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醉翁亭记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语文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醉翁亭记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语文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醉翁亭记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语文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下醉翁亭记 学习目标:1. 巩固重点文言字词。2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一、复习旧知。1、朗读课文。2、完成重点字词的积累练习。(1)词类活用 :山行六七里 山: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名之者谁 名: 自号曰醉翁也 号: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前)乐: 至于负者歌于途 歌:杂然而前陈者 前: 太守宴也 宴:(2)古今异义词 :非丝非竹 竹:古义: 今义: 四时之景不同 时:古义: 今义: 野芳发而幽香 发:古义: 今义: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古义: 今义: 林霏开 开:古义: 今义: 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古义 今义: (3)一词多义: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 云归而岩穴暝 暮而归 谓: 太守谓谁 太守自谓也 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溪而渔 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乐 山水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二、 课堂探究文言内容把握。1、 集体朗读课文,思考:本文“乐”字贯穿全文,文中都写了哪些“乐”呢?请仔细找一找,画出有关的语句,并说一说自己的理解。2、思考:本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梳理文本的写作思路: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讨论并归纳:4、 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讨论并归纳:写景与抒情相结合。5、 归纳文章的中心:三、当堂训练。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2)名之者谁( )(3)行者休于树( ) (4)觥筹交错( )2.翻译下面句子。(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用原文语句回答。(1)叙述“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 (2)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3)描写醉翁亭春夏之景的语句是: (4)把游览山水的乐趣寄托在宴饮之中的句子是: (5)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4.文中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简要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