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文摘(历史)孙中山革命生涯中的几个热点问题_第1页
初中语文 文摘(历史)孙中山革命生涯中的几个热点问题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中山革命生涯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在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有许多问题一直存在争论,如对武昌起义不知情的孙中山何以被公认是“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为何要“让位”给袁世凯?蒋介石何以成为孙中山的“接班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孙中山研究专家、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杰。对武昌起义不知情的孙中山,何以被公认为是“辛亥革命的领袖”王杰说,武昌起义,实际上是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下引发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武汉革命军没有告知孙先生起义的计划,但在起义中高举孙中山的旗帜。王杰指出,孙中山最杰出的地方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他组建了严格意义上的政党“同盟会”,制定了军政府宣言、中国同盟会总章、革命方略等文件,并决定在国内外建立支部和分会,政党的章程和组织细则都有;其次,他是明确提出民主革命纲领的第一人,也就是1905年民报发刊词中揭橥的“三民主义”;再次,他提出了具体的革命策略,也就是用武装手段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民国。“这三方面的贡献,无人能望其项背,他是当之无愧的领袖。而他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更令人钦佩。”王杰说,在武昌起义前,孙中山已经领导了10次武装起义。虽然均以失败告终,但他百折不挠,愈挫愈奋。“有志者事竟成”,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宣告成立,孙中山众望所归就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为何要“让位”给袁世凯武昌起义后,革命风暴席卷全国。这时候筹备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权就成为必要,那么谁来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当时孙中山在国外,湖北革命党人于武昌起事群龙无首之时,“逼迫”清军协统黎元洪出任都督。湖北军政府的首脑人物以“全鄂士民”名义,致函袁世凯,劝袁“率部下健儿,回旗北向,犁扫虏廷”,誉之为“汉族之华盛顿,惟阁下之是望”。孙中山得知南方各省关于大总统“非袁莫属”之意后,也表示同意,“但求早固国基”。黄兴、宋教仁等同盟会元老,也均表示由袁世凯出任首任大总统。为什么人们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呢?王杰说,这是由人心背向、社会舆情、权势实力等因素,加上袁世凯是汉人所致。袁世凯在当时很有威望,特别是他在训练新军和警察方面卓有成效,实施了一套严格的新式制度,地方治理方面也很有效。他还掌握着军队,而南方革命党力量弱小,难以抗衡袁世凯的新军,以大总统之位规劝袁世凯反清,也是很实际的选择。就孙中山而言,他更期望赶快稳定局势,和平变革。只要汉人掌权,推翻清廷,拥护共和,天下安定,就是顺应民意。至于后来袁氏背信弃义,已经由不得自己掌控了。蒋介石何以成为孙中山的“接班人”在孙中山身后,掌握了国民党政权的为什么是蒋介石,而不是更资深的胡汉民或者廖仲恺呢?王杰首先指出:“我不赞成把接班的光环挂在蒋介石身上,乃是因为,三民主义之真谛,平民治国之理念,在蒋氏的事功中,少是点缀,多是背叛。”王杰说:“蒋氏得孙中山之信任亦是客观存在,有三个原因:一是孙中山与蒋介石是患难之交,生死与共。陈炯明叛变炮轰总统府后,是蒋介石快速登上永丰舰,与孙中山在炮火连连的永丰舰上待了50多个日日夜夜,取得了孙中山的充分信任;二是蒋介石在国民党年轻一代中满腔热情地追求民主,向往革命,在创办黄埔军校时工作认真负责,按照孙中山的指令办学,成效突出;三是孙中山那时非常重视军队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