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 科学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一)_第1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 科学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一)_第2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 科学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一)_第3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 科学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一)_第4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 科学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 科学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一)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 填空 (共6题;共33分)1. (21分) 填表题。 物质的变化伴随的现象特点属于什么变化水结成冰_蜡烛燃烧_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_木条折断_硫酸铜溶液和铁钉_铁生锈_削铅笔_2. (3分)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的现象有_、_、_和产生沉淀物。 3. (1分)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_。 4. (4分) 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如图)。仔细回顾观察实验过程,回答问题(1) 写出整爪实验过程中的任意两个物理变化:_(2) 写出整个实验过程中的任意两个化学变化:_,_。 (3) 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点是_。 (4) 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比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_等等。5. (3分) 物质的化学变化往往会伴随改变颜色、_、_、_等现象的产生。6. (1分) 铁生锈的速度比小苏打和醋的反应速度要_。 二、 判断 (共12题;共24分)7. (2分) 房屋和马路是不变的物质。8. (2分) 因为我们看不见也摸不到空气,所以空气不是物质。 9. (2分) 物质之间的变化一般分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10. (2分)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都会伴随有颜色或气味的改变。11. (2分) 有些物质的变化很缓慢,而有些物质的变化很快。 12. (2分) 做“磁铁吸引铁和铁锈”对比实验时,最好用铁屑与从生锈铁制品上刮下来的铁锈细末做对比实验。 13. (2分) 铁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因为铁生锈需要很长的时间。 14. (2分) 蜡烛燃烧,这是一种物理变化。 15. (2分) 热胀冷缩现象是物理变化。 16. (2分) 铁生锈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17. (2分) 做泥塑或面塑属于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 18. (2分) 物质的变化有些是自然现象,有些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 三、 选择 (共17题;共37分)19. (2分) 把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另一半露在空气中,( )最容易生锈。 A . 水中的一半B . 空气中的一半C . 空气和水的交界处20. (2分) 在米饭或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 )。 A . 黑色B . 紫红色C . 蓝色21. (2分) 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 A . 接触硫酸铜溶液的铁钉表面变色B . 产生大量气泡C . 溶液的颜色变浅22. (2分) 下列关于蜡烛燃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B .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只发生化学变化C .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23. (2分)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食物腐烂变质B . 水蒸发C . 酒精燃烧24. (2分) 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_,整个世界都是由_构成的。 25. (2分) 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 )。 A . 口腔中含有糖B . 米饭中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C . 米饭本来就是甜的26. (2分) 下列方法中,( )不能防止和减缓铁钉生锈。 A . 将铁钉放人盐水中B . 在铁钉上抹油C . 在铁钉上刷油漆27. (2分)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含量的增加。 A . 二氧化碳B . 氧气C . 氮气28. (2分) 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 )。 A . 化学变化B . 物理变化C .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9. (2分) 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 )的接触,以防生锈。 A . 水B . 空气C . 细菌30. (2分) 附加题:括号内是区别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 白酒和食醋(闻气味)B . 氧气与二氧化碳(看颜色)C . 食盐与白糖(尝味道)31. (2分) 把铁钉的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会看到铁钉( )。 A . 变红色B . 变蓝色C . 没有变化32. (2分) 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 )。 A . 只有空气B . 只有水分C . 是空气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33. (2分) 做泥塑或面塑时,物质发生的是( )。 A . 化学变化B . 物理变化C . 无法确定34. (2分) 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都是( )。 A . 形态发生了改变B . 产生新的物质C . 没有什么变化35. (5分) 将下列物质的变化与其主要伴随的现象用线连起来。 四、 简答 (共3题;共18分)36. (2分) 如下图所示,六个没有标签的容器中分别装着白醋、水、食用油、淀粉、碘酒、小苏打。小米同学分别取样进行试验,结果如下:A和B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A和C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A和D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A和E混合产生大量气泡;B和C混合产生蓝紫色物质。还发现,打开E时有闻到刺鼻的酸味。(1) 请你帮小米鉴别容器中的物质,重新标上名称。A:_;B:_;C:_;D:_;E:_;F:_。(2) A和E混合产生大量气泡,用手触摸烧杯外壁会感觉到_。A和E混合产生的大量气体能使燃烧的火柴_,这种气体实际上是_。它还有一种特征是_。 37. (11分) 探究马铃薯中是否含有淀粉。用到的物品:水果刀、滴管、碘酒。探究的方法:首先用水果刀将一个新鲜的马铃薯切开,再用滴管将碘酒滴到马铃薯的切面上,然后看切面上是否有蓝色出现,最后得出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1) 缺少的实验物品是_。 (2) 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3) 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8. (5分) 如下图所示,在烧杯的底部放入一勺小苏打,将点燃的蜡烛置于烧杯内,用滴 管向烧杯中滴加白醋(白醋不会迸溅到蜡烛上),你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填空 (共6题;共33分)1-1、2-1、3-1、4-1、4-2、4-3、4-4、5-1、6-1、二、 判断 (共12题;共24分)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三、 选择 (共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