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通识课程教学设计_第1页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通识课程教学设计_第2页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通识课程教学设计_第3页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通识课程教学设计_第4页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通识课程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通识课程教学设计摘要 创新创业竞赛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竞赛为切入点,运用对比分析、案例探究、讲授谈话等方法,采用线上学习了解和线下互动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围绕why为什么参加创新创业竞赛,what创新创业竞赛是什么,when何时参加创新创业竞赛,who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人物,how如何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做了教学设计探讨,为高校讲授创新创业竞赛通识课程提供教学案例参考。关键词 创新创业竞赛;教学设计;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教育一、教学目标1.了解当前高校三项主要创新创业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对应赛道、时间节点、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2.通过案例能够分析竞赛的价值导向、选题特点,掌握参加创新创业竞赛需具备的时间、地点、人物、团队、指导教师等要素。3.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的兴趣和激情,领会参赛的意义与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意思维、创业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1。二、课时分配2学时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程主要面向大三年级学生,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抽象逻辑推理水平较高,心智相对成熟,专业知识扎实,积累了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经验。另外,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大三年级学生参赛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工作效率最高,参加竞赛不仅可以锻炼科研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而且能够提升未来考研和就业的竞争力。四、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为什么要参加创新创业竞赛(why);三项主要的创新创业竞赛是什么(what);何时参加创新创业竞赛(when);创新创业竞赛参与人物(who);如何参加创新创业竞赛(how)。五大教学因子既有因果联系,也有主从、并列联系,还有递进联系,具体关系如图1所示。图1 “创新创业竞赛课程”教学内容分析五、教学重难点根据创新创业竞赛本身特点以及学生参与情况将本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划分如下(见表1)。表1 “创新创业竞赛课程”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备注why-为什么参加创新创业竞赛A教学重点:A-C代表重要性程度渐弱;教学难点:用表示what-创新创业竞赛是什么Bwhen-何时参加创新创业竞赛Cwho-创新创业竞赛参与人物Bhow-如何参加创新创业竞赛A六、教学方法比较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谈话法七、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相结合;课堂讲授和个人分享相结合;校内线下学习和中国大学MOOC线上数字资源学习相结合。八、教学过程环节一:why-为什么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新课导入】创新作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当前“双创”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2。“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中国青年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播放第十六届全国“挑战杯”竞赛宣传视频,让同学们深刻理解创新对民族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气势恢宏的宣传片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点燃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热情。【教师提问】关于创新创业竞赛,同学们是否思考过为什么万千学子对它情有独钟,并乐此不疲的参加呢?【图片展示】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游戏人生和无悔人生两种大学生活状态的趣味图片,同时展示两种不同人生在简历上呈现出的不同内容,让学生理解两组图片背后的深意,感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给他们带来的益处,理清为什么参加创新创业竞赛,进而刺激学生产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想法。【教师追问】根据调研发现诸多同学虽有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想法,但是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顾虑。接下来,分组讨论阻碍当前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发言】部分同学在大三有考研的想法,感觉参加创新创业竞赛会影响考研复习;有些想实习求职的同学认为参加创新创业竞赛会耽误时间。【教师引导】参加创新创业竞赛与考研并不矛盾。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方式主要包括课内和课外两种。课内即课堂教学、毕业论文(设计)、学术报告、研讨班等;课外即各类竞赛、夏令营、冬令营、学术活动等。在实践中,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学生通过课内学习掌握科研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通过课外活动竞赛等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竞赛活动中提升自身科研能力3。另外,参加创新创业竞赛与实习就业也不矛盾。比如,师范类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以做相关的调研,从“乡村体育教师发展困境探究”到“留守儿童英语学习障碍研究”,再到“实习支教背景下师范生培养的思考和探索”等,都可以作为调研方向。通过实地调研找出问题症结所在,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将来可以参加“挑战杯”哲学社会科学类方向的比赛,甚至可以作为毕业论文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再如,艺术专业的同学以“云佛艺术:向一带一路国家贡献中国的宗教智慧”为切入点4,在毕业之际创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既在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锻炼了创新创业能力,又为将来实现更好的发展埋下伏笔。环节二:what-创新创业竞赛是什么【教师提问】关于创新创业竞赛同学们想了解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如何获取创新创业竞赛的信息?当代大学生可以参加哪些创新创业竞赛? 【信息渠道】关于获取比赛信息的渠道,可以采用线上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关注“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竞赛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可以关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服务网”、“双创金课”、“大学生创新创业网”、“创新创业洞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等,这里既有关于创新创业竞赛的参赛通知,也有竞赛的动态推文。另外,还可以通过中国大学MOOC数字资源进行线上学习。线下可以关注“学校团委”、“创新创业学院”和“就业中心(处)”等部门发布的参赛通知等。【教师讲解】创业创新大赛项目是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5。当代大学生可以参加的创新创业竞赛种类繁多,水平参差不齐,这里主要介绍三项创新创业竞赛,具体内容如图2-图4所示。图2 “挑战杯”竞赛简介图3 “创青春”竞赛简介图4 “互联网+”竞赛简介环节三:when-何时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学生提问】三项创新创业竞赛都是什么时间开始?【竞赛时间轴】为了便于同学们有的放矢的参赛,这里列出了三项竞赛的时间轴,如表2所示。表2 三项竞赛时间轴比赛时间竞赛安排1月3月“挑战杯”大赛校赛3月5月“互联网+” 大赛校赛;“挑战杯”大赛省赛网评5月中下旬“挑战杯”大赛省赛6月“互联网+” 大赛省赛;8月9月“挑战杯”大赛国赛网评10月“互联网+” 大赛国赛11月“创青春”大赛国赛12月“挑战杯”大赛国赛环节四:who-创新创业竞赛参与人物【师生互动】这里可以设计一场互动活动,本活动包括三个环节:me环节(3分钟)、we环节(3分钟)和us环节(20分钟)。【me环节】这是展示自我的环节,学生以5人为一组,自己进行组队,建立好队伍后,给每组队伍3分钟的时间在彩色便利贴上写上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其二,曾经参加过的创新创业竞赛、学科专业竞赛或其他竞赛。【we环节】这是队内互识的环节,给每组队伍3分钟的时间,队伍内部交换各自的便利贴,了解队内其他成员的情况。【us环节】这是队内展示的环节,各队成员将自己的便利贴贴在A3卡纸上,然后放在展板上统一展示。接下来,各队选出一位代表,介绍本队成员的兴趣爱好以及参赛的经历。【案例教学】教师因势利导,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挖掘可以参加的科研和竞赛项目。通过发现有参赛经历的学生,探讨参赛的注意事项和收获。教师通过讲解其他参赛获奖案例,提炼参赛经验教训以及可以改进之处。如有同学喜欢旅游,感受自然风景的魅力,这时可以顺势而为,鼓励同学们可以做与环境保护、生态教育相关的科研,比如介绍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作品,一张地图、一座城市、一种文明以上海首张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地图开发为例。教师通过案例进行教学,介绍这个Ecoer团队从最早的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跟随导师的科研课题,进入科研之路,到后来邀请科学教育、教育技术、生物科学、旅游会展等其他专业同学的加入,不断壮大科研队伍,发挥各专业学科优势,为课题研究献计献策。Ecoer团队通过实地调研,选择了最能代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实体教学点,并将其收录手绘地图,最终绘制了我国第一张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地图。不仅如此,Ecoer团队还设计开发了一套针对7-12年龄阶段的 生态百观课程,此课程在上海市六个区的多所爱心学校进行推广,参与课程人数800多人次,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学生归纳】通过上面的案例,归纳出若想在创新创业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选择参赛人物和组建团队是关键,不仅要找导师、找人脉、找资源、找资金,还可以跨专业、跨年级、跨学院等组建团队。环节五:how-如何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教师讲解】关于如何参加创新创业竞赛,除了要考虑时间、地点、人物、团队、指导教师等要素外,在选题方面还要注意以下事项。第一,选题要具有创新性,一是尚无人涉足的研究领域,二是学科前沿的学术探讨,三是老问题的新研究视角、新材料发掘或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四是海外新理论、新观点的引进与推广。第二,选题要有价值,既体现为对学科发展具有突出贡献的学术价值,也体现为能够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或者教学科研实践等方面的应用价值。第三,选题大小要适中,选题太大,显得内容多而庞杂;选题太小,让人感觉作为一个研究课题,稍显单薄,意义不大。【课堂感悟】教师邀请两位同学从参赛实际(fact)、课堂感受(feeling)、竞赛意义(meaning)、课后行动(action)四个方面分享本堂课的感悟心得。【教师总结】结合上面两位同学的感悟,教师进行总结。参赛之初要坚持问题、效果、需求为导向6;参赛过程中要团结协作,充满信心,坚持不懈,及时反省;参赛的不同阶段要取得不同层次的成果。如挑战杯比赛可以是高水平期刊论文、发明专利和学术专著等,创青春、互联网+比赛可以是产品迭代升级、填补市场空白和经济社会效益更加突出等。九、课堂总结本节课围绕教学重难点,采用了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了创新创业竞赛知识,掌握了“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竞赛的对应赛道、时间节点和基本流程。通过经历分享和案例分析,提高了同学们对创新创业课程的内涵理解和价值认知,让每个学生深刻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7。参考文献:1 王杜春,邵敏.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探索,2018(06):64-66.2 Qi Lian.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by Subject Competit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C. 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ge、Hainan University、Sanya University.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 and Higher Education(ICSSHE-19).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ge、Hainan University、Sanya University:济南冠平会议服务有限公司,2019:342-345.3 姜婵. 大学生科研竞赛活动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18. 4 蔡晨笑.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5 Wen Shi.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 Russian State Specialized Academy of Arts (Russia)、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Culture Center for Academic Contacts (Russia)、Zhengzhou Yingchun Conference planning Co., Ltd.(China).Proceedings of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ulture,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ICCESE 2019)(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VOL.310).Russian State Specialized Academy of Arts (Russia)、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Culture Center for Academic Contacts (Russia)、Zhengzhou Yingchun Conference planning Co., Ltd.(China):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Culture for Academic Contacts,2019:1489-1492.6 董杜斌.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教育评论,2019(03):70-73.7 黄东升,刘武军.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实施的学生满意度调查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9(06):1-4.Teaching Design of General Cours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Liu Dekang,Sun Changshan, Zhao JiyunLuDong University,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YanTai,ShanDong,264025.Abstract: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the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Taking Challenge Cup National Undergraduate curricular academ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ks, China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and China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Plu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adopts methods such as comparative analysis, case study, teaching and conversation, and combines online learning with o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