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卷(一)生物与环境(一) A卷_第1页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卷(一)生物与环境(一) A卷_第2页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卷(一)生物与环境(一) A卷_第3页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卷(一)生物与环境(一) A卷_第4页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卷(一)生物与环境(一) 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卷(一)生物与环境(一) 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播到土壤中的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 A . 种子不完整B . 土壤太干燥C . 以上都可能2. (2分) 在实验时,要在盒内垫纸巾。关于纸巾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 防止种子滚动B . 使种子获得适量的水分C . 保温的作用3. (2分) 冬天到了,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飞到南方,有一些鸟类,比如麻雀、喜鹊会留在本地,这是因为( )。 A . 它们无法飞那么远的距离B . 它们已经适应寒冷的环境C . 它们会通过冬眠度过寒冬4. (2分) 把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放在常温下,一组放在冰箱内,保持低温,同时都加适量的水,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 A . 光B . 温度C . 水5. (2分) 设计对比实验时,往往只能改变( )条件,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 A . 一个B . 两个C . 三个6. (2分) 为了研究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我们要把两盆相同的绿豆芽( )。 A . 一盆放在阳光下,另一盆放在黑暗处,都浇适量的水B . 都放在阳光下,一盆浇适量的水,另一盆不浇水C . 都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密闭的地方,另一盆放在开阔的地方。7. (2分) “小草蚜虫瓢虫小鸟”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 A . 小草B . 蚜虫C . 瓢虫8. (2分) “小草蚜虫瓢虫小鸟”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 A . 小草B . 蚜虫C . 瓢虫D . 小鸟9. (2分) 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A . 广东红树林保护区B .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C .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10. (2分) 我们制作的生态瓶,应该放在( )的地方。 A . 阴暗B . 有阳光C . 阴暗、有阳光都行11. (2分) 选择题。 (1) 我们要用透明的瓶子来制作生态瓶,这主要是因为( )。 A .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B . 生态瓶中的小鱼需要阳光C . 水的蒸发需要阳光(2) 在生态瓶中放置动物和植物时,应( )。 A . 先放动物B . 先放植物C . 一起放动物和植物(3) 生态瓶中植物的主要作用是( )。 A . 美化环境B . 提供氧气和食物C . 固定沙子(4) 我们制作的小生态瓶要想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 )。 A . 生态瓶要美观B . 生物种类和数量要配比合理C . 生态瓶要放置在强光下(5) 生态瓶里的非生物为动物提供了( )。 A . 食物B . 栖息地C . 能量(6) 建造好的生态瓶,最适合把它放在( )。 A . 墙角安全处B . 阳台通风处C . 桌下阴暗处12. (2分) 生态瓶中植物的作用是( )。 A . 美化B . 提供氧气C . 固定沙子13. (2分) 选择题。 (1) 制作生态瓶时,小鱼的数量( )。 A . 越多越好B . 越少越好C . 要与植物的数量相匹配(2) 增加生态瓶里小鱼的数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 )。 A . 减少B . 增多C . 不变(3) 减少水和添加动植物( )引起生态瓶中生物的变化。 A . 会B . 不会C . 不一定会(4) 生态瓶中的鱼经常浮到水面,这是因为水中的( )减少了。 A . 二氧化碳B . 氧气C . 食物(5) 如果生态瓶里的动物增加一倍,生态瓶里的水的水质( )。 A . 变好的时间更短B . 变差的时间更短C . 没有变化(6) 鱼在水中,口总是交替张开与闭合,它这是在( )A . 不停地喝水B . 进行呼吸C . 吞水产生水流而运动(7)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为了增加收入,鱼塘里投放的鱼苗越多越好B . 为了节约成本,减少鱼塘里的水量C . 为了优化水质,在鱼塘中放人适量的水草14. (2分) 选择题。 (1) ( )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A . 沙尘暴B . 下雪C . 阴天(2) 人类过度捕杀百灵鸟会导致( )。 A . 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B . 粮食增产C . 蝗虫增多(3) 据报道,几乎每年都有至少一种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从地球上消失。( )是加速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 A . 自然灾害B . 天敌过多C .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4) 一些珍稀的动物面临灭绝,保护它们的最好办法是( )。 A . 进行人工饲养B . 建立自然保护区,使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被破坏C . 消灭它们的天敌(5) 数百年前,我国的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消失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北方寒流长期侵袭B . 人类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C . 森林中的野生动物过多(6) 使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不平衡的因素是( )。 A . 人为因素B . 自然因素C . 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7) 下列保护野生动物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 将所有的野生动物都放到动物园里养殖B . 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C . 打击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的行为15. (2分) 数百年前,我国的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变成荒山,主要原因是( )。 A . 北方寒流长期侵袭B . 过度开发破坏生态平衡C . 长期旱灾,赤地千里二、 判断题 (共10题;共20分)16. (2分) 做种子发芽实验只需一粒种子即可。( ) 17. (2分) 香蕉树、松树和仙人掌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18. (2分) 仙人掌生长在热带沙漠里,所以仙人掌的生长不需要水。( ) 19. (2分) 植物生长离不开水,所以养花时一定要不停地浇水。( ) 20. (2分) 移植绿豆幼苗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破坏根部。( ) 21. (2分) 池塘里所有的鲤鱼生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像这样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生态系统。 22. (2分) 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如兔、鼠等。 ( ) 23. (2分) 非生物在生态系统里不起任何作用。 ( ) 24. (2分) 生态瓶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 25. (2分) 一群蚂蚁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了一个蚂蚁群落。 ( ) 三、 填空题 (共8题;共12分)26. (1分) 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是_、_、_。 27. (2分) 填表题。如果去户外找蚯蚓,在哪些地方容易找到蚯蚓?将下面列出的环境条件中适合蚯蚓生活的填到表格里(填文字内容)。A 干燥的沙堆 B花坛的土壤 C草地 D柏油路面 E操场跑道上F岩石堆的缝隙 G菜园的土壤中 H树上 I小区墙角的土壤中28. (2分) 填空题。 (1) 蚯蚓喜欢生活在_、_的环境中。 (2) 将蚯蚓放人下图中的盒子内,我们会发现_处蚯蚓数目最多,_处蚯蚓数目最少。(3) 用对比实验研究问题,应使实验中要研究的那个条件_,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29. (2分) 生物之间的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_。30. (1分) 在“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 31. (1分) 生态瓶中的小动物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水中有食物和_等物质,这些物质的制造者是_。 32. (1分) 自然界中的各种_和_互相作用、互相依存,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做_。 33. (2分)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结合图片回答问题。 (1) 找出图中错误的食物链,并改正。 错误之处:_。改正:_。(2) 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 四、 探究题 (共4题;共23分)34. (5分) 某小组为了“探究蚯蚓是否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完善实验过程,并回答相关问题。 (1) 完善实验过程。 “探究蚯蚓是否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实验设计提出问题探究蚯蚓是否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实验假设_。实验材料蚯蚓5条、手电筒、鞋盒、纸板。实验步骤鞋盒底部铺上湿巾,用纸板将鞋盒分成两部分,一端留有窄小的通道。盖上鞋盒,在一端剪出一个可以伸出手电筒的圆孔。_,几分钟后,打开盒子,观察现象。实验现象_。(2) 结合实验过程以及相关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我发现,蚯蚓适宜生活在_的环境里。在下图中标出实验材料的名称_。在鞋盒底部铺湿巾的目的是(_)。A探究蚯蚓是否喜欢潮湿的环境 B模拟蚯蚓生活的环境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蚯蚓_?35. (8分) 同学们在进行小组观察活动发现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有不同,记录表如下。 生态瓶的情况第一次观察第二次观察第三次观察水较多010水较少465(1) 从图表可知在_情况下小鱼生活得更好,_情况下小鱼频频浮出水面,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_(填“拥挤”“口渴”或“缺氧”)。 (2) 你认为上述实验中哪个做法能保证实验数据更可靠一些。_。 (3) 这样的观察活动和我们在科学课上经常做的_实验相类似。 36. (3分) 实验内容: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提出问题:光会影响蚯蚓的生活吗?作出假设:_。设计方案:材料用具:20条蚯蚓,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和_两种环境。方法步骤:将蚯蚓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等的蚯蚓,静置2分钟。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蚯蚓数目,统计10次。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蚯蚓数目表环境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6分钟7分钟8分钟9分钟10分钟11分钟明亮/个3222232212黑暗/个17181818181718181918结论:_对于蚯蚓的生活有影响,蚯蚓喜欢在_的环境中生活。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37. (7分)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将12颗完好的豌豆种子分成6对,架 在铁丝圈上,放人盛水的烧杯中,中间的豌豆一半浸在水中,并放在如下图所示的环境中(假设水中没有空气)。(1) 这个小组的实验是为了验证_。 (2) 同样条件的种子都放两粒是为了_。 (3) 几天后,该小组看到只有第_对种子发芽了,这说明种子发芽_。(4) 第_对种子可以说明种子发芽除了需要充足的水分、空气外,还需要一定的温度。“温度适宜、水分充足,但没有空气种子仍不能发芽”的是第_对种子。 (5) 第1对种子没有发芽的原因是_。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1-2、11-3、11-4、11-5、11-6、12-1、13-1、13-2、13-3、13-4、13-5、13-6、13-7、14-1、14-2、14-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