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蝙蝠和雷达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2)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力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和爱科学的兴趣,养成为科技事业而勤奋学习的自学性。3、情感目标:知道人类有很多发明创造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二、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了解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2、抓住重点词句,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的。三、教学媒体1、教学方法:情感教学法。2、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1.复习词语,并从词语引入。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掌握了这一课的生字和词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2.上节课我们通过13自然段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呢?(飞机夜间能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蝙蝠在夜里不但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还能灵巧的躲过极细的电线,从不会相撞。)通过这三个段落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疑问呢?(蝙蝠夜间飞行为什么能这么灵巧的飞行呢?科学家又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呢?)(你们的提问非常有价值)3、引入:科学家们也非常好奇,急切地想寻找答案,于是他们用什么办法来寻找答案了呢?(做了三次试验)(二):学习课文4、5、6自然段。1、这三次试验就是三个真实的例子,作者就是通过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的。你是从哪些自然段看出来的呢?(46段。)3、请同学们自读课文4-6自然段,理解试验内容。(生读文理解)4、通过朗读,同学们已经对试验内容有了更深一步地了解。现在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用最快地快速填好表格。5、谁来说说你所填表格的内容。(边说边多媒体出示完成表格的填写)(个别学生复述)(叫两个同学上前复述)6、从同学们的复述中我们加深了对三次试验的理解,综合三次试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指名说)(蝙蝠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7、从文中找出结论,读一读。(生找出句子读)8、出示句子(1)“三次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2)“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比较这两个句子,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少了“不同的”“配合起来”几个字。)9、这两个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去掉“不同的”,就说明这是三次相同的实验。如果是相同的实验,是不能证明结果的,所以不能去掉。)(你的理解力表达力都很强,相同的实验确实不能揭开蝙蝠究竟靠什么飞行。你能读出这个词语的重要吗?)生读(因为光靠嘴或光靠耳朵,蝙蝠飞行只能到处乱撞,必须嘴和耳朵紧密配合。)(看来只有嘴和耳朵地紧密配合,才能安全飞行)(你能读出来吗?)生齐读第六自然段。10、通过这两个句子的比较,我们更能体会到说明文的什么特点?(这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11、好,让我们以齐读的方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师生齐读第六自然段)。12、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那么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呢?(3) 、学习第七、第八自然段.学习第七自然段。1、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七自然段,并划出来相应的句子。 (读文“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2、谁再来读?(出示句子,全班同学读)同学们能根据这段话的内容画出蝙蝠探路的示意图吗?(一句生画图)全班同学读这段话的内容。3、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解说一下示意图吗?(2名学生)同桌互说4、这就是蝙蝠探路的秘密,这个秘密是谁发现的?怎样发现的?(科学家。) (通过实验)。5、请同学们找出原句读一读。谁来读大屏幕上的两句话?“科学家经过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6、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点?这两个词能少吗?(第二句多了两个词,“反复”就是一次又一次,说明科学家做试验很不容易。 “终于”一词说明科学家经过努力,最后揭开了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我很佩服科学家。)7、请能用朗读表现科学家的伟大和不容易。(2句学生)8、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科学家的伟大。在比较这两句话中,我们同样也能体会到什么呢?(这两个词缺一不可,这恰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要准确。)9、让我们齐读这句话,再次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齐读句子。)学习第八自然段1、科学家不但发现了蝙蝠探路的秘密,还有了更了不起的发明(雷达)雷达在飞机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雷达是怎样工作的?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来。(默读第八自然段,找句子。)指名1学生回答3、同学们能用示意图来解说这段话吗?(同学们自己画示意图)请两句学生上前画。(请两名同学解说)同桌互说同,全班读这段话的内容。4、通过两个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出蝙蝠探路过程和雷达工作原理是极其相似的。你能填好课后第3题的内容吗?(集体交流),抽个别学生完成填空。5、像这种通过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从中得到启发并进行模仿,发明出新的仪器,机械的科学,就是仿生学(四)、知识拓展,激发兴趣。1、 在我们现代生活中,还有很多发明都是由生物身上获得启示的,你能用“人们从身上受到启示,发明了”看图来说一说吗?从长颈鹿长长的脖子得到启示,发明了吊车。从动物的爪子得到启示,发明了挂钩。从青蛙眼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从由甲虫得到启示,发明了坦克。2、 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发明也是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的中呢?师总结: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而美好,大自然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观察,去探究。在这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呢?(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中山市纪雅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水体生态系统中污染物生物富集与迁移机制研究-洞察及研究
- 边防与国防课件
- 边塞情景名师课件
- 基于拓扑优化的切割式Ⅴ带截面几何参数多目标协同设计方法突破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三氯苯产业链碳足迹追溯与合规性验证难点突破
- 基于AI视觉识别的分汁精度动态补偿算法在复杂工况下的适用性验证
- 地质构造突变区凿岩参数实时反馈系统与岩体损伤演化耦合研究
- 国际标准差异引发出口设备定制化改造技术瓶颈
- 2025铁路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诺帝菲尔FCI-2000消防主机操作
- 电镀锌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枣庄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含答案)
- 道路改道及交通疏导项目涉路工程安全评价
- 2025年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全文
- 肿瘤患者血管通路个性化选择与护理管理策略
- 2025新食品安全法及修订解读企业应对新规培训课件
- 2025年叉车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
- 德龙咖啡机ECAM23.420.SB说明书
- 智能电网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