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概述及管理体系PPT课件_第1页
配电网概述及管理体系PPT课件_第2页
配电网概述及管理体系PPT课件_第3页
配电网概述及管理体系PPT课件_第4页
配电网概述及管理体系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配电管理系统及配电自动化DistributionAutomationSystem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刘文霞2011年2月Email liuwenxia001 2 第一讲配电网概述及管理体系 1 1配电网电压等级1 2配电网中压供电模式 架空线路 电缆线路 1 3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1 4低压配电系统1 5配电网管理模式1 6配电网评价体系 3 4 5 6 1 1配电网电压等级 配电网电压等级可分为 1 高压配电网 35kV 110kV 2 中压配电网 10kV 6kV 3 低压配电网 0 38kV 0 22kV 4 高压输电网 220kV及其以上 5 超高压输电网 500kV以上 6 特高压输电网 750kV以上我国目前建设特高压1000KV较多 7 1 2 1架空线 电力线路的结构分架空线路结构和电缆线路结构两类 架空线路是将导线架设在电杆上 一般采用放射式供电形式 成本低 投资少 施工周期短 容易维护及检修 容易查找故障 如果判断电压等级 8 1 2 1架空线 架空线的接线方式 供电模式 可分为 放射型接线 单点源模式 双电源模式环型接线 手拉手 三回馈线环网网型接线 分段联络 9 1 2 1架空线 放射状 单侧电源多分段单辐射 双电源 双T接线 线路利用率100 投资少 可靠性低应用于城市非重要负荷 农村 线路利用率50 可靠性较高应用于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且专用户较多 以及允许架空线路供电的工业开发区 产业区等区域 10 1 2 1架空线 环形 线路利用率50 可靠性较高开环运行比较适用于负荷密度不高 如南方电网D E F类供电区域 线路利用率50 经济性较差 可靠性较高比较适用于负荷密度不高 用电增长速度较快 配电网管理水平较低的配电网络 如南方电网C D类供电区域 双侧电源多分段单联络 三回馈线的环网接线 11 1 2 1架空线 分段联络 线路利用率67 75 加大线路投资 可靠性较高实际建设改造线路时 如果线路比较短 或者负荷集中于线路的两段 则可以将线路进行两分段两联络 如果线路比较长 或者负荷分散于线路的数段 也可以将线路分成三段 四段甚至更多的段 但线路分段过多也会影响供电可靠性 因此一般情况下 主要采用三分段三联络这种比较经典的接线模式 实际应用地区 北京市中压架空配电网 华东地区负荷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电网 三分段三联络 两分段两联络 12 1 2 2电缆 电缆线路的接线方式 供电模式 可分为 放射型接线 单点源模式 双电源模式环型接线 单环模式 双环模式网型接线 双 模式 N 1 主备供电模式 互为备用的主备供电模式 电缆敷设方式 1 直接埋在地下的直埋式 2 专用的电缆沟敷设3 排管敷设4 隧道敷设5 水下敷设 电缆线路主要指直接埋设地下的配电线路 与架空线路相比 其受外界的因素影响较小 但成本高 投资费用大 故障地点较难确定 有时造成用户较长时间停电 13 双电源对射模式 1 2 2电缆 放射状 单侧电源多分段单辐射 双电源双射模式 同一变电站的不同母线 不同变电站的母线 14 1 2 2电缆 环形 单环 双环 线路利用率50 加大线路投资 可靠性高实际应用地区 华北电网 南方电网A类地区 15 1 2 2电缆 网形 3 1 主备供电模式 4 1 主备供电模式 互为备用的主备供电模式 线路利用率67 线路利用率67 线路利用率75 线路利用率67 双 16 1 2 2电缆 网形 港灯11kV开环模式 17 1 2 2电缆 网形 台湾主备方式与常开环路混合型系统接线方式 18 1 2 2电缆 网形 4 6 接线方式 4 6 接线方式 由4个节点 6条线而定名 就是四个电源点之间用联络开关组成全连接 在美国和加拿大申请了专利 并得到广泛采用 19 1 2 2电缆 网形 日本SNW模式 日本都市负荷密集区20kV电缆网供电方式采用NW 通过设置在各回路的NetWork变压器 把二次侧用NetWork母线并联的受电方式 方式 主备方式 闭环方式 20 1 2 2电缆 网形 新加坡花瓣闭环带联络模式 新加坡地区22kV中压配网采用环网结构闭环运行的接线方式 即同一个双电源变压器并联运行的变电站 66 22kV 的每两回馈线构成环网 正常运行时电源变电站母联开关处于常合状态 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的供电可靠性 不同电源变电站的每两个环网中间又相互联络 开环运行 通常两个环网之间的联络处为该环网的最重要的负荷 注 供电可靠性先进国家 地区 的配网接线方式的特点是馈线供电半径较短 分段多 联络多 单一线路发生故障只需瞬间停电 通过配网自动化系统自动合联络开关由备用线恢复供电 21 1 3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三相配电网中性点与大地的电气连接 称为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采取何种接地方式 是否接地 是个很复杂的技术和经济上的问题 其涉及到电网的可靠运行 人身安全 继电保护的灵活性 电网的过电压 通信的可靠性等等问题 A相接地后 接地相电压为零 非故障相电压升高1 73倍 零序电压与故障前故障点电压大小相等 极性相反 接地点电流是正常运行时三相对地电容电流的算术和 22 1 3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23 1 3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目前我国的10 6 kV配电网大部分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或经消弧线圈的接地系统 这种接地系统的运行方式有不少成功的运行经验 随着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 电缆 目前部分地区已改用中性点经小电阻的接地系统 美国 新加坡 香港等地均为直接接地 24 1 3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趋势 1 以架空线为主的配电网和架空线 地下电缆混合使用的配电网将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 2 大 中城市以地下电缆为主的配电网可以考虑采用中性点经低值电阻接地的方式 3 小城市的配电网 一般以架空线路为主 可以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或采用中性点经高阻抗接地的方式 25 1 4低压配电系统三相四线 26 1 4低压配电系统三相三线 27 1 4低压配电系统 对于家庭用电和动力用电相混合的地区 一般采用采用相电压为220V 线电压为380V接线的三相四线制配电 28 1 4低压配电系统 三相五线 29 1 4低压配电系统 三相五线 低压配电线路是指经配电变压器 将高压10kV降低到380 220V等级的线路 从车间变电所 配电室 到用电设备的线路就属于低压配电线路 一套典型的低压配电系统设备主要包括计量柜 进线柜 联络柜 电容补偿柜 出线柜等 配电变压器将10kV电压降压为380 220V 经过计量柜送至进线柜 再由出线柜分别送到各用户 当配电变压器停电或发生故障时 通过联络柜可将另外一路备用电源投入使用 30 1 4低压配电系统 31 1 4低压配电系统 低压配电线路的联接方式主要是放射式和树干式两种 32 1 5配电系统管理模式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占整个电力企业投资的60 80 配电系统销售电能占电力企业销售电能的60 左右 配电管理对对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有其极为重要的地位 我国配电系统的管理模式 国外配电系统管理的概况 营配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3 1 5 1我国配电系统管理模式 根据电力企业生产管理 营销管理等特点 在我国 由于电网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和行业自然垄断特征的影响 配电系统仍采用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 各部门按职能划分 从高层到低层形成多级管理的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 这种直线职能制的组织形式保持了集中统一指挥的优点 同时又具有职能分工专业化的长处 34 1 5 1我国配电系统管理模式 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力营销系统配电网运行管理配电自动化系统 35 1 6配电网的评价体系 电压偏差网损率负载率负荷矩 负荷密度容载比用户平均停电时间AIHC1供电可靠率RS1 36 1 供电电能质量 1电压幅值2频率3波形4波动和闪变5三相系统不平衡 37 评价指标 电压偏差 电压偏差 我国 35 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 92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规定 35 110KV电压允许变化范围为额定电压的 5 10KV电压允许变化范围为额定电压的 5 400V电压允许变化范围为额定电压的 3 7 38 2 评价指标 网损率 网损率 我国国家标准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3485 83 中规定 降低企业受电端至用电设备间的线损 线损率应达到下列指标 一次变压 3 5 以下 二次变压 5 5 以下 三次变压 7 以下 39 3 评价指标 负载率 负载率 负载率越大 越接近线路的热稳定极限和动稳定极限 线路承受负载的能力越低 安全性能越差 负载率越小 经济性能越差 40 4 评价指标 负荷矩 负荷矩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规定 35kV输电线路的供电半径为20 50km 110kV为50 150km 220kV为100 300km 并给出了电压损耗为10 时各电压等级线路在使用不同型号导线时 对应不同功率因数的负荷矩 下表功率因数为0 95 返回 41 电力负荷密度负荷 KW 平方公里 KM2 北京10000 12000KW KM2上海14000 15000KW KM2伦敦18000 20000KW KM2东京19000 21000KW KM2 42 5 评价指标 容载比 容载比 我国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规定 各地区城市电网规划设计中应根据现有统计资料和电网结构形式确定合理的容载比 并推荐220kV变电所可取1 8 2 35 35 110kV变电所可取1 6 1 9 式中 Rs 容载比 kVA kW Pmax 该电压等级的全网最大预测负荷 Sei 该电压等级变电站i的主变容量 43 6 评价指标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AIHC1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 供电用户在统计期间的平均停电小时数 44 7 评价指标 供电可靠率RS1 供电可靠性 供电可靠率反映了一个供电企业的电网状况 供电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目前 国内供电企业宣布的供电可靠性一般能达到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