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选考)2021版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8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2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案 苏教版_第1页
(江苏选考)2021版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8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2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案 苏教版_第2页
(江苏选考)2021版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8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2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案 苏教版_第3页
(江苏选考)2021版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8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2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案 苏教版_第4页
(江苏选考)2021版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8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2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案 苏教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学习任务1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水是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h2oh2oh3ooh或h2ohoh。2水的离子积常数(1)表达式:kwc(h)c(oh)。室温下:kw11014。(2)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w增大。(3)适用范围: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4)kw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只要温度不变,kw不变。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增大。(2)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减小,kw不变。(3)加入可水解的盐(如fecl3、na2co3),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不变。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w不变。()(2)25 与60 时,水的ph相等。()(3)25 时nh4cl溶液的kw小于100 时nacl溶液的kw。()(4)室温下由水电离的c(h)11014 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能大量共存。()答案:(1)(2)(3)(4)225 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nacl、naoh、h2so4、(nh4)2so4,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是()abc d解析:选c。从四种物质分析可知,naoh、h2so4抑制水的电离,nacl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nh4)2so4促进水的电离(nh水解),h2so4为二元强酸,产生的c(h)大于naoh产生的c(oh),抑制程度更大,故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3求算下列5种类型溶液中的c水(h)和c水(oh)(25 )。(1)ph2的h2so4溶液,c水(h)_,c水(oh)_。(2)ph10的naoh溶液,c水(h)_,c水(oh)_。(3)ph2的nh4cl溶液,c水(h)_。(4)ph10的na2co3溶液,c水(oh)_。(5)nacl溶液中,c水(h)_,c水(oh)_。答案:(1)1012 moll11012 moll1(2)1010 moll11010 moll1(3)102 moll1(4)104 moll1(5)107 moll1107moll1 (1)kw不仅适用于纯水,还适用于中性、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不管哪种溶液均有ch2o(h)ch2o(oh)。如酸性溶液中:c酸(h)ch2o(h)ch2o(oh)kw;碱性溶液中:c碱(oh)ch2o(oh)ch2o(h)kw。(2)室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 moll1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或强碱性,故该溶液中hco、hso均不能大量共存。 提升一水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1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hso4,c(h)增大,k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解析:选b。根据平衡体系h2ohoh,对各选项的分析如下:选项分析结论a稀氨水是弱碱,加入水中后水溶液中c(o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错误bnahso4溶于水后发生电离:nahso4=nahso,使c(h)增大,由于温度不变,故kw不变正确c水中加入固体ch3coona,ch3coo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使溶液呈碱性,c(h)降低错误d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增大,ph变小错误2.(双选)如图表示水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c图中t1t2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解析:选cd。a.水中c(h)与c(oh)的乘积为一常数。b.由图看出m区域内c(h)t1。d.phlg c(h),xz线上任意点的 c(h)c(oh),但ph不一定为7。提升二水电离出的c(h)或c(oh)的计算325 时,在等体积的ph0的h2so4溶液、0.05 moll1的ba(oh)2溶液、ph10的na2s溶液、ph5 的nh4no3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01010109b15(5109)(5108)c1201010109 d110104109解析:选a。25 时,ph0的h2so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4 moll1;0.05 moll1的ba(oh)2 溶液中c(oh)0.05 moll120.1 moll1,根据kwc(h)c(oh)可得,由水电离出的 c(h)1013 moll1;ph10的na2s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4 moll1;ph5的nh4n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5 moll1,故等体积上述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1410131041051101010109,即选项a正确。理清溶液中h或oh的来源(1)常温下,中性溶液c(oh)c(h)107 moll1。(2)溶质为酸的溶液o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水电离产生的c(h)c(oh)。实例计算常温下ph2的盐酸中水电离出的c(h),方法是先求出溶液中的c(oh) moll11012 moll1,即水电离出的c(h)c(oh)1012 moll1。(3)溶质为碱的溶液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水电离产生的c(oh)c(h)。实例计算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方法是先求出溶液中的c(h)1012 moll1,即水电离出的c(oh)c(h)1012 moll1。(4)水解呈酸性或碱性的盐溶液常温下ph5的nh4cl溶液中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由水电离出的c(h)105 moll1,因为部分oh与nh结合,c(oh) moll1109 moll1。常温下ph12的na2co3溶液中o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由水电离出的c(oh) moll1102 moll1。 学习任务2溶液的酸碱性与ph1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1)酸性溶液:c(h)c(oh),常温下,ph7。(2)中性溶液:c(h)c(oh),常温下,ph7。(3)碱性溶液:c(h)7。2ph及其测量(1)计算公式:phlg_c(h)。(2)测量方法ph试纸法:用镊子夹取一小块试纸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试纸的中央,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确定溶液的ph。ph计测量法。(3)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室温下:3溶液ph的计算(1)计算公式:phlg_c(h)。(2)单一溶液ph的计算强酸溶液,如hna,设其浓度为c moll1,c(h)nc moll1,phlg c(h)lg (nc)。强碱溶液(25 ),如b(oh)n,设其浓度为c moll1,c(h) moll1,phlg c(h)14lg (nc)。(3)混合溶液ph的计算(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两种强酸混合:直接求出c混(h),再据此求ph。c混(h)。两种强碱混合:先求出c混(oh),再据kw求出c混(h),最后求ph。c混(oh)。强酸、强碱混合: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再由下式求出溶液中h或oh的浓度,最后求ph。c混(h)或c混(oh)。1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_。phc(oh)的溶液0.1 moll1的nh4cl溶液解析:题目没有说明温度,所以phc(oh)才是准确的判断依据。nh4cl溶液水解呈酸性。答案:2判断下列溶液在常温下的酸碱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1)相同浓度的hcl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_。(2)相同浓度的ch3cooh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_。(3)相同浓度的nh3h2o和hcl溶液等体积混合:_。(4)ph2的hcl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_。(5)ph3的hcl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_。答案:(1)中性(2)碱性(3)酸性(4)中性(5)酸性 (1)溶液呈酸性或碱性决定于c(h)与c(oh)的相对大小,不能只看ph,一定温度下ph6的溶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呈酸性,应注意温度。(2)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用蒸馏水润湿。(3)广范ph试纸只能测出ph的整数值。 提升一多角度计算溶液的ph1已知在100 下,水的离子积kw11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05 moll1的h2so4 溶液ph1b0.001 moll1的naoh溶液ph11c0.005 moll1的h2so4 溶液与0.01 moll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ph为6,溶液呈酸性d完全中和ph3的h2so4 溶液50 ml,需要ph11的 naoh溶液50 ml解析:选a。a中,c(h)0.05 moll120.1 moll1,phlg c(h)lg 0.11,正确。b中,c(oh)103 moll1,则100 时,c(h) moll1109 moll1,ph9,错误。c中,c(h)20.005 moll10.01 moll1,c(oh)0.01 moll1,等体积混合后c(h)c(oh)106 moll1,ph6,溶液呈中性,错误。d中,ph3的硫酸溶液中c(h)103 moll1,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h)1011 moll1,c(oh) moll10.1 moll1,等体积混合时,naoh过量,错误。2将ph3的盐酸a l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混合后,混合液均呈中性,其中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b l 1103moll1的氨水c l c(oh)1103moll1的氨水d l c(oh)1103moll1的ba(oh)2溶液abadcbabcdcabdc dcadb解析:选a。ph3的盐酸中c(h)1103moll1,与c(oh)1103 moll1的ba(oh)2溶液混合,混合液呈中性时二者的体积相等,故ad;nh3h2o为弱碱,若1103moll1的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则正好完全反应生成nh4cl,nh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若要使溶液呈中性则应使ba;c(oh)1103moll1的氨水中c(nh3h2o)1103moll1,故与ph3的盐酸混合,若要使溶液呈中性,则应使ac,故有badc。提升二溶液稀释后的ph计算3(1)1 ml ph5的盐酸,加水稀释到10 ml, ph_;加水稀释到100 ml,ph_7。(2)1 ml ph9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10 ml,ph_;加水稀释到100 ml,ph_7。(3)ph5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500倍,则稀释后c(so)与c(h)的比值为_。解析:(1)1 ml ph5的盐酸,加水稀释到10 ml,ph增大1,变为6;加水稀释到100 ml,ph接近7。(2)1 ml ph9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10 ml,ph减小1,变为8;加水稀释到100 ml,ph接近7。(3)稀释前c(so) mol/l;稀释后c(so)108 mol/l;c(h)接近107 mol/l,所以。答案:(1)6接近(2)8接近(3)4(1)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2 moll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倍,溶液的ph分别变成m和n,则m与n的关系为_。(2)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2 moll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都变成3,则m与n的关系为_。(3)体积相同,ph均等于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都变成3,则m与n的关系为_。(4)体积相同,ph均等于13的氨水和na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都变成9,则m与n的关系为_。答案:(1)mn(2)mn(3)mn(4)mn (1)弱酸、弱碱的稀释规律溶液稀释前溶液ph加水稀释到体积为原来的10n倍稀释后溶液ph酸强酸phaphan弱酸aphan碱强碱phbphbn弱碱bnphb注:表中an7。(2)酸、碱的无限稀释规律常温下任何酸或碱溶液无限稀释时,溶液的ph都不可能大于7或小于7,只能接近7。 提升三ph的拓展应用5(双选)(2020南京模拟)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 moll1的氨水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溶液中pohpohlgc(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点和n点溶液中h2o的电离程度不同bq点溶液中,c(nh)c(nh3h2o)c(cl)cm点溶液的导电性小于q点溶液的导电性dn点溶液加水稀释,变小解析:选ab。由题图可知,m点碱过量,n点酸过量,m点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与n点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同,对水的电离抑制能力相同,故两点水的电离程度相同,a错误;q点时phpoh,说明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c(nh)c(h)c(cl)c(oh),则c(nh)c(cl),b错误;m点溶液中主要溶质为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小,q点溶液中溶质主要为氯化铵,为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大,故m点溶液的导电能力小于q点,c正确;n点溶液中溶质是nh4cl、hcl,加水稀释,kh,温度不变,kh不变,加水稀释氢离子浓度减小,所以变小,d正确。6(2020连云港模拟)若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g的定义为aglg。室温下实验室中用0.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20.00 ml 0.01 moll1醋酸,滴定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室温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05ba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0.00 mlc若b点为40 ml,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c(ch3cooh)d从a到b,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变大解析:选a。室温下,醋酸的aglg7,即107,而水的离子积kwc(h)c(oh)1014,两式联立可知,c(h)103.5 moll1,而在醋酸溶液中,c(ch3coo)c(h)103.5 moll1,故电离平衡常数ka105,故a正确;a点的aglg0,即1,即c(h)c(oh),溶液显中性,而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20.00 ml 时,氢氧化钠和醋酸恰好完全中和,得到醋酸钠溶液,溶液显碱性,故b错误;当b点加入naoh溶液40 ml时,所得溶液为等浓度的ch3coona和naoh的混合溶液,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na)2c(ch3coo)c(ch3cooh),故c错误;a点之后,当v(naoh)20 ml时,水的电离受到抑制,电离程度会逐渐变小,d项错误。学习任务3酸碱中和滴定1实验原理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naoh)。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准确测定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准确判断滴定终点。2实验用品(1)仪器酸式滴定管(如图a)、碱式滴定管(如图b)、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3)滴定管的使用酸性、强氧化性试剂一般用酸式滴定管,因为酸和强氧化性物质易腐蚀橡胶管。碱性试剂一般用碱式滴定管,因为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致使活塞无法打开。3实验操作(1)滴定前的准备滴定管:查漏洗涤润洗装液调液面记录。酸式滴定管的查漏:向滴定管中装入一定体积的水,固定在滴定管夹上直立静置两分钟,观察有无水滴滴下,然后将活塞旋转180,再静置两分钟,观察有无水滴滴下,若均不漏水,滴定管即可使用。锥形瓶:注待测液记体积加指示剂。(2)滴定(3)终点判断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4)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23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naoh)计算出naoh溶液浓度。4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变色范围指示剂变色范围的ph石蕊8.0蓝色甲基橙4.4黄色酚酞10.0红色一般不用石蕊做酸碱中和滴定的指示剂。5误差分析(1)原理依据c(标准)v(标准)c(待测)v(待测)可知,c(待测),而c(标准)与v(待测)已确定,因此只要分析出不正确操作引起的v(标准)的变化,即可分析出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v(标准)变大,则c(待测)偏高;v(标准)变小,则c(待测)偏低。(2)常见误差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溶液(酚酞做指示剂)为例,常见的因操作不正确而引起的误差如下表。步骤操作v(标准)c(待测)洗涤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酸溶液润洗变大偏高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变小偏低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变大偏高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不变无影响取液取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读数时气泡消失变小偏低滴定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变大偏高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变小偏低部分酸液滴在锥形瓶外变大偏高读数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或前仰后俯)变小偏低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或前俯后仰)变大偏高6.常用量器的读数(1)平视读数(如图1):实验室中用量筒、移液管或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视线与刻度的交点即为读数(即“凹液面定视线,视线定读数”)。(2)俯视读数(如图2):当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由于俯视视线向下倾斜,寻找切点的位置在凹液面的上侧,读数高于正确的刻度线位置,即读数偏大。(3)仰视读数(如图3):读数时,由于仰视视线向上倾斜,寻找切点的位置在凹液面的下侧,因滴定管刻度标法与量筒不同,故读数偏大。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滴定管装滴定液前应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滴定液润洗。()(2)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3)用0.200 0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 moll1),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答案:(1)(2)(3)2(2018浙江11月选考)(1)下列关于滴定分析,正确的是_。a图1中,应将凡士林涂在旋塞的a端和旋塞套内的c端b滴定前,锥形瓶和滴定管均须用标准溶液润洗c将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时,应借助烧杯或漏斗等玻璃仪器转移d滴定时,通常用左手控制旋塞滴加溶液,右手摇动锥形瓶,使溶液向同一方向旋转e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无气泡,滴定后尖嘴内有气泡,则测得的体积比实际消耗的小(2)图2中显示滴定终点时的读数是_ml。解析:(1)a.酸式滴定管涂凡士林的方法为把酸式滴定管旋塞取出,将旋塞和旋塞套内擦干,然后分别在旋塞的大头表面上和旋塞套小口内壁周围均匀地涂一层薄薄的凡士林,然后把旋塞插入旋塞套内,向同一方向旋转使油膜在旋塞内均匀透明,且旋塞转动灵活。b.滴定管既需清洗干净,还需用标准溶液润洗,锥形瓶只需清洗干净,不能用标准溶液润洗。c.标准溶液转移至滴定管时,一定要用试剂瓶直接倾倒,决不可以借助其他仪器(如滴管、漏斗、烧杯等)完成。d.滴定操作时,左手控制旋塞滴加溶液,右手摇动锥形瓶,沿同一方向做圆周运动。e.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则所测体积小于实际消耗体积。(2)滴定管从上往下进行读数,保留两位小数,所以答案为20.60。答案:(1)ade(2)20.60 (1)滴定管要用待装液润洗,滴定管不润洗相当于对所盛装溶液的稀释。锥形瓶不需润洗,润洗后使所盛装溶液的物质的量增大。(2)滴定管盛装标准溶液时,其液面不一定要在“0”刻度。只要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刻度即可,但一定要记录下滴定前液面的读数。滴定管的精确度为 0.01 ml。 提升一酸碱中和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操作及误差分析1(指示剂的选择)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石蕊:5.08.0酚酞:8.210.0用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做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做指示剂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做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做指示剂解析:选d。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h3coona,ch3coo水解显碱性,而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0,比较接近。酸碱中和滴定中指示剂选择的基本原则变色要灵敏,变色范围要小,变色范围尽量与滴定终点溶液的酸碱性一致。(1)强酸滴定强碱一般用甲基橙做指示剂,但用酚酞也可以。(2)滴定终点为碱性时,用酚酞做指示剂。(3)滴定终点为酸性时,用甲基橙做指示剂。 2(滴定操作)某研究小组为测定食用白醋中醋酸的含量进行如下操作,正确的是()a用碱式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白醋放入锥形瓶中b称取4.0 g naoh,放入1 0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配成1.00 moll1 naoh标准溶液c用naoh溶液滴定白醋,使用酚酞做指示剂,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为滴定终点d滴定时眼睛要注视滴定管内naoh溶液的液面变化,防止滴定过量解析:选c。量取白醋应用酸式滴定管,a错误;naoh的溶解应在烧杯中完成,b错误;在酸碱中和滴定时眼睛要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d错误。3(滴定误差分析)中和滴定过程中,容易引起误差的操作有以下几种,用“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填空。(1)请以“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仪器润洗a酸式滴定管未润洗就装标准液滴定,使滴定结果_。b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后,再用待测液润洗,使滴定结果_。存在气泡a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出,滴定后气泡消失,使滴定结果_。b滴定管尖嘴部分滴定前无气泡,滴定终点有气泡,使滴定结果_。读数操作a滴定前平视滴定管刻度线,滴定终点俯视刻度线,使滴定结果_。b滴定前仰视滴定管刻度线,滴定终点俯视刻度线,使滴定结果_。(2)指示剂选择用盐酸滴定氨水,选用酚酞做指示剂,使滴定结果_。(3)存在杂质用含nacl杂质的naoh配制成标准溶液来滴定盐酸,则测定的盐酸浓度将_。用含na2o杂质的naoh配制成标准溶液来滴定盐酸,则测定的盐酸浓度将_。解析:(1)a.体积数末读数初读数。滴定管尖嘴部分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无气泡,读取的体积数比实际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大,结果偏高。仰视读数时,读取的体积数偏大,俯视读数时,读取的体积数偏小。(2)用盐酸滴定氨水,选用酚酞做指示剂,由于酚酞变色时,溶液呈碱性,盐酸不足,氨水有剩余,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小,结果偏低。(3)用含nacl杂质的naoh配制成标准溶液来滴定盐酸,由于nacl不与盐酸反应,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增大,结果偏高。用含na2o杂质的naoh配制成标准溶液来滴定盐酸,根据中和1 mol hcl所需na2o质量为31 g,中和1 mol hcl所需naoh质量为40 g,可知中和相同量盐酸时,所需含na2o的naoh的量比所需纯naoh的量小,结果偏低。答案:(1)a.偏高b偏高a.偏高b偏低a.偏低b偏低(2)偏低(3)偏高偏低提升二滴定曲线分析4(双选)室温下,用0.1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l溶液和hx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x为弱酸bm点c(hx)c(x)c(hx)c(cl)c(x)解析:选bc。0.1 moll1 hcl溶液是强酸溶液,hcl完全电离,所以溶液的ph1;而0.1 moll1 hx溶液的ph1说明hx是弱酸,a项正确;m点是等浓度的hx和nax的混合溶液,溶液呈碱性,说明x的水解程度大于hx的电离程度,所以m点c(hx)c(x),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x),结合物料守恒2c(na)c(hx)c(x)可知,c(hx)c(x)2c(oh)2c(h),所以c(hx)c(x)c(oh)c(h),b项错误;p点溶液中nacl、hcl物质的量相等,n点为nax溶液,且nax物质的量为hcl的2倍,混合后为nacl、nax、hx混合溶液,且溶液中nax与hx浓度相等,由于x的水解程度大于hx的电离程度,呈碱性,c项错误;向n点的溶液中通入hcl至ph7,此时溶液中有hx、nacl和nax,其中hx的浓度大于nax,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x)c(cl),结合物料守恒c(na)c(hx)c(x)及溶液ph7可知,溶液中c(na)c(hx)c(cl)c(x),d项正确。5(2020宿迁模拟)室温下,向a点(pha)的20.00 ml 1.000 moll1氨水中滴入1.000 moll1盐酸,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将此氨水稀释,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bb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可能存在:c(nh)c(cl)c(oh)c(h)cc点时消耗盐酸体积v(hcl)kw(d)解析:选d。加水稀释,氨水中nh、oh浓度均减小,因而导电能力减弱,a项正确;b点氨水剩余,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的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b项正确;c点呈中性,因而v(hcl)略小于20.00 ml,c项正确;d点对应的温度较高,其水的离子积常数较大,d项错误。1强酸与强碱滴定过程中的ph曲线(以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盐酸为例)2强酸(碱)滴定弱碱(酸)的ph曲线比较氢氧化钠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醋酸的滴定曲线盐酸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氨水的滴定曲线曲线起点不同:强碱滴定强酸、弱酸的曲线,强酸起点低;强酸滴定强碱、弱碱的曲线,强碱起点高突跃点变化范围不同:强碱与强酸反应(强酸与强碱反应)的突跃点变化范围大于强碱与弱酸反应(强酸与弱碱反应)的突跃点变化范围 1.(2016高考全国卷)298 k时,在20.0 ml 0.10 moll1氨水中滴入0.10 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 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滴定过程应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cm点处的溶液中c(nh)c(cl)c(h)c(oh)dn点处的溶液中ph12解析:选d。当恰好完全中和时,生成nh4cl,而nh4cl溶液呈酸性,酚酞的变色范围为ph8.210.0,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ph3.14.4,故应选甲基橙作为指示剂,a项错误;当v(盐酸)20.0 ml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酸性,b项错误;m点时由溶液中电荷守恒知,c(nh) c(h)c(cl)c(oh),298 k时,ph为7的溶液呈中性,即 c(h)c(oh),则c(nh)c(cl),但c(nh)c(cl)c(h)c(oh),c项错误;该温度下,0.10 moll1一元强碱溶液的ph13,若0.10 moll1一元弱碱溶液的电离度为10%,则其ph12,而0.10 moll1氨水的电离度小于10%,故溶液的ph12,d项正确。2(2018高考全国卷)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k3fe(c2o4)33h2o中铁的含量。(1)称量m g样品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 溶液v ml。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解析:(1)kmno4能将样品溶液中的c2o氧化成co2,达到滴定终点时,kmno4稍过量,溶液中出现粉红色。(2)加入过量锌粉能将溶液中fe3还原为fe2,酸化后fe2与kmno4溶液反应,根据化合价变化可找出关系式为5fe2mno,根据消耗kmno4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可知,溶液中n(fe2)c moll1v103 l55103cv mol,则该晶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00%。答案:(1)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溶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2)100%3(2018高考全国卷改编)称取1.200 0 g某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m248 gmol1),用100 ml容量瓶配成样品溶液。取0.009 50 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20.00 ml,硫酸酸化后加入过量ki,发生反应:cr2o6i14h=3i22cr37h2o。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样品溶液滴定至淡黄绿色,发生反应:i22s2o=s4o2i。加入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当溶液_,即为终点。平行滴定3次,样品溶液的平均用量为24.80 ml,则样品纯度为_%(保留1位小数)。解析:加入淀粉溶液做指示剂,淀粉遇i2变蓝色,加入的na2s2o3样品与i2反应,当i2消耗完后,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即可说明达到滴定终点。根据题中反应可得关系式:cr2o3i26s2o,则1.200 0 g 样品中含有na2s2o35h2o的质量248 gmol11.140 g,样品纯度100%95.0%。答案: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95.0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c(h)c(oh)106 moll1的溶液b使酚酞呈无色的溶液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解析:选a。溶液呈中性,则c(h)c(oh),a项正确;常温下ph8.2的溶液中酚酞均呈无色,b项不正确;常温下ph58的溶液中石蕊均呈紫色,c项不正确;d项中生成的正盐如果能够水解,溶液可能不呈中性,d项不正确。2现有两瓶温度分别为15 和45 ,ph均为1的硫酸,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溶液中的c(oh)相同b两溶液中的c(h)相同c等体积两种溶液中和碱的能力相同d两溶液中的c(h2so4)基本相同解析:选a。两溶液中c(h)101 moll1,依据kwc(h)c(oh),15 时的kw小于45 时的kw,所以,两溶液中的c(oh)前者小于后者,a选项错误;因为溶液中c(h)相同,所以ph均为1、等体积两种溶液中和碱的能力均相同,两溶液中的c(h2so4)基本相同。3(2020綦江模拟)常温下,将pha的naoh溶液与phb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a1014a2bb10ab14c10a2b d10a2b14解析:选a。phb的醋酸溶液中c(h)c(ch3cooo)10b mol/l,pha的naoh溶液中c(oh)c(naoh)10a14 mol/l,将两者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说明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由题知二者等体积,故c(ch3cooh)10a14 mol/l,故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14a2b。4(2020苏州模拟)已知液氨的性质与水相似。t 时,nh3nh3nhnh,nh的平衡浓度为11015 mol/l,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此温度下液氨的离子积为11017b在液氨中放入金属钠,可生成nanh2c恒温下,在液氨中加入nh4cl,可使液氨的离子积减小d降温,可使液氨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且c(nh)c(nh)解析:选b。a.由电离方程式知,nh与nh的离子平衡浓度相等都为11015 mol/l,根据水的离子积得液氨的离子积kc(nh)c(nh)11030,故a错误;b.由钠与水反应可推知,2na2nh3=2nanh2h2,故b正确;c.虽然加入nh4cl可使平衡逆向移动,nh的浓度增大,但由水的离子积可知,其大小只与温度有关,与离子浓度无关,故c错误;d.因为电离是吸热反应,所以降温nh3nh3nhnh平衡逆向移动,c(nh)c(nh)且都减小,故d错误。5室温下,取100 ml某酸溶液,测得其ph等于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的c(h)0.1 moll1b把该溶液稀释成1 l后,ph2c把该溶液稀释成1 l后,ph2d完全中和此溶液需0.1 moll1 naoh溶液的体积100 ml解析:选d。ph等于1的酸溶液中,c(h)0.1 moll1,a项错误。把该溶液稀释成1 l后,若酸为强酸,则ph2;若酸为弱酸,则phbc,因此对应的c(naoh)大小顺序是abc,故b正确;c项,当v(naoh)20.00 ml时,恰好达到反应终点,这时溶液显中性,所以3个体系中均满足c(na)c(cl),故c正确;d项,当v(naoh)相同时,达到反应终点前,ph突跃最大的体系中的c(h)最大,达到反应终点后,ph突跃最大的体系中的c(h)最小,故d错误。二、不定项选择题7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bp点时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解析:选ab。由图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相等,都是0.1 moll1,a项正确;p点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相等,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b项正确;曲线a对应的溶液起点的ph等于1,故曲线a是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的滴定曲线,c项错误;强酸和强碱的中和滴定,达到终点时溶液为中性,指示剂选择酚酞或甲基橙都可以,d项错误。8(2020南通模拟)25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12的naoh溶液中,c(h)1012 moll1,将溶液稀释为原体积的10倍后c(h) moll11013 moll1b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因生成的ch3coona水解,所以由水电离出的c(h)107 moll1cph2的盐酸、ph2的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均为1012 moll1dph11和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c(h) moll1解析:选c。naoh溶液中的h是由水电离产生的,当稀释时,naoh溶液的浓度减小,对h2o电离的抑制程度减弱,因而c(h)1012 moll1101011 moll1,a错误;ch3cooh已电离出的h可将naoh完全中和,而绝大多数的ch3cooh是没电离的,即ch3cooh过量,混合溶液呈酸性,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b错误;ph11的naoh溶液中c(oh)103moll1,ph13的naoh溶液中c(oh)101 moll1,等体积混合后c(oh) moll15102 moll1,再结合水的离子积常数求得c(h)21013 moll1,d错误。9下列有关中和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25 ml滴定管进行中和滴定时,用去标准液的体积为21.7 mlb用标准的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koh中有naoh杂质,则结果偏低c用c1 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v2 ml未知浓度的h2c2o4溶液至滴定终点,用去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体积为v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