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储粮害虫成虫.doc_第1页
常见储粮害虫成虫.doc_第2页
常见储粮害虫成虫.doc_第3页
常见储粮害虫成虫.doc_第4页
常见储粮害虫成虫.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储粮害虫成虫 发表日期:2009-10-27 字体显示:大中小收藏打印关闭常见储粮害虫成虫(一)玉米象(属鞘翅目,象虫科)危害:食性异常复杂,危害淀粉类植物达37科96种。最喜食谷类,麦类、粉类、米类、油料、薯干等。是我国重要的初期性储粮害虫之一。成虫具有假死性,上爬性,群集性和负趋光性。喜潮湿,善爬行,有飞翔力。(二)米象危害:米象与玉米象同是储粮的危险性害虫。(三)谷蠹危害:稻类、大米、麦类、玉米、高梁、薯干及破坏仓内木质结构和竹器。成虫及幼虫蛀食粮粒内部,被害粮粒易被蛀成空壳。大量繁殖时常引起储粮发热,使粮温高达3738,是重要的初期性仓虫之一。(四)竹蠹危害:木薯、薯干及仓库竹器设备。被害物上蛀成许多孔洞,并排出粉屑。(五)绿豆象危害:幼虫蛀食各种豆粒,尤以绿豆、小豆、豇豆被害最烈。仓内、田间均能繁殖为害。(六)赤拟谷盗危害:大米、小米、面粉、挂面、稻谷、小麦、玉米、高梁、豆类、油料、干果、药材、洒曲等。是面粉厂主要害虫之一。(七)长角谷盗危害:成虫、幼虫均为害破伤的原粮籽粒,如小麦、稻谷、玉米及加工品如大米、面粉。在原粮中常在米象、谷蠹等蛀食性害虫已成的空洞粮粒内加害。(八)麦蛾危害:麦类、玉米、稻谷及高梁等。二拆分词条 米象 目录基本资料特征描述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基本资料 中文名 米象 学名 Sitophilus oryzae Linne 目 鞘翅目 科 象虫科 寄主 玉米、稻米、小麦、高粱、面粉、各种谷物。 为害特点 主要为害贮存23年的陈粮,成虫啃食,幼虫蛀食谷粒。 地理分布 广布于全世界,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方。 编辑本段特征描述贮藏谷物的主要害虫。成虫啮食谷粒,幼虫蛀食谷粒内部。危害米、稻、麦、玉米、高粱等。成虫体长2429mm,宽0915mm,体卵圆形,红褐至沥青色,背无光泽或略具光泽。头部刻点较明显,额前端扁平。喙基部较粗。触角着生于基部1314处,顶端圆形。前胸长宽约相等,基部宽,向前缩窄,背面密布圆形刻点。小盾片心形,有宽纵沟。鞘翅肩明显,两侧平行;行纹略宽于行间,行纹刻点上各具1根直立鳞毛;每鞘翅基部和翅坡各有1椭圆形黄褐至红褐色斑。腿节棒状:胫节刻点与毛排列成纵列,端部有钩。雄虫阳茎背面无纵沟,雌虫“丫”形骨片两臂钝圆。本种与玉米象很相似,不同的是米象体瘦小,后翅骨片完全呈三角形,雄阳茎背面无纵沟,雌虫“丫”,形骨片两臂钝圆。而玉米象体较胖大,后翅骨化片呈菱角形,个别为长靴形,雄阳茎背面有2条纵沟,雌虫“丫”形骨片的两臂端部尖锐。卵长椭圆形,长约0.6507mm,宽约028029mm,乳白色,半透明。幼虫头壳短卵形,头顶区较宽;内隆脊直,且两端等粗,近乎线状;唇基侧突较小,前端略尖;口上片侧隆线长,几乎伸达额区3、5刚毛间;上唇基近基部至近端处骨化程度深,呈折扇形;上唇杆棍棒状,中叶突出不明显。 体长2.34.5mm。本属有3种是世界各地共通的种类,其中玉米象(S. zeamais)和米象体色为褐色或黑褐色;翅鞘前後共有4块不明显的橙色斑,区分鉴定困难。谷象(S. granarius)体色则为单纯褐色或黑褐色。这3种微小的象鼻虫是贮粮谷物的大害虫,也就是俗称的米虫。有些地方也称为“铁鼓牛”。 编辑本段发生规律在甘肃陇东年生1代,东北年生12代,山东约2代,浙江、陕西34代,广东7代。主要以成虫潜伏在仓内阴暗潮湿的砖石缝中越冬,也可在仓外松土、树皮、田埂边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在仓内越冬的成虫就地继续产卵繁殖,仓外越冬的成虫一部分迁入仓内,另一部分飞至大田,把卵产在麦穗上,成虫产卵时,用口吻啮食麦粒,形成卵窝,把卵产在其中,后分泌粘液封口,卵期716天,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幼虫孵化,蛀入粒内,幼虫期约30天,7月中下旬化蛹,蛹期710天,8月上旬成虫羽化,成虫有假死性,喜光,趋温、趋湿,繁殖力强,雌虫可产卵约500粒,10月上旬气温低于l 5,成虫开始越冬。 编辑本段防治方法防治方法有清洁仓库、用磷化铝等药剂熏蒸。(1)清洁仓库,改善贮存条件,堵塞各种缝隙,改善贮粮条件,可减少为害。(2)改进贮藏技术,如在粮堆表面覆盖一层610cm厚的草木灰,用塑料膜或牛皮纸隔离;如已发生虫害,要先把表层粮取出去虫,使其与无虫粮分开,防止向深层扩展。必要时在入仓前暴晒也可达到防虫目的。(3)用药剂触杀和重蒸,每40kg粮食用粮虫净45g,防效可达85,此外,用磷化铝38m3,熏空仓,如系实仓10gm3,闭熏4天后防效95。(4)农户或小型粮库也可使用粮食防虫包装袋。紫斑谷螟 学 名 Pyralis farinalis Linnaeus属鳞翅目,螟蛾科。别名粉缟螟蛾、紫斑螟、大斑粉螟等。分布除西藏外,广布全国各地及全世界。 寄 主 小麦、稻谷、大米、玉米、花生仁、稻糠、麦夫皮、干草、干果、饼干等。 为害特点 群集的幼虫吐丝缀粮粒或碎屑成巢,潜伏在巢中为害。 形态特征 雌成蛾体长1215mm,翅展25mm左右,雄蛾小。复眼黑褐色表面具灰白色网纹,下唇须发达,前翅宽大呈三角形,翅上近内横线和外横线各具l白色波状纹,纹的中段外突,内横线以里,外横线以外赤褐色,两线间浅黄色,后翅浅黄褐色,也生2条白色波状线。卵长0.9mm,扁圆形,浅黄白色。末龄幼虫体长2025mm,头赤褐色,胸部、腹末背面灰黑色,胴部浅黄白色。气门椭圆形,气门片黑褐色至黑色。蛹长5812mm,亮棕红色,全体密生小刻点,有6个尾钩。 生活习性 年生12代,以幼虫在仓库缝隙中或 食物里作硬薄茧越冬,翌春化蛹,6月越冬代成虫出现,初羽化为成虫1一2天开始产卵,卵多产在粮粒间或缝隙中,产卵期110天;气温2427,相对湿度89100卵期57天,幼虫期2560天,蛹期711天,每代历期4175天,成虫寿命710天,幼虫共8龄。初孵幼虫嗜食成虫尸体或粮食碎屑,24小时内找不到食物即被饿死,幼虫喜群集,23龄后吐丝缀粮粒或碎屑筑成坚固的巢,幼虫潜伏其中为害,老熟后爬到缝隙中作茧化蛹。 防治方法 (1)刮除虫茧,堵缝隙。(2)用药防治。又叫粉斑螟蛾,干果螟。 (1)为害 主要危害小麦、大麦、青稞、玉米、燕麦、粟、大米、稻谷、糠麸、粉类、芝麻、花生、各种豆类和干果以及中药材。经常和印度谷螟和地中海粉螟同时发生,是重要的能危害完整粮粒的害虫之一。 (2)识别 粉斑螟成虫体长67毫米,翅展开宽1416毫米,头胸灰黑色,前翅三角形,淡褐色,前翅近中部大都有一条直的灰白色的明显横条,后翅为灰白色三角形;老熟幼虫体长1214毫米,形状似蚕,头部赤褐色,体部乳白色到灰白色;蛹长7.5毫米,宽2毫米,较短粗,淡褐到褐色;卵球形,直径约0.5毫米,乳白色,有光泽。 (3)生活习性 粉斑螟一年发生四代,它的越冬和习性一般与印度谷螟相似。此虫比较不耐寒冷,冬天开放门窗,利用自然低温降冷,在摄氏0度以下一星期,各越冬虫期即可死亡,否则也能阻止其发育繁殖。一点谷蛾Aphomia gularis Zeller 成虫特征 大型储粮蛾类,翅展可达32mm。复眼黑色。前翅长三角形,灰黄褐色,在中央近外缘处有一明显大黑点。后翅三角形,灰黄色。属蜡螟科Galleriidae。 栖息场地和习性 幼虫嗜食糙米、大米、小麦,也可在粉状谷物、大豆、干果、花生、茶叶、烟草、中药材等中发现。一年发生一代,在温度较高的地区也可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仓内缝隙处越冬。生活周及各发育阶段的形态 每一雌蛾可产卵约200粒,产卵期可持续78天。在温度24和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完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