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讲义).doc_第1页
SPC(讲义).doc_第2页
SPC(讲义).doc_第3页
SPC(讲义).doc_第4页
SPC(讲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计过程控制SPC一、 基本概念:1. 随机现象:在大量的重复试验中,具有统计规律性的不确定现象。分类: 确定现象:事情没发生,就已知道结果。不确定现象:事情没发生,无法知道他的结果,即没有办法事先预测它的结果。不确定现象会呈现某种规律。2. 统计技术:是确定随机现象的数学规律的一门学科。统计技术的两个范畴(领域):(1) 统计推断:通过数据的采集,对未来事物进行预测和推断,如天气预报、算命。(2) 统计控制:通过数据的采集对未来事物进行预测和控制,如SPC。统计技术应用(要求)条件:A. 管理扎实,产品有可追溯性;B. 5M标准化:人、机、料、法、环。C. 经过培训:人员。D. 必要的物质条件:检测手段。3. 随机分布:质量特性数据分布所符合的规律。例:十堰地区男性身高统计:身高人数1.55301.651001.72001.754001.81501.8550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1两头小,中间大;2两侧对称;3平滑联接。质量特性(正态分布曲线):(1) 分布的宽度:用来衡量分布宽度,越窄越好。(2) 分布的位置:用偏移量来量化描述分布位置。=0时,重合4. 变差:指一个数据级相对于目标值存在的不同差异。(实际上是指质量数据的不一致性、离散性)。二、 统计过程控制:1. 过程控制系统:(1) 过程控制的要求:要明确过程特性;要明确过程特性的目标值;监测特性,并与目标值比较。(2) 对过程(生产制造)采取措施:A. 改变操作:人员培训、材料的更换。B. 改变基本因素:修设备,改善人的交流,交流主要手段:交接班记录。C. 改变过程设计:工艺变化、环境调整。2. 变差的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1) 形成变差的普通原因:常规的、连续的不可避免的影响产品特性不一致的因素。例如:操作技能、设备精度(本身有加工误差,不是恒定的)、工艺方法、工作环境。特点:1. 该因素作用到每个零件上; 2. 不会改变特性的分布。(2) 形成变差的特殊原因:特殊的、偶然的、断续的、可以避免的影响产品特性不一致的因素。例如:刀具不一致、模具不一致、材料不一致、设备故障、人员情绪。特点:1. 不是作用到每个零件上。 2. 会使特性分布改变。(3) 变差的分析:A. 当我们的制造过程仅仅有普通原因时,称为过程受控。Why? 因为分布不会改变。B. 当我们的过程存在着特殊变差时,称为过程失控。Why? 因为分布会改变。(4) 消除变差原因的措施:A. 消除特殊原因造成的变差:采用局部措施(统一刀具、模具,修复设备等),由操作人员实施,可以纠正约15%的问题。B. 减少普通原因造成的变差:采用系统措施(培训、改变工艺、改变环境、提高设备精度等),可以纠正85%的问题,由管理人员实施。(5) 消除变差的目的:A. 消除特殊原因造成的变差:使过程受控,要使输出可预测。B. 减少普通变差:1. 提高顾客满意度,提高产品的一致性。2. 降低成本,放宽检验频次。 即著名的损失函数:趋于标准值时,顾客满意。 3. 过程控制和过程能力:(1) 过程能力的四种类型:A. 过程受控,满足规定要求。B. 过程失控,不完全满足规定要求。C. 过程失控,但是满足规定要求。D. 过程失控,不完全满足规定要求。(2) 可接受的过程条件:A. 受控;B. 仅存普通原因造成的变差。C. 分布呈正态。D. 分布的宽度、位置要满足规定的要求。 以上全部满足,方可接受。(3) 过程改进循环及过程控制:A. 分析过程:a. 调整过程,使之受控。b. 计算过程能力指数。B. 维护过程:不断地查找特殊变差,并消除之。C. 改进过程:减少普通变差。4. 控制图:SPC的工具。(1) 什么是控制图?1920年美国休哈特博士发明。控制图:中位线、上控制线UCL、下控制线LCL,一组连续描点,组成控制图。(2) 控制图与正态分布:规范限 错判率A. 2: 100-68.25%B. 4: 100-95.44%C. 6: 100-99.73%=0.27%D. 8: 100-99.99%控制图异常过程呈现非正态分布过程失控不合格将要发生(3) SPC作用:预防不合格;证据;分析变差;为操作者提供沟通的语言。(4) 种类:A. 计量型控制图:a. X-R均值-极差图;b. X-S均值-标准差;c. X-R中位数;d. X-MR单值-移动极差。MR2=X3-X2;MR1=X2-X1;X一个子组抽一件产品。为什么计量型控制图总是成对出现?一张图观察位置,一张图观察宽度。B. 计数型控制图:单一出现a. P图:不合格品率;b. NP图:不合格品数;c. C图:不合格品数;d. U图:不合格品数。 三、 计量型控制图:X-R:1. 准备阶段:建立适合的环境;确定作图的特性:选择一个该工序的主要质量特性。确定测量系统:谁来测?如何测?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变差:尽可能地不换材料,刀具、模具(仅限第一张图)。2. 制图阶段,八个步骤:(1) 确定子组大小、频率和子组数:子组(样本容量):一组连续的数据,一组连续的采样数,一般取5个。频率:隔多长时间抽一个子组,根据该工序的生产节拍。子组数:每张控制图上所抽取的子组数量,常用25个。(2) 建立控制图,并记录数据。(3) 计算每个子组的均值及极差:X=(x1+x2+x3+x4+x5)/5;R=Xmax-Xmin(4) 确定坐标的刻度:X图:Xmax-Xmin应为全部均值(Xmax-Xmin)2;R图:0Rmax(前四个R 中的Rmax)2(5) 将X、R值描于图上。(6) 计算控制图的中位线X,R,描于图上。X=(x1+x2+x25)/25;R=(R1+R2+R25)/25(7) 计算控制线:R图:UCLR=RD4;LCLR=RD3;X图:UCLX=X+A2R;LCLX=X-A2R;(8) 将控制线描于图上。3. 分析及延长控制限阶段:(1) 异常情况的分析:A. 出现超限的点:说明:存在着偶然的孤立的特殊变差。分析:人员情绪、原料的疵点,设备的突发性故障、能源供应的短期失常。B. 出现非随机图形:若不能使控制图上以上的点落在中间区域内即为非随机图形。说明:呈现彼此相关的特殊变差。分析:刀具、材料不一致性,模具不一致,能源供应的不稳定性。C. 出现链:连续7点上升或下降,位于中心线一侧。X图有四种链,观察位置。R图只有两条链,宽度,连续7点下降或位于中心线一侧的情况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说明:存在着有规律的特殊变差。分析:设备故障的早期发生,刀具、模具的早期磨损。(2) 延长控制限:控制限只做第一张时计算,以后直接使用。A. 无异常时,控制限可以长期使用。B. 有异常时:失控原因已被识别并排除,剔除该点的数据,重新计算X及控制限,长期使用。 注意:剔除最多只能剔走5个点,超过5个点原则,重新制图。4. 计算过程能力指数阶段:(1) 过程能力指数:是一个量化的过程能力,运用统计技术原理,描述该过程的不合格品情况。CPK=1.33,不合格品率60ppm条件:1. 分布要呈正态;2. 过程受控。CP:过程均值X与规范中值一致时的过程能力指数。规范中值是标准值。CPK:过程均值X与规范中值不一致时的过程能力指数。PP: 过程均值X与规范中值一致时的过程能力指数。PPK:过程均值X与规范中值不一致时的过程能力指数。CP、CPK:研究稳定过程仅存普通变差(现生产能力指数)。Pp、Ppm:研究初始过程(新产品首次投产、新的生产线投入、工艺发生了重大变化)存在着特殊及普通变差(初始过程能力指数)。(2) 过程标准差:A. 固有标准差:R/d=R/d2,用来计算CP、Cpk。B. 总标准差:R/d=1/(n-1)(Xi-x)2,用来计算Pp、Ppm。(3) 计算公式:CP=T/6R/d ;CPK=(T-2) /6R/d;=(X-规范中值)PP=T/6s;PPK=(T-2) /6s;上述公式仅限于等边公差。(4) 特殊情况的处理:A. 不等边公差:CPK=(USL-X) /3R/d;CPK=(X-LCL) /3R/d,要计算二遍估取较小值,为该工序的过程能力指数。B. 单边公差:属于泊松分布。不要用控制图控制,质量特性,用Ppm来表示过程能力指数。四、 计数型控制图:P不合格品率。1. 准备阶段:(同X-R);2. 制图阶段,6个步骤:(1) 选择子组大小(或样本容量)步骤,样本数:子组大小要求要足够大,每次至少50个;频率可适度地放宽;样本数仍取25个样本。(2) 计算每个子组的不合格品率:P=np/n;np该子组的不合格品数;n子组大小。(3) 记录数据并建立控制图,选择坐标的刻度,备注中做记录(有5M发生变化的情况)。P图:0Pmax Pmax1.5(4) 计算P平均值,把P平均线描于图上:P=(P1+P2+P25)/25(5) 计算P图控制线:UCLP=P+3(P(1-P)/n1/2)1/2; LCLP=P-3(P(1-P)/n1/2)1/2; n为子组大小;P:P平均值。(6) 将控制线描于图上。3. 分析延长控制线(同X-R):不同之处:超下限属正常;仅有两条链上升、上侧,而下降、下侧不是异常。4. 计算过程能力指数,用P表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