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说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的事.docx_第1页
也说说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的事.docx_第2页
也说说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的事.docx_第3页
也说说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的事.docx_第4页
也说说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的事.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胆囊息肉最好每半年复查一次一、如果体检中发现了胆囊息肉,是否应该切除?应该何时切除?什么样的胆囊息肉容易癌变?很多患者都有这样的疑问。我国有超过5000万的胆囊息肉患者,发病以中青年为主。胆囊息肉的隐蔽性强,有很多人没有任何症状,体检时才被发现,而人们面对胆囊息肉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却各不相同,大多数人显得过于焦虑或少数人又会过于放松。专家介绍,每个月都能碰到三、四十例这样的患者,不少患者四处问诊,有些医生对切与不切的建议也不相同,患者更是拿不定主意。有位患者,2011年是查出胆囊息肉1.0厘米,医生说可以观察,要求每半年复查一次。但这位患者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不适,身体也很好,认为医生小题大做,一直没有检查。只到今年7月,出现严重腹痛才来医院就诊,检查发现癌细胞扩散到整个胆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由于胆囊息肉没有症状,所以这个疾病在没有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或者息肉的直径小于1厘米的情况下,患者并不需要专门找医生治疗。但是,发现了自己有胆囊息肉之后,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查,看这个息肉是否有癌变的可能。专家提醒,胆囊息肉样腺癌最可怕的是,即便在癌变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仍然浑然无事,出现了症状再到医院来往往都是晚期。息肉手不手术?专家说,专科医生一般参照几个方面,直径大于1厘米,没有蒂或蒂较宽,单发的息肉、胆囊壁不规则增厚、息肉轮廓不规则或短期内有明显增大的息肉,恶变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分辨清楚,对于以上情况,要建议患者尽早手术。对于胆固醇型息肉、炎性息肉或小于1厘米的息肉可建议患者定期观察,注意复查。当医生建议胆囊息肉患者切除胆囊时,有很多患者都不愿意,有的是怕挨一刀,有的则担心切了胆囊,身体就垮了。专家说,这样的顾虑患者有些多余,其实胆囊只起储存和浓缩胆汁的作用,它并不产生和分泌胆汁。真正产生和分泌胆汁的器官是肝脏。胆汁是帮助消化食物的物质,切除胆囊后,胆汁储存和浓缩功能虽然丧失,但胆汁仍能在小肠内与食物混合,起到消化作用。而且胆囊息肉手术目前9成以上均可用微创腹腔镜技术完成,创伤小,恢复快,仅在腹部有三个黄豆大小孔。胆囊息肉为何会高发?专家解释,不吃早餐、饮食规律紊乱、喜好高胆固醇饮食、长期酗酒、过多进食刺激性饮食、农药过多、食品添加剂泛滥、电离辐射等都和胆囊息肉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致使胆囊息肉的发病率逐渐增高。 二、胆结石+胆囊息肉癌变几率大30岁的王先生体检报告显示胆囊有泥沙样结石和10mmx9mm大小的胆囊息肉,医师建议他做手术切除胆囊,因为一般情况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较大的息肉(超过10mm)容易癌变,切除是防癌变和扩散的唯一途径。闻癌色变的王先生,接受了医师建议,做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送检结果显示已经有“原位癌”了。“我近期接诊了两个患者都有类似的情况:既有胆囊结石又有胆囊息肉,最终都发现有胆囊癌。”专家介绍道。这是因为,胆囊息肉可癌变,而胆结石也为胆囊癌的高危因素,约有70到80的胆囊癌与胆结石有关。晚期胆囊癌的5年生存率不到10。如果案例中的王先生坚持不切除,发展到晚期胆囊癌了就后悔莫及了。专家建议,体检发现有胆结石的人,关注一下有无胆囊息肉,如果两者都有,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医生将根据结石的情况和息肉的大小,建议观察或切除。三、医师提醒:B超检查不可放松有胆结石和胆囊息肉的人,不能因为平时没症状就放松警惕,务必要定期进行B超检查,B超是目前早期诊断胆囊癌的定性首选方法。此外,原本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在进油腻食物后如果突然出现右上腹饱胀,或原本只是轻度隐痛或胀痛的患者,一旦疼痛程度加重或频率增加,或出现皮肤、尿色发黄时,需及时就诊。信息时报记者徐姗四、胆结石伴胆囊息肉警惕癌变:统计发现,约有70%80%的胆囊癌与胆结石有关近日,30岁的王先生到医院体检,发现胆囊有泥沙样结石和一块10厘米x9厘米大小的胆囊息肉。诊断后医生建议他做手术,但王先生觉得没有什么不适症状,不太愿意切除胆囊。上周,王先生突发腹胀腹痛,入院检查发现胆囊穿孔,立即接受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专家建议,体检发现有胆结石的患者,应关注一下有无胆囊息肉,如果两者并存,要到正规医院就诊。五、恶心呕吐或是胆囊癌警报李阿姨近一年来吃不下饭,觉得腹部饱胀,有时候还会恶心呕吐,人也日渐消瘦。自行调理饮食和服养胃药后,也没见好转。最后,到医院详细检查才发现患上了胆囊癌。“她是由于胆囊肿瘤侵犯胃窦和十二指肠,导致幽门梗阻所致恶心呕吐。”专家表示。胆囊癌是最常见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晚期胆囊癌的5年生存率不到10%。陈小平建议,自以为是胃肠道有问题的患者,应该多个心眼,到正规医院排除一下胆囊问题。除了定期体检外,多留意身体的“报警信号”:当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有右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时,或是早期胆囊癌的苗头。专家指出,手术切除胆囊癌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遗憾的是多数胆囊癌发现时已属晚期无法切除,因此治愈胆囊癌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六、胆囊息肉:小息肉不必挨一刀专家介绍,由于胆囊息肉多无症状,因此不易被发现,病情就在不知不觉发展,直至癌变,这也是胆囊息肉最可怕的特点。85%以上的患者都是在体检中发现的。胆囊息肉首选B超检查。一般来说,大多胆囊息肉是良性的,对于病灶较小的息肉原则上不考虑手术,但需要每半年做B超动态观察。而直径大于10毫米的胆囊息肉应主张手术治疗,以防止息肉癌变。较大的息肉(超过10mm)容易癌变,医生一般建议患者切除胆囊。“但很多患者都不愿意,有的是怕挨一刀很痛,有的则是夸大胆囊的作用,觉得切了胆囊身体就垮了。” 专家指出,胆囊只起到储存胆汁的作用,当胆囊出现结石、息肉,引起严重的胆囊炎甚至可能癌变时,应果断地手术切除。而且目前采用微创手术,伤口很小,能减轻患者疼痛,第二天就可下床走路。七、七成以上胆囊癌与胆结石有关有位51岁患者,有体积较大的胆囊结石多年,专家为他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时,发现患者胆囊壁明显增厚,怀疑其有癌变的可能。术中的快速病理切片检查证实是胆囊腺癌,随即为他做了胆囊癌根治手术。“意外发现胆囊癌并不是个例,还有患者因胆囊结石诱发炎症而导致胆囊穿孔。”专家介绍,据统计,约有70%80%的胆囊癌与胆结石有关,肝内胆管癌也与肝内胆结石关系密切。专家介绍,虽然胆结石的发病率很高,但很多人对它的认识却存在一些误区:一是结石引起疼痛了就处理一下,不痛就不管也不跟踪检查。二是闻癌色变,干脆一切了之,但有些医生如果不结合手术中情况加以判断,就有可能切不干净。另外,结石很小、胆囊功能正常且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只需定期随访即可。八、胆囊息肉不是一切了事一位读者的就医心得:丈夫年近40岁,身体发胖。平时饮食喜欢吃肉,工作多坐,出门多半是开车,平时运动少。早在几年前单位体检就查出有胆囊息肉,一直观察着。2012年年底单位体检,发现胆囊息肉长大了,最大的一个直径为0.4厘米。今年春节后,由于节日期间吃得油腻、吃得多,他自己感觉胆囊很不舒服,吃了消炎利胆片,效果不明显。担心胆囊息肉恶变,他们想赶紧去医院做手术。到了离家最近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后,医生却建议他再观察一段时间。医生说,该患者血脂、胆固醇都高,这是他引发胆囊息肉的主要原因。如果不控制这两个指标,将来会引起更大的疾病。因此,切掉胆囊息肉并不是切掉了身体疾病的原因,反而还会因没有胆囊导致消化系统问题,后患无穷。九、胆囊切除影响消化系统很多切掉胆囊息肉的人会出现长期腹泻,有的腹泻一年甚至两年。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手术切掉了胆囊,没有地方存胆汁,胆汁只能存在胆管里。当吃得油腻一点,胆汁分泌后,直接会进入肠道,刺激肠蠕动加快,引发腹泻。因此有的切掉胆囊的人,稍微吃油腻一点就拉肚子,而且一天要拉几次,饮食上非常难适应。还有的患者,因为胆汁分泌后,返流进胃里,烧坏胃黏膜,引发胃、十二指肠溃疡。因此,这部分患者经常感觉吃油腻了,胃就烧得难受。十、什么情况下可切除胆囊息肉?据专家介绍,胆囊息肉有恶变的可能,因此,临床上行胆囊切除术有两大指标。第一,胆囊经常痛,这种发作是经常都有,每个月都吃药,效果却并不是很明显,这样的患者,医院建议其做手术切除。第二,胆囊息肉长大了,临床上,当胆囊息肉最大直径到1厘米,医生会建议其做手术切除。这两个条件,有一项,都可以行胆囊切除术。十一、胆囊息肉变大,需防癌变!胆囊息肉患者应禁酒,因酒精可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变大。胆囊长息肉和小结石多无症状,85%以上的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中发现胆囊息肉和胆结石的,由于平时没啥感觉,往往容易被患者忽视。专家介绍,一般来讲,大多胆囊息肉是良性的,对于较小的息肉原则上不考虑手术,但需要每半年做B超进行观察。发现直径大于1厘米的胆囊息肉主张手术治疗,以防息肉癌变。专家提醒有胆结石和胆囊息肉的人注意以下几点1、不能因为平时没症状就放松警惕,务必要定期进行B超检查,B超是目前早期诊断胆囊癌定性的首选方法。如出现以下情况要高度怀疑胆囊恶变:(1)胆囊息肉直径1cm ,基底较宽或复查发现逐渐增大。(2)胆囊壁不规则增厚0.5cm或有钙化斑。(3)胆囊增大,脂肪餐提示胆囊收缩功能障碍。(4)胆囊轮廓不清或边界不规则。2、原本没有症状的患者,在进食油腻食物后突然出现右上腹饱胀,或原本只是轻度隐痛或胀痛的患者,疼痛程度加重或频率增加,或出现皮肤、小便发黄,要及时就诊。3、年龄大于50岁的中老年人近期有原因不明的乏力、消瘦伴消化道症状者,如果单发息肉大于1cm,同时患有胆结石,应尽早诊治。4、注意饮食,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因为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尽量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禁酒,酒精可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变大。大多胆囊癌与胆结石有关:李姨近一年来老觉得腹部饱胀,有时候还会恶心、呕吐,人也日渐消瘦。自行调理饮食和到药店自购药品养胃也没见好转,最后,到医院检查发现患上了胆囊癌。专家介绍,根据统计,约有70%到80%的胆囊癌与胆结石有关,肝内胆管癌也与胆结石关系密切。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胆结石长期存在容易引起胆囊和胆管壁黏膜的慢性炎症和反复感染,从而使细胞增殖调控紊乱,导致癌症。专家建议,除了定期体检外,多留意身体的报警信号,当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右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时,应该多个心眼,到正规医院排除一下胆囊问题。十二、切除胆囊对身体有无影响?当医生建议胆息肉或结石患者切除胆囊时,有很多患者都不愿意,有的是怕挨一刀,有的则担心切了胆囊,身体就“垮了”。许多人因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或胆绞痛需切除胆囊时,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胆囊是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切除胆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