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PPT课件_第1页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PPT课件_第2页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PPT课件_第3页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PPT课件_第4页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Strategiccoalitiononindustrialtechnologyinnovation 第六组组员 李燕08080108严春游芳侠08080202王超袁伍界 2 概念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指由企业 大学 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 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 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 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 形成的联合开发 优势互补 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它是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载体 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和发展 是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 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迫切要求 是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 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3 学者对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的研究最早源于战略联盟 Teece 1992 认为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伙伴企业为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而进行以承诺和信任为特征的合作活动 包括排他性的购买协议 排他性的合作生产 技术成果的互换 R D合作协议 共同营销 它的特点是超越了正常的市场交易 但并未达到合并的程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学者们从关注传统的企业与企业之间战略联盟 转向关注产业技术战略联盟 Caldeira 2003 认为 产业技术联盟是指基于某一产业的技术研发 技术产业化 市场拓展等成员的共同目标 通过适当的组织形式和运作制度 多家具有相同或类似产业背景的企业 包括企业科研机构 中介服务组织等 联合起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组织形式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演变和发展 4 近年来 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在我国迅速发展 得到了研究者较多的关注 传统的 产学研结合 的组织形式松散 而且行为短期化 形式化 往往以临时组合争取政府项目居多 缺乏保障产业技术创新的持续性以及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机制 李新男 2007 作为一种全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 通过产学研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形成的一种长效 稳定的利益共同体 并通过契约关系建立共同投入 联合开发 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机制 相对于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主体更能形成长期 稳定和紧密的合作关系 李学勇 2009 赵志泉 2009 则进一步界定了联盟主体的功能 他认为 政府的作用是遴选产业与技术 政策支持以及通过重大科技专项 提供专项资金 企业的作用是提供创新所需资源包括资金 技术人员和科研设施 参与研究开发和进行技术推广 而高校和科研机构则是通过提供智力资源参与研究开发 5 政府 高校 企业 科研机构 政府 高校 企业 科研机构 战略联盟 参与 研发 政策支持 专项资金 资金投入 应用开发 参与 研发 传统产学研合作模式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比较 6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特点 李新男 2009 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其他类型联盟相比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有明确的技术创新产出目标 任务分工和责权利清晰 而非停留在意向性的合作 二是联盟成员以法人身份依据合同法及有关法规建立契约关系 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障 三是联盟以成员的共同技术创新需求为基础 主要解决的是产业技术创新的问题 不是个别企业技术问题 蒋芬 2009 基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背景和目的考虑 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有四个特点 一是联盟建立在企业发展内在需要之上 二是体现国家和区域战略目标 三是具有法律约束和保护的联盟协议 四是实现开放发展的组织和运行机制 总的来说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不仅是企业 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缔结的技术联盟 而且是一种基于满足企业长期技术创新需要的联盟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既具有技术联盟一般特征 即合作的互利性 目标的多样性和战略的长期性的特征 也具有其独立的特点 7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形成原则 联盟的构建 要以国家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 以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以企业为主体 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 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 实现企业 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 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基本原则如下 遵循市场经济规则体现国家战略目标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8 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 完善联盟政府引导 监督和绩效考核机制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和利益共享分配机制健全联盟信息 人员开放共享交流机制构建分工明确 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创共享机制探索联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9 案例 力促新能源发展安凯领衔组联盟 安徽省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10年8月20日 新能源发展安凯倡先锋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 在安徽合肥安凯客车厂区内举行 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任鸣 处长李林 主任王克 安徽省经信委副主任王有军 处长刘成全 合肥市科技局局长朱策 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左延安等领导出席 本次大会由我国新能源客车产业的领军者之一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牵头 同时由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安徽华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芜湖奇瑞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主体 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大学 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 安徽省创投资本基金有限公司 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等全省24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 高等院校 科研 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一起 共谋新能源的未来发展大计 10 发展新能源汽车 需要产业联盟支持新能源是一个新兴的领域 前期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许多企业由于规模分散 重复研发 形不成应有的合力 这使得中国新能源产业整体落后 无法与国际先进水平进行竞争 但如若让分散之力汇成一股 必将成为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动力 安徽省汽车产业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 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属于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 且具备很好的产业基础 但在能源控制系统 电机及其控制 整车控制系统等相关技术的突破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将是振兴安徽省汽车工业的重中之重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任鸣在发言中表示 随着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 安徽省将牢牢抓住这一时代潮流 成新能源产业链 完善产业布局 使安徽省的新能源产业更具有发展优势 凸显安徽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创新性发展能力 成为我国发展新能源的中流砥柱 11 联盟目标明确 发展潜力巨大此次成立的安徽新能源汽车联盟 其技术创新活动与国家和安徽省发展战略目标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具有密切的关联性 国家和安徽省的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都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作为发展重点 因此 成立该联盟 开展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符合国家及安徽省的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方向 极具发展潜力 据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江安介绍 该联盟技术创新目标具体为 利用和集聚联盟内整车企业 核心部件企业 高等院校 科研机构 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安凯举行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江安在会上发言的优势资源 建设支撑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的企业群体和创新团队 增加联盟成员整体竞争能力 并采取多种合作形式 加快突破新能源汽车核心及关键技术 全面提升安徽省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水平 推动相关技术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进程 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规模企业 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推动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带动省内关联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效益提高 为做大做强汽车产业作出贡献 未来3 5年争取在以下领域取得突破 12 1 整车集成技术 增程技术 包括动力系统技术平台的系统集成与优化技术研究 动力系统技术平台的系列化 标准化和工程化设计 电磁兼容设计 整车轻量化与NVH性能研究 整车安全性技术研究等 2 整车控制系统技术 包括整车控制器和控制策略研究 3 电机本体技术 电驱动及传动系统集成技术 4 动力电池成组技术开发与安全性研究 包括支持快速更换及快速充电功能的标准化电池系统开发 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开发 电池热管理技术研究 电池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安凯牵头 继续带领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创新作为该联盟成立大会的倡导者和召集人 安凯客车众望所归 当选成为联盟的理事长单位 王江安被选为该联盟第1届理事长 王江安代表第1届理事会发表讲话 并表示 作为联盟的理事长单位 安凯公司一定带头履行联盟约定 以 引导产业发展 推动技术创新 为宗旨 以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 的启动为契机 坚持面向市场 平等自愿 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的原则 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以多样化 多层 13 次的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创新相结合 建立行业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推动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