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第1页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第2页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第3页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第4页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战后初期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实力对比图,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丘吉尔,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了解战后欧洲经济复兴的原因;知道欧洲联合的基本史实;2.了解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和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3.分析美、欧、日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与特点,,学习目标,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内因:,外因:,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欧洲战后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表现:,材料一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维克多雨果,(1)20世纪60年代,雨果预言的“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的局面已经开始形成,这个组织的名称是什么?它成立的目的是什么?(2)欧盟成立于何时?它的建立有什么意义?举例说明欧盟成立后,各成员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至少举两例),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欧洲的联合,意义: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材料二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1984年日本文部科学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材料三,(1)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20年间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2)联系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日本的崛起的原因和表现,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3.作用:,1.表现:,2.发展:,4.局限:,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苏联模式在东欧国家的推广,中苏建交:1949年1950年中苏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有人评述苏联的改革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苏联的发展与改革,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归纳,东欧各国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东欧剧变,实质,苏联解体,催化剂:八一九事件,含义:,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二是苏联社会制度改变,实质,表现,苏联模式的弊端,戈尔巴乔夫改革,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外部原因,经济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严重挫折,是苏联模式的失败,而非社会主义自身的失败。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充满着艰巨、复杂和曲折。,启示:,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直接导致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受挫,苏联的发展与改革,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1949年,经互会成立,1950年,中苏缔结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东欧剧变,没有取得成效,因为中国的改革做到了以下几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对西方的“和平演变”采取了正确的对策。,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中国、苏联的改革却导致了怎样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改革,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了苏联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知识延伸,C,1.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最先提出改革的苏共领导人是()A列宁B普京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B,3.“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他摆弄的这个国家的最终结局是()A经济日益强大B国家走向解体C社会政局安定D各种矛盾缓和,C,4.“这些事情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