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四)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商鞅变法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表明商鞅实行()A农商皆本政策B奖励耕战政策C重农抑商政策 D中央集权政策解析:选C材料中提到“本业”“末利”,在封建社会,“本业”指农业,“末”指的是商业,材料中对于努力耕织、生产粟帛多的人要进行奖励,对从事工商业或因懒惰而陷于贫穷的人进行惩罚,就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内容。2商鞅变法后,一个由奴隶转化来的农民,要想担任一定的官职、并拥有一部分耕地和奴隶,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A世袭 B多生产粮食布帛C经营工商 D取得军功解析:选D商鞅变法推行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并获得相应地位财富,故选D项;在当时秦国,一个农民不可能依靠A、B、C三个途径晋爵,排除此三项。3商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和黄宗羲“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其共同点是()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性质B都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C都从实际出发,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D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解析:选C商鞅所处的历史环境正值封建农业生产方兴未艾,农业是封建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需要促进农业的发展,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所以商鞅主张“重农抑商”。而黄宗羲生活的历史时期正值明末清初,他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原因是工商业获得一定发展,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他的主张顺应了当时历史的发展。4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者,倍其赋”。也就是说,“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诸子有份”。此规定()A是分封制影响的产物 B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 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解析:选C 材料中“分家”“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诸子有份”等信息与传统宗法观念不符,故本题选C项。其他选项与材料无关。5如果张三是商鞅变法法令颁布时秦国的平民,因外出经商而被逮捕,最有可能的后果是()A证据不足,无罪释放 B执法者进行说教后释放C因邻里说情而减刑D因触及法令禁止的内容而被重罚解析:选D从商鞅法令的内容及变法理念可知,商鞅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这样最有可能的结局应是D项。6商君书划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这说明商鞅()A主张立法为民 B强调有法可依C关注法律实施 D重视赏罚并重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重者”得出C项正确;其他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均排除。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司马迁史记材料二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开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通典食货(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秦国面临的政治环境,商鞅提出怎样的改革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一措施对旧制度的冲击突出表现在哪一方面?(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结果如何?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说明商鞅变法哪些措施“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8分)解析:第(1)问,“政治环境”从时代背景、自身实力和所处地理位置来分析;“改革措施”结合商鞅变法的政治和军事改革举措回答即可;“突出表现”从对旧势力和新兴力量的影响上分析。第(2)问,“原因”从发展行业和目的上分析;“结果”依据所学从政治、经济、军事的角度分析;“措施”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概括。答案:(1)政治环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秦国偏远落后,不被中原各国看重(政治、外交地位卑微)。措施:军功爵制(军功授爵制度)。表现: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军功地主势力上升;宗室地主势力日益衰落,新兴的军功地主成为秦国统治阶级的主要支柱。(2)原因: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秦国经济实力,以适应争霸战争的需要。结果:经过几年的努力,增强了秦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秦国的政治威望,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使秦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了优势。措施: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经济上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8商鞅法律观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保证变法得以全面贯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夫不待法令绳墨而无不正者,千万之一也。故圣人以千万治天下,故夫知者而后能知之,不可以为法,民不尽知;贤者而后知之,不可以为法,民不尽贤。故圣人之为国也,不法古不修今,因世而为之治,废俗而为之法。商君书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战国策秦策材料三商鞅进步的法律观还表现在充分发挥的广泛社会功能,不断扩充法律内容,扩大法律调整的范围,将秦国社会生活全面纳入法制轨道,使社会成为有组织有序、结构严整的有机整体。刘树林商鞅变法的历史启示(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法律观。(3分)(2)材料二中商鞅是如何推动法制实施的?概括其效果。(5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认识商鞅法律观的价值。(4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中的第一、二句得出以法治国,由第三句得出符合民众的认知水平,由最后一句得出因时而变。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由“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可以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由材料二“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可以得出改变社会风气,由“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可得出提高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强国。第(3)问,根据材料三“全面纳入法制轨道,使社会成为有组织有序、结构严整的有机整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口语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市场营销活动策划承办合同书
- 肺功能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方位短语考试题目及答案
- 多重耐药的考试题及答案
- 2025简易工程合同模板
- 2025年逆变器市场需求分析
- 电梯知识考试题目及答案
- 中国锂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烤漆生产线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节约集约建设用地标准 DG-TJ08-2422-2023
- 2023麻辣王子长沙地区营销方案设计
- 《国际服务贸易》课件
- 老年人体重管理策略研究
- 挂靠合同协议书版模板
- 100部医学电子书(PDF EXE)下载地址
- 员工入股方案版
- DB34-T 4868-2024 智慧医院医用耗材院内物流规范
- DB65-T 4828-2024 和田玉(子料)鉴定
-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讲课课件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时练(一课一练)(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