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案.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案.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案.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教学目标 :1、阅读浅显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练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义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2、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3、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咏雪 一、导入“自古英才出少年”, 自古以来,很多少年儿童就表现出非凡的聪明才聪明才智来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孔融让梨;甘罗十二为丞相(出示图片)今天我们就来见识见识世说新语中的两位聪明的儿童,出示课题图片二、作品简介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今江苏苏州市)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川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所著除世说新语以外,还有幽明录宣验记等小说和文集,但已散失。三、初读感知1、读准字音谢太傅( f ) 雪骤( zhu ) 无奕女( y ) 差可拟( n )尊君在不( fu ) 谢道韫( yn ) 俄而( )2、读准节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3、自主翻译,有问题的地方标注出来,翻译的时候注意重点文言词语。四、整体感知1、第一句话交代了什么内容?明确:第一句话涵盖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及主要内容。第一句体现了文言文言简意赅额的特点。2、咏雪这篇课文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家庭氛围?从哪里可以看出?明确:描绘了一种轻松、愉快、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从欣然、笑乐等次可以看出。3、“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为什么?明确:前者雪的颜色和形态跟盐相似,后者雪的飘飞和柳絮的飘飞情状接近。柳絮因风起更具有一种飞扬之态、轻盈之雅、文化之韵。4、文中最后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何用意?明确:运用了补叙,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五、课外积累1.你积累过哪些有关“雪”的诗句?与大家分享。明确:咏雪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华幼武春雪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李白2.用优美句子来歌咏你所钟情的雨、月、风等事物(至少有一种修辞)。六、作业:完成学案达标检测。陈太丘与友期一、导入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是非常熟悉的。(请一位学生讲故事)这个故事中的孔融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就是很懂事,四岁的他就已经知道人与人交往要学会谦让,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他的家乡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和他交个朋友。二、朗读课文,把握感情。1听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太丘舍去(sh)尊君在不(fu)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1)客人的两处语言应该分别用怎样的语气读?(提示关键的语气词:不,哉)一处:询问,很客气。二处:愤怒,音调很高。(2)元方会用怎样的语气说话呢?(提示关键词:信,礼)一处:有礼貌,客气的说。二处:声调不高,但义正辞严。3学生用重庆话分角色朗读。三、疏通文意,夯实基础。1小组内合作疏通文意,不理解的请教老师。2请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拨明确。注意下面词语的解释:【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正午时分。【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乃至】友人才到。乃,才。【尊君在不】你爸爸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相委而去】丢下我就走了。委,丢下,舍弃。去,离开。【家君】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引】拉。【顾】回头看。(1)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可译为“没有”。)(2)古今异义陈太丘与友期古:约定今:日期太丘舍去古:离开今:前去,前往下车引之古:拉今:引用元方入门不顾古:回头看今:照顾或顾客(3)词类活用陈太丘与友期名词活用作动词日期(名词)约定(动词)3文言文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比较简洁,正因为如此,有的内容因为与上文重复,作者就会将其省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文言文初学者,像我们各位同学,带来一些阅读困难,所以我们要学会在翻译之前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我们试着将下面这个句子补充完整: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乃至。这句话只是一个例子,文中还有几处省略的地方,请同学们拿起笔,将本文中你认为是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屏幕显示答案)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五、合作探究,把握内容。1.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明确:“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2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无信、无礼。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3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的理由是什么?明确:(1)他认为客人“无信”“无礼”谴责他,维护了自己及父亲的尊严,说明他聪颖、机智,懂礼识义。(2)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表现他正直不阿的性格。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明确: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