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看图作文”的应试策略_第1页
高考“看图作文”的应试策略_第2页
高考“看图作文”的应试策略_第3页
高考“看图作文”的应试策略_第4页
高考“看图作文”的应试策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看图作文”的应试策略高考的书面表达是有控制的写作(controlled writing 或guided composition),它的命题形式则是通过给定语言情景的方式来考查,如:图表、图画、提纲或文字提示。高考写作不仅仅要求学生具有记忆大量单词、短语、句型的记忆能力以及灵活多变、方法多样、流畅得体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应具有观察图表、领悟提示的分析能力以及审题、立意的构架能力。下文主要就高考“看图作文”提供一些应试方法。一、切中题意、领会画面(一)审题对题目进行仔细研究、透彻理解是写好作文关键的一步。写作前问自己四个问题:文章的体裁格式是什么?主体时态用什么?人称用第几人称?可以分几段,之间用什么过渡词,连接词?如2004年的广东卷看图作文要求记述“与邻居交涉的过程”,考生应该在“记述交涉过程”上做文章,归纳出“记述”应有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由于是“记述昨晚自己与邻居交涉过程”,显然应用“第一人称”和“过去时态”来写。(二)审图针对画面提出五个“W”和一个“H”问题,即:when, where, who, what, why与how。在表达时,我们应注意时间具体、人物详尽、地点明确及叙事得当。也就是说,画面所包含的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应努力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归纳为:Whowe (例如:students from No.1 Middle School); Whatget prepared to visit a farm; Whereat the school gate; Whentoday.同时,要学会梳理细节,寻找画面之间的联系。学会发现哪些细节已发生了变化,围绕什么而变化,从而把握故事的线索和主题。二、要点齐全,适当发挥准确审图后,接着便是领悟情景,就画面内容列出提纲,归纳要点。每幅画面都包括一个具体内容,每个内容都是由若干信息组成的,有用的信息组合起来便形成一个要点。我们应反复问下列问题:What is happening in Picture 1? What is Picture 2 / 3 mainly about? And what is going to happen? What will he / she have to do next? 这样就比较容易把握要点,并可根据要点适当发挥,有效排除干扰信息,避免东拉西扯,节外生枝,从而去粗取精,真正做到正确分析和筛选有效信息。三、准确表达,行文流畅(一)准确表达不要急于把所要表达的内容先用汉语固定下来,然后再逐词逐句地硬译,而要在不改变原文基本内容的前提下,灵活地运用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词汇和句型。1、多用常用词纵观近年来的看图作文题,所用动词都是英语中最为常用的,学好常用动词及其短语的用法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保证。2、由易入难由易入难指的是从写简单句开始,即“主语(谁)、谓语(做/是)、宾语/表语(什么)”。简单句易于表达且结构清楚,从句型语法角度来看,易于把握;从词汇角度来看,词类和搭配中常见的错误也易于发现。信息密集的长句要分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尤其对于写作能力不强的学生而言,整个句子越长,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多用简单句可以尽量减少错误表达的出现。 对于写作基础扎实、基本功较好的同学,就不能停留在多写简单句上了。要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使表达丰富多彩,尽量避免词的重复,要会写各种复合句,会用非谓语动词等。同时,还应写出几个漂亮的句子来。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积累课内外的习惯表达和典型句子,如强调句、虚拟句、感叹句、非谓语动词句型、it句型、with句型以及各种典型的从句等,使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二)行文流畅评价一篇作文好坏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上下文连贯”,让读者有一种“通篇流畅、一气呵成”的感觉。这就要有效地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行文连贯。为达此目的,我们要时刻注意做到:1、巧用过渡词常用的过渡词有表示时间顺序的:first / then / afterwards / meanwhile / later / at last;表示空间顺序的:near / next to / far from / in front of / on the left / on one side;表示比较、对照的:like / unlike / such as / but / however / on the other hand / on the contrary / nevertheless;表示因果关系的:because / for / as a result / therefore / thus;表示递进关系的:besides / whats more / moreover / in addition等。2、善用指代词英语里,为了避免重复和连接上下文,对于出现过的非关键性的词和短语,常可使用指代词进行替代。如: One day, my brother and I went to the cinema. We went there by bike. (指代名词) He said hed tell me the news, but he didnt do so. (指代动词) -Do you think hell come tomorrow? -I think so. (指代从句)(三)开篇结尾两抓紧要使自己的作文有文采,写好“开篇句”和“结尾句”显得尤为重要。很多考生往往忽略这一点,以致开篇第一句就犯了大错,要么人称时态用错,要么文体格式弄错,要么词法句法出错等。我们知道,文章一般在段落的开头有反映该段中心思想的主题句,让读者一眼就能把握整段内容的概要。一篇写得较好的文章的开头要击中要害,开门见山,对整段乃至整篇进行“交代”或“概括”。下面的几个“开篇句”给我们提供了示范:1) Today we visited a farm. (98NMET)2) It was 7:15 on the morning of February 8, 2000. (2000NMET) 3) Im so glad to learn that you are coming in September. Ive found a place for you. (2003NMET)4) About 9 oclock yesterday evening, I was busy preparing for tomorrows test when suddenly loud noise came into my room. (2004年广东卷)此外,写好“结尾句”和写好“开篇句”一样重要。“结尾句”又叫结论句、照应句、心得句或点题句。我们切忌虎头蛇尾,相当一部分同学因为时间安排不合理,甚至没有结尾句。下面的几个“结尾句”就写得很有水准:1) Before we knew it, we had to say good-bye to the workers. (98NMET)2) About two minutes later, I stopped a car and took the old man to the nearest hospital. (2000NMET)3) It was quite an experience for us both, which Ill never forget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2002NMET)4) The story tells us that if you want to get something, you must work hard for it. Remember, “No pains, no gains!”(2005年广东卷)四、检查审核一篇初步完成的文章还须经过认真细致的修改才能最后定稿。写完之后要通读一遍,检查是否满足了试题的各项要求,要点有无遗漏,人称、时态、文体格式是否符合写作要求;表示并列、转折、因果等关联词,以及习语搭配、分词和从句等是否有误;标点、大小写是否正确,是否有病句。另外还应注意写作中容易忽视的一些问题:主谓一致、指代分明、单词拼写正确、卷面整洁以及书写工整等。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养成复查自校的习惯。总之,英文写作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训练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在平时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有检查、有反馈地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要真正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水平,我们应该从平时的每一篇作文开始,着力培养学生“切中题意、领会画面”的观察能力,“抓住要点、条理清楚”的思维能力和“适当发挥、恰到好处”的语言组织能力。这样,学生才会从写作的误区中走出来,从怕写、盲目写到乐于写、善于写,从而在高考的“较量”中一展身手,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并为以后的进一步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附常见重点句式:It cant be denied that (不可否认.)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There is no doubt that (毫无疑问.)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全世界都知道.)The reason why is that (.的原因是.) So + adj. + be + Subject + that (如此.以致于.) adj. + as + Subject+ be, S + V(虽然.) 正方观点大多数人是支持这个观点的。 The _of the people are _this opinion. 陈述理由Firstly, Secondly,Whats more,Finally,首先 _此外 _而且 _最后但并不是最不重要的_ The majority of people think that 大多数人认为majorityin favor ofTo begin/start with,Furthermore,In addition,Last but not least反方观点然而,一些人反对这个观点。However, some people _this view.恰恰相反,其他人持有不同的观点 On the contrary, some others _that陈述理由For one thing, 另一方面_一方面_另一方面_are againsthold opposite viewsOn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For another, 众所周知,事物都有两面性。As is known to all,_. 在我看来 _As far as I can see, In my point of view, 自我观点阐述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As far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