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负荆请罪教案_第1页
2013负荆请罪教案_第2页
2013负荆请罪教案_第3页
2013负荆请罪教案_第4页
2013负荆请罪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片区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5负荆请罪主备学校:魅力之城分校 审核: 课型:阅读 授课时间:两课时【教材分析】负荆请罪是篇历史小话剧,它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描写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向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在挡道与避让,请罪与携手的对比之中,突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人要具有广阔的胸襟,一切应以国家利益为重,一切应以全局利益为重;在犯错之后,如果能够知错能改,洗心革面,同样也会得到别人的谅解和尊重。【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重难点】1.认识剧本这种文学形式,练习排演小话剧。2.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个人恩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资料链接】廉颇: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改变策略,与赵相会讲和。后又大败齐国,使赵成为强国,被拜为上卿(上卿为当时最高级的文官,相当于后来的宰相),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敢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此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蔺相如:战国时赵国上卿,今山西柳林孟门人,官至上卿,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他的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作家小辞典:本文是根据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改编的一个历史小话剧。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掌握读音和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2. 认识剧本这种文学形式,学会阅读剧本。3.通过朗读理解第一幕剧本语言,体会廉颇居功自傲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读读将相和中的“完璧归赵”和“湎池之会”这两个小故事,初步认识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形象。2.查阅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负荆请罪 : 昏庸 : 针锋相对 : 唇枪舌剑: 3.读文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本剧讲了一件什么事,并写下来。二、课堂助学导入,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什么剧本?(四年级下册的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剧本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人物。剧始和剧终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如对话、内心独白,来推动故事的发展,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阅读时,要仔细品味人物语言,弄清故事情节,了解人物性格特点。)(2)、板书课题,启发谈话。教师板书课题:负荆请罪师相机介绍荆这种植物:荆,是一种落叶灌木,它叶柄很长,叶片成手掌形,生有蓝紫色的花。荆的枝条韧性很大,是编织箩筐、篮子的好材料。它之所以被用来作打人的刑具,可能也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吧,毕竟用它来打人不容易折断。另外,由于有的荆上长有刺,与它共同生长在山野的棘也长有刺,人们又把荆、棘相提并论,比作艰难险阻、障碍重重,有成语为“披荆斩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或创业过程中扫除障碍,克服困难。“负”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背着)让学生试解释“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背着荆条向对方请求责罚,希望得到对方的原谅。)预习反馈3.整体感知:廉颇为什么请罪?他是怎样请罪的?结果怎样?4.合作探究:为什么说蔺相如“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1)出示学习步骤第一步:默读第一幕,思考:读读韩勃的话,品味廉颇给你什么样的印象?第二步:找出蔺相如的话,反复品味,想一想:蔺相如怕不怕廉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第三步:默读第一幕,画出蔺相如一再避让廉颇的原因,反复读读。第四步:分角色读,注意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2)学生自主学习(3)全班交流A、 “大人,别怪我多事,廉将军一再挡我们的道,太欺负人了。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注意这句话中,小括号内的舞台提示,韩勃是怎样说的?(气愤地)你气愤地读一读。韩勃为什么这样气愤呢?(因为廉颇一再当道)想象一下,廉颇遇到蔺相如的时候,会怎样做?他为啥那么挡道呢?补充材料:蔺相如既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颇不悦,欲辱之。他会怎么说呢?廉颇说:“我做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凭着几句言辞立了些功劳,他的职位却在我之上。再说蔺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位居他之下!”扬言说:“我碰见蔺相如,一定要侮辱他。” 此时,廉颇给你什么样的印象?(目中无人、骄傲自大,骄横跋扈、居功自傲)所谓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剧本一般是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展现人物性格的。一个一再挡道,一个有意避让,这就是第一幕中的一个冲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居功自傲的廉颇。B、面对廉颇的有意挑衅,蔺相如怕吗?(不怕)你从哪句话中看出来?出示: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指名读。出示: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您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地跟他斗,唇枪舌剑,寸步不让。想想秦王有多么厉害?所以蔺相如说: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可在门客韩勃的眼里,他看到的却是蔺相如怕廉颇。怕与不怕,这是第一幕中又一个矛盾冲突。找一找蔺相如怕廉颇的句子。出示:刚才在路上,大人不是有意避让廉将军的车子吗?蔺相如是有意避让。我们读一读韩勃和蔺相如的对话,想想蔺相如到底怕还是不怕呢?(指名读到和为贵)C、默读第一幕,思考:为什么蔺相如一再避让廉颇?蔺相如避让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想的是“和为贵”。你能用“和”组什么词?原来蔺相如想的是国家的和睦,国家的安定啊。他根本没有把个人的荣辱的放在眼里啊。蔺相如一心想的是和为贵,那么如果不和,将会有什么后果呢?来看蔺相如的这段话:韩勃,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这一点你想过没有?后果会怎样呢?你想过没有?韩勃若有所悟,他悟出了什么?怕与不怕,这一个戏剧冲突又让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蔺相如?(深明大义)D、指名分角色读,注意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三、当堂训练1、看拼音写词语。 hn yng j p zho gu lin p zhn fng xing du ( ) ( ) ( ) ( ) ( )2、把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 )精会神: 负( )请罪: ( )有所悟: 宽( )大度: 3、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比喻双方在观点、言论、行动上尖锐对立。 ( ) 2、形容论辩时言辞锋利,争辩激烈。 ( )四、巩固练习1、给下面的字注音,并组词。 卿( )( ) 颇( )( ) 惧( )( ) 唇( ) ( )庸( ) ( ) 饮( )( )2、根据第一幕的内容,结合相关材料,写出你对廉颇和蔺相如的认识。 3、回忆自己以前学过的历史故事成语,跟同学相互交流一下,并写出其中四个。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剧本这种文学形式,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学习过程】一、 温故预习1、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讲了什么?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完成填空:这篇课文是个历史小话剧,因为第一幕 ,所以第二幕 2、试着用四字词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廉颇: 蔺相如: 二、课堂助学导入预习反馈合作探究:为什么说蔺相如“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1)出示学习步骤第一步:请同学们默读第二幕,用画出廉颇的说的台词,再好好体会一下,说说你感受到什么?在旁边写写自己的看法。第二步:默读第二幕,对于负荆请罪的廉颇,蔺相如表现如何,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2)学生自主学习(3)全班交流A、蔺相如的这些话传到了廉颇的耳中。他是怎么做的呢?出示补充: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哦,他负荆请罪来了。肉袒就是去衣露体,古人认错时袒露身体是表示毫无保留,诚心诚意。他是诚心诚意地来请罪吗?请同学们默读第二幕剩下的部分,用画出廉颇的说的台词,再好好体会一下,说说你感受到什么?在旁边写写自己的看法。 “蔺大人,请您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荆条是古人行刑的工具,长的有刺,他为什么要让蔺相如狠狠地抽他?以前他一再挡道侮辱蔺相如,他犯了侮辱之罪,所以他说,齐读。“蔺大人,请您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他为了个人的名位高低而不顾国家的安定,这是什么罪?所以他说:“蔺大人,请您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再看,廉颇说这句话的时候的动作。(提示看背景介绍)跪。不仅是跪着,光着身子,背着荆条,看看插图。他是满脸的惭愧。所以他说蔺大人,请您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 “蔺大人,请你宽恕我这个老迈昏庸的人吧!我常常在别人面前侮辱你。现在,我知道,那完全是我的过错。”讨论:你读出了什么?(自责、悔过)我觉得他还是在骂人。从哪些词中可以感受到廉颇是在骂自己?老迈昏庸是廉颇在骂自己怎么样?他是低着头还是抬着头说的?为什么?那就请同学们惭愧地低下头来,自己痛骂自己吧。自由读蔺大人,最初我还以为您怕我哩,后来经人提醒,才明白您这样做完全是为我们赵国着想。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蔺相如这样,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就是深明大义。 廉颇诚心诚意地背着荆条认错,不顾自己的身份,不顾别人的耻笑,他想的是什么?也是维护国家的利益。后来人们就把诚心诚意地登门谢罪,称作“负荆请罪。”此时的廉颇在你心中还是那个居功自傲的廉颇吗?B、 请大家再读一读剧本中蔺相如的话,说一说蔺相如还是个什么样的人?(宽容大度、顾全大局)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大局的稳定,不管个人的荣辱得失,。一个是智勇双全的上卿,一个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两个性格不同的人走到了一起。出示:刎颈之交。师:和为贵。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一个班级,都应该和睦。希望我们班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以和为贵,这样我们的班级才会进步,才会成长。4、三人小组分角色朗读第二幕。要读好剧本说好台词,剧本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词语都值得细细地推敲。虽然课堂上,我们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但是我相信,现在大家再来读剧本,一定能读得更好,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现在请前后座位的同学三人一组,分角色完整地说一说第二幕的台词。5、推荐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幕。(或者男女生分别做廉颇和蔺相如,一位学生做韩勃,老师读背景提示;或者愿意做廉颇的一起读,愿意做蔺相如的一起读,愿意做韩勃的一起读,其他欣赏)三、当堂训练根据课文的内容填空。1、“负荆请罪”的主人翁是 和 。两人的性格特点分别是 廉颇: 蔺相如: 2、“负荆请罪”主要写了 向 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是 3、因为赵国武有 ,文有 ,所以秦王不敢侵犯赵国。要是蔺相如跟廉将军闹翻了,结果是 四、巩固练习1、编写对联当时赵国的国都就是现在的河北省的邯郸市,在邯郸市古城中有一个回车巷,回车巷里一座碑亭,碑亭高4.4米,宽2.3米。碑文记载就是蔺相如和廉颇的历史故事。如果现在要重新整修这个碑亭,我想建议在碑亭的两个高高的石柱上写上一幅对联。我已经写了个上联,下联还没想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