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初三科学物质的微粒-PPT课件_第1页
(二)初三科学物质的微粒-PPT课件_第2页
(二)初三科学物质的微粒-PPT课件_第3页
(二)初三科学物质的微粒-PPT课件_第4页
(二)初三科学物质的微粒-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7初三科学复习物质专题1物质的微粒,-,2,物质的组成、构成,物质,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得失电子,构成,水是由构成的,氧气是由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构成的。铁是由构成的,铜是由构成的,金刚石、石墨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和构成的。,-,3,练习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练习2、以下物质中:汞、氧气、酒精、氯化钾、二氧化碳、铜、硫酸钠、硅、氖气、氢氧化钠、水。(用化学式填写)由分子构成的是;由原子构成的是;由离子构成的是。,Hg,O2,C2H5OH,KCl,CO2,Cu,Na2SO4,Si,Ne,NaOH,H2O,-,4,原子与分子,分子是的一种粒子,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化学变化,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坏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5,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很小,有间隙,不断运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很小,有间隙,不断运动,离子是带电的原子和原子团。,如:Na+、SO42-,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核,实验证明: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其中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种类。如:碳原子,原子的构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带负电荷,带正电荷,不带电荷,1.674810-27千克,1.672610-27千克,9.117610-31千克,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原子和离子,-,9,EX1:相同数目的Fe、Fe2+、Fe3+三种微粒,具有相同的()A质子数B电子数C核电荷数D相对原子质量,EX2:根据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属于阴离子的是()ABCD,-,10,1、基本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是: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是否相同。2、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物质的组成元素,填空:,氢He碳N氧F氖Na镁Al硅P硫Cl氩K钙Mn铁Cu锌Ag钡Pt汞I,-,12,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种类个数,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是宏观概念,用来描述物质的组成,是微观概念,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元素与原子的比较,-,13,例1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含碘15mg、镁65mg、铜2mg、锌1.5mg、锰1mg。这里标明的各种成分是指()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例2下列化学用语中,既可以表示元素,又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由这种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AN2BMgC2O2DH,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元素;元素的一个原子。,-,14,化学式,1.定义:,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A,1.下列符号不能表示化学式的是。AHBO2CFeDNaCl,-,15,表示一个水分子,表示水这种物质,表示一个水分子由此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一个化学式给你传递了什么信息?,-,16,CO2,一个化学式给你传递了什么信息?,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碳和氧元素组成,-,17,熟记常用物质的化学式,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元素的化合价(要求背诵),-,18,元素的化合价(要求背诵),一价KNaClAgH二价CaMgOBaZn三Al四Si五NP单质状态都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19,标化合价,KClO3,+5,HnRO2n-1,+1,-2,x,(+1)n+x+(-2)(2n-1)=0,x=+(3n-2),+5,-1,+7,+1,0,HClO4KClO3Ca(ClO)2Cl2KCl,氯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的是:,KClO3KClHClO4Ca(ClO)2Cl2,结束,-,20,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根据下列元素(或原子团)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K(+1)、O(-2)、Cl(0)、H(+1)、S(+4)、CO3(-2)写出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及名称。,K2CO3,H2CO3,Cl2,K2O,SO2,KOH,H2SO3,K2SO3,-,21,常见的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例:在化学反应A+B=C+D中,已知15克A与2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克C,若实际反应时生成了6克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克.,4,-,22,例:在煤气中加入的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也可以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是。,SO2,-,2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强化训练。,书写步骤:,(1)根据化学反应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需要时要标上反应条件),(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将方程式配平,(3)准确写出“”和“”符号,-,24,练习:写出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各一个。,-,25,燃料及其利用,1.燃烧与灭火,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灭火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釜底抽薪);(2)隔绝氧气(或空气);(3)将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26,(1)可燃物本身属性;(2)氧气的浓度;(3)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面积。,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27,2.燃料的燃烧和对环境的影响,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主要成分:CH4),煤燃烧会排放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碳(CO)等污染物。其中的SO2、NO2等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酸雨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煤的燃烧污染:,-,28,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核能、氢能、酒精等,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利用。,通常开发新能源有:,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29,化学用语小结:,-,30,物质的分类,物质,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单质,金属单质Fe,非金属单质C、O2,氧化物MO,酸HA,稀有气体He,依据是:物质种类,依据是:元素种类,盐MA:NaCl、Na2CO3,碱MOH,-,31,纯净物和混合物,两种,多种,不同,一种,同种,空气(N2、O2等),水(H2O),-,32,1、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请根据条件填写答案。,想一想、做一做,(1)表示纯净物的是;(2)表示混合物的是;(3)表示单质的是;(4)表示化合物的是。,A、C,B,C,A,-,33,2.有下列物质:镁条液态氧氯酸钾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食盐水氖气空气将它们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单质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3.人们常说豆制品中富含蛋白质,菠菜中含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质”指的是铁。(用元素、单质、原子、分子回答),元素,-,34,识别典型的酸、碱、盐,酸:物质的水溶液中的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碱:物质的水溶液中的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盐:由和组成的化合物。常见的酸有、等;常见的碱有、等;常见的盐有、等;,-,35,知道指示剂的颜色变化,-,36,C,-,37,物质的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38,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AB+CD=AC+CB发生条件: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若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那么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置换反应:a+bc=b+ac在溶液中,一种活泼性较强的金属,能将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H)从它们的盐(或酸)溶液中置换出来。A、盐1+金属1=盐2+金属2B、酸+金属=盐+氢气发生条件:活动性强的置换活动性弱的附加条件:盐要可溶于水化合反应:A+B=AB分解反应:AB=A+B,-,39,水的电解,H2O,通电,H2+O2,氧化汞的分解,结论:化学变化中旧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也就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旧分子,新分子,-,40,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下水的电解与水的蒸发有什么不同呢?,水蒸发,水电解,分子不变,分子改变,讨论,-,41,下图中同种符号表示同种分子,则AB属于变化,CD属于变化。,物理,化学,-,42,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氢前金属盐氢气(注意条件),-,43,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44,酸与碱反应,-,45,酸与盐反应,-,46,小测,1.判断某原子属于何种元素的依据是()A.电子数B.质子数C.相对原子质量D.化学性质2.二氧化碳、氧化镁、氧气中都含有的是()A.氧气B.氧原子C.氧元素D.氧分子3.水是由和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和构成的。4.铁矿石、钢铁、铁锈中都含有铁。5.二氧化碳是由构成的;汞是由构成的。,B,C,氢元素,氧元素,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元素,二氧化碳分子,汞原子,-,47,动脑筋,1.化学谜语(各打一元素),2.用大写字母A、B和小写字母a、g、r可以写成的元素有。,铁,钾,金,Ag、Ar、Ba、Br,汞,-,48,溶液部分的知识,1、溶液的概念;溶质、溶剂、溶液之关系。,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有关知识:,3、溶解度概念;溶解度曲线;区分溶解度和溶解性。,4、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5、溶液的配制,-,49,1、溶液的概念;溶质、溶剂、溶液之关系。,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的组成及关系,溶液,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剂不指明时,一般指水溶液),例:食盐溶液:,溶质是食盐,溶剂是水。,硫酸锌溶液:,溶质是硫酸锌,溶剂是水。,碘酒溶液:,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50,训练,水,硫酸铜,水,氯化氢,碳酸钠,水,氯化铁,水,酒精,水,碘,酒精,-,51,1、溶液一定是()A:一种固体溶解在一种液体里形成的。B: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C:固态物质溶于水形成的。D: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D,2、关于溶液的特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液体。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当外界条件不变时,只要溶剂不减少,温度不变化,不管放置多久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D:溶液形成后,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浓稀一样。,A,-,52,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有关知识,概念,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识别:,一般的说,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有就为饱和溶液。,-,53,例:(2005年深圳升中考化学试题)A、B、C三烧杯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水,在相同的温度下,向A、B、C烧杯杯分别加入25g、15g、5g某固体溶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填编号),C,B,A,A,B,C,-,54,3、溶解度概念;溶解度曲线;区分溶解度和溶解性。,(1)区分溶解度和溶解性,根据溶解度大小分:易溶、可溶、微溶、难溶。,(2)溶解度概念:,定义: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意义:例: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4克。,表示:20时,100克水溶解了7.4克氯酸钾达到饱和。,训练:20时,50克水溶解18克食盐达到饱和,问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55,(3)溶解度曲线:,制作曲线:,实验测定硝酸钾溶解度数据如下:,01020304050607013.3g20.9g31.6g45.8g63.9g85.5g110g138g,根据以上实验数据作出溶解度曲线:,会看曲线:,-,56,100,硼酸,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60,70,50,10,20,30,40,80,90,100,110,180,170,160,150,140,130,120,190,200,50,10,20,30,40,0,90,60,70,80,温度/,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横坐标60,纵坐标110的交点表示什么意义?,练习:,、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7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_。,47g,44g,60g,A.,-,57,0.05,0.10,0.15,0.20,90,70,40,0,10,20,50,60,80,100,30,0.05,0.10,0.15,0.20,90,70,40,0,10,20,50,60,80,100,30,温度/,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一般规律:,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钠、氯化铵等。,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食盐。,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58,甲,乙,丙,B,温度(),溶解度(g),T1T2,(1)T2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2)B点代表的含义是_;,(3)T1时的甲溶液升温到T2,甲溶液变成_.,甲,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不饱和溶液,想一想:,-,59,讨论天气闷热时,鱼儿为什么总爱在水面上进行呼吸?,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60,4、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