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新时期对外关系_第1页
第27课 新时期对外关系_第2页
第27课 新时期对外关系_第3页
第27课 新时期对外关系_第4页
第27课 新时期对外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转型现实对历史的投影,上海浦东,深圳,雄安新区,让世界走进中国,让中国融入世界,窗口,打造世界金融中心,深化,承接功能、打造新经济增长点,创新,通过图片我们能够感受到,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正经历着快速的社会转型。以史为鉴,中外历史上的社会转型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社会转型篇,中外历史,十六中高三二轮复习,什么是“社会转型”呢?一般认为指社会结构变动,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转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阶级等全方位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研高考明主题,复习目标:1、知识的纵向归纳2、知识的重点整合3、知识的灵活运用4、高考的四种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历史就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革实现转型的一个个精彩片段。社会转型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和变革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问题的关键。但转型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他们都为今天提供了借鉴。通过复习需要掌握以下问题社会转型根本原因:社会转型主要内容:社会转型实现途径:,主题定位,知识通览建通史、构体系,中外历史上有许多重要转型时期,但作为整体的和全面的转型我们主要探究一下几个时期,中国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的社会转型,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的社会转型,过渡时期的社会转型,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世界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17-18世纪欧美的社会转型,两次工业革命后的社会转型,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新趋势,小组合作依照下表要求总结中国古代、近代三次社会转型,归纳整合:,社会转型根本原因:社会转型主要内容:社会转型实现途径:,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战争、改革、思想解放、制度创新等,归纳提升,探究一:中国古代两次社会转型,高考点对点1、高考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为切入点,以通史看待社会的剧烈变革是近年高考的重点区域2、对于明清,高考一般以这一时期背景为出发点,要求考生认识明清时期中国走向近代化面临的机遇,并总结中国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中西对比是考查本主题的常见试题设问形式,运用提升,探规律明认识,1、中国古代两次社会转型一成一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经济与政治关系考虑)2、中外对比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古典文化(古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两者在思想上有哪些异同点3、对于明清,中西对比是考查本主题的常见试题设问形式,运用提升,(2015年全国课标文综卷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运用提升,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运用提升,(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运用提升,答案要点:(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5分)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5分)(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6分)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6分)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3分),(2013年全国文综新课程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运用提升,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运用提升,答案要点:(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8分)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2)概括综合。(4分)示例: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