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量计算PPT课件_第1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PPT课件_第2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PPT课件_第3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PPT课件_第4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钢筋工程量计算 2 钢筋工程分现浇构件钢筋 预制构件钢筋 钢筋网片 钢筋笼 先张法预应力钢筋 后张法预应力钢筋 预应力钢丝 预应力钢绞线 支撑钢筋 铁马 声测管10个项目 3 现浇及预制构件钢筋 1 工程量计算 按设计图示尺寸钢筋 网 长度 面积 乘以单位理论质量以吨计算 计算式如下 钢筋工程量 钢筋长度 钢筋每米长质量 4 现浇及预制构件钢筋 1 工程量计算 每米钢筋质量表 5 6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 7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 抗震锚固长度laE 8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 9 2 项目特征描述钢筋种类 规格 3 工程内容包含钢筋制作 运输 安装 10 设计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平法系列 11 钢筋计算原理 12 现浇混凝土构件钢筋图示用量 构件长度 两端保护层 弯钩长度 弯起增加长度 钢筋搭接长度 线密度 每米钢筋理论重量 13 1 混凝土保护层 指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14 2 钢筋的弯钩长度钢筋末端需要做1800 1350 900弯钩时 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 5倍 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 如下图所示 d为钢筋直径mm 1800的每个弯钩长度 6 25d 1350的每个弯钩长度 4 9d 900的每个弯钩长度 3 5d 15 16 3 弯起钢筋的增加长度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有300 450 600三种 其弯起增加值是指钢筋斜长与水平投影长度之间的差值 板用30 梁高 800用60 梁高 800用45 17 弯钩增加长度 见下图所示 弯起钢筋增加长度 见下图所示 300 0 268h450 0 414h600 0 577h 18 4 箍筋的长度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 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 用 级钢筋或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 其弯钩的弯曲直径D不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 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 5倍 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 一般结构的 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有抗震要求的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a 900 1800一般结构 b 900 900一般结构 c 1350 1350抗震结构 19 箍筋弯钩增加值 一个 20 分布长箍筋根数 1间距构件长 2保护层或 1间距 计算结果逢尾进1 框架柱KZ框支柱KZZ梁上柱LZ墙上柱QZ芯柱XZ 列表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 构造及配筋信息 1 柱编号2 各段起始标高3 截面尺寸4 纵筋5 箍筋 柱平法的表示 22 框支柱的由来 因为建筑功能要求 下部大空间 上部部分竖向构件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 而通过水平转换结构与下部竖向构件连接 当布置的转换梁支撑上部的剪力墙的时候 转换梁叫框支梁 支撑框支梁的柱子就叫做框支柱 23 截面注写方式 构造及配筋信息 1 柱编号2 截面尺寸3 箍筋4 角筋5 B边中部钢筋6 H边中部钢筋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截面注写 24 框架柱KZ 25 受压构件复合菱形箍筋 26 受压构件复合井字箍筋 27 28 柱 连接方式 29 柱 基础处的规定 11G101 3P59 30 柱加密区及箍筋组合 31 箍筋加密区的判定 1 Hn 6 首层及以下取Hn 3 仅仅如此 2 5003 Hc 柱的长边尺寸 搭接段的加密 min 5D 100 螺旋箍筋 水平段 1 5L 开始端 结束端 32 角柱外侧钢筋 靠墙 梁一边 靠墙 梁一边 边柱则只有一个靠墙边 33 KZ边角柱构造A 34 KZ边角柱构造B C 35 KZ边角柱构造D E 36 中柱构造 37 柱变截面 38 柱插筋 39 柱子钢筋计算 柱纵筋 角筋 B边一侧钢筋 H边一侧钢筋 全部纵筋 箍筋 40 柱子钢筋计算 柱纵筋 地下室层 中间层层高 Max 500 Hc Hn 6 本层 Max 500 Hc Hn 6 上一层 Lle 顶层 注 H 2000时 取H 2Hn 是与基础相连的一层 首层或地下室 的净高 41 柱子钢筋计算 柱箍筋 例如 5 4 B 2c H 2c 2 2 Lw 8 d B 2c 4 H 2c 2 2 Lw 8 d H 2c 2 Lw 2d B 2c H 2c 3 2 2 Lw 8 d 42 柱子钢筋计算 柱箍筋 基础 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 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不少于2根 计算 中间层 顶层 N个加密区 加密区间距 N个非加密区 非加密区间距 1 注意 1 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 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 3 2 上部取Max 500 Hc Hn 6 3 Hb梁节点范围内加密 4 当柱采用绑扎搭接 搭接范围内同时需加密 间距Min 5d 100 43 1 XXA 为一端有悬挑 XXB 为两端有悬挑 悬挑不计入跨数 2 450 450Y300 2003 300 600 4004 20 10 150 4 200 2 5 2 22 4 18 6 3 25 3 227 N6 208 0 100 44 9 6 204 210 2 22 2 2011 6 252 2 4 45 1 贯通筋指贯通整根梁 只能是同种直径钢筋搭接 或其他连接 2 通长筋则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钢筋搭接 或其他连接 3 通长筋是框架梁的要求 非框架梁上部在支座负筋以外就可以用架立钢筋 同样框架梁的通长钢筋有量的要求 在这个量以外也可以用架立钢筋 比如四肢箍时 上部可以用两根通长筋 两根架立筋 架立筋是构造钢筋 与通长筋不同 搭接长度只要150 5 架立筋中 有可能包含了所谓的通长钢筋 6 贯通筋是梁的受力钢筋 在跨中受压而在支座处承受负弯矩 架立筋是由于钢筋根数小于箍筋的肢数时 为解决箍筋的绑扎问题而设的 计算中架立筋不受力 46 1 LB5h 110B X 12 120 Y 10 1102 YXB2h 150 100B Xc Yc 8 200 47 板钢筋 板分类 不同类型板的概念及作用板的平法标注原则及识读原则板内布筋分析及各类板节点分析板内钢筋计算分析平法原则下板钢筋计算软件处理方案及技巧 48 板块编号 49 结构平面的坐标方向 1 当两向轴网正交时 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 从下至上为Y向 2 当轴网转折时 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度做相应转折 3 当轴网向心布置时 切向为X向 径向为Y向 50 什么是单向板 双向板 1 当长宽比大于2时是单向板 这时候是短跨方向受力 长跨方向的受力可以忽略不计 主要是短跨受力 这时候是就是短跨钢筋在下面 2 当长宽比小于2时 这时长跨方向的受力不可以忽略不计 这就是双向板 双向板的两个方向的钢筋都是受力钢筋 不过一般施工中还是把短跨钢筋放在下面 51 贯通纵筋注写方式 1 贯通筋前用B代表下部 以T代表上部 B T代表下部与上部 2 X向贯通纵筋以X打头 Y向贯通纵筋以Y打头 两向贯通纵筋配置相同时以X Y打头 3 当为单向板时 另一向贯通的分布筋可不必注写 而在图中统一注明 4 当在某些板内配置有构造钢筋时 则X向以Xc Y向以Yc打头注写 例如 纯悬挑板的下部 5 当Y向采用放射配筋时 设计者应注明配筋间距的度量位置 52 有梁板配筋原位示例 1 LB5h 110B x 12 120 y 12 1102 YXBh 150 100B Xc Yc 8 200 53 原位标注原则 1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钢筋 应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表达 2 垂直于板支座绘制一段适宜长度的中粗实线 当该筋通长设置在悬挑板或短跨板上部时 实线段应画至对边或短跨 以该线段代表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 3 在线段上方注写钢筋编号 配筋值 横向连续布置的跨数 以及是否连续布置到梁的悬挑端 4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自支座中心线向跨内的延伸长度 注写在线段的下方位置 当中间支座延伸长度为对称配置时 可在支座一侧标注其长度 另一侧不注 为非对称布置时 应分别在支座的两侧线段下标注 5 对线段画至对边贯通全垮或贯通全悬挑长度的上部通长筋 贯通全跨或延伸至全悬挑一侧的长度不注 只注明非贯通筋另一侧的延伸长度值 6 当板支座为弧形 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呈放射状分布时 设计者应注明配筋间距的度量位置并加注 放射分布 四字 54 无梁楼盖板带集中标注规则 1 集中标注应在板带贯通纵筋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注写 相同编号的板带可择其一座集中标注 其它仅注写板带编号2 集中标注内容 板带编号 板带厚度及板带宽度 箍筋和贯通纵筋 55 板带编号 1 跨数按柱网轴线计算 两相邻柱轴线之间为一跨 2 xxA 为一端有悬挑 xxB 为两端有悬挑 悬挑不计入跨数 3 板带厚注写为h xxx 4 板带宽注写为b xxx 5 当无梁楼盖整体厚度和板带宽度已在图中注明时 此项可不注 56 箍筋 1 箍筋系选注内容 当柱上板带设计为暗梁时才注 注写内容包括钢筋级别 直径 间距与肢数 写在括号内 2 当具体设计采用两种箍筋间距时 先注写板带近柱端的第一种箍筋 并在前面加注箍筋道数 再注写板带跨中第二种箍筋 不同箍筋配置用 相分隔 57 贯通纵筋 1 贯通纵筋按板带下部和板带上部分别注写 并以B代表下部 T代表上部 B T代表下部和上部 2 当采用放射布配筋时 设计者应注明配筋间距的度量位置 58 板钢筋节点构造 P25 59 悬挑板节点 60 不等跨板上部连接构造 61 非接触搭接 62 板钢筋遇洞口构造一 63 板内钢筋 负筋分布筋 温度筋 板内钢筋类型 64 板受力筋计算 板底钢筋的长度计算 长度 净跨 伸进长度 2 弯勾6 25d 2 65 板受力筋计算 板底钢筋的支座 伸进长度 伸进长度 max 支座宽 2 5d 伸进长度 max 支座宽 2 5d 伸进长度 max 支座宽 2 5d 伸进长度 max 板厚 120 66 板受力筋计算 板底钢筋根数计算 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一个保护层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 2板筋间距 67 板负筋计算 板负筋长度的计算04G101 4P30 负筋长度 锚入长度 弯勾 板内净尺寸 弯折长度 68 板负筋计算 板负筋的根数计算 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一个保护层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 2板筋间距 69 板负筋计算 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长度计算 方式一 分布筋和负筋搭接150mm方式二 分布筋长度 轴线长度方式三 分布筋长度 按照负筋布置范围计算 70 板负筋计算 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根数计算 方式一 分布筋根数 负筋板内净长 分布筋间距方式二 分布筋根数 负筋板内净长 分布筋间距 1 71 板负筋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水平长度 弯折长度 2 72 板负筋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的分布筋计算 长度 轴线 净跨 长度 负筋标注长度 2 搭接长度 2 弯勾 2 根数 布筋范围1 间距 向上取整 布筋范围2 间距 向上取整 根数 布筋范围1 间距 向上取整 布筋范围2 间距 向上取整 1 73 板受力筋计算 长度 轴线长度 负筋标注长度 2 搭接长度 2 弯勾 2 温度筋长度计算 74 板受力筋计算 温度筋根数计算 根数 净跨长度 负筋标注长 温度筋间距 1 75 平法原则计算板钢筋量难点 板内受力钢筋计算板内负筋及负筋分布筋计算遇到板洞或异型板列式复杂 计算过程难 76 77 墙体拉接钢筋 规范规定其设置情况如下 1 砖墙的纵横交接处2 隔墙与墙 柱 不能同时砌筑且也不能同时留斜槎时 可以留直槎 但是必须留阳槎 并加设拉接钢筋 不少于2 6 间距为500mm 且深入墙内不少于500mm3 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抗震多层砖混结构房屋 墙与柱沿高度间距为500mm设2 6钢筋 且深入墙内不少于1000mm 78 79 墙钢筋计算 80 学什么 剪力墙结构特性剪力墙结构平法标注原则及识读原则剪力墙节点构造墙梁 墙柱 墙洞配筋解析平法原则下剪力墙结构钢筋计算 81 剪力墙结构特性 82 剪力墙平法注写方式 1 列表注写方式 列表注写方式 系分别在剪力墙柱表 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梁表中 对应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 用绘制截面配筋图并注写几何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 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2 截面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 系在分标准层绘制的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 以直接在墙柱 墙身 墙梁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83 墙身的表示方法 QXX x排 Q 表示剪力墙XX 表示墙的序号 x排 表示剪力墙的钢筋配置排数示例标注见 03G101 1P19 21 84 墙柱分类 墙柱分类 85 墙梁分类 墙梁分类 86 在剪力墙中 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 怎么区分 03G101图集把暗柱和端柱统称为 边缘构件 又把它分为两大类 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 那么如何区分呢 1 从编号上看 构造边缘构件在编号时以字母G打头 如GAZ GDZ GYZ GJZ等 约束边缘构件以Y打头 如YAZ YDZ YYZ YJZ等 2 从图集上体会 第49 50页可以看出 约束边缘构件比构造边缘构件要 强 一些 主要体现在抗震作用上 所以 约束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高 如一级 的建筑 构造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低的建筑 87 3 从03G101图集中的配筋情况也可以看出构造边缘构件 如端柱 仅在矩形柱范围内布置纵筋和箍筋 类似于框架柱 当然也不能说构造边缘端柱一定没有翼缘 约束边缘构件除端部或角部有一个阴影部分外 在阴影部分和墙身之间还有一个 虚线区域 该区域的特点是加密拉筋或同时加密竖向分布筋 4 03G101图集引用了GB50011 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抗震墙的抗震构造措施 可参考该规范加深理解 88 剪力墙钢筋计算 剪力墙中所需要计算的钢筋 计算剪力墙钢筋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89 墙 水平钢筋构造 墙身钢筋平面图 墙身钢筋立面图 90 剪力墙端部无暗柱构造 一节点是将水平筋伸至端部截断 再配置 U 型钢筋封闭 二节点是将水平筋伸至端部弯折 弯折长度为15d且两端弯折搭接50mm 91 剪力墙端部有暗柱构造 将水平筋伸至端部 暗柱主筋内侧 弯折 弯折长度为15d墙水平钢筋必须伸到暗柱端部 暗柱端部纵筋 92 拐角处水平筋构造 外侧水平钢筋连续通过 伸过暗柱后相互错开搭接 内侧水平筋伸至相邻墙外侧竖向钢筋内侧后水平弯折15d 该处内侧水平钢筋也可以从阴角处开始计算锚固长度 保证弯折 15d 该处外侧水平钢筋也可以在阳角处搭接通过 搭接长度为1 3lae 0 1 2Lae 1 2La 93 94 95 96 剪力墙中设置墙梁 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 注 当设计未注写时 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 拉筋直径 当梁宽 350时为6mm 梁宽 350时为8mm 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 竖向沿侧面水平筋隔一拉一 当连梁截面高度 700时 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 10mm 间距应 200 当跨高比 2 5时 侧面构造纵筋的面积配筋率应 0 3 97 墙体基础插筋节点 墙体插筋应伸至梁底或板底或中间层钢筋网位置 其锚固竖直段与弯勾长度见表 98 剪力墙竖向钢筋构造 180度的弯钩 1 2Lae 1 2La 500 1 2Lae 1 2La 99 剪力墙楼层变截面构造 100 剪力墙竖向钢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