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西方民主政治及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第10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课后达标检测 人民版_第1页
(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西方民主政治及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第10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课后达标检测 人民版_第2页
(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西方民主政治及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第10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课后达标检测 人民版_第3页
(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西方民主政治及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第10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课后达标检测 人民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嘉兴模拟)“与中国的大同社会、陶渊明的桃花源、柏拉图的理想国等相类似它是一种批判现实的思想力量,是人们的理想寄托,有助于推动人们改变现实不合理的社会”。这种描述最有可能是()a空想社会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c进化理论 d启蒙思想解析:选a。材料的意思是这种理论是一种空想,但是有利于推动人们改变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同时对未来理想社会提出各种设想,虽然无法实现,但是为后来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2(2020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联考)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基础,对两者的共同点理解正确的是()a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研究基础 b吸取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c探究到资本主义社会根本问题 d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解析:选a。两者都是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端所提出的理论,都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研究基础,故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吸取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故b项错误;空想社会主义并没有探究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问题,故c项错误;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故d项错误。3(2020温州模拟)1848年共产党宣言引言中指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这一观点的历史依据是()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b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d英、法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解析:选a。题干要求回答“历史依据”,应该是在1848年前,又与马克思主义诞生有关的事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是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成为欧洲一切势力公认的一种势力,故a项正确。4(2020宁波月考)共产党宣言:“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段材料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什么基本原理()a无产阶级以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d夺取政权,实现公有制 解析:选c。“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基本原理,故c项正确。5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难抑兴奋激动的心情说:“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恩格斯意在说明()a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b各国工人组织已建立稳固统一的联盟c无产阶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d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解析:选d。1890年资产阶级已经确立其在欧洲的统治,欧洲各国还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条件,故a项错误;此时第二国际内部存在修正主义,工人组织还未建立稳固统一的联盟,故b项错误;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表明无产阶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不符合题干时间,故c项错误;“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反映出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故d项正确。6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但它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合理的社会,它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反思。”属于这种反思的包括()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 欧洲启蒙思想a bc d解析:选a。启蒙思想兴起于工业革命之前,错误。7(2020丽水模拟)有人认为:“战争,更正确地说,是临时政府没有能力结束战争,成了列宁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平、土地和面包”是当时民众的迫切要求“七月事件”使临时政府丧失了人民的支持和平法令的颁布是彼得格勒起义胜利的重要原因a b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原因的理解。和平法令是彼得格勒起义开始后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排除含有的选项。8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午夜,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彼得格勒的工人、士兵发动起义,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材料表明十月革命()a走的是和平夺权道路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农民政权c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d走的是城市中心道路解析:选d。材料表明十月革命爆发于大城市彼得格勒,以暴力革命的形式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之后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项符合史实,a、b、c三项均错误。9(2020舟山检测)“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a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鼓舞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解析:选c。俄国十月革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在强调十月革命的世界影响,并非社会主义运动本身的发展历程,与题干无关,均排除。10.右图反映了某次革命的场景,革命领导人向支持苏维埃政权的工农兵代表说:“同志们,我们布尔什维克党的同志们,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不复存在了!”下列各项中,属于这次革命胜利意义的有()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 a bc d解析:选c。图片涉及的是十月革命,是巴黎公社的意义,说法中的“民族解放”与十月革命无关,排除含有的选项,故选c。111917年9月初,身在芬兰的列宁相继写了大难临头,出路何在布尔什维克应当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等文章,指出不能教条地把社会主义革命看成是遥远的未来,武装夺取政权的主客观条件都已经成熟。这表明列宁()a在革命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b主张革命分两个阶段进行c决定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彻底决裂d力主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选a。列宁强调不能教条地理解社会主义革命,强调夺权条件成熟,这与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设想不同,故a项正确。12苏联史学家在纪念十月革命40周年时出版了伟大的十月和东方各国人民一书,其中心思想是“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真正具有包罗一切的普遍影响”,“对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给予了决定性的影响”。书中思想()a过分夸大了十月革命的影响 b有利于增进社会主义国家团结c高度评价十月革命世界范围的意义d指出十月革命对西方国家的影响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材料中“包罗一切”“决定性”的表述,明显是夸大了十月革命的影响,故a项正确;该思想强调“对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给予了决定性的影响”,并非针对社会主义国家,故b项错误;该思想认为十月革命“具有包罗一切的普遍影响”,包含范围广泛,不仅仅是空间范围,故c项错误;该思想强调“对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给予了决定性的影响”,并非针对西方国家,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材料二(法国)工人武装组织发表里昂工人宣言,提出了“里昂应当有我们自己选出的代表”的政治要求。起义工人经过三天的激烈战斗但还是以失败告终。(英国)“伦敦工人协会”成立,以威廉洛维特为首的协会组织拟订3个争取普选权的人民宪章,并向国会请愿但遭到国会的否决,工人武装起义由此爆发,但很快被镇压。(1)材料一出自哪一部历史文献?该文献是什么时候为哪个组织发表的?(2)归纳材料二中英法两次革命斗争的共同之处。解析:(1)依据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即可作答。(2)依据材料从斗争的政治诉求和结果两大方面归纳总结即可。答案:(1)历史文献: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年,共产主义者同盟。(2)要求选举权;采取暴力革命手段;结果都是最终失败。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许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即6 000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材料二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均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1)对比材料一、二,说明苏维埃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