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飞人》课件3-1_第1页
《儒学飞人》课件3-1_第2页
《儒学飞人》课件3-1_第3页
《儒学飞人》课件3-1_第4页
《儒学飞人》课件3-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儒学飞人,作者简介,陈祖芬(1943),女,上海人,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曾连续五次获全国优秀报考文学奖及其他文学奖几十次,已出版个人作品集二十多种。,代表作品,著有报告文学集陈祖芬报告文学选、陈祖芬报告文学二集、青春的证明、挑战与机会、中国牌知识分子、挂满问号的世界等。祖国高于一切是她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结构分析,第一标题:描述杜维明先生的学术活动和教育活动。,(1)课间:飞往各地讲学的情形。,奔波劳碌,与时间赛跑,(2-9)课上:授课风采和课堂气氛。,(2)授课的精神感受和效果。,(3-4)最大的课堂,人数之多空间之大听课之踊跃,(5-7)讲课的风采和课堂气氛。,(8-9)引来的关注,(8)女学生的观察。,(9)生活中的“洞”。,中国文化走向世界,(10-15)课后,与博士生的讨论,首创汉语讨论;提出的理念;儒学对话的宽广;学生的抱怨;“和尚尼姑”的决心。,治学态度,对女儿的家教,自愿念中文,以中国人自居,把教育延伸到家庭,儒学从书斋引到世界,第二标题:杜维明的学术活动和哈佛的学术氛围。,(1-3)办公环境和求学经历。,(1-2)办公环境,欧式房子、中国书、中国人,佛像、书、钟,精神品格陈设布局,(3)求学经历,结构分析,(4-5)同中国大陆学界的交流。,(4)到北京的收获思考,每天有心得,儒学有无发展可能,中国有无独立知识分子群体,(5)在北大的发现、思考、判定。,(6-9)在哈佛的学术活动,(6)担任燕京学社社长时的理念和成就。,(7)儒学研讨会的变化:都是中文语境。,(8)开拓精神和多元文化主张。,(9)为中国文化多储备人才。,第三标题:杜维明教授的家庭生活。,(1)中国饮食文化。,(2)中国酒文化。,(3)中国古典文学文化。,(4-6)中西交融文化。,(7)中国乡情(缘)文化。,(8)中国节俭(悯农)文化。,(9)寄托对中国文化前景的信心。,变日常生活为中西文化交流环境,变家庭为传播中国文化讲堂,3、杜维明的形象,敬业,执着,严谨,宽容,颇具学术品格、精神气质、形象风采的学者、教授。,写作特色,1、淡化的肖像描写,一是授课情景时的肩膀和眉毛;,二是黑头发中已经开始偶有银丝。,淡化外貌描写,为集中笔墨写学术活动和课堂风采。,儒家学者形象儒雅含蓄风度大巧若拙气质独特,2、小处见风采,“杜维明左手插在裤兜里儒雅而有风度”,“他着力讲话时,脑袋偏向左侧有一种执拗的牛劲”,3、次要人物有价值,女学生“超越儒家伦理的观察”老师的形貌衣着;,“她们很惋惜地觉得老师太不顾及自己了”;,杜教授不到十岁女儿“以中国人自居,能背庄子”;她又不能完全听懂汉语。,参与营造主人公活动背景和氛围;提供不尽相同的视角和关注点;人物人生观、价值观差异一目了然。,思考与探究,1、写人的报告文学往往通过一些事实材料形象地展示人物的精神品格。课文主要写了杜维明教授的哪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格?,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把握课文内容,对主人公的精神品格进行思考和总结。课文主要写了杜维明教授在美国传授中国文化的种种教学活动,此外还有他的家庭教育和日常交往等等。课文对杜维明的教学、生活、宴会、作息、家庭等方面的叙述和描写都表现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他的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杜维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热爱,并不仅仅表现为他在学术上的成果,而主要表现在他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作出的努力。正是这种努力,使他个人的学术之路变为了一种群体化的社会行动。,2、课文写了杜维明的许多轶闻逸事,看上去似乎很零散,实际上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结合课文标题,说说这条线索是什么?,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核心主题。主线是杜维明教授如何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围绕着这条主线,展开了多个方面的叙述。一方面是杜维明的日常授课情况,描述他的快节奏生活、课堂教学的风采以及课堂的火爆,再由他的课上教学延伸到他对博士生的日常引导,进一步又联系到他本人的家庭教育。,另一方面是杜维明的学术思想以及他身处的美国大学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这方面的内容是由杜维明的课堂教学引发的相关内容。第三个主要方面就是杜维明在家庭环境中营造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气氛及其相关活动,这部分内容同样可以服务于主线,从日常生活和家庭方面弥补了主线的单调。,拓展延伸,根据课文内容,参考其他资料,整理一篇“杜维明小传(或简历)”。本题旨在训练学生概括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小传在结构方面可以参考如下次序:早年经历(包括出生地、父母、少年时代等,着重点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