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II)卷_第1页
2020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II)卷_第2页
2020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II)卷_第3页
2020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II)卷_第4页
2020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 )是一种用重锤或弹簧的释放能量为动力,推动一系列齿轮运转,借操纵调速器调节轮的转速,以指针指示时刻和计量时间的计时器。A机械钟表B太阳钟C日晷2 . 在用显微镜观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时要先用高倍镜B移动标本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同C直接把洋葱放在载物台上观察D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3 . 如果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上分别标着“10X”、“40X”,那么物体的图像将被放大( )倍。A5OB30C4004 . 下列关于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气孔是和叶片功能有密切联系的一种结构B气孔是植物体与环境之间的门户C向植物叶面施的肥料无法从气孔进入植物内部5 . 微生物能将动植物的遗体A吸收B利用C分解6 . 有关显微技术发展历史的过程正确的是( )A放大镜电子显微镜一光学显微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B放大镜一光学显微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一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一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D放大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一光学显微镜一电子显微镜7 . 通过显微镜观察字母“b”,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字母图像应该是( )。AbBpCq8 . 在我们制作的“小水塘”里有很多微生物,下图微生物中属于草履虫的是( )ABCD9 . 小丁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觉得指纹的图像太小,为了使图像大一些,正确的方法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远些10 . 甲、乙、丙三个同学做了三个摆,测得甲同学做的摆每分钟摆动25下,乙同学做的摆每分钟摆动30下,丙同学做的摆每分钟可能摆动的次数是( )。A35B27C22D2011 . 在( )的地方容易寻找到蚯蚓。A温暖干燥B阴暗潮湿C阳光充足二、填空题12 . 下面关于水中微生物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正确的顺序是_。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盖在水滴上。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先从装有池塘水或鱼缸里的水的瓶内,用滴管在靠近水面处吸取水少许,滴在载玻片的中央。13 . 现在手头有两台显微镜:显微镜A(目镜10,物镜40),显微镜B(目镜16,物镜10)。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草履虫,应选择显微镜_(选填:A;B)。14 . 生物体是由_组成的。英国物理学家_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15 . 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_。16 . 如图甲所示,青苔看起来好像绿茸茸的“地毯”,在_下看,简直就像是一片丛林,如图乙所示。17 . 固体有确定的_,液体和气体没有。18 . 我国古代计量时间的仪器主要有(_)和(_),沙漏又叫(_)。19 . 构成显微镜的主要部件是_和_。三、判断题20 . 酒精灯是一种加热的工具。(_)21 . 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可以直接用水浇灭。(_)22 . 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看到的昆虫是缩小的。(_)23 . 放大镜的凸度越大,看到的视野越小。(_)24 . 炭疽病是B型冠状病毒导致的人和畜类都可能发生的急性传染病。(_)25 . 对着物体的透镜与被测物体较近的叫物镜。对着人眼的透镜叫目镜。(_)26 . 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_)27 .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相同。 (_)28 . 在我国,人们很早就会用凹面镜取火。(_)29 .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也就越大。(_)30 . 放大镜能放大的倍数和镜片的大小有关,越大的放大镜,其放大倍数越大。(_)31 . 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_)32 . 自制天平需要不断改进。(_)33 . 如目镜、物镜分别标着“10、16”;那么图像将被放大160倍(_)34 . 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_)四、连线题35 . 将下列的图片与相应的用途连起来。观察水中的颗粒比较物体的轻重搅拌糖水测量木块的长度36 . 连一连。张衡微生物列文虎克细胞胡克地动仪魏格纳青霉素弗莱明大陆漂移假说五、实验题37 . 小明在家里做了面包发霉的实验,得到了以下结果。时间第一块面包(干燥常温)第二块面包(潮湿常温)第三块面包(潮湿低温)第四块面包(潮湿较高温)第一天没变化没变化没变化没变化第二天没变化有小黑点没变化有点烂第三天没变化发霉了没变化有点臭(1)仔细观察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霉菌的生长与哪些因素有关?六、综合题38 . 实验探究下列两个装置是两种不同的分离方法,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图1图2(1)图1的分离方法是_,图2的分离方法是_。(2)图2分离后,食盐留在了蒸发皿中,水到哪里去了呢?_39 . 综合题把病毒繁殖过程进行排序。(_)(_)(_)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