音为 原应叹息 第五回中有茶名为 千红一窟 有酒名为 万艳同杯 其谐音为 千红一哭 万艳同悲 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A 爱国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 B A C 大篆 小篆 甲骨文 隶书 楷书 1 07上海 结合下图信息 文字图画 的准确含义是A 原始社会晚期 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 渐渐演变成为汉字B 因为 书画同源 故汉字可以用图画出来C 汉字起源于图画 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 是可读出来的图画D 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 逐渐脱离图画 形成汉字 C 2 09广东 下列 考 字 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ABCD 3 09山东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 下列左侧是繁体 书 字 其活字应该是 D D 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实用价值 笔画简约线条流畅审美价值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晋王羲之 唐颜真卿 宋苏轼 元赵孟頫 明文征明 书法艺术 王羲之楷书作品 欧阳询楷书作品 颜真卿楷书作品 柳公权楷书作品 王羲之草书作品 张旭草书作品 怀素草书作品 王羲之行书作品 兰亭序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 最具有审美价值 最具有实用价值 楷书 隶书 行书 草书 4 观察图片 回答问题 5 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 甲骨文中也有如图1所示的带 贝 的文字 这说明A 贝用于占卜B 贝用于祭祀C 贝是装饰品D 贝是货币 D 7 右图是2008年奥运会场馆的部分标识 其构思取材于 楷书 草书 小篆 行书 8 08江苏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 这位书法家是A 王羲之B 张旭C 颜真卿D 柳公权 6 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年 下图所示说明了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 从难到易 决定其如此演变的因素有 古代帝王所创造 受书写工具影响 有利于交流传播 摒弃文化传统A B C D D C B 二 笔墨丹青中国画 清明上河图 9 郑燮的 墨竹图 修竹数竿 顾盼有情 疏爽飞动 浓淡相映 虚实相照 傲气风骨 让人感慨 这种借物抒情 表现自我 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特点符合A 原始岩画B 中国文人画C 汉代帛画D 民间绘画10 清明上河图 A 是明朝张择端的代表作B 以表现社会风俗为主题C 反映了两宋时期宫廷画院的活跃D 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民间风情11 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朝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 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 民间文化的发展 C 画家的性格 D 统治者的提倡 B B A 13 京剧产生的原因包括 符合当时统治者的口味 汉调 徽调合流并逐渐融入北京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