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_第1页
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_第2页
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_第3页
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_第4页
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闷闷不乐:_。迷惑不解:_。(2)文中“闷闷不乐”是形容谁的心情?为什么会闷闷不乐?(3)父亲面临“道德难题”具体指什么?(4)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父亲是怎样解决这个道德难题的?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_,几下就扫得_。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_,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_的乐谱。(1)在文段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立刻便有一群海鸥_,几下就扫得_。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_,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_的乐谱。(2)用横线在文段中画出一个比喻句:_。这个比喻句把_比作_。(3)从画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生命短暂,_,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_生命短暂,_,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有限_ 短暂_(3)课文从_、_、_三件小事中,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即_。(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画“_”的句子?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不仅不能动弹,而且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尽头了。 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可怕的悬崖上。(1)“尽管如此”中的“如此”指的是什么?(2)普罗米修斯受到哪些残酷的折磨,请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3)普罗米修斯哪些地方让你敬佩?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吗?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欺负_ 性格_(2)“愈是寒冷”中“愈”的意思是( )(3)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句子的意思是( )(4)“气节”在课文中的意思_。6. 课内阅读。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_,有不一样的_;不一样_,有不一样的_。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 ;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1)把选文内容补充完整。(2)选文介绍的是大自然_的声音。(3)选文向我们介绍了两种声音,当_拂过,发出的声音是轻柔的,当_吹起,合奏出雄壮的乐曲。(4)选文的中心句是:_。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滥竿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ln)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使人:叫人。必:总是。处士:没有做过官的人。请:要求。廪食:公家供给粮食。以:跟别人相同。好:喜欢。(1)联系注释与土下文解释句子。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2)南郭先生逃跑的原因是_。8.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道旁李苦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 诸儿竞走取之 , 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尝:曾经。诸:众,各。游:游玩,玩耍。子:果实,指李子。折枝:折,弯曲。把树枝压弯了。竞:争着。走:跑。之:它,这里指李子。唯:只有,仅。信然:确实这样。(1)“道旁李苦”的意思是_。(2)王戎如何判断出李子是苦的?(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猴打算为自己做一套新衣。 他向大象伯伯请教:“我做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布料?”大象伯伯说:“我看最少也得17米。”小猴有点不相信,又向松鼠叔叔请教。松鼠叔叔说:“我看17厘米就够了。” 究竟谁说得对呢?小猴为难了,决定向山羊阿姨请教。山羊用米尺在小猴身上量了量说:“不是17米,也不是17厘米,而是17分米。” 小猴买了17分米布,请山羊阿姨帮他做。新衣做好了。小猴穿上新衣来到湖边一照,啊!真合适。(1)短文共_段,第二段共_句话。(2)小猴做新衣,先请教_,再请教_,最后请教_。(3)小猴能穿上合适的新衣是听了(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鲁迅先生珍惜时间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甚至逝世前几天也坚持工作,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1)找出短文中的两句名言。(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3)为什么说“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4)这篇短文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11. 文章第二自然段紧扣色彩与形态描写展示出了三亚浓浓的热带风情气息。你能选择一处喜欢的环境,也尝试着从形态与色彩方面描写出它的美吗?1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他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种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树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 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 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老人种的那片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最漂亮的,卜楼,要买汽车,要娶本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面,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1)短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2)读下列句子,完成填空。“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这些话叙述了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3)“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4)“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这句话体现了老人的什么精神?13. 阅读下列短文,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_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_,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_,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_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_,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_,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2)画线句子是选文第一自然段的_,这段话是按照先_后_的顺序来写的。(3)“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中的“这”指的是_;“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中“故地”是形容_,“想去就去”是说_。(4)“我”为什么觉得一遍又一遍地读书“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14.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邓政委的棉衣 1947年8月,大别山上已经是寒霜季节。由于我军远离后方,被服供应不上,邓小平政委和十几万将士仍穿着单薄的旧棉衣。战士们心疼地说:“我们没什么,要是把政委冻坏了,还怎么指挥我们打仗?”于是便聚在一起,专门为邓小平同志做了一套新棉衣。 第二天,副官长抱着这套新棉衣走进政委的小屋。他看到政委正伏在桌上聚精会神地看文件,便轻手轻脚地走到跟前,小声说:“首长,这是您的新棉衣。”政委放下笔,搓搓手,看到副官长抱着的新棉衣,一时没弄清是怎么一回事。副官长说明情况后,政委站起来严肃地说:“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大家穿得和我一样单薄吗?棉衣破了,可以补一补再穿嘛!”他看到副官长左右为难的样子,又慈祥地笑了:“这样吧,棉衣既然做好了,就给通讯员小万吧,他年龄小,身体又单薄。”在一旁的小万赶忙说:“不行,不行!这是专门给首长做的。”政委在屋里来回踱了几步,用手指了指门,命令似地说:“就这样吧!”然后又坐下继续工作了。 邓政委的模范行为,长期为群众所传颂。(1)给带下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战士们心疼地说_A.疼痛 B.关切、喜爱邓政委的模范行为,长期为群众所传颂。_A.做 B.变成 C.被(2)结合句子的意思解释划线的词。邓小平政委仍穿着单薄的旧棉衣。单薄:_小万的年龄小,身体又单薄。单薄:_(3)总结本文记叙的顺序。先写:_;再写:_;最后写:_。1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仔细细地观察。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1)“粗心的小朋友”指_。(2)“许许多多的知识”指_。(3)仿照例词写一写。很多很多、_、_许许多多、_、_(4)写出反义词和同义词。粗心_ 粗心_(5)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写一写。16. 课内阅读。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二十一天后,老母鸡从破窗户里走了出来,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叽叽,谢谢!”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1)“小小的声音”是_发出的。(2)故事中“小猫刚刚离开,老母鸡又来请求老屋不要倒下,”根据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我猜到老屋应该会觉得_。(3)我们从选文中可以体会到( )。1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船底鱼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鮣(yn)。鮣的体型长得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底鱼。 鮣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四海的过程中,遇上了饵(r)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下来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自己乘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及其他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息。这时,它的细长尾巴,似海藻随海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继续吸附上新“船”。鮣在大海中乘船周游,_省力气,_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1)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前进_ 短暂一一_ 附近_(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良机:_ 周游:_(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鮣在大海中乘船周游,_省力气,_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4)鮣乘的“船”指的是_。鮣离开乘的“船”去吃一顿可口的美餐,这个“美餐”是指_。(5)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一举两得,“一举两得”指的是_。18. 重点段落品析。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 )这绳子够长了( )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 )小男孩说完就扯了扯胡子,他确定足够牢固,就剪了一段用来放风筝。 (1)找出小男孩说的话。(2)在文中的括号中加上标点符号。(3)这段话写了胡萝卜先生做的好事是:19.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孤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条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1)“袅”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再查音节_。和“清香袅袅(ABCC)”一词结构相同的词语还有_、_。(2)“张望”的本义是_,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仿佛看到了_(3)“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中“这样的道理”是指_。(4)联系全文想一想,你认为安静是个怎样的孩子?20.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2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欲速则不达 子夏为莒父宰 , 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注】选自论语子路。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莒父宰:莒父地方的总管。莒父,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问政:向孔子请教怎样办理政事。【附参考译文】 子夏到莒父做总管,向孔子请教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办不成大事。”(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2)说说你从这则短文中悟出的道理。22.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1)根据意思写词语。A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_B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_(2)短文连用了两个_句,请你再仿写一个句子。_。23.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日:“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令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gng gng)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日:“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予对日:“齐之临淄三百闾(l),张抉(mi)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日:“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日:“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xio xio)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1)为文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更_(gng gng)道不肖_(xio xio)主(2)用自己的话来理解画线句子。(3)出自本文的三个成语是_、_、_,这三个成语用了_的修辞手法来表现齐国人多。(4)这则古文告诉我们,晏子是一个_的人。(请用两个四字词语回答)2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绿色装点人生 在武都区白龙江北岸,有一个叫柳树梁的地方,梁上有600多亩树林和一位老人有关。他叫李友忠,今年70岁,是武都区两水镇两水村的普通农民,老人从1989年开始在柳树梁种树,一种就是20年。当地群众说:“李老汉的头发白了,可柳树梁绿了。” 阳春三月,我们来到柳树梁,漫山遍野的松树、油橄榄覆盖着昔日的童山,成群的山雀鸣叫着飞来飞去,使山林充满生机。 在一片油橄榄树下面,李友忠老人正在浇水,他对我们说:“今年春天雨水少,现在气温回升又快,不多浇点儿水,树的生长就会受影响。”“这里原来是寸草不生的黄土梁,每到雨季,山洪泥石流沿一条条小沟流下来,冲毁农田,有时候直接影响村上群众的生命安全。天晴的时候,遇上大风,满山尘土飞扬。”李友忠回忆道。 当时,李友忠想栽树,可是家里穷,连娃娃上学的钱都得东借西凑,哪来的钱买苗种树?1989年,机会来了,他用办砖瓦厂积累的1万多元钱承包了村后柳树梁的一片荒山,为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李友忠从种洋槐入手,用了1个多月,种植了30亩,可之后的5个多月里,当地降雨量比往年偏少,加上没有掌提造林技术,几十亩树苗没有一棵成活。 李友忠没有灰心。第二年春天,经过多方咨询,他开始在陡坡上大规模兴修平台,由于量大,李友忠动员全家老小一起上阵,还雇了20多名劳力,经过3个月的时间,修出水平台50余亩。他买来柑橘、侧柏、松树等树苗进行栽植。 为了保苗,李友忠从5里之外的白龙江边靠人背富驮运水,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当年秋天大部分树苗都扎根成活,看着绿油油的小树林,李友忠心里乐开了花。 就这样,每年春天,不管刮风下雨,李友忠都去栽树,一棵、两棵、三棵直到天黑才收工。截至1999年春天,先后植树500余亩。 面对着我们,李友忠动情地说:“我已种了20年的树,今后还要继续扩大面积,我老得种不动了,就让儿子、孙子去种,一辈一辈接着种下去 , 肯定能把荒山变成森林。”(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漫山遍野:_。寸草不生:_。(2)“机会来了”中的“机会”指的是_。(3)在文中找出描写昔日柳树梁面貌的句子;在文中找出描写今天柳树梁面貌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4)为了栽树,李友忠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如何做的?(5)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完成练习。读着文中画线的句子,我想到了_这个故事。这句话表现了李友忠的_精神。(6)你是如何理解“李老汉的头发白了,可柳树梁绿了”这句话的?2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推推坐在身旁的小高,笑着说:“你那个纸箱的秘密,现在该公开了。” 小高说:“你早就明白了嘛。” “这么说,你真想让那些蝴蝶什么的在这里安家?” 小高点点头告诉我,晚饭以前,他已经把纸箱里的小昆虫全放了。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第二天我醒来时,天已经放亮了。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明白_ 相信_(2)照样子写词语。笑嘻嘻、_、_、_、_(3)联系上下文填空。“纸箱的秘密”指的是_,作者“明白”了_。(4)“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小精灵”指的是_。这个句子表面上赞扬_,实际上是小高内心的表白;_点明了文章的中心。(5)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2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1)解释划线词的含义。以至于斯也斯_(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不超过10个字)2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荷花 每当我去公园玩,总要去池子边观赏那洁白的荷花。荷花,它出污泥而不染,总是保持着自己洁净的本色。 荷花的花瓣,呈瓜子形,洁白似玉,花里托出一个倒过来像个小窝头一样的深绿色莲蓬。远远看去,荷花的花瓣组成了一个精巧的五色摇篮,莲蓬像一个婴儿躺在里面。一阵微风吹过,荷花左右摆动,就像慈爱的母亲在摇着摇篮,哄自己的孩子入睡。 荷花下面是一杆碧绿的茎,一直插到水下的污泥里,再由粗壮的根长出一节节的鲜美的藕。清澈(ch)的水面上,漂浮着一片片荷叶,上面托着几颗水珠,那水珠真像顽皮的小孩子在玩耍,从荷叶这头滚到那头,真有趣。 荷花真美,让人越看越爱。我爱荷花!(1)这篇短文是围绕_来写的。(2)短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荷花的可爱,作者先写了荷花的_,接着写了_、_、_、_。(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观赏_ 保持_ 精巧_慈爱_ 顽皮_ 洁净_(4)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再选一个抄下来,并说出把什么比作什么。28.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