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复习题_第1页
古代文学复习题_第2页
古代文学复习题_第3页
古代文学复习题_第4页
古代文学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二)复习题一、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1.曹丕典论论文提出的文论观点之一是() A灵感说 B文气说 C宗经说 D滋味说 2.王粲的诗被誉为() A苍凉悲慨,才力豪健 B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C骨气奇高,辞采华茂 D文多兼善,辞少瑕累3.创作诗史上第一首纯粹的七言诗燕歌行的诗人是()A曹操 B曹丕 C曹植D蔡琰4.被誉为“才高八斗”的诗人是()A曹操 B曹丕 C曹植D曹冲5.被称为“稽志清峻,阮旨遥深”的诗风是指()A建安诗风 B正始诗风 C西晋诗风D东晋诗风6.自_的悼亡诗出,“悼亡”一词,专为“悼妻”之用。()A陆机 B潘岳 C左思D刘琨7.代表左思诗歌最高成就的,是他的()A悼亡诗 B咏怀诗 C咏史诗D山水诗8中国诗史上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A陶渊明 B谢灵运 C沈约D鲍照9.别赋的作者是()A江淹 B鲍照 C庾信D王褒10.南朝著名骈文与陈伯之书的作者是()A丘迟 B魏收 C邢劭D郦道元1.B 2.A 3.B 4.C 5.B 6.B 7.C 8.B 9.A 10.A1.谢朓新诗的特点是( )A.清新明丽,流转圆美 B.发唱惊挺,操调险急C.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D.经营惨谈,一归自然2.被刘勰评为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诗风是指( )A.建安诗风 B.正始诗风 C.西晋诗风 D.东晋诗风3.陶渊明诗风的特点是()A.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B.笔力雄迈,文典以怨C.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D.坎壈咏怀,意蕴深沉4.建安诗人曹丕的燕歌行是()A.逐句押韵 B.隔句押韵 C.三句押韵 D.四句押韵5.南朝诗人徐陵最擅长的诗体是(A.宫体诗 B.山水诗 C.田园诗 D.乐府诗6.曹植前期的作品是( )A、赠白马王彪 B、白马篇C、吁嗟篇 D、野田黄雀行7.下列诗句运用比兴手法的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何以解忧?惟有杜康。C、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D、月明星稀,乌雀南飞。8.左思的代表作是( )A、咏怀诗八十二首 B、咏史八首C、拟咏怀二十七首 D、拟古八首9.谢灵运的诗歌特点是( )A、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B、雕章琢句,营造画镜C、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D、清新明丽,流转圆美10.第一个大力创作七言诗的诗人是( )A、曹丕 B、曹植 C、谢灵运 D、鲍照1.A 2.A 3.A 4.A 5.A 6.B 7.D 8.B 9.B 10.A1拟咏怀二十六首的作者是( )A 庚信 B谢朓 C 阮籍 D鲍照2.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著作中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是( )A典论论文 B文赋 C文心雕龙 D诗品3.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 )A古诗十九首 B汉乐府民歌 C建安诗歌 D鲍照的诗歌4.郭茂倩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 )A四类 B八类 C十二类 D二十四类5.曹植前期的作品是( )A赠白马王彪 B白马篇 C吁嗟篇D野田黄雀行6.下列诗句运用比兴手法的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何以解忧?惟有杜康。C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D月明星稀,乌雀南飞。7.左思的代表作是( )A咏怀诗八十二首 B咏史八首C拟咏怀二十七首 D拟古八首8.谢灵运的诗歌特点是( )A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B雕章琢句,营造画镜C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D清新明丽,流转圆美9.第一个大力创作七言诗的诗人是( )A曹丕 B曹植 C谢灵运 D鲍照10. “元嘉三大家”是( )A谢灵运、鲍照、颜延之 B谢灵运、谢脁、陶渊明C温子昇、邢劭、魏收 D谢灵运、颜之推、江淹1A件 2.C 3.A 4.C 5.B 6.D 7.B 8.D 9.D 10.A1.集六朝文学大成者是( )A庾信 B 徐陵 C江淹 D谢脁2.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禽鸣”诗句出自( )A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B登池上楼 C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D王孙游3.曹丕典论论文提出的文论观点之一是( )A灵感说 B文气说 C宗经说 D滋味说4.王粲的诗被誉为()A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B怀文抱质,语气低婉C骨气奇高,辞采华茂 D文多兼善,辞少瑕累5.潘岳诗的特点是()A过为峻切,讦直露才 B缛旨星稠,繁文绮合C天才秀逸,清峻自然 D情伤一时,心存百代6.东晋诗坛主流诗风的特点是()A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B理过其辞,淡乎寡味C志深笔长,梗概多气 D嵇志清峻,阮旨遥深7.南朝诗人徐陵最擅长的诗体是()A宫体诗 B山水诗 C田园诗 D乐府诗8.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的是()A地理 B寺庙 C怪异 D轶事9.建安诗歌主要的特点是()A高雅脱俗,优游闲适 B沉痛委曲,意蕴幽渺C慷慨任气,高亢悲凉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10.曹操诗的风格是()A古直悲凉 B便娟婉约C华丽壮大 D峻切讦直1.A 2.B 3.B 4.A 5.B 6.A 7.A 8.D 9.C 10.A二、填空题(10分,每空1分,错一字不得分)1.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诗是_。2.“诗缘情而绮靡”之说见于_文心雕龙_。3.阮籍的咏怀怀共_82_首。4.古诗十九首之名最早见于诗文总集 文选 ,它的编纂者是 萧统 。5.我国古代收录乐府诗最为完备的总集是 乐府诗集 ,它的编纂者是宋朝人 郭茂倩 。6.曹魏正始时期的两位最重要的作家是 阮籍 和 稽康 。7.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专著是文心雕龙 和诗品。1.开创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先河的是 阮籍。 2.太康诗人“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中,“二陆”指的是 陆机及其弟陆云,“一左”指的是左思 。3.左思的诗多引史实,借古讽今,对现实政治持批评态度,而借古讽今又能做到深刻恰当能起到讽谕作用,故 钟嵘评其诗曰:“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4.晋末那位有着“闻鸡起舞”故事的爱国诗人是刘琨 ,而以写游仙诗擅长的诗人是郭璞 。5.南朝“二谢”指的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 和南齐诗人 谢朓。他们均以山水 诗为人称道。6.李白的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的“小谢”指的是 谢朓。1.曹操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既反映现实,又有很深的感慨,语言古朴率真,于悲凉之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气。宋敖器之诗评评价他的诗歌风格就说:“魏武帝如 幽燕老将,气韵沉雄。”2.曹丕的 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曹植的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曹植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白马篇;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如 野田黄雀行。4.曹植 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5. 白马篇诗赞赏幽并游侠儿的高超武艺和爱国精神,寄托了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憧憬。6.被刘勰许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的诗人是 王粲。方东树也评之为 “苍凉悲慨,才力豪健,陈思而下,一人而已”(昭昧詹言卷二)。陈思指的是曹植 。7.由于玄风的影响,正始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代表作家为 孙绰、许询 。1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一个大力写作田园诗的诗人是 ,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是 。2 代的 的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评论。3 代的 的 品评两汉到梁代的诗人,为我国最早的诗评著作。4曹操的一首深刻真实地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而被后人称为“汉末实录”的诗歌是: 。5曹操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既反映现实,又有很深的感慨,语言古朴率真,于悲凉之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气。宋敖器之诗评评价他的诗歌风格就说:“魏武帝如 ,气韵沉雄。”1陶渊明、谢灵运 2魏、曹丕、典论论文 3梁、钟嵘、诗品 4蒿里行 5幽燕老将三、联句题(10分,每小题1分,错一字不得分)1.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淡淡 ,山岛竦峙。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3.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4.出门无所见, 白骨蔽平原 。王粲七哀诗5.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6朱门何足荣, 未若托蓬莱 。郭璞游仙诗京华游侠窟7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阮籍咏怀诗夜中不能寐8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王粲七哀诗9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10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1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 君归芳已歇 。谢朓王孙游2对案不能食, 拔剑击柱心茫然 。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其六3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谢灵运登池上楼4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5雄发指危冠, 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陶渊明咏荆轲6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 重之若千钧 。左思咏史荆轲饮燕市7出门无所见, 白骨蔽平原 。王粲七哀诗8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曹植白马篇9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木兰诗2、潜虬媚幽姿, 飞鸿响远音 。谢灵运登池上楼3、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4、_秋萧瑟天气凉_,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5、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7暖暖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8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 ,濯足万里流。左思咏史皓天舒白日9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10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曹植杂诗仆夫早严驾1.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登池上楼2.疾风冲塞起,砂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 角弓不得张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3.馀霞散成绮, 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州,杂英满芳甸。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4.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 ,开君万里书。庾信寄王琳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郦道元江水6临源挹清波, 凌冈掇丹衣 。郭璞游仙诗京华游侠窟7世胄蹑高位, 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8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刘桢赠从弟9愿欲一轻济, 惜哉无方舟 。曹植杂诗仆夫早严驾10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四、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1.太康文学西晋太康年间,以陆机、潘岳为代表,(2分)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的文学。(3分)2.玄言诗特点在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3分)“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皆平典似道德论”。(2分)3.建安风骨所谓“建安风骨”当是指以曹氏父子、建安七子为首的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和风格而言,(3分)是指反映社会动乱,抒发渴望国家统一的抱负,风格上的悲凉慷慨,刚健遒劲等特点。(2分)4建安七子: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为“七子”。(4分)因为七子都生活在建安时代,故又称建安七子。(1分)1.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入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3分)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2分)2.二谢指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元嘉年间的大诗人谢灵运和永明年间的谢朓二人(3分),前者是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创者,后者促进了山水诗的发展。(2分)3.永明体即所谓新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2分)因为这种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年间,故又称“永明体”。 (3分)4.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3分)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2分)1.三曹是指东汉建安年间引领当时文坛诗风(2分)的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3分)2.田园诗田园诗是陶渊明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 (3分)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人. (2分)3.元嘉三大家南北朝宋元嘉年间的三位大诗人, (2分)他们是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3分)4.玄言诗特点在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2分)“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皆平典似道德论”。(3分)1太康诗风: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拟古,二是追求形式技巧的进步,并表现出繁缛的诗风。(3分)“繁缛”,本指繁密而华茂,后用以比喻文采过人。分而言之,繁,指描写繁复、详尽,不避繁琐。缛,指色彩华丽。(2分)2.永明体即所谓新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3分)因为这种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年间,故又称“永明体”。(2分)3.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3分)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2分)4.三曹是指东汉建安年间引领当时文坛诗风(2分)的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3分)五、简答题(20分,每小题5分)1.简述阮籍诗歌的特色。阮籍诗的风格隐约曲折,“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作诗亦不敢直言,常常借比兴、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3分)或借游仙讽刺世俗,或借写美人香草寓写怀抱。但就诗歌精神而言,阮籍的咏怀诗与建安风骨仍是一脉相承的。(2分)2. 概述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思想内容上的价值一、陶渊明的田园诗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2分)二、他的田园诗有的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这是其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也是最为可贵的部分;(2分)三他有些田园诗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弊端。通过这些诗呆以隐约地看到,在战乱和灾害之中农村的面貌。(1分)3二谢指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元嘉年间的大诗人谢灵运和永明年间的谢朓二人,(3分)前者是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创者,后者促进了山水诗的发展。(2分)4.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入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3分)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2分)1.北朝民歌的特色一、北朝民歌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有描写北国风光的,有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和尚武精神的,有反映战争及其带来苦难的。(2分)二、反映爱情婚姻的民歌快人快语。(2分)三、北朝民歌抒情直率,语言质朴有力,格调苍劲豪迈,有着雄浑而深远的情思和苍凉慷慨的英雄气。(1分)2.正始诗歌的特点怎样?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有哪些?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此时的诗歌也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多了。(3分)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2分)3.南北朝民歌的异同表现在哪些方面?一、地域不同:南朝民歌主要产生于南方都市;北朝民歌主要产生于辽阔的北方草原。(1分)二、作者不同:南朝妇性较多;北朝男女皆有。(1分)三、内容题材不同:南朝民歌的内容很单一,绝大多数是表现男女之情,反映的情恋内容极其广泛,角度多样。北朝民歌题材广泛。(1分)四、格调不同:南朝格调鲜丽明快、语言清新流丽多用双关比喻,多为五言四句,语短情长;北朝抒情真率直爽,语言质朴有力,格调苍劲豪迈。(2分)4.木兰诗的艺术特色怎样?首先,是描写有繁有简,剪裁精当而结构严谨。(1分)其次,通过人物的行动和气氛的烘托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性格,将叙事与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2分)此外,诗中复沓、排比、对偶、问答的句式;叠字、比喻、夸张的运用;或叙事、或摹声、或写景,如百川归海,抱着服务于木兰形象的塑造。(2分)1.正始诗歌的特点怎样?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有哪些?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此时的诗歌也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多了。(3分)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2分)2.南北朝民歌的异同表现在哪些方面?一、地域不同:南朝民歌主要产生于南方都市;北朝民歌主要产生于辽阔的北方草原。二、作者不同:南朝妇性较多;北朝男女皆有。(2分)三、内容题材不同:南朝民歌的内容很单一,绝大多数是表现男女之情,反映的情恋内容极其广泛,角度多样。北朝民歌题材广泛。四、格调不同:南朝格调鲜丽明快、语言清新流丽多用双关比喻,多为五言四句,语短情长;北朝抒情真率直爽,语言质朴有力,格调苍劲豪迈。(3分)3.志怪小说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3分)虽然许多作品表现了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2分)4.建安风骨所谓“建安风骨”当是指以曹氏父子、建安七子为首的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和风格而言,是指反映社会动乱,抒发渴望国家统一的抱负,(3分)风格上的悲凉慷慨,刚健遒劲等特点。(2分)1.木兰诗的艺术特色怎样?首先,是描写有繁有简,剪裁精当而结构严谨。其次,通过人物的行动和气氛的烘托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性格,将叙事与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3分)此外,诗中复沓、排比、对偶、问答的句式;叠字、比喻、夸张的运用;或叙事、或摹声、或写景,如百川归海,抱着服务于木兰形象的塑造。(2分)2.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怎样?一是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勾勒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2分)二是善于刻画人物的精神风貌。三是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性格。四是把记言与记事相结合。(3分)3.永明体即所谓新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3分)因为这种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年间,故又称“永明体”。(2分)4.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3分)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2分)六、论述题(30分,每小题15分)1.曹植诗歌的艺术特色答题要点:曹植的诗确如锤嵘诗品所说:“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他既不同于曹操的古直悲凉,又不同于曹丕的便娟婉约,而能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曹植又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答上以上要点10分,论证充分5分)2.六朝“文学自觉时代”的原因答题要点: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答上以上要点10分,论证充分5分)1.简论玄言诗玄言兴盛于东晋,一方面是魏晋玄学及清谈之风兴盛的结果,另一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