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测试题5.doc_第1页
阶段性测试题5.doc_第2页
阶段性测试题5.doc_第3页
阶段性测试题5.doc_第4页
阶段性测试题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性测试题五(专题四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160分,时间150分钟。第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蛰居(zh)咆哮(po)袒露(tn) 气势磅礴(pn)B嫠妇(l) 匏尊(bo)愀然(qio) 蓊蓊郁郁(wn)C摇曳(y) 链环(lin)涟漪(y) 毛骨悚然(sn)D湍急(tun) 饿殍(pio)嗥叫(ho) 横槊赋诗(su)【答案】A【解析】B“匏”应读po,“蓊”应读wn;C“链”应读lin;D“槊”应读shu。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河西的房价已普遍逼近每平方米5000元,不少二期工程比一年之前的一期每平方米足足涨了1000元:南京楼市的这种涨幅甚至让京沪粤等地的市民都叹为观止。B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有些国家提高关税壁垒,实施特保限制,这种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其最终结果必将损害本国利益。C光明中学的每位校长每年听课都在200节以上,上行下效,全校教师也都养成了随时听课、虚心学习的习惯,每学年人均听课100节左右。D在电影铁人中扮演王进喜的吴刚和梅兰芳中扮演燕十三的王学圻在第27届金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答案】B【解析】A.“叹为观止”:赞叹所见事物好到极点。不符合句意。C.“上行下效”:上级或长辈怎样做,下级或晚辈就学着怎样做,多含贬义。此处属褒贬误用。D.“ 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不合语境。3用平实的语言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5分)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在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答:_【答案】江南土质养分大,水分高,植物生长期长。【解析】“江南土质”“养分大”“水分高”各1分,“植物生长期长”2分。4以下文字通过比喻揭示了各种人对人生的不同认识,请补写两句。要求:从反面写,和前面正确的人生观构成对比关系。句式基本一致。字数不要求完全相同。(4分)希望说,人生就是万绿之原的绚丽的花朵。悲观说,人生就是丛生荒草中的破败的墓碑。成功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失意说,_奋斗说,人生就是与风浪搏斗的一叶扁舟。无聊说,_【答案】失意说,人生就是断线飘摇的一只风筝。无聊说,人生就是色味俱无的一杯白开水。二、文言文阅读(19分)(2010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欧阳修庆历四年秋,于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讳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卑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惟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铭?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二十以归吾归:出嫁B其平居语言容止容止:形貌C谓惟文字可以著其不朽著:彰显D庶几以慰其魂庶几:希望【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B.容止:仪容举止(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止”即有“居住、止息”意,所以此词不单指“形貌”。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3分)()出其哭内之诗而悲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闻其贤者也则悦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ABC D【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表现其妻之贤惠,表现其妻子之贤、明事理,表现其妻把文章看的很重。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以后,请求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B谢氏出身名门望族,但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C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D谢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时不时和梅圣俞探讨来访者才能高下,以及世事得失,都能讲得头头是道。【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C项“西兵未解”、“盗贼暴起于江淮”指西部边境战争威胁未能解除、江淮地区盗贼作乱,并非指“西兵进攻江淮地区”。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_(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_(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_【答案】(1)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2)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3)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1)要点:敛、介宾结构后置、主谓倒装句式、甚(2)要点:使、累其心、抑(副词。表示语气。相当于或许或者)、判断句。(3)要点:所交、一时、邪(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反问)附【参考译文】庆历四年的秋天,我的朋友宛陵梅圣俞先生从吴兴来看我,拿出他悼念亡妻的诗作,并悲伤地说:“我的妻子谢氏死了。”请我写一篇墓志铭来安葬她。我当时没有空闲写作。过了一年,他写了七八封书信,书信中没有不提到给谢氏写墓志铭的。并且说:我妻子是已故太子宾客讳涛的女儿、希深的妹妹。希深父子当时都是举世闻名的人,世家荣耀。谢氏生于一个富盛的家族,她二十岁嫁给了我,过了十七年就去世了。死后,用出嫁时的衣裳装殓了她,可以知道我的贫困了。可是谢氏却不嫌弃。治理家庭,有她自己的办法,家里的饮食器皿,虽然不是很多,但一定做得有味,收拾得精美;我们的衣服不论新的旧的,都一定清洗得干干净净,缝补得整整齐齐;所居住的房舍虽然简陋卑微,但对一定把庭院洒水清扫得干净整洁;她的日常起居一言一行,都很和悦从容。我一世贫穷由来已久,外出时有幸能与贤士大夫共游而快乐,回家则能见到我妻子的淡静怡然而忘掉烦忧。使我不以富贵贫贱劳累心智的,都是因为我妻子的帮助。我经常与士大夫谈话,谢氏多从屏风悄悄听我们谈话,过后,她对某人的才能、品德好坏以及时事的得失都能作出评价,对于时事之得与失,都评说得有条有理。我在吴兴做官,有时从外面喝醉了回来,她一定会问:“今日和谁饮酒这么快乐呢”听说是与贤能的人饮酒,就高兴;如果不是,就感叹道:“夫君所交往的都是时下的贤士,今天你与这样的人人喝酒感到快乐吗?”庆历四年,两浙、淮南、江南均大旱,她仰头看见飞蝗而感叹说:“如今西夏的战争威胁还没有解除,天下苍生赋重困难,盗贼又在江淮地区强势出来,而且天又大旱、飞蝗灾害又来。我作为妇人,死了还得能到夫君埋葬我,已经算是幸运的了!”她之所以能安然面对贫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难,是因为她见识高明而且懂得道理多才这样。哎!她一生受我贫困所累,而去世后也没有得到厚葬,只有文字可以表彰她的不朽。而且她的平生尤其必得文章是最珍贵的;死后能得到这样的墓志铭,大概可以安慰我的灵魂,而且弥补我的悲痛。像这种情况,我能忍心不写吗?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金陵怀古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1)试分析“独上江城满目秋”一句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答:_(2)中间两联描写了哪些意象?创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答:_(3)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3分)答:_【答案】(1)点明时间和地点。“独上”“满目秋”等词,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2)中间两联,描写了鸟、帆、雨、红叶、寒云、旧楼等意象,这四句一句一景,集中反映了秋光的萧瑟,创造了寥落清冷的意境。(3)表达了作者孤独凄凉的心境。以“谁与问”对应“独上江城”,直抒胸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1)其声呜呜然,_,_。(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3)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_,_。(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答案】(1)如怨如慕如泣如诉(2)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3)意有所及梦亦同趣(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文 赤 壁朱增泉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_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这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后来朝廷发来诰命,任命他为“汝州团练副使”。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腌臜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文章略有改动)11结合原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6分)(1)第1自然段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答:_(2)第5自然段:“惟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答:_【答案】(1)强化(或“强调”“突出”等)了对苏东坡的热爱、崇敬之情。(或“强化了苏东坡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2)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从眼前的景物描述转向了历史抒写。12第6自然段中,作者说:“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这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请根据文意说明“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的具体含义。(6分)答:_【答案】主观情绪:因不白、不公、不平而导致的悲愤心情及面对困境时超然旷达的情怀。客观环境:“赤壁”一带的大江东去、惊涛拍岸的自然景观,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的历史背景。13联系全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6分)(1)第7自然段中,作者说:“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一连串的阴差阳错”指哪些具体内容?请分条概述。答:_(2)文章最后说,虽然“文赤壁”不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但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胜仗,请简要说明苏东坡取胜的原因。答:_【答案】(1)阴差阳错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A一个文人却挂职做了武官B落难遭贬却成就了他的文学创作C本来是“赤鼻”却误以为是赤壁D生前命途多舛,身后却名传千古E无意与政敌周旋却在“文战”中获胜F无优美景观的假赤壁反成了旅游胜地(2)取胜的原因:大起大落的仕途人生使他具备了艰难玉成的意志品质,浪漫旷达的性情使他拥有了豪放超拔的情怀风骨,信笔纵情的骄人才华使他有了“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的非凡能力。14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字左右。(5分)答:_【答案】略。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近些年,历史类的图书和影视剧迅速蹿红。先是由名著改编的历史剧热播,进而是宫廷戏、武打戏搬上荧屏,后来是历史类图书热销,再后来就是“百家讲坛”解读历史的学者备受追捧,居高的收视率、海量的印数和直线上升的知名度表明,“历史”似乎正被热炒。回望历史、鉴知未来,从先贤的成败得失和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历史的智慧和营养,无疑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和历史的进步。然而,与历史热相伴的“娱乐化”倾向,需要引起高度关注。有人称孔子是“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有人推论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有人把梁山泊义士比附成危害社会稳定的恐怖分子;有人笔下岳飞成了大宋奸臣,秦桧反成了忠相;有人从刘备无义、关公好色一路骂来,诸葛亮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虚伪的男人”;近期又有解梦派从红楼梦中“考证”出:“雍正皇帝是被曹雪芹毒杀的。”他们迎合某些猎奇的文化消费需求,打着学术的旗号,凭空臆想出一些阴暗、无稽、荒诞甚至情色的“历史”故事,用哗众取宠的惊人之语亵渎先贤,推翻历史定论,颠覆传统价值观念。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当然有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同一事件做出不同评价也是正常的。然而,历史科学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实践经验、理论建树及思维方法的百科全书,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它只有从历史事实出发,才能从复杂进程中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成为人类认识过去的镜鉴,走向未来的基石。历史题材创作固然可以宽松些,不必严格考证某些历史细节的真伪,但艺术的虚构也不能违背基本的历史史实,只能在尊重史实基础上寻找历史与艺术的契合点。梳理历史事件、臧否历史人物、阐释历史典籍,我们既不能因循守旧、泥古不化;也不能数典忘祖、妄自尊大,以无知的狂妄去妖魔化古人。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精神,严肃、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审慎地鉴别史实、历史地评价古人、科学地阐发经典,所有的结论都要用史实说话,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绝不能想当然地凭空捏造杜撰。要把握传统文化精髓要义,用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帮助人们恢复历史的记忆,丰富文化的积累,提供前行的借鉴,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往开来开拓一方新的天地。历史走向大众,国学受到热捧,是我们继承优良传统的良好契机。但那些靠耸人听闻来扬名、谋私的手段,那些将严肃历史肆意娱乐化解读的做法,其结果只能败坏学风,误导受众,把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热引向歧路。历史和典籍当然要走向大众,但人文精神和道德底线必须坚守。任何媚俗化、低俗化、恶俗化地娱乐历史的行为都是要不得的,以钓名谋利为宗旨的商业炒作更应刹车。面对商品时代复杂多变的大众文化消费,真正有使命感的文化人,理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职责。15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近些年,从历史类的图书和影视剧迅速蹿红,到“百家讲坛”解读历史的学者受追捧,既使某些文化人、媒体扬名谋利,也让“历史”似乎正被热炒。B作家学者打着学术的旗号,凭空臆想出一些阴暗、无稽、荒诞甚至色情的“历史”故事,是为了迎合许多人对历史文化强烈的需求。C题目“历史不可娱乐化”中的“娱乐化”是指那些靠耸人听闻来扬名谋私、将严肃历史肆意娱乐化解读的做法。D真正有使命感的人,要坚守人文精神和道德底线,杜绝将历史肆意娱乐化,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职责。【答案】B【解析】B“作家学者”是以偏概全,应为“某些作家学者”。“是为了迎合许多人对历史文化的强烈需求”,不符合原文“为了迎合某些猎奇的文化消费需求”的意思。16作者认为历史娱乐化有什么危害?请分点概述。(6分)答:_【答案】肆意亵渎先贤,推翻历史定论,颠倒传统价值观念。败坏学风,误导受众,把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引向歧路。17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与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是否相同?为什么?(6分)答:_【答案】不同。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应该从历史事实出发,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精神,严肃、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用史实说话。对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不必严格考证历史细节的真伪,可以用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可以虚构,但艺术的虚构不能违背基本史实。七、作文(7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词语,一个人所有的故事,所有的快乐与辛酸,所有的疲惫和孤独,都可以放心交给她。故乡,实际上就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精神家园。如果我们注定一生要不停地回望,故园是我们的目光惟一不变的方向。对故土家园的爱是一种血脉相连的理想,所有关于家园的深沉思考,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请以“家园”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要求: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书写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故乡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本篇作文的写作,只要能紧紧围绕“家园”这一话题,写出对“家园”的理解就是扣题之作。可以记叙个人经历或见闻,亦可抒发个人感受或感悟。【佳作展台】月是故乡明是谁,在白露横江的异乡秋夜里,不知桂花的清香,不理美酒的醇厚,硬是那样偏执地吟出一句别有滋味的诗句来“月是故乡明”。简简单单,清清浅浅,却一语道破了天机,解释了我们情感与认知之间那奇妙的天平。因为深情,所以偏执。这就是为什么加利福尼亚更透明的阳光,莱茵河畔更圆满的月亮,剑桥小郡更浪漫的流水都远远及不上家园日暮时点起的那一束桔黄的灯光。只因这是我们所熟悉而深爱的地方。南方小城温暖湿润的空气,菁菁校园里若有若无的花香,来来往往的人,似曾相识的脸,母亲洗过的洁净的衣裳,老师批过的严整的笔记这一切都让我们享之坦然并且心存感激,但是将来走远了,在异国他乡也能满心骄傲地怀想那山不巍峨也可以是绵绵的,水不秀丽也可以是悠悠的啊;校园说不上多么与众不同然而因为自己每一日的轻轻走过而认定了她的美丽;衣服即使并不崭新明艳可因为有了母亲的抚摸而感觉到它独特的温柔与芬芳。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这样一份深深的,浓浓的,扯不断的情感牵系,因着这种牵系,便含着笑,含着泪,纵容了自己的那份偏执的认知。老舍去过巴黎,住过伦敦,可痴痴念叨着的,还是北京。说人家的城市笨拙,自家的城市庄重;说人家的城市喧闹,自家的城市有人情味读者看着看着便要笑了,“好个明显的地域情结嘛!”然而谁不知道,老人这一份固执的喜爱,不留情面的批评,全只因了那感情的天平,早已沉沉地倾向了他从小生长的京城。因而,老旧的城墙是美的,养鸟种花的人们是美的,连那黄包车师傅的吆喝声,也是那样好听的乡音啊。萧乾的好友远居美国,几十年了,却不喜欢美式的生活,仍将院子装点得如在故土,更像孩子一样渴望要一颗家乡的枣核因为深爱,所以偏执。许多的美好,并非我们看不到,并非我们不愿赞美,只因它激荡不起心中的最深处的涟漪。正如那异国的月亮,怎么看,硬是生分而不遂人意,更不能见出李白杜甫的诗情画意来;而许多的不完满与平凡,也并非我们看不到,只因那是自己生命中不能割舍的牵系,所以便固执而不悔地爱了它。就如同母亲对并不美丽的女儿,国民对并不富强的祖国。“月是故乡明”,诗人的声音穿过千年的白霜与夜晚,道出了我们最不容辩驳的理由。于是,我们会心一笑。因为深爱,所以偏执。第卷(附加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愈 始 闻 而 惑 之 又 从 而 思 之 盖 贤 者 也 盖 所 谓 独 善 其 身 者 也 其 贤 于 世 之 患 不 得 而 患 失 之 者 以 济 其 生 之 欲 贪 邪 而 亡 道 以 丧 其 身 者 其 亦 远 矣 又 其 言 有 可 以 警 余 者 故 余 为 之 传 而 自 鉴 焉。(韩愈圬者王承福传)19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断句。【答案】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其贤于世之患不得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20写出韩愈富有代表性的两篇散文的篇名。_【答案】师说进学解马说祭十二郎文(任选其二)21分层概括以上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答:_【答案】分三层独善其身的人也是贤者;独善其身的人比患得患失、贪邪无道的人要好得多;为他作传是为了自己从中获得借鉴。附参考译文我听了他的话,起初还疑惑不解,再按照他所说的进一步思考,觉得他这个人大概是位贤人,是那种所谓的能独善其身的人吧!他比世上那些唯恐得不到富贵,得到后又害怕失去的人贤能。比起那些为了满足生活上的欲望,贪婪奸邪无道,以致丧命的人,又好上很多。而且他的话对我多有警醒之处,所以我替他立传,用来作为自己的借鉴。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红楼梦中写王熙凤出场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对比他人的出场,完全是为了显现她鲜明的个性、张扬的风格。B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和成名作,全剧集中表现的周、鲁两家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正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写照。C女神被誉为自由体新诗的奠基之作,它在艺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五四”时期现实主义诗作的瑰丽奇峰。D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小说创作的一次飞跃,老葛朗台的形象已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之一。E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该剧突出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堪称为一个时代的缩影。【答案】AC【解析】A“完全”有误,还显现出她的身份、地位。C“现实主义”应为“浪漫主义”。23简答题。(10分)(1)三国演义中有不少和酒有关的情节,请举出一例,并说明这一情节对塑造人物的作用。答:_【答案】例如,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温酒斩华雄”,表现了曹操的善于用人和关羽的神勇无敌;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表现了刘备的工于韬晦和曹操的雄才大略;第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表现了周瑜的足智多谋和蒋干的志大才疏等。(2)简述一个体现欧也妮像“一枝卓然独立于金钱之上的泥潭里的莲花”的故事。答:_【答案】欧也妮和母亲正在欣赏查理寄存的梳妆匣。葛朗台进门来,举刀要橇梳妆匣上的金子。“父亲,你的刀把金子碰掉一点,我就用这刀结果我的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