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诊断程序及护理原则PPT课件_第1页
中医护理诊断程序及护理原则PPT课件_第2页
中医护理诊断程序及护理原则PPT课件_第3页
中医护理诊断程序及护理原则PPT课件_第4页
中医护理诊断程序及护理原则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诊断周建龙,舌诊概要,问诊概要,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现代还需问睡眠,再加疼痛十问全。,十问歌,问诊概要,1.部位:头、胸、脘腹头部:与经脉循行有关。,问疼痛部位、性质,头面属阳明经头侧属少阳经头项属太阳经,问诊概要,1.部位:头、胸、脘腹胸部:多为心肺病变。胸闷痛而痞满痰饮胸胀痛而走窜气滞胸痛伴潮热、盗汗肺痨(肺结核)胸痛而咳脓腐腥臭痰肺痈胸前憋闷,痛如刀绞胸痹,问疼痛部位、性质,问诊概要,1.部位:头、胸、脘腹脘腹:多为脾胃病变。痛而喜暖、喜按为寒、虚。痛而喜冷、拒按为热、实。,问疼痛部位、性质,问诊概要,2.性质胀、走窜痛气滞刺痛、固定通血瘀重痛湿困绞痛有形实邪(蛔虫钻胆)隐痛虚,问疼痛部位、性质,问诊概要,问饮食与口味,内经:“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又曰:“胃者,水谷之海。”,-,9,9,七问饮食口味,意义:了解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胃气的强弱要点:饮食的喜好和多少问口不渴饮饮问渴饮口渴多饮食渴不多饮口味内容问食欲、食量减退问食欲、食量增加问偏嗜食物,-,10,10,问饮食口味内容问渴饮,口不渴饮津液未伤热邪不甚问寒证、湿证口渴多饮热甚津伤渴消渴伤津因病或误治伤津饮营热渴不多饮瘀血湿热痰饮阳气亏虚,-,11,11,问饮食口味,偏偏食异物小儿虫积嗜喜食酸辣妊娠反应食喜食肥甘易生痰湿物喜食辛辣易生燥热口味:五行配五脏、五行配五味,-,12,12,问二便,(一)大便水谷需经胃之腐熟,脾之运化,升清降浊,浊者经大肠传化而成粪便排出。故问大便(便秘、泄泻、便质异常、排便感觉异常)可了解脾、胃、大肠的病变。(二)小便水液需经脾之运化,肺之宣降,肾与膀胱的气化,才能变化为尿排出体外。故问小便(尿量过多、尿量减少、小便频数、癃闭、遗尿、小便失禁、小便涩痛)可了解肺、脾、肾、膀胱等脏腑的病变。,-,13,13,问二便大便,意义热秘问要点实证寒秘大次减少、质干便秘气秘便内容津亏不润虚证血虚不润气虚不足食泄次增多、质稀腹泻实证郁泄湿热泄寒湿泄热结旁流虚证脾虚肾虚,-,14,14,问二便小便,意义:诊察津液盈亏、脏腑气化功能问要点:次、量、色、质小清长、夜尿多肾阳虚便增多尿次、量、饮食多消渴尿量异常热盛内容减少大吐、泻、汗伤津水肿新病,黄、浊、涩下焦湿热频数久病,清长、无臭肾气不固尿次异常虚证:肾阳不足,气化无力癃闭实证下焦湿热瘀阻下焦,-,15,15,问睡眠,基本机制:阳入于阴。问不易入睡心肾不交:交泰丸睡失眠睡后易醒时醒时睡心脾两虚:归脾丸眠时易惊醒心胆气虚:温胆汤彻夜不眠食滞内停困倦嗜睡痰湿困脾饭后嗜睡脾气虚弱嗜睡睡意朦胧心肾阳虚高热神昏热入心包中风昏睡痰瘀蒙心,-,16,16,问月经与小儿,月经:初潮、周期、经期、量、色、兼夹症状小儿,-,17,17,脉诊概要,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是血液在脉管中流动的结果。血液的流动,取决于五脏功能活动的协调配合。1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使血液环周不息。心脏的搏动和血液在脉管中的运行,均由宗气所推动。脉象的形成,心脏起着主导作用,但还需其他各脏器的配合。2肺朝百脉行循全身的血脉,均汇聚于肺,肺主气,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作用,肺气把血液敷布全身。,-,18,18,脉诊概要,3脾主统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的运行,有赖脾胃生化血液和脾气的统摄。4肝藏血肝主疏泄,能调节血量,推动气血的运行。5肾藏精气精能化血,补充血液,肾中阳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为推动脏腑功能活动的原动力,故与血液的运行密切相关。所以,脉象的形成与脏腑的功能活动和气血的盛衰密切相关。脉象搏动可以反应人体的病变。,-,19,19,寸口诊脉法,中指定关法:“掌后高骨定关,关前为寸,关后为迟”诊小儿脉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又称“一趺法”,而不细分三部,因小儿寸口部短,不容三指定寸关尺,且易哭闹,不合作。,-,20,20,常用寸口三部分候脏腑,-,21,21,脉象要素,构成脉象的八个要素:脉象的部位、至数、长度、宽度、力度、流利度、紧张度、均匀度八个方面。,-,22,22,正常脉象,正常脉象是指正常人在生理条件下出现的脉象,亦称为平脉、常脉。“有胃、有神、有根”正常脉象示意图,-,23,23,附二十八脉分类比较表1,-,24,24,附二十八脉分类比较表2,-,25,25,附二十八脉分类比较表3,-,26,26,辨证之八纲辨证,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四对既互相对立又互有联系的八个方面证候,各自都不是一个完整而具体的证。,-,27,27,表、里、半表半里证鉴别表,-,28,28,寒热证鉴别要点,-,29,29,虚证和实证鉴别,-,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