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误区及答题策略备考指南1、记叙文阅读题型误区 概括题:考生往往在答谓语部分的时候出现失误,比如学生概括朱自清的背影时,学生会答作“爸爸为儿子买橘子”,这样的概括就不能准确抓住人物的行为。本文感人之处主要在爬月台,因此应概括为“父亲拖着肥胖的身躯,努力地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橘子”。 含义题:有的考生混淆了“含义”和“作用”的意思,其实词语和句子的含义重在解释词语和句子的语境义。而“作用”是指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揭示中心所以只要看清楚题,就不会答错。 赏析题:失误主要表现在由分析语言引申到分析情感这一环节,考生往往把握不好。其实对于情感的分析要注意结合文章的主题,文末的抒情议论句往往是这一得分点很好的提示。 人物形象分析题: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揭示人物性格品质的词语,要避免在一个点上使用近义词,否则会降低得分率,比如“勤劳、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应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答题,变成“勤劳、疼爱子女、本分善良”。有的考生忽略了“简要分析”,不列举相关细节,只举出性格和品质,造成丢分。2、说明文阅读 题型误区 题目和开头的作用:主要失误在答题角度单一,忽视了其他得分点(详见后文例题)。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主要失误是说明方法写不对,写不全。对说明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是很灵活,如果遇到复杂的题型就得不到分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该词所起到的作用是答题关键,而且分析时必须结合上下文里具体的内容。而考生往往忽视了这一步,用程式化的句子答题,造成丢分。 是否符合原文表述的选择题:考生容易因没有细心看选项和原文的细微差别,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3、议论文阅读 题型误区 找出论点:论点作为一个判断,具有鲜明的倾向性,这一点有些考生没有很好地把握;还有的考生把分论点错误地当做了中心论点。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论证方法不止一种,有的考生思维单一,造成漏答失分。 分析论证过程:有考生不知道这是一个过程,在答题句式上就不对。还有些考生没有细心看原文,匆忙作答,丢掉了论证的某一步骤。联系实际题:很多考生撇开原文的观点,另外立论造成失分;还有的考生在联系实际的时候不具体,因空洞而丢分。典型题分析1、记叙文阅读概括题记叙文考查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因此概括题是出现最多的一种题型。记叙文阅读中概括题分为两类,一类是概括故事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情节,另一类是概括整个故事的情节。第一类如2013广东考题猫人第18题:全文围绕着“猫”展开故事,请把表格中处的情节补充出来。 地点情节高山湖边山上小店我的家里验证支票欲买船售船地点惊喜奇遇“猫人”船 第二类如2013湖北咸宁考题考生第8题: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夺分策略:概括题应该用主谓句式来答题。即“什么人,做了什么”。在答谓语部分,即“做了什么”的时候,应认真斟酌词语,特别是动词,力求准确概括人物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复杂的概括题需要加入“原因”和“结果”。 含义题在理解能力的考查上,对词语和句子含义的考查是中考重点题型。 词语含义题。如2013年重庆市B卷考题生长在城市里的一棵树第15题:结合语境,说说第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那不关我的事!(2)树叶在热浪下微微颤抖,留下了一片阴凉。句子含义题。如2013山东聊城考题香伯第20题:谈谈你对第19段画线句的理解。尽管这枚表皮起皱、黑斑丛生的柿子已不再新鲜,可是,那种源于内心的坚守精神,却使这枚行将腐化的柿子在这所光线暗淡的老屋里,焕发着一种炫人的亮光夺分策略:含义题在解答时关键是注意语境,考生的任务就是根据语境,解释词语和句子,想方设法让词语和句子由深奥变得浅显易懂。这个词或者句子所处的上下文,是答题的关键。除此之外还要联系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人物的精神品质作答。 赏析题赏析题依然是记叙文阅读的重头戏。在表述上,赏析题一般表述为“赏析某词某句”“说说某词在某句中的表达效果”“说说某词某句的妙处”。 如2013年福州考题快递第16题:下面两句话,都写出了人物心中的“火”,但写法有所不同,请根据句子后面的提示加以赏析。(1)我的火“腾”地蹿上来,那蹿上来的声音也几乎听得见。(从词语角度)(2)他就像一团烈火,是滚着离开的。(从修辞角度)夺分策略:答题格式为,以什么手法什么效果什么情感答手法可以从修辞手法、词语的使用、描写手法这一方面人手;答效果是指这个手法是为表现什么写作任务服务的;答情感是指透过语言的层面品味词语或句子所蕴含的情感。人物形象分析题叙事类作品离不开人物的活动,并且往往是表现人物的美好品质的。所以,在记叙文阅读题型里,人物形象分析题出现的几率很大。 如2013浙江丽水考题高高的玉米第15题: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休伊这个人物形象。 夺分策略:由人物的行为来看人物的性格和品质。考生的任务是先看人物在文章中有什么作为,然后再总结人物的性格品质,并能找出相关细节加以分析。3、说明文阅读 题目和开头的作用现在的说明文写得都比较文艺,题目和开头的语言比较生动,出题者往往在这个点上设置题目。 如2013山西省考题解码汉字“行”第18题:本文第段有什么作用? 又如2012山东滨州考题学会看食品的“简历”第14题:标题中“简历”指的是什么?取这样的标题有什么好处? 夺分策略:第一要考虑语言生动是为了吸引读者,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第二要考虑这样生动的语言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和内容。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这是说明文必考的题型。 如2013年辽宁丹东考题玻璃之王第31题:选文第段画线句“例如,普通的玻璃液体只要慢慢冷却下来,得到的玻璃就是费晶态的;二单一的金属液体则需要每秒高达1亿摄氏度以上的冷却速度才能形成非晶态,这个速度是普通玻璃的无数倍“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夺分策略:说明方法要熟记。答题时要找准、写对、写全。说明方法的作用有固定的格式:比如列数字,作用是“准确地说明了”,那么到底说明了什么呢?其实就是看说明方法为什么样的说明任务服务,这个任务需要我们找出来。建议大家看和画线句相关的四个地方:看前面,因为后面的话往往为前一句服务。看中心句,某一段的文字往往为中心句服务。看后面,因为有时使用了说明方法后往往后面要总结一下。看画线句本身,因为看了内容才知道这句话为什么任务服务。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绝大部分题目都是“某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如2013辽宁营口考题食品添加剂第26题:选文第段中加点词语“一般来说”能否删掉。为什么?夺分策略:格式为:不能;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该词所起到的作用;去掉以后的不好效果,如“太绝对,与实际不符”;这个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因此不能去掉。 是否符合原文表述的选择题 如2013陕西考题丰图义仓第11题: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A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黄河洛河渭河三角洲有丰厚的粮食资源,这是丰图义仓建在朝邑县的一个重要原因。B丰图义仓不仅建造了用于长期储存粮食的仓洞和环形回廊,还专门设计有晾晒粮食的空地和方便人畜饮水的水井。C仓洞地面由松木板铺成,木板下面的通风道及木板上面的四个排气孔,可以排出潮气,保持洞内干燥。D仓洞上面的地面四周高中间低,配以分段水槽;院内地面而四周低中间高,下设地沟,这种设计巧妙地解决了排水问题。夺分策略:把每一个选项都还原到原文中去,和原文出现的表述一一对照。这种题型实质上考查的是说明文表述的准确严密性。 实际运用题说明文知识性强,此种题型的设置是考查考生能否用文章中涉及的知识和原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如2012山东滨州考题学会看食品的“简历”第18题:一位母亲购买一种给幼儿增加营养的饮料。超市里有两种饮料,一种说明上注明的是“调味牛奶”,一种注明的是“乳饮料”。请你帮助这位母亲选择其中的一种,并结合上文谈谈你的依据。 夺分策略:一方面熟读原文,弄懂原文介绍的知识和原理,另一方面看清楚题目的要求,从原文中提取出相关信息来解决问题。特别要注意语言表述要完整,符合题目要求。3、议论文阅读找出论点论点是议论文的统帅和灵魂,因此大部分议论文阅读考题要求考生能准确找出论点来。 如2013年甘肃兰州考题“知入”与“知出”第21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夺分策略:首先应该紧盯题目,题目不是论点就是论题,而论点就是和论题相关的一个判断,因此找论点的题一定要关注题目。其次应该看开头,大多数议论文都是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还可以看结尾,有时论点在结尾时以总结的方式提出。最后拿整篇文章去验证,看看是为证明什么服务的。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即论点和论据的逻辑关系纽带。 如2013湖北黄石考题换个角度看问题第17题:请指出本文三段的论证方法。 夺分策略:大致和前面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一样,这里不再赘述。 分析论证过程就是让考生把某段的论证过程简要分析一下。 如2013年江苏连云港考题不求甚解第15题: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述思路。 夺分策略:因为分析的是一个过程,因此要注意答题格式“首先其次然后最后”。再则要清楚这种题型要求把使用的论证方法列举出来。最后注意“思路”这个词,也就是说“什么观点”“怎么证明的”。 联系实际题要求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实际来作答。 如2013年江苏徐州考题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第16题:结合第节并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一谈中学生应该怎样开展名著阅读。 夺分策略:一要紧紧抓住原文,原文的见解和主张要体现在答案里;二要谈实际,谈实际的时候要具体。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策略:品味标题的妙处近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中,出现一种分析文章标题拟题技巧的题目。这类题目围绕文章标题命题,题目灵活多变,考查点丰富。从考试情况看,学生由于对这类题缺少系统训练,答题不全面,失分比较严重。下面就近年常出现的四类题型进行分析:题型一:给文章拟个标题这种题目就是要求学生给文章拟个标题。阅读理解的拟题可以从下面三种方式产生:1、提取式即直接从文段中提取一个词语或句子作标题。如:汕头中考给一篇说明头发变白的原因的说明文拟题,可以从文里摘取“人的头发为什么会变白”,或者是“头发变白的原因”作为标题。2、点明式即直接点出写作对象或事件。如温州中考试题乡村的泥土,题目就是文章的写作对象,衢州中考试题老海棠树也是如此。3、归纳式(中心式)即将文章主旨(中心)高度概括,浓缩为一个词或一句话。如:广西百色中考试题,要求以论点命题,文章开头提出问题“我们是一味地抱怨,还是努力地去改变呢”,结尾亮出观点“抱怨是没有用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努力去改变”,因此很容易得出文章的标题“不要抱怨要改变”或“抱怨不如改变”。题型二:品味标题的妙处品味分析标题的妙处,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题目。基本上以两种形式出现:题目列举1、直接品味标题的妙处例(1)以“植物大熊猫四合木”为标题,你认为好在哪里?(江西卷)例(2)用“最美是百合”作小说标题,好在哪里?(百色卷) 2、对比品味标题的妙处 例(3)把标题都市农夫改为“我的舅舅”好不好?为什么?(南京卷)品味一个好的标题,概括来说,主要从标题的风格、标题的特点、标题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品味。答题术语标题风格大致有四类:准确鲜明、新颖生动、简洁凝练、含蓄隽永等等。标题特点:好标题往往具有自己的特点,往往运用了某种手法,比如修辞、符号等等。标题作用:主要有三种:(1)吸引读者关注,(2)归纳文章主旨(蕴含作者的思想情感),(3)文章的线索(4)概括文章内容。品味有鲜明特点标题的策略回答这类题目时,答案的组织可采用“标题风格+标题特点+标题作用”的形式。如例(1)的参考答案应为:本文标题新颖巧妙,别具一格,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四合木比作大熊猫,突出了四合木珍贵,以引起读者关注,唤起人们保护意识。品味没明显特点标题的策略有些文章标题,没有特别的特点,在品味标题妙处时,主要强调标题的作用,因此具体答题时,要有所选择,可采用“标题风格+标题作用”的形式。如例(2),这个标题最关键的词语是“百合”,按我们答题思路,可这样组织答案:本文标题的好处在于它形象生动、具体可感,并在文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吸引读者,引起阅读的兴趣。标题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揭示了文章的主题。百合花在文中象征阿纯纯洁、美好的心灵,象征幸福美好的生活。比较品味标题的答题策略比较品味标题妙处的题目,主要从标题的作用切入品析。比如例(3),主要抓住标题表达主旨和概括内容的作用。文章内容是写舅舅以及舅舅一样的农民在城市的生活,表达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城市农夫”这个题目把城市和农民联系在一起,所以这个标题比“我的舅舅”更为贴切。题型三:阐述标题的含义从近年试题发展趋势看,要求学生阐述标题含义的题目,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如“西风胡杨”(湖南永州卷)、“生命的声音”(湖北潜江卷)表面指的是它的实际意义,文章中往往又赋予了一种深刻的内涵,甚至还有第三种更深刻、更深远的内涵。解答时,要注意若标题用了比喻,则需写出本义和比喻义;若用了双关,则需写出由浅到深的多层含义;若有象征意义,则需写出本义和象征义。题型四:破解标题的信息这种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标题的感受能力,并不多见,只要学生能理解标题,读懂文章,完成这样的题目,难度并不大。总之,准确理解文章标题的妙处,必须要吃透全文,认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此外,要掌握这类题的答题规律,并进行相应训练。李白写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月亮,必须得抬头看,不然你看见的月只是水中月,而思故乡,必须得低头,看着脚下的土地,土地连结深情,传递的思念感应才会自然。可见,李白对抬头和低头,有看似经典的认识,只是李白的脖颈不听使唤,该低头时却抬头,该抬头时却低头,搞得李白一辈子光碰头,有时被摔的鼻青脸肿的,但这时的李白爱喝酒,喝了酒就疯疯癫癫的,于是,李白就借着痛感籍着癫意把一肚子的酒吐出来,成就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元 萨都剌 北人冢上诗:“低头下拜襟尽血,行路人情为惨切。”可见,古人从心里是不喜欢低头的,喜欢的是抬头。记得我以前在学校操场里喜欢低头,体育老师说我是一个没有自信的学生,还说我是一个没有阳光心态的人。记得体育老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瓜子之所以长的粒粒饱满,那是因为向日葵始终抬头向着太阳。”记得我第一次去应聘工作,应聘的工作人员看我低着头,直接就叫我回去了。那我就抬起头吧,进家门的时候,由于我抬起头,我的头一下子就被碰出了血来,搞得我在家里好几天就不想出门的。我走下坡的时候,依然是抬起头,这样显得自己有自信,冷不防,我一连向下栽了好几个跟斗,摔的我头破血流的。我的头招谁惹谁了?干嘛都跟我的头过不去呢?我究竟是该抬头做人还是该低头做人呢?有人说走下坡路就必须低头,言下之意就是人走背时运的时候要低着头,就像罪犯低着头接受审判一样。那当年毛泽东同志遭到王明等人的排挤时干嘛就不低头呢?那当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干嘛就不低头举起手来呢?那赵一曼和江姐被敌人抓去明知只有无尽的酷刑干嘛就不低头屈服呢?那当年的灾荒岁月里全中国人民饿的吃粗糠啃树皮干嘛就不低头消沉下去呢?那有人第九次高考依然名落孙山干嘛就不低头认命了呢?有人写文章写了一百篇写了一千零一夜依然是没有读者依然是没有一个读者看好时干嘛就不低头呢?李嘉诚当初做生意是做一次亏一次时干嘛就不低头呢?你、我、他经过了这么多的困苦折磨干嘛还要坚强的活下去呢?我们的人类和整个社会经常就处在风雨飘摇里干嘛还要坚定不移向前进呢?人的一生,几乎有过半的时候是在走下坡路,低着头走下坡路确实是不摔跟斗,但低着头只能看见脚下的一方寸路,却看不见天上的太阳和高空的明月,特别是最容易忽视身边的风景。有人说走上坡路低着头最好,言下之意就是人走好运的时候要低调要谦虚谨慎。确实低着头走上坡路由于身体前倾走起路来更有劲而且更能看清脚下的路,但太阳会照在低头者的脸上吗?天上的神仙们真的就喜欢这些整天低着头的人吗?你看,孙悟空低着头只能做弼马温,但孙悟空抬起头来就成了齐天大圣;你看,刘邦把头低着,低了48年,只能是个混混,但刘邦把头一抬起来,三五年之后就开创了汉朝;你看,朱元璋低着头只能做乞丐,因为抬起头来是讨不到饭的,但朱元璋后来把头索性抬起来,结果就建立了明朝;当年美国有核武器,而中国没有,但毛泽东领导的中国人民就是不低头,中国人民就是要把头抬起来,抬起头的中国人民没有多久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核武器关于低头和抬头,各有各的哲学。爱低头的人,看似是低调的人和谦虚谨慎的人,实则是只看着自己眼前的人,窃喜着眼前的平安和太阳慷慨的一点光辉。爱抬头的人,看似昂扬向上心里充满了自信,实则是脸上洋溢着阳光脑后却是布满了阴暗,即是摔了跟斗手里依然抓着一抹明媚。有人说该低头时就低头,该抬头时就抬头,那敢问,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才该低头或才该抬头呢?倘若天上真的掉下了冰炮,你抬头被砸着,你低头还是会被砸着,只不过抬头是冰炮砸在了脸上,低头是冰炮砸在了头顶而已。只有做缩头乌龟,冰炮才只能砸在护身的壳壳上。有人信仰低头,这也不错,低头自有低头的妙处。自然,你的人生就是低头人生,所谓中庸哲学,大概就是这个道理。有人信仰抬头,这也很好,抬头自有抬头的灿烂。自然,你的人生就是抬头人生,所谓“生当作人杰,死也为鬼雄”大概是这个意思。有人信仰一会儿低头一会儿抬头,这也是一个妙。一会儿低头一会儿抬头,脖颈得到了锻炼,因之肌肉和心理机能就更加的发达,展现给别人的是一会儿方型的一会儿圆型的,所谓圆滑,大概就是如此。没有谁对谁错,也不存在谁高尚和谁卑微的问题,各有各的哲学,这就是多样的人和人的多样性。其实,不是人世太复杂,而是你只顾着自己的低头或抬头而不懂别人为什么会低头和抬头?人的脑袋瓜不过三斤半,由于低头和抬头的缘故,造成有的人头成了“巨头”,而有的人头却成了“狗头”,还要来一点狗血喷头唉,看来抬头与低头之间的学问确实太高深了,像我这样的孺子是搞不明白的,只能是舔一舔皮毛而已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包穿刺术详解
- 县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
- 新能源乘用车解读
- 赛犬喂养指南解读
- 数控加工技术工艺
- 手电筒幼儿讲解
- 现代农业测控技术
- 售前跟单技巧讲解
- 小学课文印刷技术
- 七下显微镜讲解
- 15D500-15D505 防雷与接地图集(合订本)
-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 SX-22163-QR345工装维护保养记录
-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
- 2023年航空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候机楼服务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MBA培训进修协议
-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课件
- LY/T 2501-2015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物种鉴定规范
- GB/T 748-2005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 GB 15763.1-2001建筑用安全玻璃防火玻璃
- 民间文学(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