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信赖利益的保护 法学专业学生 张 涛 指导教师 曾玉珊摘要:缔约过失责任制度,自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于1861 年首先正式提出后,对许多国家的立法、司法或学理产生了广泛影响。我国合同法对该制度也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是由于该制度在我国形成的比较晚,在理论方面还不够成熟,对于该制度进一步研究,仍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拟从廓清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着手,对缔约过失责任的信赖利益的特征,构成要件,范围及限制进行深入地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突破信赖利益的构成要件、信赖利益损害的赔偿范围及信赖利益损害赔偿的方式等关键问题,得出更好地保护信赖利益的研究结论。关键词:信赖利益;赔偿范围;完善及意义 The Study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erest of Trust Student majoring in law ZHANG Tao Tutor ZENG YushanAbstract: Concludes a treaty error responsibility, which was first put forward by famous German jurist Jeering in 1861,has exerted an extensive influence on the legislation, judicial practice, and jurisprudence in large amount of countries. The Contract Law of our country has provided in details the system of Concludes a treaty error responsibility. However, as the adoption of the regulation in our country occurred comparatively late, which leads to the immaturein both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legislating, therefore, it still ha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research on specific issuers lathing to Concludes a treaty error responsibility theory. The author is intended to discuss the issues of, which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i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trusting benefit, the constitution prerequisite and the range of damage compensation, as well as the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practical problems confronted with and the relevant legislation in our country, etc. For sake of breaking away from the yoke of the traditional theory, the author also raise certain new opinions about the Concludes a treaty error responsibility, putting forward under the new conditions and though the new directions.Key words: trusting benefit;compensation;perfect and signification德国法学家耶林在1861年最初正式提出了信赖利益。信赖利益是指当事人因自己的过失致使契约不成立者,对信其契约为有效成立的相对人,应赔偿基于此信赖而产生的损害。1大陆法系法律理论认为:“信赖利益者,指当事人相信法律行为有效成立,而因某种事实之发生,该法律行为不成立或无效而生之损失,又称为消极利益之损害。”在英美法系,富勒的合同损害赔偿中的信赖利益讨论了合同法保护的三种利益:预期利益、信赖利益和返还利益。2 正如德国法学家拉伦兹指出:“缔约上过失责任,与其说建立在民法现行规定之上,毋宁认为系判例学说为促进法律进步所创造之制度,经长久反复之适用,已为一般法律意识所接受,具有习惯法之效力。”3132 1999年我国合同法颁布前,对缔约过失责任虽缺乏一般性规定,但按通说,民法通则和经济合同法中实际上已经体现了这一理论的部分内容。本文试图在民法学者对此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及比较的方法,对缔约过失责任中信赖利益的特征,构成要件,范围及限制进行深入地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突破信赖利益的构成要件、信赖利益损害的赔偿范围及信赖利益损害赔偿的方式等关键问题,得出更好地保护信赖利益的研究结论。一、信赖利益的特征(一)信赖利益通常是一种既存利益信赖利益作为一种利益是对允诺赋予了信赖的当事人在允诺生效前即已拥有的利益。它主要表现为花费的费用、付出的代价,以及丧失的机会等。例如甲向乙发出要约,欲以10万元购买乙的汽车,后丙欲以12万元购买乙的该汽车,已因信赖甲的要约而拒绝和丙签约,对乙而言,丙以12万元购买其汽车就是一种既存的机会。信赖利益的既存性也是其与期待利益的主要区别之一。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信赖利益也表现为一种未来利益。如丙为乙向甲借款提供担保,后因丙的过错导致担保无效,此时甲由于信赖抵押有效而失去的是抵押权,即在乙无法还款时从抵押物中受偿的权利,这时候的信赖利益就表现为未来利益。 (二)信赖利益是基于合理信赖而受损害的利益信赖利益的损失是由于当事人对合同的信赖而产生,如果当事人间没有产生信赖关系也就不会产生信赖利益的损失,因此信赖利益的赔偿也需以信赖关系的存在作为前提条件。 (三)信赖利益保护的结果是将原告置于订约前的状态信赖利益损失因信赖所致,包括财产损失和机会利益损失。在无法通过期待利益予以补救时,信赖利益的损失实际上是当事人订约、履行成本的无意义的消耗。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是将原告已经消耗掉的订约、履行成本重新返还给他,使他因信赖而改变了的处境再重新改变过来。“目的是要使他恢复到与允诺做出前一样的处境。”使其重新拥有财产利益和机会利益。而期待利益的保护结果是“使原告处于假若被告履行了其允诺他所应处的处境” 。4104即使合同当事人处于合同履行完毕的状态,使其拥有订约时所预期得到的利益。二、信赖利益的构成要件(一)缔约人之间须建立起合理的信赖关系 信赖是使要约或合同具有法律强制力的重要根据,“契约法奠定于具有被信赖的约定才赋予拘束力的这一根本原则之上”。5这里所说的信赖关系的建立并非是双方合意的表示,而是一方当事人的允诺或行为使对方产生了合理的信赖。考查信赖是否合理要从当事人做出允诺或行为时的实际情况、交易惯例、一般人的心理状态等几个方面着手。在当事人之间形成了合理的信赖关系是提起信赖利益赔偿的前提条件,如果由于当事人轻信造成的损失,是不能请求信赖利益赔偿的。这里的合理的信赖还要是区别于正常的交易风险,不能把缔约对方判断失误而带来的损失转嫁给缔约人。 (二)须有侵害行为的发生主要指的是先合同义务的违反,包括实施了使合同无效或不能成立的行为、违反了必要的注意义务、违反了告知说明和保密义务等。 如果当事人并未实施侵害行为,则无须承担赔偿信赖利益损失的责任。如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效,受损方不得要求对方赔偿信赖利益损失。这里的侵害行为与违约责任中的侵害行为有所区别。(三)须有损害的事实 信赖利益赔偿的目的在于弥补损失,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补偿性的赔偿,而非处罚性,因此损害事实的存在是构成信赖利益赔偿的基础。如果当事人仅信赖合同成立有效,而没有遭受任何损失,当然也就不存在信赖利益赔偿的问题。 (四)侵害行为和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这里的因果关系是指一方当事人的过错与对方遭受的信赖利益的损失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这就是损害结果的出现系缔约过错行为所必然引起,若对方遭受的损失非因一方的过错,即使发生在缔约过程中,即使出现了信赖利益的损害,也不产生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责任的因果关系应适用民法关于一般因果关系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应切实把握缔约过失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只有如此,才能不致使引起损害的缔约过失行为人的民事责任漏于追究。只有在受损方的损失是由于对方侵害行为所造成的情况下,受损人才能提起信赖利益赔偿。三、信赖利益赔偿的范围和限制(一)信赖利益赔偿的范围 信赖利益的损失包括现有财产的减少和未来机会的丧失,因此,信赖利益的赔偿范围包括:现有财产的损失(直接损失);未来机会的损失(间接损失)。 1现有财产的损失就是因损害行为而导致的财产的减少。包括:(1)缔约费用,包括邮电费用,赴订约地或察看标的物所支出的合理费用;(2)准备履行所支出的费用,包括为运送标的物或受领对方给付所支出的合理费用;(3)主张合同无效或可撤销时支出的诉讼费用或其他费用;(4)受害人支出上述费用所失去的利息。 2未来机会的损失这是指因损害致信赖人的财产应增加而未增加的损失,也就是因信赖合同成立有效而失去的某种获利机会。因此,要支持信赖人丧失与第三人另订合同机会所产生损失时,必须严格把握期待利益的区别,至少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与第三人缔约机会”在缔约过程中真实存在,并可以计算饿,索赔方必须对此承担举证责任。(2)该项损失未超出缔约过失人的预见范围,这一点可以参照合同法第113 条关于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规定来处理。(3)该机会的失去是基于对缔约行为的合理信赖。富勒认为信赖利益可以分为两类:必要信赖和附带信赖。必要的信赖是原告通过合同所可获得好处的“代价”,它包括对双务合同中明示或默示条件的履行、对单务合同中所要求之行为的履行、为这两种案型的履行所做的准备以及因缔结合同本身所受的损失,如错过缔结其他赢利合同的机会。附带信赖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可以从合同中预想到的,但却不构成完善原告合同权利的必要行为,他不能够被看作是被告履行的“代价”。而大陆法系的信赖利益包括所受损害和所失利益。所受损害是被害人既存财产减少而受到的损失,比如因身体受伤在治疗上所支出的医药费,所失利益是指现存财产应增加而不增加所失的损失,比如因身体受伤不能工作减少的工资。具体来讲,所受损害包括(1)订约费用,包括邮电费用,去订约地或者查看契约标的物所支出的费用;(2)准备履行的费用,包括为给付标的物或受领对方给付所支出的费用;(3)提出之给付,例如对金钱和物的给付,(4)其他 ,所失利益主要是为丧失有利订约机会的损害。6230-237在我国对信赖利益的损失是否由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构成理论上的看法颇有不同。“有的学者认为,适用缔约过失责任赔偿时,一般只赔偿直接损失,间接损失一般不予考虑。7308我国合同法第42条仅规定缔约过失行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对赔偿责任的具体范围却没有明确。信赖利益的损失,既包括因缔约过失行为致对方财产的直接损失,也包括受害方财产应增加而未增加的间接损失。这一损害赔偿的范围应具体涵盖以下五个方面:(1)订立合同所支出的费用,包括交通费、通讯费、考察费、餐饮住宿费等;(2)准备履行或履行合同所支出的费用,如仓储费、运费、保险费等;(3)主张合同无效或可撤消时支出的诉讼费用或其他费用;(4)上述费用的利息损失;(5)丧失与他人签约机会等情形下产生的间接损失等。(二)信赖利益的限制1通常情况下信赖利益赔偿以不超过履行利益为限德国民法典第122条第1项即有此规定。这样规定的根据在于当事人意思表示自治原则,履行利益充分体现了双方当事人于订约时的意思,保护履行利益就是以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的利益,如果超出此限度保护信赖利益,有悖于当事人的意志。另外,法律规定了当事人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可以撤销合同,如果此时对信赖利益的保护不以履行利益为限,则使该规定失去了意义。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信赖利益的损失客观上远大于履行利益,例如,乙将在与甲磋商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泄露,给甲造成的损失可能远远超过甲因履行与乙的合同而获取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以履行利益作为信赖利益赔偿的限制对甲就是极不公平的,也无法达到信赖利益保护的目的。在确定信赖利益赔偿的范围时,应以不超过履行利益为一般原则,以充分补偿受损人的实际损失为补充。2信赖利益的可预见性原则在违约的情形下,违约损害赔偿不得超过违约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经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这就是可预见性理论。 这一理论在违约赔偿中也是用来确定赔偿范围的主要标准,在我国合同法中亦有体现。信赖利益赔偿是否也应适用该理论却无明文规定。从现实来看,由于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日益频繁,关联交易越来越多,一方当事人在缔约过程中往往不可能知道对方与本交易有关的所有情况,他也不可能知道其损害行为将给对方造成多大损失,如果要求损害方对受损方所有的损失均给予赔偿,实际是加重了其负担,而且会造成当事人在缔约时过分谨慎,影响交易的活跃。对赔偿义务人而言,这样的要求显然是过高了,因此信赖利益赔偿也应遵循可预见性理论,将赔偿范围限定在合理预见的范围内,这一点在世界各国立法上大多已有所体现,如法国民法第1150条、德国民法第252 条都有类似规定。 预见是当事人对未来发生的损害的认识,只有在合理预见范围内的损失才能得到赔偿。故应以处于同等地位下的通常人对同种事实应当具有的认识作为预见的标准,而不考虑当事人的主观心理。例如,当事人对损害虽确没有意识到,但只要依照一般人的标准,损害是可以预见到的,则推定当事人应当预见。因此,预见虽然是当事人主观的心理反映,但其判断标准是客观的。 3信赖利益赔偿中的损益相抵原则所谓损益相抵,又称损益同销,是指赔偿权利人基于与受损害之同一赔偿原因受有利益者,由其损害扣除利益,以为实际之赔偿金额。损益相抵原则在罗马法上即已存在,已为各国立法所公认。信赖利益赔偿中的损益相抵,就是当事人因信赖获得的利益应在损失赔偿中扣减,信赖人不能获得额外的利益。这里信赖人利益的获取必须与损害的发生基于同样的原因。例如,甲购买乙的房屋后,将房屋租赁给丙,后因乙的原因至甲乙间的买卖合同无效,此时乙在赔偿甲的损失时应扣除甲从丙处取得的房租。4过失相抵原则所谓过失相抵,是指损害的发生或扩大,被害人也有过失时,应减轻赔偿金额或者免除赔偿责任。实际上是就义务人的过失与权利人的过失相较量,来确定有无责任及责任范围。过失相抵是混合过错的后果。混合过错既是侵权法上的概念,也是合同法上的概念,是指对于损害的发生,加害人和被害人均有过错的情况。我国民法通则第61条第1款规定事实上规定了混合过错的处理办法:“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撤消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返还给受损害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即用过错相抵原则处理混合过错。德国民法典也作了类似规定,该法典第254条规定:“被害人对损害的发负有共同过失的应根据情况,特别是根据损害在多程度上是由当事人一方或者另一方造成的来确定赔偿义务和赔偿范围。” 8158此外,王泽鉴先生认为,缔约过失责任被害人有过失者,应适用过失相抵之规定。9101缔约过失损害赔偿中混合过错适用过失相抵原则已被广为接受。但在实践中如何操作“相抵”问题呢?国内有的学者提出应按如下方法进行处理:(1)仅受害人一方有过错则不适用缔约过失责任。(2)双方均有过错,且受害方的过错小于对方。这种情况下,应先适用过失相抵原则,不足部分适用缔约过失责任。(3)双方均有过错,且受害人的过错大于对方,此时过错相抵后,受害人仍有过错,则其损失由自己承担,这种情况仍没有必要适用缔约过失责任。对于非财产损害赔偿,不管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的国家都采取了一种很谨慎的态度,学者们也普遍认为信赖利益不应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在目前社会里,信赖损失应以不得请求非财产上的损害赔偿为宜。理由如下:首先,从比较法上考察,德国民法在损害赔偿通则中,明示非财产上损害,以法律有规定者为限,得请求以金钱赔偿之。8然而债务不履行,法无特别规定,通说认为不得请求非财产上之损害赔偿。由此,依德国民法,信赖人不得请求非财产上的损害赔偿。台湾地区现行民法,从德国体例,仅于第18条规定:“人格权受侵害时,得请求法院除去其侵害。有受侵害之虞时,得请求防止之。前项情形,以法律有特别规定者为限;得请求损害赔偿或抚慰金。”第19条规定:“姓名权受侵害时,得请求法院除去其侵害,并得请求损害赔偿。”故而,信赖利益赔偿缺乏请求非财产上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而日本民法因没有准用侵权行为法的明文规定,10111则缔约过失损害赔偿更不得准用之。 再则,从学说上分析,法律行为是否有效,原本只涉及法律行为当事人是否因信其有效,而发生财产上的损失。就一般事理而言,通常与人身的损害无直接关联,也不牵涉自由、名誉等人格权损害。就预见范围言,非财产上损害的发生,属于特别情势,在缔约过失场合。损害的发生恐非当事人所能预见,而且也不是通常的因果所能涉及。并且,当事人人身受到的损害,通过法律对人格权的保护已可实现,于缔约过失责任的场合再加入非财产上的损害赔偿,似显多余。 最后,从实际操作上看,非财产上的损害是一种不易确定的损害,不同的人,对同一行为所生的精神上的反映程度,可能完全不同。有的人可能产生精神上的损害,有的则可能不产生精神上的损害;有的人可能产生轻度精神上的损害,有的可能产生中度的精神损害,有的则可能产生重度的精神损害。因此,为精神上的损害因个体年龄、体质、性格、精神状态、所处生活工作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这样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因非财产损害尤其是精神损害是无形的、主观的、缺乏客观依据的,易造成实践中取证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精神上的损害不易用明确具体的方式来察觉,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且有行为人故意为之可能。 四、信赖利益赔偿的方法信赖利益赔偿的方法分为恢复原状和金钱赔偿两种。(一)恢复原状如前文所述,信赖利益的保护结果是将当事人置于订约前的状态。因此恢复原状是信赖利益赔偿的基本方法。恢复原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恢复原状是指恢复权利被侵犯前原来的状态;狭义的恢复原状是指将损坏的财产修复。这里的恢复原状显然是广义的,不仅包括返还已为的给付这种最另外,就客观而言,任何事物只要发生变化,就很难恢复到与原来完全一致的状态,因此,恢复原状只要恢复到与原来状态效果一致的状态即可。 (二)金钱赔偿金钱赔偿是以货币形式补偿损失,这就涉及到损失计算的依据。首先,损失的计算是应依据损害发生时的价值还是赔偿时的价值?对此,认为不应做绝对限制,而应遵循最大限度的使受损人得到补偿的原则。例如,甲向乙出售苹果,后由于乙的原因导致合同无效,甲因信赖与乙的合同有效而未将苹果出售,致苹果全部腐烂,此时,即使苹果价格下跌,乙仍应按与甲商议的价格赔偿甲的损失。其次是损失价值计算的地点,在债务不履行的情况下,一般以债务不履行地价格为计算标准,但信赖利益赔偿一般不是由通常意义上的不履行所引起,所以以履行地价格计算更合乎当事人的本意。 两种损害赔偿方法,各有优劣。一般而言,自然的回复原状,最适于损害赔偿的目的。原状回复不能或困难,或回复原状不足填补损害,甚至有悖于权利人之利益,则应以金钱为赔偿。而在信赖利益赔偿场合(或债务不履行),无论事实上或理论上,能回复原状之情形,实属不多,且当事人所注重者,多为交易上之经济利益,故在运用上以金钱赔偿方法为宜。 五、信赖利益赔偿中的举证责任分配首先,就一般而言,信赖利益赔偿应由受损人负举证责任,主要包括:侵害人违反了先契约义务;余延满先生对这此认为:“所谓先合同义务,是指缔约双方为签订合同而相互磋商依诚实信用原则逐渐产生的注意义务,而非合同有效成立后所产生的给付义务,它包括互相协助、互相照顾、互相保护、互相通知、互相忠诚等义务。”1140损害的事实;损害事实和侵害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些统称为客观的归责事由均由受损负举证责任。 而主观上的归责事由,则是当事人主观的心理反映,其与当事人所处的地位、环境、自身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如果简单的要求受损方举证,往往会使受损方陷入难以举证的境地,因此要区别对待。侵害人的“故意”或“过失”和损失的合理预见属于受损人难以阐述的范畴,应由侵害人举证证明其有无可归责之事由;当事人之间的信赖关系则应由受损人举证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 其次,责任竟合是指某个违反法律的行为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责任构成要件,数个责任之间相互:冲突的现象。出现这一责任竟合时,从权利人的角度看,因违反义务行为的法律性质的多重性,使权利人享有多重请求权,此现象又叫请求权竟合。在缔约阶段,是否也会出现责任竟合?即是否存在缔约过失责任与其他民事责任竟合的现象?回答是肯定的。在缔结阶段,有可能出现下列几种责任竟合现象,此时权利人可任选其一而行使。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竟合。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当事人于缔约过程中违反先合同义务的行为,有时既可导致缔约责任,又可构成违约责任,此时,受害人可择一行使其请求权。值得探讨在狭义无权代理下,被代理人未追认的,根据我国合同法第48条的规定,由行为人承担责任,该责任性质应当为缔约过失责任。我国合同法第122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本条规定的虽为合同责任与其他法定责任之间的竞合问题,但是,如出现缔约过失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情形,从法的解释角度而言,权利人不妨根据本条所规定的精神,择一行使。12518缔约责任、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竟合。三责任竟合比较少见,但并非不可能,尤其是存在欺诈之产品责任场合。13302例如,缔约过程中,一方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让对方将有缺陷产品当成合格产品,并订立了买卖合同。后该产品因缺陷致产品本身及买方的其他财产、人身的损害。在此情形下,受欺诈之买方可以选择:(1)撤销合同,以缔约过失责任为由要求赔偿信赖利益的损害;(2)以侵权为由要求对方赔偿损害,赔偿范围不仅包括财产损失,而且包括人身伤害和精神损害;(3)以对方违约为由主张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或赔偿履行利益的损害。 六、我国保护信赖利益制度之完善就本质而言,信赖利益实际上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对法律理论提出的新的要求,是道德领域的基本原则向法律领域渗透的结果和产物,只有在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后才有可能真正地理解信赖利益,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分析。由于我国合同法对信赖利益的保护不到位,又基于信赖利益在现代合同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关于怎样完善我国合同法对信赖利益的保护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尝试对此提出一些有意义的建议:(一)合理引进缔约过失责任规则和信赖规则的精义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要在合同法中明确界定信赖利益、缔约过失责任以及信赖规则的概念,另一方面又要明确缔约过失责任规则和信赖规则的适用范围。如前所述,只要一方当事人违反诚信原则的过错行为发生在缔约过程中,并且给对方当事人造成信赖利益。抑或是固有利益的损失,无论合同是否成立,均适用缔约过失责任规则。改变,抑或保持正统法对法律行为效力的认定,以期待利益抑或以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救济当事人的信赖损失是信赖规则与缔约过失规则的分水岭。改变正统法对法律行为效力的认定,将依正统法认定为不成立,无效的法律行为以法律的强制力赋予其法律效力,并以期待利益的赔偿救济当事人的信赖损失是信赖规则的核心内容,而保持正统法对法律行为效力的认定,仅令有过失之人承担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责任则是缔约过失责任的本质内涵。而在法律行为的有效性均有瑕疵的共性中,法律是依据怎样的标准划定二者的界标。这是本文不应回避的问题。1期待利益履行的可能性既然信赖规则以期待利益补偿信赖利益的损害,以合同内的责任补偿合同外的损失,而缔约过失规则以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救济信赖损害,以合同外的责任补偿合同外的损失,那么,合同能否实际履行便成为在两规则之间予以选择的重要标准。意思表示的瑕疵是法律行为有效的重大障碍,是信赖规则与缔约过失规则的一个前因性条件。如果表意人向受表意人为虚假的意思表示,但意思表示瑕疵的内容并不涉及合同的履行问题,即合同仍有实际履行的可能,则可以选择信赖规则,令表意人承担合同内的责任。若瑕疵的意思表示涉及履行标的自始不能,责令表意人承担有效合同的法律责任无任何实际意义,则应选择缔约过失责任规则,而不应选择信赖规则。美国的法学家富勒先生认为,不仅原始履行不能场合要判以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在因某种不可预见的事由合同的履行已经毫无意义,即合同目的的落空场合,在免除当事人履行合同的义务及责任,即否决期待利益,案并要求他返还依据合同所受领的利益的同时,亦应当责令一方当事人予以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2期待利益履行的合法性基于同样的原因,表意人虽意思表示瑕疵,但意思表示的内容并不违反法律,赋予这种瑕疵的法律行为以有效法律行为的法律效力,虽然与正统法的规定相悖,但合同的内容并不违反法律,可采信赖规则。相反,表意人的瑕疵意思表示涉及违法的问题,或意思表示本身就是违反法律的,选择信赖规则,视此有瑕疵的法律行为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即等于以一个法律规则规避另一个法律规则,给不合法的意思表示戴上了合法的面具不仅导致法律本身自相矛盾,且有违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故在此情况下,应选择缔约过失规则为宜。3期待利益履行的必要性当信赖方当事人遇有信赖损害发生时,是以期待利益的满足予以补偿,还是以信赖利益损害赔偿之方法予以补救,最重要的问题是,于个案的具体情形下是否有以期待利益满足的方法予以救济之必要。而判断有无 “必要”,取决于:A公平之需要;B增进交易信赖及安全的需要。(二)适用缔约过失责任规则时,对信赖利益损害赔偿范围应视不同情形分别对待对因重大误解撤销意思表示而不致损害的赔偿数额以可预见性规则为标准,将其限制在期待利益之内。否则,就必然违背经济学上的“成本低于收益”的般原则。对于因一方过错而致另一方信赖利益受损的情形,信赖利益不受期待利益的限制。这是为了保护信赖人的合法利益,也是对赔偿义务人的一种惩罚,因为行为人的过错行为违反了市场经济的道德和交易安全。另外,当信赖利益损害赔偿的范围涉及到订约机会的丧失时,丧失的订约机会应当以具有确定性和现实性为限,并且应当考察该订约机会成功的机率。(三)信赖利益受损特殊情形之保护合同成立后至合同生效前一方当事人因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致使合同无法生效,并使对方的信赖利益受损而依法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为效力过失责任。对于效力过失责任,我们显然不能以缔约过失责任规则予以追究,因为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要件之一便是一方当事人违反诚信原则的过错行为发生在合同缔结过程中。信赖规则通过赋予无效的法律行为以法律效力,以期待利益的赔偿救济当事人的信赖损失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州医科大学校本部招聘工作人员9人(第二次)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湖北咸宁市通城县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企业招聘18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州银行经营机构人才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子公司18家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180人(第三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青年就业见习计划招募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黑龙江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工作人员招聘7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招聘工勤岗位工作人员2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湖南省郴州桂阳县龙潭街道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上半年四川省教育化与大数据中心(四川省电化教育馆)招聘编外工作人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德州齐河县事业单位“人才回引计划”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湖南大学事业编制管理辅助岗位招聘5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 18664-2025呼吸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 室内设计方案施工流程
- 水库枢纽工程运行维护管理方案
-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2026年度秋季校园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信息安全全员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08)
- 2025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卷附答案
- 2026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实数的混合运算专项训练(60题)解析版
- 任务一 编织平安结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劳动鲁科版五年级上册-鲁科版
- 2025至2030中国物业服务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与发展战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