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 秋思.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 秋思.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 秋思.docx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 秋思.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3、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重点难点 1、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 1、以朗读训练为重点,体会寓情于景的写法。 2、通过合作学习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风,学会学习。教学时间一课时导入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是我们对江南最鲜明的印象。诗中有画,这六个字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和神往,它的出处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作者用景物烘托的写法把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统一。作品仅用28字生动表现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伤。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天净沙秋思。一、自由朗读要求:1、解决生字词。2、字音准确,体会大意。二、作者及体裁“曲”是一种和乐演唱的诗歌形式。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心起,是元代新诗体。“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又称散曲。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曲四大家之一(关汉卿、白朴、郑关祖、马致远)这首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三、合作探究四人一组,讨论问题。1、前三句18个字,写了哪几种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你认为有什么好处?2、“断肠人”是什么样的人?3、讨论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情景交融”的特点怎样表现?通过以上讨论,共同明确:(1)这首小令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是惜墨如金,凝练而不简陋。九种景物冠以符合特征的修饰语,景物有了鲜明的特征,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构成一个统一体。(2)独自在荒凉的古道上,顶着西风,骑着瘦马前行,太阳下山了,伤心人正在天涯漂泊,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断肠人” 是漂泊在他乡悲伤的旅人,揭示“秋思”含义。(3)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于表达。作者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愁苦,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四、总结这首小令用28个字表现出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伤。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提到,“一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