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精要.doc_第1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精要.doc_第2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精要.doc_第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精要.doc_第4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精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峡测试教学时间:一、 文学常识5分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二、【通假字】5阙通“ ”, 。三、【一词多义】7绝沿溯阻绝断,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极 哀转久绝停止;消失自 1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 2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属 1 属引凄异(连续) 2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四、【词类活用】25乘 奔 御风 飞奔的马 素 湍 绿潭急流的水 回 清 倒影清波五、【常见短语】20略无毫无。略,几乎。 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亭午正午,中午。亭,正当。 夜分半夜。 荣茂盛。峻高而陡峭。 良多很多。良,很。 属(zh)引连续不断。 属,连续。 引,延长。嶂(zhng)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曦(x)日光。这里指太阳。襄(xing)上。 沿顺流而下。 溯(s)逆流而上。 或有时。 宣传达。 虽即使。 御驾,乘。 疾 。 素白色。回回旋。巘(yn) 险峻的山崖或山峰。漱(sh)冲刷。 旦早晨。 肃寂静。 哀悲哀。 转(zhun)婉转。 沾沾湿。 三表示概数。 五、理解性背诵:10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写山高峻的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 1 写水势凶险的句子: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2 写水流湍急的句子: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六、翻译句子10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绝巘多生怪白,悬泉瀑布,飞漱其间。5、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七 问题探究(45分每小题3分)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2、第一段总写了三峡怎样的特点?(1)峡长(七百里)岭连(连山,略无缺处)(3)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山高岭连,岸伟峡险(或连绵不断,遮天蔽日)。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情景综合表现了三峡怎样的特点?山的“连”“高”“窄”。5、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6、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2)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8、第三段作者是抓住三峡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写的?表现了三峡怎样的季节特点?抓住了碧水、怪木、飞瀑来写的。表现了春冬三峡的风光秀丽。9、总括春冬之景的四个字是什么?清荣峻茂。10、“良多趣味”表现在何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1、第四段写什么季节的景色?作者是从哪一角度写景的?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秋季。听觉。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12、“渔者歌”有什么作用?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13、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14、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 总分关系。15、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试作简析。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记承天寺夜游检测 测试时间 一、文学常识6分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二、文言词语10解除去,脱,。 户门。欣然喜悦的样子。 念考虑、想到。遂于是,就。寝睡觉。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里。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交横交错。 盖原来(是)。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耳罢了。三、【句子翻译】10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水草)。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四、【填空】101、全文以“ 月光 ”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 夏夜月光图 ,创设了一种 清冷皎浩 的意境,表达了作者 旷达心境。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主旨句)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 (1)贬谪悲凉。(2)人生感慨。(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5、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四、【问题探究】64分1“月色入户”表现了怎样的情味?运用拟人,似乎月亮也懂得作者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他为伴。2“欣然起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寂寞寒夜中难得的喜悦与兴奋。3从“念无与为乐者”中揣摩作者的心情。作者可能想:与谁一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宵?在这谪居的寂寞中,谁能与我同赏明月?透出忧愁孤寂的心情。4表明“念“的结果的句子是什么? 遂只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为什么不假思索地去“寻张怀民”? 同是被贬之人,也是知心朋友。6作者“解衣欲睡,欣然起行”,“怀民亦未寝”,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二人心有灵犀。7“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8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实景:竹柏之影。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9写景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清静、舒适、愉悦。10想像一下作者与张怀民散步是什么心情。 悠闲自得、无忧无虑。11“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文尾通过“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 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12结尾惋惜无人赏月,暗示了什么?世人大多热衷名利,为俗务所累。13文中紧扣“闲”字组织文章,“闲人”是点睛之笔,“闲”表现在何处?(摘引文中句回答)“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与“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很仔细。这些都说明是“闲人”。14、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1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16从文中可见当时作者思想怎样?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苏轼被贬,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本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答谢中书书测试 教学时间: 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陶弘景( 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M)陵(今江苏南京)人。有陶隐居集。二、【文言词语】【共】一起。【谈】谈论,欣赏。【交辉】交相辉映。【四时】四季。【歇】消散。【颓】坠落。【沉鳞】潜在水中的鱼。鳞,借代鱼。【竞跃】争相跳跃。竞,争着。【欲界】指人间。【仙都】指仙境。【复】再。【与( y)】参与,这里指欣赏。三【重点翻译】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4、实是欲界之仙都 实在是人间天堂。四 问题探究1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时间交代:由朝而夕。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3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4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6“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只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境。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又抒发了欣赏山水时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以及自我欣赏、自鸣得意之情。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8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像,充满生命气息。“鳞”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9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 1)意境美。风光绮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