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中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与评价指标PPT课件_第1页
社区护理中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与评价指标PPT课件_第2页
社区护理中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与评价指标PPT课件_第3页
社区护理中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与评价指标PPT课件_第4页
社区护理中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与评价指标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目标,掌握流行病学概念、疾病发生要素、,疾病的三间分布、流行强度掌握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评价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2,流行病学概述,疾病发生的要素与分布,流行病学方法,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评价指标,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学习内容,社区护理中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社区护理中常用的评价指标,.,3,第一节社区护理中常见的流行病学方法,.,4,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学科。,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策略和措施,找出原因,揭示现象,提供措施,一、流行病学概述(一)流行病学的概念,一、概述,.,5,群体特征:从群体的角度观察事物的动态变化。比较特征:通过比较产生结论。概率论特征:流行病学重视定量描述和数据分析,得到的危险度和各种率,实际上是相对问题的概率参数的估计值,而不是绝对值。病因多因观特征:任何疾病的病因都不是单一的因素造成的。预防为主特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特别是一级预防。社会心理学特征:研究时必须考虑对象的社会心理因素。发展特征:定义任务不断发展中。,(二)流行病学的特征,一、概述,.,6,(三)流行病学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1、社区护理的评估和诊断2、社区高危人群的筛查疾3、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的评价,一、概述,.,7,二、疾病发生的要素与分布,(一)疾病发生的要素1.致病因子(1)生物性致病因子:微生物、寄生虫、有害动植物。(2)物理性致病因子:光、声、热、振动、电辐射。(3)化学性致病因子:农药、药物、食品添加剂、化妆品2.宿主(1)遗传特征:(2)生理特征(3)行为特征(4)心理特征3.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8,(二)疾病的分布疾病的分布:是指通过观察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消退,描述疾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的频率与分布的现象,在流行病学中称为“三间分布”1.疾病的流行强度(1)定义:指某种病在一定时间内某人群中发病数量的变化及其病例间的联系程散发(2)表示方法爆发流行大流行,.,9,散发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的散在发生称散发(sporadic)。,.,10,散发的原因该病在当地常年流行或因预防接种的结果使人群维持一定的免疫水平,而出现散发。以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如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传播机制不容易实现的传染病。长潜伏期传染病,如麻风。,.,11,散发的原因该病在当地常年流行或因预防接种的结果使人群维持一定的免疫水平,而出现散发。以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如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传播机制不容易实现的传染病。长潜伏期传染病,如麻风。,.,12,脊髓灰质炎,麻风,乙脑病毒,.,13,爆发爆发(outbreak)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14,某单位食物中毒的爆发,发病人数,20,15,10,5,22242468101214,发病时间,9日,10日,.,15,流行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流行(epidemic)。有时疾病迅速蔓延可跨越一省、一国或一洲,其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时,称大流行。例如:流感大流行,.,16,2.疾病分布的形式(1)人群分布特征(2)时间分布特征(3)地区分布特征(4)疾病综合描述,.,17,人群分布特征与疾病有关的一些人群特征可成为疾病的危险因素,这些信息包括:年龄、民族、性别、职业、收入等。,.,18,年龄年龄与疾病关联程度年龄与疾病间的关联比其他因素的作用都强,多数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与年龄变量有关。有些疾病几乎特异地发生在一个特殊的年龄组。慢性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有增长趋势。急性传染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有减少趋势。,.,19,四组不同人群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专率(SchottenfeldD,1982,引自耿贯一,1996),1/10万妇女,发病率,年龄组,.,20,从30岁开始发病率增高,其发病率曲线随年龄增高而上升。西方国家可上升到7080岁为止,低发国家日本发病率50岁达高峰,以后即下降。说明绝经前后乳腺癌的发病率不同。,.,21,性别一些疾病死亡率/发病率分析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22,中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按性别分布图19852001.6,.,23,职业职业中暴露于不同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及职业性的精神紧张均可导致疾病分布的不同。,.,24,民族民族和种族间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等差异,.,25,分布差异的原因民族、种族的遗传因素不同民族间的社会经济状况不同民族间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不同各民族定居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不同民族、种族的医疗卫生质量和水平不同,.,26,宗教宗教对社会生活方式产生影响。因素:民族生活条件、居住环境、饮食卫生习惯、风俗习惯及心理状态等,.,27,婚姻婚姻状况对人的健康有很大影响对女性健康有明显影响近亲婚配,.,28,家庭成员中因数量、年龄、性别、免疫水平、文化水平、风俗习惯、嗜好不同对疾病分布频率也会产生影响。,家庭,.,29,流动人口对疾病的爆发流行起到加剧的作用,为疾病防治提出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30,时间分布特征,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31,短期分布亦称时点流行或爆发。含义与爆发相近,区别在于暴发常用于少量人群,而短期波动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短期波动或暴发系因人群中大多数人在短时间内接触或暴露同一致病因素所致。,.,32,季节性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称季节性。严格的季节性多见于虫媒传播的传染病非传染病也有季节性升高的现象克山病、冠心病、脑卒中、出生缺陷等有季节性波动。下图表明北京地区的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多发生于11月1月及3月4月,与国外报道的冬季、春季二个高峰相一致。,(seasonalvariation),.,33,北京地区心肌梗死发病人数按月分布(引自耿贯一,1996),.,34,2000年印度大肠杆菌O157:H7发病的季节变化,.,35,周期性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状况。,由于有效预防措施的存在,有些传染病的周期性规律发生改变。,.,36,保定市1950198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马志平,1991),免疫,.,37,长期趋势(长期变异,长期变动(seculartrend,secularchange)对疾病动态的连续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观察;在这个长时间内观察探讨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况。长期趋势传染病中可观察到非传染病中也可观察到,.,38,地区分布特征不同地区疾病的分布不同,与周围的环境条件有关,它反映出致病因子在这些地区作用的差别。根本的原因是由于致病危险因素的分布和致病条件不同所造成的。,.,39,疾病在不同国家及一个国家内各地区的分布不同国家间疾病分布的差别有些疾病只发生于世界某些地区有些疾病虽在全世界均可发生,但其分布不一,且各有其特点有些非传染病世界各地可见,但发病和死亡情况不一,.,40,不同国家乳腺癌调整死亡率1964-1965,女性,不同国家胃癌调整死亡率1964-1965,男性,.,41,国家内的不同地区疾病分布的差别疾病分布的不均一性原因较强的致病因素外环境的某些理化特点生物媒介的分布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42,、中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按省份分布图19852001.6,HIV感染者数,1-5051-100101-500501-10001001-50005000,.,43,疾病的城乡分布城市与农村由于生活条件、卫生状况、人口密度、交通条件、工业水平、动植物的分布等情况不同,所以疾病的分布也出现差异,这种差异就是由各自的特点所决定的。,.,44,疾病的地区聚集性患病或死亡频率高于周围地区或高于平时的情况称为聚集性(clustering)。疾病地区聚集性对探讨病因或采取相应预防策略十分重要。,.,45,地方性疾病某些疾病常存在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人群,不需要从外地输入时称地方性。地方性疾病也称地方病(endemicdisease),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内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疾病。,.,46,疾病综合描述通常在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实践中,常常需要综合地进行描述、分析其在人群、地区和时间的分布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获取有关病因线索和流行因素的资料。,.,47,移民流行病学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以探讨病因。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民国当地居民及原居地人群间的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并从其差异中探讨病因线索,区分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作用的大小。,.,48,移民由于居住地不同,加之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出现明显变化,同时其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许多社会因素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可对疾病造成影响。对移民疾病分布特征的研究,不仅是时间、地区和人群三者的结合研究,而且也是对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全面探讨。,.,49,第二节护理中常用的评价指标,.,50,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评价指标,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学习内容,社区护理中常用的评价指标,.,51,1.人口总数: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间的人口数(计算:7月1日零时或相邻两年年末平均数)2.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统计(1)负担系数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15-64岁为劳动年龄,14岁及以下为非劳动年龄。65岁及以上为非劳动年龄(2)老少比(3)性别比,(一)人口统计学指标,测量指标,少儿负担系数老年负担系数,.,52,死亡率(mortalityrate)病死率(fatalityrate)生存率(survivalrate),测量指标,.,53,1.出生率:表示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人口中(活产)人数2.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所有病因)的频率,(二)生命统计指标,出生率=某年内活产人数/同年平均人口数1000,死亡率=某时期内死亡总数/同期平均人口数KK=100%,1000、或10000/万,.,54,3.病死率:表示在某一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比例4、死因构成比:表示病因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百分比,(二)生命统计指标,病死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病病人数100%,死因构成比=因某病死亡人数/总死亡人数数100%,.,55,通常为“1年”,病死率(fatalityrate),测量指标,与死亡率不同,.,56,(三)疾病统计指标发病率(incidencerate)罹患率(attackrate)患病率(prevalencerate)感染率(infectionrate)续发率(secondaryattackrate),测量指标,.,57,发病率(incidencerate),K=100%,1000,10000/万.,可按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种族、婚姻状况、病因等分别计算,此即发病专率。,测量指标,.,58,通常以年为单位,发病率(incidencerate),测量指标,新发/初次诊断一人多次发病,.,59,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不可能发病,该时期内平均人口,发病率(incidencerate),测量指标,.,60,发病率局限范围、短时间(日、周、旬、月)内的发病率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爆发,罹患率(attackrate),测量指标,.,61,相当于一个时间断面一般不超过1个月,患病率(prevalencerate),测量指标,K=100%,1000,10000/万.,与发病率不同,.,62,患病率(prevalencerate),开始时点上的患病率+该期间内发病率,测量指标,K=100%,1000,10000/万.,期中人口数,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