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_第1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_第2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_第3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_第4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根据文段的内容,在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_;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_。A烈焰飞腾B燃烧羽毛C燃烧飞翔D狂风勇猛2 . 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A抱怨挺拔誊恋可见一斑B泥浆坚巨善待不拘一格C威胁凄凉资源峰峦起伏D抱歉枯竭朦胧自做自受3 . 下面作品与作者、国籍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指丰子恺中国B童年的发现费奥多罗夫俄国C威尼斯的小艇马克吐温美国D跳水列夫托尔斯泰俄国4 . 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鸣”火车开动了。B第一批贺客那一群燕子又飞来了。C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D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盗”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5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是( )A梅兰芳蓄须的举动表现出他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人。B小明第一次当众讲故事,讲得很精彩,我被感动得热泪盈眶。C草船借箭的故事体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6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与其他不相同的是( ) A漫山遍野B漫天飞舞C漫不经心二、填空题7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池草_,山花_,_出水,_入林。(2)小荷才露_,早有蜻蜓_。(3)_,疑是地上霜。举头望_,_。(4)玉不琢,不成器,_,_。三、语言表达8 . 按要求写句子。1.这瀑布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仿写句子)这荷花好像_,又像_。2.小家伙摔得还挺重。(用加点词写句子)妈妈急得_。_得_。3.小刺猬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改为陈述句)_四、现代文阅读阅读说勤奋片断,完成练习。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9 . “远渡重洋”指的是童第周_。10 . 画“_”句子中,第一句话和后面句子的关系是:_。11 . 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童第周“急起直追”的?_12 . 童第周“急起直追”的结果是什么?_13 . 用“|”把选文分为两层。14 . 结合实际,说说你读完选文后的体会。_阅读理解。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当这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也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15 . 给本文选一个恰当的题目( )A大自然色彩的奥秘B天空为何呈现蓝色C太阳光的奥秘D大自然16 . 第2段画“”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是_。17 . 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什么?_18 .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_)(2)物体的颜色与它所反射的那些光没有关系,而是与吸收的光有关系。(_)(3)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_)(4)夜里一片漆黑,是因为物体反射黑色的光。(_)(5)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反射。(_)(6)透明的物体是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全部通过该物体,既不吸收,也不反射。(_)五、文言文阅读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顾荣居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已施焉。同坐嗤之。曰:其仆也,焉施之。荣曰:“(1)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顾荣异之,(2)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注释)行炙人:传递菜肴的仆役。炙,烤肉。因:于是;就。辍已:指自己停下来不吃,让出自己那一份。左右:在身边。所以:缘故。19 . 解释下列语句中带点词的意思。(1)尝应人请_(2)有欲炙之色_(3)同坐嗤之_(4)乃受炙人也_20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_(2)_21 . 读了短文,你受到怎样的启示?_六、书面表达22 . 习作题目:生活因而精彩提示与要求:追求美好的理想,享受爱心的阳光,体验亲情与友情生活是多么精彩!请选取自己在生活中曾有的经历,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题目横线上可以填写:追求、爱心、友谊字数在450字以上。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