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 绪论ppt课件_第1页
土力学 绪论ppt课件_第2页
土力学 绪论ppt课件_第3页
土力学 绪论ppt课件_第4页
土力学 绪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力学 四川大学水电学院 授课教师 张茹 SoilMechanics 绪论 土力学的主要内容及学习要求 教学时间 讲课时间3 12教学周 其中8学时为试验学时 40学时为理论学时 教学要求 讲课必须出席 不定期点名 迟到者记录 作业一周交一次 必须独立完成 试验课时 注意观察 联系理论 深入分析 参考资料 教材 张孟喜 土力学原理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参考 陈仲颐 周景星 王洪瑾 土力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4 龚晓南主编土力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R F Craig Craig SSoilMechanics 7th 2004 考核 平时成绩 20 试验 10 考试 70 绪论 内容 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及作用土力学的发展概况土力学的学科特点土力学的主要内容及学习要求 土 地之生万物者也 说文解字 希腊 中国 印第安人的神话 神用泥土造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 金木水火土 土 绪论 内容 绪论 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及作用 地球表层的整体岩石在大气中经受长期的风化作用后形成形状各异 大小不同的颗粒 这些颗粒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堆积物 就是天然土 什么是土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个行星 其形状大致为椭球体 赤道半径稍长 约为6378 2千米 极半径稍短6356 8千米 地球的圈层构造 利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同心的球形圈层 分为地壳 地幔 地核 人类的生产活动目前还都局限在地壳的浅部 地壳由原来的一团高温物质 逐渐冷却 在地球表面结成的一层薄壳 是莫霍面以上地球的固体表层部分 厚度变化很大 平约厚度约18千米左右 实际地壳厚度变化很大 按高山 高原 平原 浅海 大洋的次序渐次变薄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个行星 其形状大致为椭球体 赤道半径稍长 约为6378 2千米 极半径稍短6356 8千米 绪论 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及作用 土力学是研究土体的物理性质及其在工程活动影响下的应力 变形 强度和稳定性的学科 1 强度问题 强度不足时会导致地基 基础及上部结构失稳 土力学的研究对象 土力学要解决的问题 3 渗透问题 考虑渗流对土体变形和稳定的影响 2 变形问题 变形或不均匀沉降超过允许值 建筑物不能正常使用 香港宝城滑坡 1972年7月某日清晨 香港宝城路附近 两万立方米残积土从山坡上下滑 巨大滑动体正好冲过一幢高层住宅 宝城大厦 顷刻间宝城大厦被冲毁倒塌并砸毁相邻一幢大楼一角约五层住宅 死亡 7人 原因 山坡上残积土本身强度较低 加之雨水入渗使其强度进一步大大降低 使得土体滑动力超过土的强度 于是山坡土体发生滑动 绪论 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及作用 Early1972滑坡前 绪论 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及作用 汶川地震时滑坡 绪论 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及作用 地基液化引起房屋倒塌 液化 松砂地基在振动荷载作用下丧失强度变成流动状态的一种现象 绪论 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及作用 以上几个实例可归结为与土有关的强度问题 比萨斜塔 目前 塔向南倾斜 南北两端沉降差1 80m 塔顶离中心线已达5 27m 倾斜5 5 1360 再复工 至1370年竣工 全塔共8层 高度为55m1272 复工 经6年 至7层 高48m 再停工1178 至4层中 高约29m 因倾斜停工1173 动工 原因 地基持力层为粉砂 下面为粉土和粘土层 模量较低 变形较大 1590 伽利略在此塔做落体实验 比萨斜塔 1838 1839 挖环形基坑卸载1933 1935 基坑防水处理基础环灌浆加固1990年1月 封闭1992年7月 加固塔身 用压重法和取土法进行地基处理目前 已向游人开放 处理措施 绪论 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及作用 苏州虎丘塔 概况 位于苏州市虎丘公园山顶 落成于宋太祖建隆二年 公元961年 全塔7层 高47 5m 塔的平面呈八角形 问题 塔身向东北方向严重倾斜 塔顶离中心线已达2 31m 底层塔身发生不少裂缝 成为危险建筑物而封闭 原因 坐落于不均匀粉质粘土层上 产生不均匀沉降 处理 在塔四周建造一圈桩排式地下连续墙并对塔周围与塔基进行钻孔注浆和打设树根桩加固塔身 效果良好 绪论 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及作用 以上几个实例可归结为与土有关的变形问题 位于美国爱达荷州的Teton坝 概况 土坝 高90m 长1000m 建于1972 75年 1976年6月失事 损失 直接损失8000万美元 起诉5500起 死14人 受灾2 5万人 60万亩土地 32公里铁路 原因 渗透破坏 水力劈裂 Teton坝 1976年6月5日上午10 30左右 下游坝面有水渗出并带出泥土 Teton坝 11 00左右洞口不断扩大并向坝顶靠近 泥水流量增加 Teton坝 11 30洞口继续向上扩大 泥水冲蚀了坝基 主洞的上方又出现一渗水洞 流出的泥水开始冲击坝趾处的设施 11 50左右洞口扩大加速 泥水对坝基的冲蚀更加剧烈 Teton坝 11 57坝坡坍塌 泥水狂泻而下 Teton坝 12 00过后坍塌口加宽 Teton坝 洪水扫过下游谷底 附近所有设施被彻底摧毁 Teton坝 失事现场目前的状况 Teton坝 九江大堤决口 溃口原因 堤基管涌 1998年8月7日13 10发生管涌险情 20分钟后 在堤外迎水面找到2处进水口 又过20分钟 防水墙后的土堤突然塌陷出1个洞 5m宽的堤顶随即全部塌陷 并很快形成一宽约62m的溃口 长江堤防工程堤基管涌发生发展过程示意图 砂环 管涌口 粘性土 砂性土 渗水 杂填土 管涌 在渗流作用下 无粘性土体中的细小颗粒 通过土的孔隙 发生移动或被水流带出的现象 堤基管涌 绪论 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及作用 岸坡侵蚀 绪论 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及作用 以上几个实例可归结为与土有关的渗透问题 绪论 土力学的发展概况 理论提高阶段 1773年CACoulomb France 根据试验创立了著名的砂土抗剪强度公式 1776年提出了计算挡土墙土压力理论 1855年Darcy France 创立了土的渗透定律 1857年 WJMRankine UK 又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挡土墙土压力理论 1885年JBoussinesq France 求得了弹性半无限空间在竖向集中力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的理论解 1922年WFellenius Sweden 费兰纽斯 为解决铁路塌方问题提出了土坡稳定分析法 CharlesAugustindeCoulomb 1736 1806 Coulomb对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以及自然科学和物理学 包括力学 电学和磁学 等都有重要的贡献 如物理学中著名的库仑定律 1774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称为 土力学之始祖 绪论 土力学的发展概况 形成独立学科阶段 1925年美国K 太沙基 Terzaghi 归纳发展了以往的理论 发表了 土力学 专著 他被认为是土力学的奠基人 其中有效应力原理的提出标志着土力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36年在美国召开第一届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会议1st ICSMFE 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oilMechanicsandFoundationEngineering 1943年K 太沙基出版了 TheoreticalSoilMechanics Terzaghi于1883年10月2日出生于捷克的首都布拉格 1904年毕业于奥地利的格拉茨 Graz 技术大学 之后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的一名地质工程师 1916 1925年期间 他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技术大学大学任教 并从事土的特性方面的研究课题 这也最终导致了他的举世闻名的 Erdbaumechanik 土力学 于1925在维也纳的问世 该书介绍了他所提出的固结理论以及土压力 承载力 稳定性分析等理论 标志着土力学这门学科的诞生 KarlvonTerzaghi 1883 1963 绪论 土力学的发展概况 KarlvonTerzaghi 1883 1963 1925年 他被派往麻省理工学院担任访问教授 四年后回到维也纳技术大学任教授 1938年德国占领奥地利后 Terzaghi前往美国 并在哈佛大学任教 直到1956年退休 在此期间的1943年 他还出版了 TheoreticalSoilMechanics 在这部不朽的著作中 Terzaghi就固结理论 沉降计算 承载力 土压理论 抗剪强度及边坡稳定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1963年10月25日 Terzaghi在马萨诸塞州的温彻斯特逝世 Terzaghi是第一届到第三届 1936 1957 ISSMFE 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会 的主席 曾4次荣获ASCE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 的Norman奖 1930 1943 1946 1955 并被8个国家的9个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为表彰Terzaghi的杰出成就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还设立了Terzaghi奖 绪论 土力学的发展概况 快速发展阶段 1957年 D C Drucker提出了土力学与加工硬化塑性理论 对土的本构模型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63年 英国Cambridge大学的Roscoe等人提出了剑桥模型 Camclaymodel 该模型的提出是现代土力学的开端 自60年代后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计算技术的高速发展 使土力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1993年D C Fredrund出版 非饱和土力学 UnsaturatedSoilMechanics 专著 标志着非饱和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时时期 KHRoscoe 1914 1970 Roscoe1914年12月出生于英国 1934年在剑桥大学接受本科教育 二战后 Roscoe返回剑桥大学读研究生 毕业后留校从事土力学的研究 并建立了土力学实验室 他于1958年所提交的论文 关于土体的屈服 奠定了临界状态土力学的基础 被英国土力学学会授予成就奖 在他的领导下 剑桥大学关于土力学机理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岩土工程界的普遍认可 以Roscoe为奠基者的剑桥学派在现代土力学的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绪论 土力学的发展概况 我国土力学的发展 1945年 黄文熙在中央水利实验处创立第一个土工实验室 20世纪50年代 陈宗基对土的流变和黏土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1983年黄文熙主编了 土的工程性质 专著 1980年和1996年钱家欢和殷宗泽主编了 土工原理 做为研究生的教材 1991年和2000年沈珠江分别出版 计算土力学 和 理论土力学 专著 2004年李广信出版 高等土力学 研究生教材 同时国内成立了土力学基础工程方面的学会和开办了一些期刊杂志 出版了许多专著 在此不再一一介绍 绪论 土力学的学科特点 土的特点 天然性 自然变异性 自然界的产物 具有非均匀性 各向异性 结构性 时空变异性 碎散性 岩石风化的产物 是非连续介质 受力以后易变形 体积变化主要是孔隙变化 剪切变形主要由颗粒相对位移引起 三相性 由固相 土颗粒 液相 水 和气相 空气 组成 受力后由土骨架和孔隙介质共同承担 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孔隙流体流动 土力学与其他学科对比 绪论 土力学的学科特点 如何学好土力学 思维方式的转变 既要在严格的边界条件下求解由工程问题简化而来的数学物理问题 还要考虑岩土工程的实践性 掌握概念 土力学概念不太容易理解 要深刻体会 土力学的参数非常重要且有其适用范围 不要死记 具备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 目前处理土力学有关的工程问题 主要依靠连续介质力学理论 特别是弹性力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