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文摘(历史)斯大林之女因父之名_第1页
初中语文 文摘(历史)斯大林之女因父之名_第2页
初中语文 文摘(历史)斯大林之女因父之名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斯大林之女因父之名从“红色公主”到抛国弃子的叛逃者,再到穷困潦倒的异乡客,斯维特兰娜的一生一波三折。她至死未能摆脱“斯大林女儿”这个标签,尽管她表示更希望自己是一个木匠的女儿。2011年11月22日,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里奇兰森特老人中心,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走完了85年的人生。她名叫拉娜彼得斯,这听上去像个普通的美国人。但事实上,她的原名叫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swetlanaallilujewa)。她的生父,正是前苏联元首约瑟夫斯大林。从“红色公主”,到抛国弃子的叛逃者,再到穷困潦倒的异乡客,斯维特兰娜的轨迹跨越大半个地球。但是,她至死也未能摆脱“斯大林女儿”这个显赫的标签,尽管她表示自己“更希望是一个木匠的女儿”,而不是斯大林。正如斯维特兰娜致友人的二十封信一书的介绍所言:斯大林女儿的一生,呈现出铁幕政治下一个正常人追求自由与人性时,辗转哀号的痛苦。父女情1926年2月28日,斯维特兰娜斯大林出生,她是约瑟夫斯大林最小的孩子,也是他和第二任妻子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唯一的女儿。像苏联大多高干子弟一样,斯维特兰娜被保姆抚养。童年时期,斯维特兰娜极其爱父亲。母亲对她从没过分亲昵的肢体接触,在回忆录中她写道:“爸爸却总把我抱起,喜欢声音很响地亲我。把我脸吻得挺湿,温存地叫我小麻雀、小东西。”“向我们的女主人斯维特兰娜致敬”,斯大林手下的官员会这样给她写信。在“大清洗”最厉害时,他在度过签署死亡命令的一天后,回到家还没脱大衣便喊:“我的小女主人在哪里?”斯维特兰娜喜欢他们在祖巴洛瓦的乡间别墅度过的时光,在那里她过着“无忧无虑,充满着嬉戏、有益的消遣、学习和欢乐的童年生活”。“但与此同时,”英国每日电讯报称,“成千上万的人正被迫在集体化的体制下忍饥挨饿,或者在古拉格集中营里劳作至死。”好景不长,1932年11月8日,当斯维特兰娜还是个六岁孩子时,她母亲在和丈夫吃饭时,因为琐事争论。随后,她拿枪指着脑袋,打死了自己。死亡原因被官方通报为阑尾炎。与此同时,斯大林把妻子的自杀看成对他的背叛,随后把她很多亲戚都流放或处决了。与斯维特兰娜很亲近的姨妈和舅妈,都突然从她的生活中神秘消失。斯维特兰娜长大了,有着一头红发,脾气像她父亲那样固执、激烈且难以预测。当斯大林仍像对一个小孩那样宠爱她时,却发现很难应对她叛逆青春期的到来,他严厉地批评女儿穿着膝盖以上的裙子。16岁时,斯维特兰娜在一本英国杂志上看到关于母亲自杀的报道,对父亲的认识逐渐清醒。“我心中的有些东西被摧毁了。”她回忆,“我不再能遵从父亲的话和意愿,”不久后,她与一位犹太电影制作人刘夏卡甫列尔坠入爱河,斯大林以间谍罪逮捕了卡甫列尔,并将其监禁10年。1944年春天,斯维特兰娜告诉父亲,她想和莫斯科大学的犹太学生grigori morozov结婚。斯大林对这个消息毫无欣喜之情。“春天来了,你想结婚了。见鬼去吧,你高兴怎样就怎样。”两年后,斯维特兰娜和grigori morozov原因不明地离婚。而在斯大林的极力主张下,斯维特兰娜无奈地与党内冉冉上升的官员yuri zhdanov结婚,但这段婚姻不久后也宣告结束。叛逃美国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患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3岁。斯维特兰娜被带过去见了他最后一面。她在致友人的二十封信中描述道:“死亡的痛苦极其可怕。我们看着他慢慢地咽气。在最后一刻,他突然睁开眼睛,目光扫视了屋里所有人一遍。那是可怕的目光,疯狂,愤怒,充满着对死亡的恐惧。然后,他突然举起了左手。姿势带着恐吓,令人难以理解。接着,在最后的努力后,他的灵魂从肉体里扭曲出来。”随后,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批判斯大林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秘密报告。该报告于1956年6月4日被美国纽约时报全文发表,震惊世界它通篇直接激烈谴责斯大林。斯维特兰娜在回忆录致友人的二十封信中提到,父亲的名字从神坛上跌落下来,她从克里姆林宫搬了出来,在莫斯科外文书籍出版社从事翻译工作。1967年,在冷战最高峰,斯维特兰娜借护送异国恋人辛格骨灰回印度之机,向美国驻印度大使馆请求政治庇护。斯大林之女抛下儿女,叛逃美国,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苏联高层震怒。4月,斯维特兰娜抵达纽约,媒体在机场已守候多时。她在随即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谴责苏联。英国电讯报评论道:“世界上最匪夷所思的政治难民,在(对西方)最有利的时机,站出来公开批评她的父亲,以及他所支持的一切。”此时,她的两本回忆录致友人的二十封信(1967)和仅仅一年(1969),已让其成为西方世界的名人,并获得250万美金出版收入。据纽约时报报道,在定居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城后,她公开焚毁了自己的苏联护照,并称将永不回国。她谴责其父为“道德和精神上的魔鬼”,称苏联已“烂到骨子里”。斯维特兰娜流放海外的日子,并不开心。她常对记者诉说自己的孤独,和对在苏联一双儿女的想念。1970年,46岁的她和美国建筑师威廉卫斯理彼得斯结婚,改名叫做拉娜彼得斯。1978年,她获得美国国籍,并注册成为共和党人。更愿意做木匠的女儿拉娜永不能安定下来,和美国丈夫的婚姻因永无休止的争吵,在四年后止步。她很快花光了出版回忆录挣的钱。那段时间,她开始改变口风。1983年,据时代杂志报道,拉娜宣布收回当年对父亲的批评。“如果他知道我所做的一切,他会枪毙我的。”1984年,拉娜违背立下的“誓言”,重返苏联。据纽约时报报道,拉娜表示在西方她其实是中情局的宠物。她很快恢复了苏联国籍。无奈的是,拉娜留在苏联的子女拒绝见母亲和妹妹。重新适应苏联生活以失败告终,她再次宣布,放弃其苏联公民身份,并在1987年携小女儿回到美国,自此定居在威斯康星州。纽约时报称,拉娜否认了此前的反西方言论,表示“中情局宠物说”完全是外界对她的误解。1988年,拉娜又回到英国。据英国电讯报报道,上世纪90年代,拉娜住在伦敦一家为有严重情感问题人士设立的慈善之家里。此后,她又返回美国威斯康星州,长期居住在里奇兰森特老人中心一所公寓里,直到患大肠癌去世。在最后这近20年的岁月,拉娜过得十分潦倒,曾被传出患有妄想症。她想找出版商出版最后两部回忆录,却屡吃闭门羹。她指责俄罗斯人、美国人和英国人的阴谋,将她排挤于公众关注之外。出版商的解释更加气人:“这些书写得不咋地。”“我不再抱有愉快的幻想,我能从斯大林女儿的标签下解脱出来。”她在几年前的采访中说,她常常遗憾,母亲为什么没和一个木匠结婚。她更愿意做一个木匠的女儿。据威斯康星期刊报道,她的公寓墙上,摆满了家人的照片,唯独没有一张是父亲斯大林的。记者doug moe问她:“你觉得你父亲爱你吗?”“爱。我看起来像他母亲。我有一头红发。我全身上下都是雀斑,像她一样。”拉娜继续说,“他是个非常简单的男人。非常粗暴,非常冷酷。他体内没什么复杂的成分。”“你会常常想起他吗?”“不会,”她说,“他毁了我的生活。”拉娜极力澄清人们关于斯大林为其留下巨额财产的传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