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3学与问苏教版.docx_第1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3学与问苏教版.docx_第2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3学与问苏教版.docx_第3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3学与问苏教版.docx_第4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3学与问苏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3学与问苏教版师:同学们,你们是哪个班的学生啊?生:五(1)班。师:我们真的很有缘,老师上小学的时候也是五(1)班。那时候,我最喜欢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人为什么一张嘴巴、两只眼睛?为什么不是一只眼睛、两张嘴巴呢?空气为什么看不见?灯光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颜色?”生:(兴趣很高,笑不停。)师:今天啊,老师也想来听听你们有哪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师:板书问生:人为什么不可以到火星上去生活啊?师:恩,有点怪。生:恐龙为什么会灭绝?生:人为什么要穿衣服?师:你的问题真稀奇!生:天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星星?生:人为什么会饿?师:五(1)班的学生真是会问问题。孩子们,千万不要小看问。 “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师:“问”常常和哪个字连在一起啊?生:学。师:对!(板书学)学和问连在一起就组成了“学问”,我们常常把“学问”说成“知识”,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师:古往今来,在你的心目中哪些人可以真正称得上有学问的人呢?生:司马光。生:司马迁。生:孔子。生:贾岛。师:你们是不是有学问的人啊?生:齐答不是。(笑)师:有学问的人一定是喜欢问问题的人,你们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还知道许多有学问的人,蒋老师觉得你们也是有学问的人。(生显得很开心。)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也有两个大学问家。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一些词语的意思。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巡视,认真听一部分学生的朗读。师:刚才,老师听到有些同学把两个词语读错了。板书年长年幼、勤学好问。(给“长”、“好”正音)师:再看看这些词语都会读了吗?读读看。(出示新词:不懈探求、瞬息万变、相辅相成、翱翔)。师:“懈”在这个词语中是什么意思?想想看。生:不断。师:那“不懈”的意思就是“不不断”了。生:笑。生:放松。师:接近了。生:松懈。师:对了。不懈就是生:不懈就是不松懈、坚持的意思。师:“瞬”为什么是“目”字旁啊?生:眼睛看着千变万化的事物。师:千变万化,眼睛怎么来得及看啊?生:“瞬息万变”的意思是“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千变万化”,“瞬息”就是一眨眼,所以“瞬”是“目”字旁。师:你能根据词语的意思来思考,学习方法很好。师:“相辅相成”的意思你们会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理解的。师:什么会“翱翔”呢?生:鸟。生:老鹰。师:老鹰不是鸟吗?(学生笑)生:飞机。师:思维开阔了。还有什么会翱翔呢?生:愣住了。师:课文学结束,你们就知道了。师:这篇课文讲了两个有学问的人。你们了解他们吗?生:我了解哥白尼,我知道他创立了“日心说”。师:你能具体说说什么是“日心说”吗?生:“日心说”就是地球绕着太阳转。师。是啊,在日心说创立之前,人们一直都认为太阳绕着地球转,这叫“地心说”,一字之差,可是整整等待了一千多年啊。生:我还知道哥白尼写了本天体运行论。生:我知道哥白尼最后被教会残害死了。师:是的。要想成为真正有学问的人,还需要追求真理的勇气。生:我知道沈括写了本梦溪笔谈生:我知道沈括是物理学家。师:沈括不仅是物理学家,还是化学家、军事家、文学家、立法学家、天文学家、乐律学家他还写了长兴集、苏沈良方等著作。生:不由自主发出感慨真是个大学问家。师:老师想请你们推荐两位朗读好的同学,来读读哥白尼和沈括的故事。生:相互推荐。推荐出了两位学生。师:你们自己商量一下。生:我读哥白尼的故事吧。你读沈括的故事。生:读哥白尼的故事。师:哥白尼真是个好问的人。生:读沈括的故事。师:沈括是个勤学的人。师:蒋老师在别的班上课的时,有同学说哥白尼的学问是学来的,沈括的学问是问来的?生:(有几个学生面露疑惑,插嘴表示反对。)师:你为什么不同意啊?你的观点是什么呢?生:我认为哥白尼的学问是问来的,沈括的学问是学来的。因为书上说:“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所以我认为哥白尼的学问是问来的。”生:对啊!哥白尼的学问的确是问来的。让我们来读读这段话。生:读“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师: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哥白尼的学问也是问来的?生:我还从“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看出他的学问也是问来的。生:老师,我觉得沈括的学问是学来的。我们可以从“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看出来沈括的学问是自己学来的。师:读读看,是否真如这位同学说的一样,沈括的学问是学来的。生:齐读“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师:哦,老师现在“终于”明白了:要想成为哥白尼,只要问;要想成为沈括,只要学生:不对,不对!师:怎么又不对啊?你们自己说的啊,哥白尼的学问是问来的,沈括的学问是学来的。生:我们是说哥白尼的学问是问来,但不仅仅是问来的;沈括的学问是学来的,也不仅仅是学来的。师:那他们的学问到底怎么来的呢?生:他们的学问既是问来的,也是学来的。师:哦?理由呢?生:沈括是先问妈妈,妈妈没能解开他的谜团,然后他就自己学习。终于发现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原因,所以说沈括的学问是问来的,也是学来的。师:沈括怎么问妈妈的啊?生:齐读“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师:妈妈的回答没有解开沈括的疑团,他又怎么学的啊?生:齐读“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师:说得有理有据。生:哥白尼的学问也是这样:既是问来的,也是学来的。他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说明是问来的。我还从“不懈追求”这个词看出他的学问也是学来的,不懈追求就是学习。生:书上不是说了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师:我被你们说服了,正如你们所说: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师:(出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读读看。生:齐读。师:你从这句话里读出问题来了吗?生:(鸦雀无声。)师:再读,边读变思考。生:齐读,有个别学生举手。师:学习就是要发现问题,再认真地读读这句话。生:读,静静思考,举手的同学越来越多。生:刚才说学问是问来的,也是学来的,怎么这里说,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师:会问问题了,书上说:有知识就是有学问,那么学问就可以说成生:知识。生:生:我觉得这句话中“问”与“学”的次序颠倒了,应是“知识是问来的,也是学来的。”因为问比学重要。师:老师觉得你真会发现问题。是啊,“问”非常重要,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应该放在学的前面,你们同意吗?生:我不同意。如果不学习,哪里会有问题呢?我觉得学重要,“学”应该放在前面。生:老师,我不同意把“学”放在前面,因为书上说了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这句话就是说,“学”的基础是“问”啊?应该“问”放在前面。生:根据书上的理由和自己的理解,争论不休。生:老师,我觉得他们讲得都不对。“学”与“问”应该一样重要,不分先后的。师:理由呢?生:“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这句话中的“是也是”是并列关系,既然是并列关系,就说明学与问一样重要。师:你能从句子的关系去思考,真会学习。还有谁同意他的意见啊?生:我也觉得一样重要。如果不“学”,就不会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也不能好好“学”。生:我也同意他们的意见,我还能举例说明,“学”与“问”就好像小鸟的两只翅膀,少了一只都不可以飞。师:老师真的佩服你,佩服你会学习。有时候深奥的道理就可以通过举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清楚。师:课文学到现在,“学”与“问”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板书与生:我觉得学与问是并列关系。师:能具体点讲吗?生:“学”与“问”是连在一起的,不可以分割。生:“学”与“问”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学”与“问”是一对孪生兄弟,缺一不可。生:师:你们想说的是不是这些话啊?读读看,出示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师:你们怎么就不能像书上这样说得清清楚楚呢?要不要再读一遍啊?生:(很乐意)再读了一遍。师:谁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学”与“问”之间的关系?生:相辅相成。师:对了。你能结合课文说说相辅相成的意思吗?生: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生:还有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师:哦,我现在明白了:学与问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板书相辅相成师:同学们,刚开始上课时,你们提了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你们以后在学习、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哥白尼和沈括是古人,他们就那样勤学好问,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改怎么做呢?生:读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师:向谁请教呢?生:继续读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师:想想看,“请教”是什么意思?生:就是问。师:那我来问你,神七有多少零件啊?生:(笑)不知道。师:哦,那就算了。我这样是请教吗?生:(笑)不算。应该虚心点。师:请问神七有多少零件?您能告诉我吗?生:(笑)不知道。师:不知道就算了。我这样是真正的请教吗?生:不算。请教应该打破沙锅问到底,真正把问题弄懂。生:请教就是虚心地向别人讨教,最好学会为止。师:“能者为师”的意思懂吗?生: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这就是“能者为师”的意思。师:对了,这是书上的解释。我们读读看。生:齐读。师:农民可以成为你的老师吗?生:可以啊。师:农民哪些方面可以成为你们的老师啊?生:农业知识方面。师:比你小的学生可以成为你们的老师吗?生:可以。师:为什么呢?生:只要他们有可以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师:是啊。只要生:再读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师:老师有个问题:书上都是说别人成为我们的老师,我们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吗?生:也可以的,只要我们可以给别人启发,给别人帮助。师:现在我们再来说说“能者为师”的意思好吗?生:不管是谁,只要可以给人以启发,给人以帮助就可以做老师。生: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人,就可以做老师。师:你们真是勤学好问的孩子。是啊! 我们小学生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生:继续读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师:现在来说说还有什么可以“翱翔”啊?生:我们可以“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师:是的。我们的思想也可以“翱翔”,可以翱翔于遥远的古代,也可以翱翔到未知的将来。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今天学的课文与平时的学的课文有区别吗?生:平时的课文都是写事情,写人的多。这篇课文是说道理的。生:平时还有写景的文,这篇是议论文。生:师:是的,这是一篇议论文,小学阶段叫明理文,你们知道明理文的特点吗?看好屏幕,只要仔细看,认真想就可以发现。师:演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这句话上移。“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下移。中间是“”。生:我知道了:明理课文开头都是说明一个道理,结尾总结,中间举例。生:明理文开头一般是说出作者的观点,结尾总结,中间举例说明这个观点。师:是的,明理文的中间除了举例说明,还可以用引用名言等方法来证明观点,这就是明理文的特点。师:同学们,你们能够向书上一样举例来说明“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吗?”注意:说的时候要讲清楚怎么学?怎么问?最后用上“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这个观点。要准备一下吗?生:要!(学生自由交谈)师:谁来说?生: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然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孔子不仅仅好问,还认真学习,他读了很多书,把串联竹简的绳子都“读”断了。最后终于成了大学问家。所以说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师:还有谁能像这位同学这样有理有据地说说?生:包拯包青天,小时候就喜欢勤学好问,特别喜欢推理断案,他的父亲与知县是好朋友,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的案子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帮助知县抓住凶手,为民除害。他还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最后成了一名查案水平非常高的清官,所以说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师:老师觉得你的例子中“怎么问”说得不太清楚,对吗?生:李时珍在写本草纲目的几十年里,读过八百多种典籍。在研究古书时,发现许多医学家的说法不一致,并且还有相互矛盾的,便多方深入实际,亲自“采药”,同时向许多有实践经验的医生、药工、樵夫、渔夫等人请教,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所以说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生: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每次有行人路过,他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