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题库综合试题 附答案.doc_第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题库综合试题 附答案.doc_第2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题库综合试题 附答案.doc_第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题库综合试题 附答案.doc_第4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题库综合试题 附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题库综合试题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最低应该由所属( )责令限期改正。A.县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C.省级人民政府D.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2、沈老师收集废旧轮胎、破篮球、废纸箱、塑料绳等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将之改造成各种合适的教具、学具,这表明老师具有( )。A.教学资源开发能力B.课程组织实施能力C.教学程序设计能力D.教育科学知识3、下列做法中,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是( )。A.小刚的妈妈经常检查他的作业和日记本B.课间休息时教师王某在教室外面的走廊抽烟C.教师刘某让没有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站者听课D.教师李某课堂上让未掌握投篮动作的学生反复练习4、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的“融”指的是( )。A孔融 B马融 C苻融 D祝融5、教师内心信念在自我道德评价中主要是通过( )发挥作用。 A.教育理想 B.教学目标 C.教育良心 D.教育观念 6、套中人契诃夫 ( )。A.汤姆索亚历险记欧亨利 B.唐璜雪莱 C.基督山伯爵小仲马 D.漂亮朋友莫泊桑 7、教师给学生起侮辱性的绰号,可给予老师( )。A行政处分B行政处罚C行政处分或解聘D行政处罚或解聘8、小学教师梁某因上班迟到被罚款,她对学习的决定不服,提出申诉,申诉的受理机关应是( )。A.教职工代表大会B.信访机关C.教育行政部门D.检察机关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不良行为的是( )。 A、小强将管制刀具带在书包里保护自己 B、强迫别人买吃的C、殴打小偷 D、扰乱治安10、细菌虽然小得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确实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它 们能将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养分而长成的树干与枝叶,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因为碳素将被锁定 在植物体内而不能参与到物质循环中去。细菌的这种作用,维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个地 球的盎然的绿意。下面对文段中“关键性的作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细菌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释放了二氧化碳,维持了地球上的物质循环B细菌把有可能被锁定在植物体内的碳素分解出来并释放到大气中去C细菌在分解树干与枝叶的过程中将它吸收的二氧化碳又释放到大气中去D如果没有细菌做分解枯枝败叶的工作,地球将无法维持盎然的绿意11、虽然很多员工觉得很难控制工作中的压力,但是至少当他们回到家时,是( )的,然而,随着工作本质的改变,家也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避难所了。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愉快B.清闲C.悠闲D.轻松12、夏老师和汤老师都在积极准备参加市小学教学基本技能大赛,首次参加比赛的夏老师向汤老师请教,汤老师因担心夏老师在比赛中超过自己,就说自己也不清楚,汤老师的做法表明她( )。A.具有帮助同事自我创新的意识B.缺乏尊重同事人格的品质C.具有促使同事自主发展的意愿D.缺乏与同事互助合作的精神13、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其他大专专科学历的公民不得申请的教师资格类型是( )。A. 幼儿园 B. 小学C. 初级中学 D. 高级中学14、三班的一次联欢活动有学生没有参加,何捷、小马、丹丹、小珍中有一人没有参加,其他三人都参加了,老师在询问时,他们做了如下回答。 何捷:“小马没来。” 小马:“我不但参加了,而且还表演了节目。” 丹丹:“我晚来了一会儿,但一直到晚会结束才走。” 小珍:“如果丹丹来了,那就是我没来。” 如果他们中只有一个人说了谎,则以下哪项成立?( ) A.小珍没参加 B.小马没参加 C.丹丹没参加 D.何捷没参加 15、小茹说话有些口吃,常有同学嘲笑她,班主任付老师除教育学生要尊重小茹外,还编导小茹朗读,鼓励她坚持练习。小茹还在朗诵比赛中获奖,人也渐渐开朗了,这表明付老师具有( )。A.维护课堂秩序的能力 B.严格要求学生的意识C.尊重关爱学生的情怀 D.严以律己的从教意识16、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是( )。A.全面普及学前教育 B.基本实现区域间的教育公平 C.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D.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 17、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实行( )。 A.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B.校长负责制 C.教职工代表大会负责制 D.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18、一位身穿警服的人从某公安局走出来。根据这一陈述,可作出的断定是( )。 A.这个人一定是该公安局的警察 B.这个人可能是该公安局的警察 C.这个人一定不是该公安局的警察 D.这个人是来该公安局办事的警察 19、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或隐私,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这属于学生 享有的( )。A人格尊严权B名誉权C荣誉权D隐私权20、下列选项所表述的内容,包含在“只有历经磨难,才会更深刻的明白人生真谛”的是( )。A如果历经磨难,一定能更深刻地明白人生真谛B只要历经磨难,就能够更深刻地明白人生真谛C想要更深刻地明白人生真谛,就必须历经D不想更深刻地明白人生真谛,就不必历经磨难21、印象派绘画代表作之一日出印象的作者是( )。A.雷诺阿B.高更C.必杀罗D.莫奈22、某小学为遏制学生违纪,要求各班主任“重点关照”那些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对他们的违纪行为要与其他违纪学生的行为区别对待、从重处罚。该校的做法( )。A.合法,学校有教育管理未成年学生的权利B.合法,学校有预防未成年学生犯罪的义务C.不合法,学校不得侵犯未成年学生的教育自由D.不合法,学校不得歧视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23、青年教师王老师想要提高教学水平,主动向特级教师李老师学习,经常跟班听课,王老师上课时,尽管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语言都与李老师相仿,但教学效果就是不佳,下列分析不恰当的是( )。A.王老师只注重了模仿,忽视了对自己的教学反思B.王老师不重视专业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扎实C.王老师一味模仿李老师,未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D.王老师不重视班级学情,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24、体现了教师追求真理、探索真理、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的优秀品质是( )。 A.团结协作 B.爱岗敬业 C.为人师表 D.严谨治学 25、小刚同学因多次旷课被学校处分,他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教育申诉,被申诉人是( )。A校长B学校C书记D教育行政部门26、放学途中,11岁的强强在人行道上被同班同学小刚撞到,导致骨折。对该事故承担赔偿责任主体是( )。A小刚B小刚的监护人C学校D班主任27、刑警队需要充实缉毒组的力量,关于队中有哪些人来参加该组,已商定有以下意见:(1)如果甲参加,则乙也参加;(2)如果丙不参加,则丁参加;(3)如果甲不参加而丙参加,则队长戊参加;(4)队长戊和副队长己不能都参加;(5)上级决定副队长己参加。根据以上意见,下列推理完全正确的是( )。A.甲、丙、己参加B.丙、丁、己参加C.甲、丁、己参加D.甲、乙、丁、己参加2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规定,社会力量所办学校教师的待遇( )。A.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但由举办者予以保障B.由举办者执行确定,但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保障C.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并予以保障D.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29、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 )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 A.教育目的 B.社会要求 C.学校规范 D.学生年龄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科学课上,张老师指着实验仪器说:“每个杯子底部都有一团纸,谁能将杯子放入水中而纸不湿呢?”学生马上投入到实验中,他们要么将水槽中的水倒出一些,要么给杯子加上个盖,要么在杯中塞些异物。对学生给予肯定后,张老师故弄玄虚地说:“不添加辅助材料,把杯子倒着放入水中,纸也不会湿,你们信吗?”同学们个个惊得睁大了眼睛。学生疑惑道:“倒着放还能不湿?”张老师:“能!”学生又动了起来,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失败了大家再次将疑惑的目光投向张老师,张老师回以肯定、鼓励的目光。突然,一个男生喊了起来:“老师,我成功了! 没湿! 纸真的没湿!”“老师,我也成功了!”“我也成功了!”趁着大家那股高兴劲儿,张老师话锋一转:“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当然有了,为什么杯子倒扣在水中,杯子都被水没了,而纸却不湿?”有学生急迫地问。张老师启发道:“大家想一想,你们最初的实验,纸为什么温了?后来又为什么不湿呢?再动手试一试,仔细观察。”同学们歪着身,瞪大眼,聚精会神地反复实验着: 竖着将杯子倒扣在水中纸不温;倾斜着将杯子放入水中纸变湿,先竖着将杯子倒和在水中,再将杯子倾斜时有气泡产生,纸变湿。同学们跳跃起来:“原因找到了。有气泡产生说明杯中有空气,有空气占据着空间,纸才不湿。”张老师后来在备课本中写道:“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说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地思考、质疑,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学行为。2、某县某村村民黄某的儿子,由于幼时患病,造成左脚跛瘸,导致行动不便。孩子到了入学的年龄,黄某带他到黄家屯小学报名入学,但学校以他是残疾儿童为由,拒绝招收。为使儿子能够入学,黄某又带他到附近的另一所学校龙门镇小学报名。而龙门镇小学则以此儿童非所属学区为由,也拒绝招收。 学校的做法是否违法?为什么? 3、苏老师班里有不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作业,她三令五申之后,还是有几个学生没有多大改变,最令她生气的是学习委员晓玲,也有两三次不交作业了。晓玲今天又没交作业,苏老师把晓玲叫到办公室?厉声责备道:“你怎么也这样?”晓玲不安地说:“老师,我”“我什么我!今天放学不许回家,不完成作业,你的学习委员也别当了!”晓玲哭着跑了出去。下午上课时,苏老师看到晓玲座位空着,便问道:“晓玲呢?”“她哭着走了。她说不读书了,得回去照顾爷爷。”苏老师听后惊异地问:“怎么回事?”晓玲同村的一个学生回答说:“她爷爷的腰受伤了,只能躺床上。”苏老师后悔没听晓玲解释。放学后,苏老师来到晓玲家,只看到躺在床上的爷爷。知道了苏老师的来意后,老人说:“家里平时就我们爷孙俩,我干活,她做家务。现在我伤成这样,可苦了她了。眼前的情景让苏老师既怜悯、又自责。一会儿晓玲回来了,看到苏老师,很诧异,苏老师迎上前说:“我错怪你了,对不起!”“老师,不怪您,可我没法上学了。”苏老师赶紧说:“学一定得上,有困难,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帮助你的。”晓玲如释重负,笑着对苏老师说:谢谢老师!我会好好学习的!”问题:【题干】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苏老师的教育行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人和动物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人类看书识字,而动物不会看书识字,如果一个人不看书,无疑就接近动物了,也就会失去人的优势。要求: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B2、 答案:A3、D4、答案:A5、C6、【答案】D 7、C8、 答案:C9、A10、C11、D12、 答案:D13、D14、A15、参考答案:C16、【答案】D 17、B18、B19、D20、【答案】C【解析】想要明白人生的真谛,就必须经历磨难21、答案D解析莫奈是日出印象的作者22、D23、B24、D25、B26、【答案】B【解析】小刚属于未成年人,不能独立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应由其父母进行承担。【考点】教育法律法规27、D28、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规定,社会力量所办学校教师的待遇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29、【答案】D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材料中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符合教师观的要求。首先,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对待学生要帮助引导。材料中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了这一点。其次,新课改的教师观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尊重赞赏。材料中,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待学生的方式方法是非常尊重的,将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体现了这一点。第三,新课改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材料中教师通过做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新知,是这一点的体现。总之,材料中教师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残疾儿童、少年有权要求普通学校接收其进入普通班级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黄某的儿子虽有残疾,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尚可自理,普通小学应给其学习的机会。黄家屯小学和龙门镇小学拒收残疾儿童入学.侵犯了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学校的行为是违法的。 3、苏老师的教育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第一、教师应当进行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关爱学生的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材料中苏老师起初不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一味的批评,是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了解到晓玲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后,又耐心帮助鼓励晓玲继续回学校学习,体现了苏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第二、教师应当践行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材料中舒老师发现错怪小玲后向晓玲道歉。表示帮助晓玲重回学校,体现了教师犯错后并没有否认而是及时改正,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体现了苏老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综上所述,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关心爱护学生了解与研究学生。针对学生的差异情况进行因材施教,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书之岁华,其约可读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雨果更是强调了书籍对人类自身的重大意义,“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的确,犹如阳光雨露滋养着大地,书籍也在滋养着我们的心灵。读书不能解决我们的吃穿用度的实际问题,但是,我们的心灵需要书籍的塑造与满足。读书本身就是个自我历练,自我提升的艺术过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