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叉加工工艺规程及铣削尺寸为18的沟槽的专用夹具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75647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42.30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9-03
上传人:hon****an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丁**(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加工
工艺
规程
铣削
尺寸
18
沟槽
专用
夹具
设计
- 资源描述:
-
1、拨叉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1、拨叉的用途
1零件的作用







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
拨叉的作用,用于车床中,起变速的作用
1.2、审查拨叉的工艺性
拨叉有2组加工面他们没有有位置度要求。
这两个加工面的分别为
1,以外圆柱面为基准的加工面,这组加工面包括,左右端面,和Φ20的孔和键槽
2:以Φ20孔为基准的加工面,这组加工面主要是宽18的槽,以Φ20孔和Φ40端面为定位基准,铣Φ9孔所在的凸台, Φ9和Φ3的孔。
1.3、确定拨叉的生产类型
已知此轴承座零件的生产纲领为5000件/年,零件的质量不足100Kg,查《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第7页表1.1-3,可确定该拨叉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 采用专用工装。2、确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 内容简介:
-
零件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产品名称 车床零件名称 拔叉 共 1 页 第 1 页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 料 牌 号 5铣削尺寸为 18 的沟槽 坯 种 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可制件数 每 台 件 数 铸件 45 130 45 1 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立式铣 床 1 夹具编号 夹具名称 切削液 专 用夹具 工位器具编号 工位器具名称 工序工时 (分 ) 准终 单件 步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主轴转速 切削速度 进给量 切削深度 进给次数 工步工时 r/mm/mm/r 动 辅助 1 粗铣沟槽 三面刃铣刀 500 125600 6 1 99s 6s 设 计(日 期) 校 对(日期) 审 核(日期) 标准化(日期) 会 签(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机 械 制 造 技 术 基 础 课 程 设 计 题 目: 拨叉 加工工艺规程及 铣削 尺寸为 18 的沟槽的 专用夹具设计 一、设计题目 拨叉加工工艺规程及铣削 尺寸为 18 的沟槽的 专用夹具设计 二、原始资料 (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 1 张 (2) 生产类型 :(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 三、上交材料 1绘制零件图 1 张 2毛坯图 1 张 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 套 4编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仅编制所设计夹具对应的那道工序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1 套 5绘制夹具装配图( 1 张 6绘制夹具中 1 个零件图( 配图出来后,由指导教师为学生指定需绘制的零件图,一般为夹具体)。 1 张 7编写课程 设计说明书(约 5000)。 1 份 四、进度安排 本课程设计要求在 3 周内完成。 1第 l 2 天查资料,熟悉题目阶段。 2第 3 7 天,完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并编制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3第 8 10 天,完成夹具总体方案设计(画出草图,与指导教师沟通,在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计的下一步)。 4第 11 13 天,完成夹具总装图的绘制。 5第 14 15 天,零件图的绘制。 6第 16 18 天,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7第 19 天,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输出打印。 8第 20 21 天,答辩 五、指导教师评语 该生 设计的过程 中 表现 , 设计 内容 反映的基本概念 及 计 算 , 设 计 方 案 , 图 纸表达 ,说明书撰写 。 成 绩: 指导教师 日 期 摘 要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大学中进行的第二次的课程设计,每次课程设计对毕业设计有着很大的帮助 这次设计的是 拨叉 ,有零件图、毛坯图、装配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各一张。首先我们要熟悉零件,题目所给的零件是 拨叉 。了解了 拨叉 的作用,接下来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 。然后我们再根据定位基准先确定精基准,后确定粗基准,最后拟定拨叉 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 is we is in of a of is we be of of to on of of we to 目 录 1、 拨叉 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 1 拨叉 的用途 . 1 查 拨叉 的工艺性 . 2 定 拨叉 的生产类型 . 2 2、确定毛 坯 、绘制毛 坯 简图 . 2 择毛 坯 . 2 定毛 坯 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 2 差等级 . 2 制 拨叉 毛坯简图 . 3 3、拟定 拨叉 工艺路线 . 3 位基准的选择 . 3 基准的选择 . 3 基准的选择 . 3 工阶段的划分 . 4 序的集中与分散 . 4 序顺序的安排 . 4 械加工工序 . 4 处理工序 . 4 助工序 . 4 定工艺路线 . 5 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工差的确定 . 8 . 8 其他时间的计算 . 14 . 14 出问题 . 15 计思想 . 15 具设计 . 16 位分析 . 16 6. 体会与展望 . 18 总结 19 参考文献 . 21 1、拨叉 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叉 的用途 1 零件的作用 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 拨叉的作用,用于车床中,起变速的作用 查拨叉 的工艺性 拨叉有 2 组加工面他们没有有位置度要求。 这 两 个加工面的分别为 1,以 外圆柱面 为基准的加工面,这组加工面包括, 左右端 面,和 20 的孔和键槽 2:以 20 孔为基准的加工面,这组加工面主要是宽 18 的槽 , 以 20孔和 40 端面为定位基准,铣 9 孔所在的凸台 , 9 和 3 的孔。 定 拨叉 的生产类型 已知此 轴承座 零件的生产纲领为 5000 件 /年,零件的质量 不足100机械制造工艺 与夹具 第 7 页表 确定该拨叉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 采用专用工装 。 2、确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2、确定毛 坯 、绘制毛胚简图 择毛 坯 零件材料为 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木摸 机械 砂型铸件毛坯。选 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 这对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有帮助。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还应安排人工时效。 定毛 坯 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由表 2表 2知,可确定毛胚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 差等级 由拨叉 的功用和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 0。 制轴承座毛坯简图 3 0 1 53 638803 0 2 618标 记 处 数 更 改 文 件 名 签 字 日 期设 计日 期图 样 标 记 重 量 比 例第张共 张1 : 13 23831 21 64 9403、拟定拨叉 工艺路线 位基准的选择 基准的选择 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为保证不加工表面和加工表面的位置要求,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根据零件图所示 , 对 拨叉 这样的零件来说,选择好粗基准是至关重要。以零件的上端的不加工平面作为粗基准 ,精 基准的选择:根据基准重合原则,选取 键槽孔 及已加工的底面作为精基准。 基准的选择 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 “基准重合 ”原则和 “基准统一 ”原则,以粗加工后的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 ,即以上端的不加工平面 为精基准。 工阶段的划分 该拨叉 加工质量要求一般,可将加工阶段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两个阶段。 在粗加工阶段,首先将精基准 准备好,使后续 工 序都可采用精基准定位加工,保证其他表面的精度要求;然后粗铣拨叉 40 左端面、又端面。在半精加工阶段,完成拨叉 左端面的精铣加工和 20 孔的钻沟槽 的 铣削 加工。 序的集中与分散 选用工序集中原则安排 拨叉 的加工工序。该 拨叉 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可以采用 对应 型 号 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以提高生产率;而且运用工序集中原则使工件的装夹次数少,不但可缩短辅助时间,而且由于在一次装夹中加工了许多表面,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 序顺序的安排 械加工工序 ( 1) 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原则,首先加工精基准 拨叉左右端面和 20 孔。 ( 2)遵循“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 3)遵循“先面后孔”原则,先加拨叉 右端面,再加工 20 孔。 处理工序 铸造成型后,对铸件进行退火处 理,可消除铸造后产生的铸造应力,提高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该拨叉 在工作过程中不承受冲击载荷,也没有各种应力,故采用退火处理即可满足零件的加工要求。 助工序 在半精加工后,安排去毛刺、清洗和终检工序。 综上所述,该拨叉 工序的安排顺序为:在 、热处理 基准加工 粗加工 精加工。 定工艺路线 制订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通过仔细考虑零件的技术要求后, 制定以下两种工艺方案 : 方案一 工序号 工序 名称 工 序 内 容 1 铸造 铸造工件 2 时效 时效处理 3 钻削 以 40 端面外圆为定位基准 钻,扩,绞 20 孔 4 拉削 以 40 端面, 20 孔为定位基准。拉宽 6 的键槽 5 铣削 以 40 端面外圆为定位基准 粗铣左端面 6 铣削 以 40 端面外圆为定 位基准 粗铣右 端面 7 铣削 以 40 端面, 20 孔为定位基准, 铣宽 18 8 铣削 以 20 孔和 40 端面为定位基准,铣 9 孔所在的凸台 9 钻 削 以 20 孔和 40 端面,宽 36 深 10的孔 10 钻削 以 20 孔和 40 端面为定位基准,钻 3 孔 11 检验 检验 方案二 工 艺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区别在于工序一把把钻 20 孔和拉键槽调整了顺序,而方案一把拉键槽放在的前面,而方案二则把他们放在了后面分,我们先做钻孔和拉键槽的话,不方便我们钻孔的夹具设计,工序号 工序 名称 工 序 内 容 1 铸造 铸造工件 2 时效 时效处理 3 铣削 以 40 端面外圆为定位基准 粗 铣左端面 4 铣削 以 40 端面外圆为定位基准 粗铣右端面 5 钻削 以 40 端面外圆为定位基准 钻,扩,绞 20 孔 6 拉削 以 40 端面, 20 孔为定位基准。拉宽 6 的键槽 7 铣削 以 40 端面, 20 孔为定位基准, 铣宽 18 8 铣削 以 20 孔和 40 端面为定位基准,铣 9 孔所在的凸台 9 钻 削 以 20 孔和 40 端面为定位基准钻 9 深 10 的孔 10 钻削 以 20 孔和 40 端面为定位基准,钻 3 孔 11 检验 检验 同时也能更好地保证工件的位置度要求 具体的工艺路线如下 工序号 工序 名称 工 序 内 容 1 铸造 铸造工件 2 时效 时效处理 3 铣削 以 40 端面外圆为定位基准 粗铣左端面 4 铣削 以 40 端面外圆为定位基准 粗铣右 端面 5 钻削 以 40 端面外圆为定位基准 钻,扩,绞 20 孔 6 拉削 以 40 端 面, 20 孔为定位基准。拉宽 6 的键槽 7 铣削 以 40 端面, 20 孔为定位基准, 铣宽 18 8 铣削 以 20 孔和 40 端面为定位基准,铣 9 孔所在的凸台 9 钻 削 以 20 孔和 40 端面,宽 36 深 10的孔 10 钻削 以 20 孔和 40 端面为定位基准,钻 3 孔 11 检验 检验 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工差的确定 拨叉零 件材料为 量为 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采用砂型机铸造毛坯。 1、 不加工表 面毛坯尺寸 不加工表面毛坯按照零件图给定尺寸为自由度公差,由铸造可直接获得。 2、 拨叉的 底面 由于 横向拨叉底面要与其他接触面 接触, 同时又是 20 孔的中心线的基准。 作为后序的基准,所以要进行精铣,其加工余量为 2 3、 拨叉 的轴孔 毛坯为实心,不铸造出孔。孔的精度要求介于 间,参照参数文献,确定工艺尺寸余量为 钻 ,扩,绞 720H 孔 钻孔: 扩: 铰: 720H 表面粗糙 度 均为 、 孔端面 采用铣一次走刀完表面加工,表面粗糙度为 据参考文献,其余量为 Z=2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 一 :铣 右端面 选择铣刀半径为 48数 Z=6(见工艺手册表 27) 0 /f m m Zd, 180 (切削表 切削表 (切削表 284 0 0 0 0 48 8 0 0dn n 机机 机铣床工作台进给量: 横向基本工时: 5 铣长 22 宽 18 选用机床: 式铣床 铣面: 选择铣刀半径为 12数 Z=6(见工艺手册表 27) 0 /f m m Zd, 180 (切削表 切削表 (切削表 0 0 42 8 0 0dn n 机机 机铣床工作台进给量: 横向基本工时: 105 工序三 钻 扩 绞 20 孔 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确定:钻 孔,扩 20,选用 机床: 式钻床 钻孔 19 选择 19速钢锥柄标准麻花钻(见工艺手册表 6) 0 . 4 3 /f m m r机(切削表 工艺表 16) 1 5 / m i (切削表 度 200 217 m i n/5 0 0 0 0 r/n(工艺表 5) 实际切削速度: m in/ 0 0 2 7 89 0 0 机1 机机工艺表 5) 扩孔 选择 速钢锥柄扩孔钻(工艺表 8) 由切削表 扩孔钻扩 时的进给量0 . 7 0 . 8 /f m m r ,并由工艺表 16 取 0 /f m m r机 扩孔钻扩孔时的切削速度 11()23c 钻由切削表 1 4 / m ,故: 1 1 1 1( ) ( ) 1 4 7 4 . 7 ( / m i n )2 3 2 3 m 钻m i n )/1000n c ( )( 按机床选取 6 8 / m 0 0 0 0 机机基本工时: 机铰 20: 选择 20速钢锥柄机用铰刀(工艺表 17) 由 切 削 表 1 . 0 1 . 5 /f m m r , 0 . 1 5 0 . 2 5pa m m,4 8 / m i 由工艺表 16 得 1 /f m m r机1000 1 0 0 0 ( 4 8 ) 5 1 1 0 2 ( / m i n )25 按机床选取 6 8 / m 基本工时: 1 拉宽 6 的键槽 卧式内拉床 序切削用量 及基本工时的确定:拉宽 6 的键槽 单面升齿,根据有关手册,削速度为 m 切削工时 式中: 3 的长度系数取 ,取 ( 所以拉刀同时工作齿数 z=l/p=43/削工时 铣 18槽 选用 立式 铣床 . 选择刀具 刀具选取不 重磨损高速钢三面刃铣刀,刀片采用 p , 00 , 25 , 4z 。 2. 决定铣削用量 1) 决定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余量不大,一次加工完成 p 2) 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 立式 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m 978012510001000 rd vn s 按机床标准选取500 r m i n/ 0 0 500801 0 0 0 w 3) 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 6 , 进给速度查表可得 v =机动工时为 m m 工序 六 :钻 ,: 式钻床 钻孔 9 选择 9速钢锥柄标准麻花钻(见工艺手册表 6) 0 . 4 3 /f m m r机(切削表 工艺表 16) 1 5 / m i (切削表 度 200 217 m i n/5 0 0 0 0 r/n(工艺表 5) 实际切削速度: m in/ 0 0 5 8 0 0 0 机216 1 机机工艺 工序 七 :钻 孔 选用机床: 式钻床 钻 2 孔: 选用 2 高速钢锥柄麻花钻(工艺表 6) 由切削表 工艺表 16 查得 0 . 2 8 /f m m r机1 6 / m i (切削表 r / m i n )61000 c (机 802V c 机基本工时: 1 036221 其他时间的计算 除了作业时间(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之和)以外,每道工序的单件时间还包括布置工作的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的时间和准备与终结时间。由于轴承座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分摊到每个工件上的准备与终结时间甚微,可忽略不计;布置工作的时间 作业时间的2%7%,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 作业时间的 2%4%,这里 均取 3%,则各工序的其他时间可按关系式( 3%+3%)( tj+算,它们分别为: 粗镗孔工步的其他时间为: tb+6%x(半精镗孔工步的其他时间为: tb+6%x(夹具是一种能够使工件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准确定位和牢固夹紧的工艺装备,它广泛地运用于机械加工,检测和装配等整个工艺过程中。在现代化的机械和仪器的制造业中,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率,降低制造成本,一直都是生产厂家所追求的目标。正确地设计并合理的使用 夹具,是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同时也扩大各种机床使用范围必不可少重要手段。 夹具零件图: 出问题 ( 1)怎样夹紧;设计夹具由螺旋夹紧工件。 ( 2)设计的夹具怎样排削; 三面刃铣刀进行铣削时,可以在铣削的槽的末端排削 。 ( 3)怎样使夹具使用合理,便于装卸。 计思想 设计必须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保证夹具的操作方便,夹紧可靠,使用安全,有合理的装卸空间,还要注意机构密封和防尘作用,使 设计的夹具完全符合要求。 本夹具主要用来对 尺寸为 18 的沟槽 进行加工,这个孔尺寸精度 要求为 面粗糙度 削 以可满足其精度。所以设计时要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具设计 位分析 ( 1)定位基准的选择 据夹具手册知定位基准应尽可能与工序基准重合,在同一工件的各道工序中,应尽量采用同一定位基准进行加工。故加工 尺寸为18沟槽 时,采用 20 孔的轴线为定位基准 作为定位基准。 ( 2)定位误差的分析 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夹具的主要定位元件为 一个面与一个 芯轴 定位,因为该定位元件的 工序基准为 槽的上端面 , 80 长度的公差等级 。 所以 Z 轴方向 所以基准 不 重合 误差 b=0=于存在间隙,定位基准会发生相对位置的变化即存在基准位移误差。 Y=( d) /2 d = y=于工序基准不在定位基面上,所以定位误差 D= B+ Y=为槽的粗糙度比较高所以选 1, T= 所以在 Z 轴方向夹具设计合格。 Y 方向不需要计算控制定位误差。 X 方向 定位基准为右端面, 右端面为加工面 工序基准也为左 端 面 。 所 以 基 准 不 重 合 误 差 为 B=0 , 基 准 位 移 误 差 为 Y= D=的粗糙度不高,所以 1 即可, T/3= D= 所以 X Z 以夹具设计合理。 6. 体会与展望 通过这三个星期的学习,我们在老师的修改与指导下下,终于完成了夹具的设计。在这次设计中历练了我的设计的能力,以及对 于一个零件加工方法的认知。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第二阶段是专用夹具设计。第一阶段我运用了基准选择、机床选用等方面的知识;夹具设计的阶段运用了工件定位、夹紧机构及零件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经过这三个星期的设计,我基本掌握了零件的加工过程分析及工艺文件的编制、专用夹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学会了查找相关手册、说明书等,以及选择使用工艺装备等等。 总之,这次设计使我在基本理论的综合运用及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得到了一次较好的训练。让我们对机械制造的知识有了更加全方位的了解 ,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有些数据的查找与使用方面略显不足,而且对于有些公式中的未知量也不是很熟悉。 总的来说,这次设计,使我们在基本理论的综合运用及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得到了一次较好的训练。提高了我们的思考、解决问题创新设计的能力,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同学们批评指正! 总 结 这次设计是大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门科目,它要求我们把大学里学到的所有知识系统的组织起来,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总体考虑,需把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 机床概论、公差与配合、机械加工质量、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专业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自学与创新能力。因此本次设计综合性和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所以在设计中既了解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注意了生产实践的需要,将各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来完成本次设计。 这次 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发现 ,提出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更是在学完大学所学的所有专业课及生产实习的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训练。这次毕业设计使我以前所掌握的关于零件加工方面有了更加系统化和深入合理 化的掌握。比如参数的确定、计算、材料的选取、加工方式的选取、刀具选择、量具选择等; 也培养了自己综合运用设计与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以及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锻炼与提高;再次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理论与实践也存在差异。 回顾起此次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完成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整整一学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学到了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 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的实用,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应用。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当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让自己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复习了一遍。 这次设计虽然顺利完成了,也解决了许多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