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_夏海荣_小学语文_古诗词三首.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_夏海荣_小学语文_古诗词三首.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_夏海荣_小学语文_古诗词三首.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_夏海荣_小学语文_古诗词三首.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_夏海荣_小学语文_古诗词三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3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山东寿光孙家集街道马疃小学 夏海荣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耘田、白鹭”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习惯。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体会诗词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体会诗词中重点字词的简洁传神,描写颜色的词语的表情达意。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翁卷、范成大、张志和三位诗人的简介。2. 搜集其它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3. 三首古诗词课文的示范朗读以及配乐朗诵。4. PPT课件。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一块儿感受了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恬静美好,也感受了牧场之国荷兰的独特风情。今天让我们随着三位诗人继续欣赏我们农村美好的自然风光。 今天我们要学三首古诗词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老师板书课题。师:“兴”在这儿读第四声,指兴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12首,本诗是从夏日中选出的一首。师: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对于词你了解多少?出示幻灯片帮孩子们了解:词是诗的一种,配上音乐可以唱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叫长短句。最早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也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渔歌子就是词牌名。 师:你对三位诗人有了解吗?出示幻灯片大体介绍。 翁卷:南宋诗人,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与徐玑(j)、徐照、赵师秀并称“永嘉四灵”。一生没有做官。他的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 范成大(11261193) 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诗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合称南宋四大家。存诗1900首,诗中忧国恤民,多有佳作。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他在晚年回到苏州石湖开始过起隐居生活,根据自己在农村的生活写成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张志和,唐代诗人。字子同,初名龟龄,婺州金华(今属浙江金华)人,年轻时在朝廷当过官,后因仕途不顺而隐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徒”,作品多写隐居时的闲散生活。今流传渔歌子五首。 师:我们介绍了三位作者,你知道这三首古诗词都写了什么内容吗?请大家结合课本插图告诉我。 生:都是些关于田园生活的,展示了农村生活的美景。 师:下面让我们先来朗读一下好不好?2、 读准字音,读出韵味。 师:请大家看课本108页,愿意自己读还是听一下示范? 老师放录音,学生小生跟读。 师:学会了吗?自己试着读一下,同桌两个互读一下。 师:谁读一下?生读,老师及时纠正错音。师:读诗词和读文章是不同的,怎么样读出诗的韵味呢? 生:慢点,音读准,有节奏,注意停顿,有快有慢。 老师示范一遍,学生们再次练习。直到孩子们能读出一点诗的韵味。 3、 想出意思,悟出情感。 1.学习乡村四月。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每一首诗写了什么呢? 师:第一首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出示图片帮助孩子们理解。让学生起来说说大体意思。 参考: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师:太美了,这就是江南水乡初夏时节特有的景色被作者寥寥几笔勾勒了出来。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有哪些景? 生: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师: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什么意思?出示图片帮助孩子们理解。 生回答。 参考: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师:在这两句诗中你认为哪两个字用的好,写出了农民劳动的紧张与繁忙?生:“才”,“又”两个字。师: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生:热爱农村生活,对农村劳动人民的赞美。板书: 乡村四月 (热爱、赞美) 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江南初夏) 人:才,又。(繁忙与紧张)2. 小组合作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借助课本插图和课本注释,锻炼他们自我解读文本的能力。师:这首诗先请同学们借助课本插图和课本注释先翻译一下。看同学们谁理解的好?可以同桌讨论一下。老师提问。生回答。参考: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师:这首诗中有一个字用的很妙,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你觉得是哪一个字?生回答。参考:一个学字,把儿童的天真可爱一下子刻画了出来。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生回答。参考:对日夜辛劳的劳动人民的赞美,还有对农村热爱劳动的儿童的赞扬。 板书: 四时田园杂兴 (赞美,对儿童的赞扬) 大人:耘田、绩麻 (日夜辛劳) 小孩: 学 (天真可爱) 3.自学渔歌子。借助课本插图,边读边想象,让孩子们根据想象画下来。 师:让我们闭起眼睛,老师范读一下,你要边听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 师范读。 师:谁来告诉我,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老师出示图片。 生:西塞山,白鹭鸟,桃花,流水,鳜鱼,戴着斗笠的渔翁。 师:让我们把它画出来好不好?快速的画,大体的意象即可。 孩子们画画。交流展示看谁画的好?这一环节不是以画画为目的,主要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明白,每一首诗都可能是一幅美丽的的画,根据自己的想象,你可以把诗的内容和情感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师:看着自己的画,你觉得缺少了什么?如果添上他们会更美! 生:颜色,对了,涂上颜色的话你画的景会更美,我们的诗人也想到了这一点,用了很多带有颜色的词来表达自己热爱的情感。如绿原、白川、青山、白鹭、桃花、青箬笠、绿蓑衣。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想象再配乐朗读一下。 师:通过朗读,你感受到了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生回答。参考:表现了渔夫的一种悠闲自在的情感,还表现了作者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 板书: 渔歌子(词牌名) (悠闲自得) 景:山、水、鸟、花、鱼 、斜风细雨 (水乡风光) 人:不须归 (悠闲自在) 四、认真书写。师:三首古诗词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写一下生字。请大家打开我们的小葵花字帖,观察本节课的三个生字 “桑” “昼”,“塞” 。 孩子自己先看分字帖,结合提示分析自行怎么写。老师示范写,别写边介绍: 桑:上面的三个“又”要写的紧凑,下面的“木”撇捺要舒展。 昼:上面的“尺”撇捺要舒展,盖住下面的字,下面的“横”不要太长。 塞:宝盖头的点要在横中线上,三条横和竖要均匀,撇捺要舒展,下面的土字要写的小。孩子们练习。 出示幻灯片课内生字大家一块分析结构。蚕.笠. (上小下大)桑.昼.塞.鹭(上下一样)耘.绩 (左小又大)四、拓展阅读。(根据时间多少选择性的学习。)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译文:空旷的山中,新雨刚刚下过。夜间的秋色更添几分凉爽。明朗的月光照在松竹间,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流过。洗衣服的姑娘住在竹林间,莲叶摇动了,渔舟回来了。春天的芳华凋谢了,我自可留恋在山中,不回去。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译文: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