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昇護理作業之病人安全管理.ppt_第1页
如何提昇護理作業之病人安全管理.ppt_第2页
如何提昇護理作業之病人安全管理.ppt_第3页
如何提昇護理作業之病人安全管理.ppt_第4页
如何提昇護理作業之病人安全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提昇護理作業之病人安全管理 病人辨識管理 前言 病人安全 patientsafety 廣義定義 所有個人或機構所採取的任何措施 其目的在避免或減少病人因接受醫療行為的過程中遭受到傷害 均屬於病人安全的範疇 美國醫療機構評鑑組織 JCAHO 2005年提出 病人安全目標 目標一 改善病人辨識之正確性目標二 改善醫護人員間的溝通目標三 改善用藥的安全目標四 改善輸液幫浦的使用安全 美國醫療機構評鑑組織 JCAHO 2005年提出 病人安全目標 目標五 減少健康照護交互感染之風險目標六 正確並完整地進行一致且持續性的照護目標七 減少病人因跌倒造成的傷害 目標一 改善病人辨識之正確性 無論是對病人給藥 輸血 採血 特殊的臨床檢查 及其他治療或執行照護時 應使用至少兩種以上病人辨識的方法 不含病人的房號或床號 行政院衛生署94年病人安全工作目標 提升用藥安全落實院內感染控制提升手術正確性提升病人辨識的正確性預防病人跌倒鼓勵異常事件通報 執行策略 以主動溝通方式確認病人至少有兩種以上辨識病人身份之方法 細心 用心 案例討論 案例討論 給藥錯誤輸血錯誤餵錯寶寶錯誤病人手術檢體錯誤 病人辨識錯誤 提昇病人辨識方法 一般原則 醫療人員在執行任何一項檢查 給藥 輸血 麻醉或手術前 宜保留時間做最後的再確認 正確的治療 在正確的時間 依正確的途徑給予正確的病人 對於法律規定需附病人同意書的檢查與治療 治療前應確認病人知情同意 一般原則 至少使用兩種以上之方法辨識病人身份 辨識的重點在找出屬於病人 個別性 辨識資訊 儘可能避免使用間接的識別資料如病床號或檢查號等 換言之 所謂的 辨識 是指可指出病人身份的方式 而非只要有兩種不同的資料來源就算有辨識 一般原則 對於新生兒 精神狀態異常 失智症 長期照護等對象 宜用特別的方法以加強病人辨識的正確性 提昇病人辨識方法 舉辦全員在職訓練列入新進人員訓練項目之一加強稽核 不同對象改變手圈型式與檢驗科等合作 在職教育 用具 台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製作之 病人安全辨識 光碟片列入單位及新進人員訓練項目之一將在職教育記錄交至護理部 不同對象之辨識方法 一般病人嬰兒手術病人 一般病人辨識 嬰兒辨識 三不政策 1 不能只叫床號2 不能只叫稱謂3 不能擅自移動手圈 為提昇病人安全辨識的完整性 請同仁記住 六訣方法 1 兩種以上的辨識2 病人回答全名3 手圈資料正確4 回答處置名稱5 確認無誤才做6 輸血雙人同行 手術病人 部位辨識 手術前期手術中期 建立手術病人安全處置作業標準規範 手術前期 依照手術預約單準備迎接病人 通知病人單位 與單位護理人員確認病人身分 床號 診斷 術式 正確無誤後送入手術室等候室 建立手術病人安全處置作業標準規範 手術前期建立交班制度 病房護理人員先以電話交班 ER ICU 等單位於手術室等候區交班 手術室護理人員填寫術前電話交班卡 年月日房間病人姓名 交班卡 建立手術病人安全處置作業標準規範 手術前期交班卡內容 病人資料 姓名 床號 診斷 手術方式各項檢查報告 異常者需註明 各類同意書 如自費 截肢同意書過去病史及有無藥物使用過敏史是否有無傳染性疾病飾物已取下有無攜帶引流管進入有無備血 血型 血品及數量 禁食時間有無攜帶藥物入手術室 建立手術病人安全處置作業標準規範 手術前期核對病人身分 病人到達手術室等候區時 由手術室控台護理人員核對病人身分 部位 等 填寫 手術室病人術前查核表 手術室病人術前查核表 門診 住院年月日房間 床號 病人資料 填單須知 1 需填寫日期及病患資料2 執行以 表示 未執行以 表示 並簽名之 術前查核表 建立手術病人安全處置作業標準規範 手術前期術前查核 病人或家屬自述姓名無誤 核對住院病人手圈無誤 手術 麻醉同意書填寫完整 其他類同意書填寫完整 包含自費同意書 截肢同意書 結紮 人工流產同意書 病歷與舊病歷無誤 詢問並請病人於術前排空膀胱 協助及指導病人更衣 戴帽 換鞋 手術前期術前查核 協助病人取下身上金屬物 飾品 假牙及隱形眼鏡 詢問有無家屬陪同 能自述手術部位無誤 清點並標示需寄放之貴重物品 測量體溫並記錄於手術護理紀錄單 術前衛教 保暖及心理支持 有無術前給藥 有無攜帶藥物入手術室 建立手術病人安全處置作業標準規範 建立手術病人安全處置作業標準規範 手術中期 流動護士於等候區再次確認病人身分 部位 等 並雙人核對 手術室病人術前查核表 無誤後 送入正確的手術刀房流動 刷手護士雙人核對病人身份 開刀部位 等由主刀醫師確認手術部位 並於電腦螢幕完成開刀部位確認動作 再由主刀醫師及流動護士 簽名於手術護理記錄表單上 完成病歷與電腦雙軌式進行手術部位之確認 手術病人部位辨識查核記錄 主治醫師 於劃刀前 有主動口頭確認此病人的手術部位及手術方式 並對照X光片正確無誤 見證人 手術病人部位辨識 手術病人部位辨識 手術病人部位辨識 手術病人部位辨識 改變手圈型式 RFID 急診室一般病房嬰兒室手術室等 未來趨勢 其他方面 與其他科合作 給藥輸血 備血 核血 輸血檢體 結論 三不政策 1 不能只叫床號2 不能只叫稱謂3 不能擅自移動手圈 為提昇病人安全辨識的完整性 請同仁記住 六訣方法 1 兩種以上的辨識2 病人回答全名3 手圈資料正確4 回答處置名稱5 確認無誤才做6 輸血雙人同行 異常事件通報機制管理暨分析改善措施 大綱 定義通報系統的重要性及目的醫療不良事件通報範圍通報內容與處理步驟網路通報系統以萬芳為例推動經驗分享 定義 醫策會 孫雷銘 吳啟誠 劉立 黃淑雅 2005 不良事件 Adverseevent 導因於醫療處置而非原有的疾病所造成的傷害 並因而導致病患住院時間的延長 或在離院時仍帶有某種程度的殘疾 定義 醫策會 重大異常事件 Criticalincident 凡人為的錯誤或設備的失誤 若未能及時發現或更正 即便可能導致不希望得到的結果 包括但不限於住院時間的延長或死亡者 稱之為危急性異常事件 定義 醫策會 異常事件 Incident 通常指因為人為錯誤或設備失靈造成作業系統中某些部份的偶然失誤 而不論此失誤是否導致整個系統運作中斷 異常事件報告 Incidentreporting 用以記錄那些與醫院常規運作或病人照護標準不一致事件的處理程序 重要性及目的 建立自願性不以懲罰為手段的病人安全通報系統 維護病人的安全 降低異常事件發生頻率 及早發現問題 落實預防效果 防止類似事件的再發生 加強護理人員對異常事件預防觀念 減少醫療糾紛之發生 確保醫護品質 減少醫療資源浪費 通報者的心態 三心兩意 細心 用心 耐心 善意 誠意 被通報者的心態 三心兩意 進取心 懺悔心 感激心 善意 誠意 通報系統的分類 侯勝茂 陳欣欣 石崇良 2005 適用範圍 醫療處置不當輸 備血異常給藥異常非預期性拔管病人辨識疏失病人自殺跌倒逃跑醫療儀器或設備操作不當暴力行為 處理步驟1 如有危害到病人生命安全之異常事件發生時 應立即通知醫師做緊急處置 使病人傷害減到最低 發生 發現 異常事件之當事人 需儘快向單位或值班護理長口頭報告事情之詳細經過 如有暴力行為發生時需再通知警衛 護理長應視情況採取應變措施 處理步驟2 發生 發現 異常事件之護理人員應於24小時內完成異常事件通報處理單 交班給單位護理長或護理長代理人 視需要會簽主治醫師後 呈報負責督導長 副主任 主任 視嚴重情況分級呈報 護理部根據異常事件通報處理單做實地調查 並採取適當的處理措施 以預防類似事件的再發生 處理步驟3 若發生之事件涉及本院其他部門或人員時 則異常事件通報處理單於護理部處理後轉會相關單位主管 護理部定期做異常事件分析檢討報告 並追蹤改善措施 異常事件通報處理單應建檔與管理 發生異常事件 通知醫師及單位或值班護理長理長 填寫異常事件通報處理單 呈報護理部門 1 實地調查資料彙整2 擬定改善方案 建議方案3 預防事件再發生 會簽相關單位回覆說明 1 定期分析檢討報告2 追蹤改善措施 建檔與管理 有暴力行為發生需通知警衛 1 事件確認2 原因分析 通報流程 網路通報系統建構 以萬芳醫院為例 傳統通報流程檢視 口頭報告單位主管 填寫異常事件報告單層層跨科簽核 訊息傳遞速度減緩 科督導 護理部主任 相關單位主管 副院長及院長裁示 自行建檔及統計分析報表製作 耗費人力與時間 填寫報告單字跡潦草 辨識困難 網路通報系統建置的目的 即時反應運用資料的分析找出可能潛藏的危機提供高階主管加強人員教育訓練的努力方向 防止不良效應的擴大 品質管控工具之運用 如何建構網路通報 1 溝通 護理代表與資訊工程師關鍵 護理人員易於操作與熟悉1 通報系統功能建於護理計劃系統2 格式與原始書面報告單相同3 系統可直接截取資料庫中病人基本資料4 應用選單模式點選操作5 文字檔輸入事件說明 補強陳述內容 如何建構網路通報 2 資料完整性 遺漏欄位警示 完成後才能傳送通報訊息 同步報告 1 自動列印 交單位主管調查 2 E mail上傳至科室一 二級主管 資料分析 轉存至資料庫及報表製作 網路通報運用 ADR通報針扎通報跌倒通報管路滑脫通報不明熱通報給藥異常通報 護理資訊作業系統 跌倒通報系統 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 針扎通報系統 給藥異常通報 解決通報障礙之道 石崇良 2004 11 08 建立兼顧公平正義的不苛責文化通報制度成功的關鍵之一在於機構對於懲罰與規則的拿捏普遍員工無法接受的是 對於所有錯誤不問原委一律處罰或一概免責公平正義的文化便是在可接受或不可接受的行為間畫上一條線 解決通報障礙之道 石崇良 2004 11 08 2 宣導通報內容哪些事要通報 何時通報 如何通報 向哪裡或向誰通報 通報的內容為何 解決通報障礙之道 石崇良 2004 11 08 3 鼓勵自願性通報優點 較能提供完整的資訊有利真因分析可揭露無傷害或虛驚事件利於安全文化的營造對於複雜系統可獲得較豐富的資料 通報制度的迷失 石崇良 2004 11 08 通報制度中質性的分析重於量性的統計通報制度無法提供醫療錯誤的全貌通報件數的多寡並不代表品質的好壞通報制度本身無法促進病人安全異常通報無法代表臨床結果 但可顯示醫療機構對病人安全的重視程度 ConnollyC B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