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学派简介_第1页
精神分析学派简介_第2页
精神分析学派简介_第3页
精神分析学派简介_第4页
精神分析学派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重要的心理学流派 精神分析学派 一 发展历史二 主要人物及其观点三 意义与影响 一 精神分析的历史渊源 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学派诞生于十九世纪的奥地利 由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开创 严格意义上来说 精神分析是时代的产物 是当时社会文化以及科技进步的综合成果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 心理学渊源 二 哲学渊源 三 自然科学渊源 一 精神分析的心理学渊源 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时 曾是意动心理学家 布伦塔诺的学生 在作为布伦塔诺门生的三年里 弗洛伊德吸收了有关意向性 能动性 以及行为与动机原理的有关观念 他将人的能动性的源头归结不存在于外在世界而位于人类自身内在世界的某些动力能量 这一观点成为后来精神分析的能量理论的理论依据 二 精神分析的哲学渊源 首先 在哲学思想方面 叔本华与尼采的思想观点功不可没 叔本华的理论对无意识这一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尼采将人们关注的焦点从世俗拉回人类自身 其次 阿特曼在 无意识的哲学 中指出 无意识并不是与有意识相对的概念 这个观点被弗洛伊德作为人格理论的蓝图 三 精神分析的自然科学渊源 十九世纪以来盛行的能量与进化论理论 在各方面影响着心理学的发展走向 心理病理学为心理学提供了宝贵的自然科学解释 精神疾病的心理病因观念逐步为大众所接受 为弗洛伊德日后普及自己的学说开辟了道路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主要观点 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 SigmundFreud 1856年5月6日 1939年9月23日 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 心理学家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 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1882 1885年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 从事脑解剖和病理学研究 然后私人开业治疗精神病 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 1899年出版 梦的解析 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 1919年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 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最终形成 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 促进了动力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 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 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 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 潜意识论弗洛伊德认为 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 潜意识则是指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 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 特别是性的欲望 意识 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是 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 二者虽有界限 但不是不可逾越的 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 扮演者 稽查者 的角色 严防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 潜意识则始终在积极活动着 当 稽查者 放松警惕时 就通过伪装伺机进入意识中 而且他认为 潜意识的心理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 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 著名的 冰山理论 自由联想法 自由联想是一种不给予任何思想限制或指引的联想 精神分析者让患者在全身心都处于放松状态的情况下 进入一种自由联想的状态 即脑子里出现什么就说什么 不给患者的思路提供任何有意识的引导 但是患者必须如实报告自己所想到的一切 精神分析者对患者报告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 直到双方都认为找到患者发病的最初原因为止 梦的解析法弗洛伊德认为 梦的本质是潜意识愿望的曲折表达 是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伪装的 象征性的满足 他把梦分为 显梦 和 隐梦 两部分 显梦是指人们真正体验到的梦 隐梦则指梦的真正含义 即梦象征性表现的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 对梦进行分析就是从显梦中破译出隐梦来 梦 是人们不受控制的潜意识 可以一窥本能 能量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大部分行为的动机都来自 性本能 他把这种性能量称之为 里比多 这种极端的还原主义使弗洛伊德的理论饱受争议 也为日后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埋下伏笔 卡尔 古斯塔夫 荣格 荣格 CarlGustavJung 1875 1961 瑞士心理学家 1907年其于弗洛伊德合作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6年之久 之后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 出 情结 的概念 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 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 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 1961年6月6日逝于瑞士 在世是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 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等 创立了荣格心理学学院 他的理论和思想仍对心理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荣格的主要观点 意识 人格结构的最顶层 是心灵中能够被人觉知的部分 如知觉 记忆 思维和情绪等 其功能是使个人能够适应其周围环境 自我是意识的中心 自觉意识和个体化的目的所在 荣格认为意识是心灵中很少一部分 具有选择性和淘汰性 正是出于自我才保证一个人人格的统一性 连续性和完整性 个体潜意识 人格结构的第二层 包括 切被遗忘的记忆 知觉和被压抑的经验 以及属于个体性质的梦等 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前意识 可以进入意识内我领域 荣格认为个体潜意识的内容主要是情结 即一组组压抑的心理内容聚集在 起的情绪性观念群 如恋父情结 性爱情结等 它决定着我们的人格取向和发展动力 你没有觉察到的事情 就会变你的 命运 卡尔 荣格 集体潜意识 人格或心灵结构最底层的潜意识部分 包括世世代代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 不同于个体潜意识 它不是个体后天习得 而是先天遗传的 它不是被意识遗忘的部分 而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东西 集体潜意识的内容是由全部本能和它相联系的原型所组成 本能与原型相互依存 本能是原型的基础 原型则是本能内身的潜意识意象 由于人类遗传下来的原型就不需要借助经验的帮助即可使个人的行动在类似的情境下与他的祖先的行动相似 艺术家的创作如有神助 就是原始意象起着一部分的作用 集体潜意识 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分歧首先是对里比多概念的解释 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是性能量 早年里比多冲动受到伤害会引起终生的后果 荣格认为里比多是一种广泛的生命能量 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于荣格反对弗洛伊德关于人格为童年早期经验所决定的看法 荣格认为 人格在后半生能由未来的希望引导而塑造和改变 两人对人性本身看法上的原则分歧 荣格更强调精神的先定倾向 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立场 认为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 不限于弗洛伊德在人的本性中所发现的那些黑暗势力 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 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 AlfredAdler 生于1870年2月7日 逝于1937年5月28日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 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 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 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阿德勒有 神经病的形成 自卑感 等著作 他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 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追求优越追求优越是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核心 也是支配个体行为的总目标 他认为人人都有一种 向权力意志这种天生的内驱力 将人格汇成 个总目标 力图做 个没有缺陷的 完善的人 因此羡慕别人 胜过别人 征服别人等都是这种追求优越的人格体现 但是 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的结果却有两重性 它既可以激励人追求更大的成就 使人的心理得到积极的成长 也会由于追求个人优越而忽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 从而产生 自尊情结 使人变得缺乏社会兴趣 妄自尊大起来 阿德勒的主要观点 自卑与补偿自卑与补偿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个人追求优越的基本动力 阿德勒坚持自卑感是人的行为的原始的决定力量或向上意志的尽本动力 在他看来人生本来并不是完整无缺的 有缺陷 包括身体缺陷 就会产生自卑 而自卑能摧毁 个人 使人自暴自弃或发生精神疾病 另一方面它能够使人发愤图强 振作精神迎头赶上 如此解决原始缺陷和追求优越之间的矛盾 自卑与超越 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 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 自从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伊德以泛性论为基础 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均可溯源于 性 以来 便有许多继起的精神分析学家纷纷提出不同的意见 对弗氏的泛性论作种种修正 这些新的观念统称为 新心理分析学派 其创始人A 阿德勒 以 自卑情结 为中心思想 创立了 个体心理学 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处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 作者以平易轻松的笔调 描写了自卑感的形成 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以及个人如何克服自卑感 将其转变成对优越地位的追求 以获取光辉灿烂的成就 三 精神分析学派的意义与影响 精神分析理论 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 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 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 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在建构一系列理论的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