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9讲 交通和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一、选择题(2020湘赣十四校联考)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交通方式逐渐多元化,也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结构。读我国某城市交通运输网状图,回答13题。1城际火车站点和城际公共汽车站点相邻布局的主要原因是()a共用空间节省土地b减少建设投资费用c方便乘客中转换乘d促进运输合理竞争2地铁2号线石桥站点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a苗圃和园艺b工业园区c商业区d物流中转站3大量地铁线路的修建将()a使市民跨省旅行更加方便b使城际交通运输衰落c加快郊区城市化进程d导致中心城区衰落解析:第1题,车站相邻布局便于乘客的中转换乘。第2题,图示石桥紧靠港口,大量货物在港口码头区域装卸中转,因此可作为物流中转站。第3题,地铁不是城市和外省的交通方式,对跨省旅行和城际交通影响不大,但可以促进郊区城市化的进程;大量地铁线路修建,都需要从市中心中转,故不会导致市中心衰落。答案:1.c2.d3.c(2020汕尾模拟)港口与城市的空间关系贯穿了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成为影响城市乃至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法国巴塞罗那港口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引起了巴塞罗那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下图为巴塞罗那港城关系演变图。据此回答46题。4深水港口选建在旧港口南侧而非北侧,其理由最可能是旧港口南侧()a经济腹地广b交通便利c工业基础好d港阔水深5流经图中南部的河流对港口造成的主要影响可能是()a腐蚀港口建筑b抬升港口水位c泥沙淤积港口d加剧港口污染6港城建设由甲到乙的发展过程必然会带来()环境污染加剧 城市内涝频发基础设施完善 城市规模扩大abcd解析:第4题,深水港口的最关键区位条件是具有较深的水域,则理由最可能是港阔水深。第5题,一般河水都会挟带一定的泥沙,河流入海口会有泥沙淤积,则河口水域相对较浅,而不利于大吨位的深水船只航行。图示深水港口建在南部河流入海口,则可能有泥沙淤积现象。第6题,图示由甲到乙,港口规模扩大了,同时城区范围也在扩大;乙时期进行了旧区改造,铁路线增加,出现了工业物流等,说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则正确。答案:4.d5.c6.d(2020湖北八校模拟)在我国进入“高铁时代”的大背景下,各城市的高铁站建设也方兴未艾,而部分河运却日益衰落。2014年2月26日,中国首条在高原高海拔和戈壁荒漠地区开通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汉江全长1 532 km,流域涉及6省市,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据此回答79题。7兰州等大城市高铁车站远离主城区,布局在城市核心区的边缘,其主要原因是()a高铁站用地面积广,郊区地价较低,可大大降低成本b促进高铁站所在郊区的城市化步伐c远离主城区,便于旅客集散d位于城乡接合部方便居民出行8近代以来,汉江船运不断萎缩,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有()新的运输方式的兴起并发展成为主要运输方式河流落差加大,水流湍急水库、涵闸和桥梁等工程建设阻碍通航船舶大型化使干流和下游的部分河段丧失通航能力abcd9兰新高铁沿线修建了长达440 km的防风墙防护措施,在一些路段还出现了地上隧道。这些防护措施和隧道的作用是()a防沙尘暴b防泥石流c防动物穿行d防大风解析:第7题,高铁站是客运的中转站,把高铁站建在城市核心区边缘,主要是考虑带动所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郊区城市化。第8题,河运与现代运输的公路、铁路等相比,速度慢是其劣势,故新的运输方式兴起是汉江航运萎缩的原因之一;另外,图中显示汉江上有多座水库、水电站,则大坝也会使河流航运受到一定阻碍。河流落差条件一直存在,不会在近代以来发生大的变化。第9题,兰新高铁沿线有多个风口,大风对铁路运行会有较大的影响,故采取防风墙等措施来减轻大风危害。答案:7.b8.c9.d随着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不断向郊区延伸,高速公路出入口、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随着集聚区规模的扩大,逐渐形成具备城市功能的新都市,又称边缘城市。下图示意美国某边缘城市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 据此完成1011题。10图示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生产用地b居住用地c办公用地d零售业用地11图示边缘城市()a人口的昼夜流动性大b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c空间上和中心城市相接d建筑物的密度比中心城市大解析:第10题,高速公路具有相对封闭的特点,在高速公路上不能像在普通公路上那样自由出入,所以车上需要备一些日常用品,由此可推断出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零售业用地。第11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边缘城市主要是在零售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后具备城市功能,所以该边缘城市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答案:10.d11.b二、非选择题12(2020湖北八校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隋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在长达1 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浙地区的经济发展翘楚中华。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如图为沪宁杭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1)“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参见图中照片)简析该区域内众多古城形成这种聚落景观的地理原因。(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简析隋唐以后扬州成为我国古代著名商都的区位条件。(3)19世纪中期以后江浙古城纷纷衰落。简析本区域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解析:(1)沪宁杭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多河流,河网密布,人们大多傍水而居,以内河航运代替陆路运输。(2)扬州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这两条重要的古代交通线交汇点附近,水运交通便捷,服务范围广,市场广阔;地处当时的全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3)19世纪中期以后,铁路和近代海运日渐兴起,且运价低廉运量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茶叶、丝绸、陶瓷生产技术外传,市场竞争力大导致经济衰退。答案:(1)该区域地势低平,水网密布,陆上交通不便;傍水而居,水运便利,用水方便。(2)扬州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这两条重要的古代交通线交汇点附近,交通方便,服务范围广;地处当时的全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铁路和近代海运的兴起);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茶叶、丝绸、陶瓷生产技术外传及新产地的竞争),市场竞争力大导致经济优势衰退。1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海上丝绸之路”达到空前繁盛。下图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路线图。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提出,在陆上古丝绸之路范围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1)试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对我国沿海地区的意义。(2)唐中后期,与中国“陆上丝绸之路”相比,“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哪些优势?(3)请你为“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1)“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利于沿海地区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促进了对外交流。(2)对比两条线路,结合海运相对于陆运优点(成本低、运量大、通航时间长、人为干扰小等)分析即可。(3)该题答题思路类似于区域发展思路,即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相关产业,促进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注意环境保护。答案:(1)加强了沿海地区的贸易往来,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沿海地区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沿海地区的民族迁徙;促进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了沿海地区的国际地位;促进沿海地区的资源开发;促进造船技术的发展。(任答3点即可)(2)“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路线更长,贸易量更大;“海上丝绸之路”可借助夏、冬季风,有利于航行,海运更具方便性;海运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海上丝绸之路”安全性高;几乎全年可通航。(任答4点即可)(3)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采矿业、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