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 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 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 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 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3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学校:官渡区龙马中心学校执教:李思怡时间:2017年5月2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3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执教者:官渡区龙马中心学校 李思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古诗中的3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古诗意思,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4.能抓住重点字词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句。【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字词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课件,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配乐【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谜语,谜底“瀑布”。2.介绍瀑布。3.引入课题,齐读。二、解题、总领全诗1.说说从课题中明白了什么,理解“望”“庐山”。2.出示图片,认识庐山。三、初读古诗1.按要求自由读诗。2.检查诵读,指导读准字音。3.指导诵读节奏。四、合作探究,理解诗意1.诗句引入,学生再读古诗,借注释图画思考诗意。2.出示第一句,交流诗句含义和重点词。学生说通过诗句读出了什么景象。(1)“香炉”:(出示图片)香炉原指寺庙中烧香的炉子,点燃香时会烟雾缭绕。庐山有一座山峰,上尖下圆,经常云雾缭绕,就像正在烧香的炉子一样,所以取名香炉峰。(2)“紫烟”: “烟”是雾气,庐山的云雾和瀑布喷溅时形成的水雾。 阳光照射下形成紫色的雾气。(3)“生”:在阳光照射下,慢慢地显现出紫色。(4)指导朗读第一句。3.出示第二句,学生交流诗句情景和重点词。(1)“遥”:远远看瀑布,跟诗中“望”相呼应。(2)“挂前川”:你们看到过的瀑布什么样?从高山陡峭的山岩上,水流很急地流下来,可以用“倾泻”这个词,远看像一块白布垂挂在山前。(3)指导朗读。4.再读古诗。5.出示第三句,学生交流诗句情景和重点词。(1)“三千尺”:夸张手法,古诗中的数字常常都是虚指,一般用来形容很大很高。(2)出示同类诗句,相机解释。(3)“飞流”:突出水流急。(4)指导朗读6. 出示第四句,学生交流诗句情景和重点词。(1)“银河”:银河由宇宙中许许多多恒星组成,民间传说那是天上一条大河,(出示图片)比喻手法。(2)“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就是天的最高层,夸张手法。(3)“疑”:银河、落九天都是李白的想象,所以用疑(怀疑)。(4)出示静夜思古朗月行,相机解释“疑”7.创设情境,指导诵读三四句。五、想象情景,体悟情感1.(播放音乐)教师范读,学生想象。2.学生描述情景。3.理解李白面对这庐山瀑布美妙的景色,心中是什么样的感情。4.欣赏瀑布,有感情地朗诵全诗5.背诵古诗6.认识诗人。6、 古诗扩展1.用今天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一学独坐敬亭山七、指导书写生字1.出示生字,观察字形,用自己的方法记忆生字2.学生介绍记忆方法3.范写“疑”。4.学生描红。八、作业1. 背诵望庐山瀑布。2.找找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