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诗歌鉴赏 (共5题;共57分)1. (4分) 课外阅读。最后一分钟我看见,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第1997页上,那深入骨髓的伤痕,已将血和刀光铸进我们的灵魂。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烟尘中浮现出来的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1) 在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作者联想到了什么?(2) 作者在这一小节中表达了什么感情?2. (11分)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1) “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2) 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3. (10分) 课内古诗赏读。 浪淘沙(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1) 根据意思写出诗中的词语。 指极短的时间。_江海汇合之处。_(2) “八月涛声吼地来”是从_(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_(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头高数丈触山回”是从_(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_(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 (3) 把“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改写成现代汉语。 (4) “卷起沙堆似雪堆”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仿写一句。 4. (21分) (2018五上西华期末)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_,_。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 在文中横线上补充诗句。_,_。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 仿照例句的标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A . 金沙水/拍/云/崖暖B . 大渡/桥横/铁索/寒。C . 更喜/岷山/千里/雪D . 三军/过后/尽/开颜。(3) 这首诗是围绕“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请你仿照例子加以概括:攀(五岭);越_;渡_;夺_;翻_。 (4) 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_。 5. (11分) 填空。背诵示儿这首诗,并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示儿死去_,但悲_。_,家祭_。(1) 把诗歌补充完整。 (2) 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情感的诗句是_。 (3) 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二、 文言文阅读 (共7题;共39分)6. (6分) 文言文阅读。 父子性刚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待我与他对立在此!”冯梦龙广笑府(1) 解释下列下划线字的意思。 遣子入城市肉_ _ 谓子曰_值一人对面而来_(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汝姑持肉回陪客饮,待我与他对立在此!(3)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什么道理? 7. (7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浸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日缚住苍龙。(1) “清平乐”是词牌名,你能再写出几个词牌名吗? (2) 选择加横线字字的读音。 屈指行程二万1(q ju)今日长缨在手2(yn yng)(3) 这首词描写的是1季的景色,从“2”可以看出来。 (4) “不到长城非好汉”表达了毛泽东和红军战士1的决心。 8. (6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道旁李苦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 看道边李树多子 , 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 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尝:曾经。诸:众。游:游玩,玩耍。子:指果实。折枝:把树枝压弯了。折:弯曲。竞:争逐,争着。走:跑。之:它,这里指李子。唯:只,仅。信然:确实这样。(1) 结合注释,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取之信然。(2) 说说王戎是如何判断李子是苦的。 (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9. (7分) (2019六下嘉陵期中)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小题。 弈秋,通国之_。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为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_。虽与之俱学,_。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 把课文补充完整。 弈秋,通国之_。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为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思_。虽与之俱学,_。(2) 解释文中划线的部分。 通国:_为弈秋之为听:_诲:_为是其智弗若与:_(3) 本文选自_,讲述了两个人向弈秋学下棋,因为他们的_不同,所以_也就不同,从中我们明白了_的道理。 10. (4分) 阅读理解。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 给加点字注音。涉_ 坠_契_ 矣_(2)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涉:_之所从坠:_此:_(3) 翻译下面的句子。遽契其舟。求剑若此,不亦惑乎?(4) 读完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11. (6分) (2019三都)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玉,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就为汝多知乎?”(1) 用“/”画出朗读时的停顿处。 此 不 为 远 者 小 而 近 者 大 乎?(2) 两小儿辩日时,一儿从_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一儿从_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沧沧凉凉”。他们看太阳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不同。 (3) 从上面短文中,你体会到孔子和两小儿各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4)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听了两个小儿的话,孔子又会说什么呢? 12. (3分) (2019安徽模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 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誉之曰(称赞)B . 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 . 吾矛之利(好处)D . 其人弗能应也(不)(2) 自相矛盾选自_,它比喻_。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诗歌鉴赏 (共5题;共57分)1-1、1-2、2-1、2-2、3-1、3-2、3-3、3-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沙县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妇产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表格题库制作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成人考试试题及英语答案
- 元贝满分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中联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化学史(原子结构模型演变)试题
- 舞蹈实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私人用电安全协议书9篇
- 2025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学年结业纪念试卷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InfiniBand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水资源利用与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构建与完善资源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MOOC期末】《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期末慕课答案
- 高中美术-从瓜形壶说起课件
- KTV管理章程协议
- 2021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GB/T 2794-2022胶黏剂黏度的测定
- TSAAD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 GB/T 18645-2002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
- 无菌技术操作技能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