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流行术语现身网络_第1页
大学生求职流行术语现身网络_第2页
大学生求职流行术语现身网络_第3页
大学生求职流行术语现身网络_第4页
大学生求职流行术语现身网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求职流行术语现身网络 “海投”、“网申”、“面霸”如今,大学生交流求职经历时“三句不离行话”。近日,某高校新生论坛出现了所谓求职“江湖术语”的帖子,将这些最新、最流行的求职语录来了个逐一“曝光”。 在这个帖子中,“海投”高居榜首,其次为“网申”、“面霸”、“群殴”和“面经”。“江湖术语”中有些和投简历相关:“海投”专门戏称那些不问职位大小、不管薪水多少、不看公司好赖,只要有公司招聘就递送简历的做法,经常参与“海投”的同学更被戏称为“投霸”,他们的流行语就是“今天你投了吗? ”网上申请工作叫“网申”还有与面试相关的流行语也层出不穷:常常参加面试和求职不请自来、毛遂自荐者通常被称为“面霸”;参加过面试的人依照自己面试经历和笔试经历所写下来的经验和注意事项叫做“面经” 华东师大学生小郭对“群殴”这个新兴词汇显得很有兴趣:“这个词很有团队的感觉,可以在其中发现每个人的缺点和优点,也可以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不少接受采访的同学纷纷表示,“群殴”既能看出一个人在团队中的表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自身的弱项,因此成为他们最喜欢的面试方法。 对于求职“江湖术语”的流行,不少专家认为“无伤大雅”。高等教育专家熊丙奇表示,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需求,符合年轻学子的心理特点,而求职又是大学生最关注的话题之一,所以求职领域的流行语也显得“丰富多彩”。“年轻人本身富有创造力,而这些流行语也是他们一种独特的减压方式。”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陈默咨询师解释说,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问题,往往倾向于用诙谐的方式来表达,“这有利于他们调整求职心态,是一种积极面对、主动出击的态度,无伤大雅。”陈默说,“江湖术语”中也暴露出学生求职中的误区和无奈,例如海投、面霸等,也建议学生求职还是要准确定位,找工作不是选秀。 女人巧用生气来经营爱情 恋爱时,一切都是甜蜜的,不过却总有一个场景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男人在约会时迟到了几分钟,女人生气了,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约会地点,于是解释、道歉便成了男人此时的“法宝”。在经过一番甜言蜜语似的“赔罪”后,女人原谅了男人,约会得以继续下去。 其实,并不是女人有意为难对方,而是女人善于用这样的方法去经营她们的感情。心理学家荣格曾指出,男性有一些女性化的心理特点,女性也拥有男性化的心理特点。 在恋爱这个特殊的背景下,这些特点充分表现出来了。 男女在恋爱中角色不一样 北京育心园心理咨询中心的刘晓祯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恋爱时,男性通常扮演的角色是追求者,他们期待追求成功后的喜悦。所以在追求心目中的“她”时,越是渴望得到对方的爱,越是容易出现紧张不安,于是就会比任何时候都要显得温柔和体贴。此时,男性的心理特点就趋于女性化,比较懂得理解和包容对方。 而女性在恋爱中则选择有意无意地给男朋友设置一些所谓的障碍,比如约会不能迟到,必须记得她的生日和她喜欢的食品等,甚至还希望能在情人节时会有惊喜,其目的就是想知道男朋友是否能迁就自己,更多时候干脆就直接耍耍小性子考验他们。当女性拥有了男性化这一心理特点时,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恋爱中的女人特别容易生气了。 少些考验,多些信任 刘晓祯认为,在恋爱的过程中,女性需要更多的安全感,所以希望男性能做到她们要求的那般完美,当对方做不到的时候,女人就选择生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约会迟到,不代表他忽略你,可能真的是因为公司临时有个会议耽误了一些时间,或是路上遇到交通堵塞导致他没有办法准时出现在约会地点;生日时没有给你想要的鲜花或是礼物,也不代表他心里没有你,也许他有更好的安排女人大可不必通过这些“障碍”来考验男人对你的真心,更不要动不动就生气。 男人常说,爱生气的女人是不美丽的,但不生气的女人又有几个呢?心理学家也说过女人生气是因为心理上呈现男性化特点,同时她们想通过这一过程了解对方是不是真的在乎自己。然而,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只会破坏你们之间的信任,因为在考验中会出现争吵、冷战、误解、猜疑,这样下去,再好的感情也会“毁”在自己的手上。 最后,刘晓祯提醒:无论是正处于热恋中的男女朋友,还是即将进入恋爱中的男人、女人,在面对感情的时候不要意气用事,千万不要因为一点点小事,就以耍脾气、搞冷战的方式来测试你们之间的感情牢固程度。尤其是恋爱中的女性,感情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生气看似是宣泄你对对方的不满,可背后会隐藏着你的不信任感和对感情的不确定性,一旦出现次数过多,你们的感情也随之会亮起红灯,到时候换来的可能就是一句:“我们分手吧!” 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启动 心理健康日活动现场首席记者 胡红波摄影 本报讯 5月9日上午,内蒙古工业大学阳光广场上空飘起五彩缤纷的氢气球,随着这些载着学生或快乐或郁闷心情的氢气球飞向蓝天,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宣传教育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心理问题就像感冒发烧,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迈进心理咨询机构并不可耻,心里不舒服但自己解决不了时一定要到专业机构寻求帮助。”该校学生工作处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图雅表示,“此次活动是心理互动的过程,希望能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把心理健康知识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 微笑也抑郁 职场中多一些笑,可以为你的表现加分,但笑得多了,未必是好事。 工作中的微笑招牌 在很多人眼里,微笑总是和正面积极的事物联在一起,比如笑一笑十年少 人生因微笑而精彩 笑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等, 单不说这些繁琐的,仅笑若桃花就足见笑得好笑得妙了。 对于笑,很多服务型的公司对员工都有硬性要求,比如要时刻保持微笑,并且要笑到最后。员工上岗培训的第一课,就是学习微笑。为了广泛普及工作式的微笑,在日本等国家还出现了微笑研究所,在研究所里,你可以学到诸多有关微笑和大笑的基础理论课程。 这些还不算,一家专门生产医疗设备的世界500强居然研制出一种脸部识别技术的仪器,这仪器接上电源按下按钮,就可以测量微笑的生理程度和质量。据说这仪器市场销量很不错,许多行业和公司都希望把它抱回去以此来改善和监督职员的微笑质量。 微笑的受害者 但是笑多了也致病。最近国外的精神病学家指出,工作式的微笑将会职场人给带来精神和生理方面的疾病。专家给出的相应解释是,长期以来的微笑面具压抑了他们真实的情感,伪装对他人亲切友好会导致人们产生沮丧的情绪,压力倍增,从而使免疫系统受损。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人们的这种压力长时间得不到释放的话,会有患上高血压或者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对于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职业性微笑的人来说,微笑面具压抑了真实的情感,这对心理影响是极大的。Everan做公关有些年头了,每天奔波于甲方和媒体之间,哪一个庙里的菩萨都不敢得罪。最近经济不景气,甲方和媒体都忙开了,每天都在围绕下滑的业绩及海外市场的告急来做文章,一个是想着法子披露,一个是尽可能地藏着掖着, Everan就得陪着笑脸一边找灭火器,一边极尽安抚之能事。一次小小的照顾不周,直接导致一篇关于甲方公司负面的新闻报道见诸报端,这次地震带来的后果是,甲方的公关高层直接赶过来骂人,双方的合作也险些中断,还好Everan赔尽了笑脸。在公司内部挨了一场小范围的批斗会后,Everan又要陪着笑脸奔赴媒体那里完成她的灭火行动。 经历了一番工作场上的蹂躏之后,Everan赶紧去做脸部按摩和心理引导。多年的职业微笑和乙方地位的特殊情况,让她饱受脸部紧张和心理障碍的折磨,我现在一接工作电话就会不由自主地堆起笑脸,哪怕之前的这一刻正在稀里哗啦地哭,下班走出公司,我的笑立刻就没了,家人朋友面前,动不动就想发脾气。 Everan似乎不是孤例,一些学历较高、有相当身份地位的事业有成的白领女性,还有诸如空姐、服务性公司职员都有类似的苦恼。他们普遍的特点是,工作场合中的笑和言谈举止表现得娴熟得体,而内心深处却纠结着一种无法排解的精神焦虑和压抑。深圳驿泉心理咨询公司的副总经理、咨询师郑瑞瑞认为,这种焦虑情绪积压得久了,找不到疏通渠道的话,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抑郁和其他心理疾病。 郑瑞瑞说,很多人不知道笑的生理运动过程是怎样的。从生理构造来看,每一个微笑的形成,都需要人体面部到腹部80块肌肉参与运动。所以生理学上认为,每天多笑几次,会起到对人体器官的 强身健体作用。但大家也试着想一想,一个空姐工作时要保持时刻的微笑,那么一整天下来,这反反复复的笑,由笑支配的这80块肌肉们,得多辛苦。从脸到肚子的全体参与,也够得上一项大工程了。 当然,很多人工作中的笑多半属于假笑,不需要这么多肌肉参与,好像嘴巴上层的肌肉对称性地一开一合就完成了。但话又说回来了,能达到以假乱真境界的职场微笑达人,可没几个,这成果也是靠成千上万个微笑训练得来的呀。 关掉你的微笑引擎 国内的心理专家曾做过一次调查,发现患微笑抑郁症的人多为事业小有成就的人。他们为了维护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会刻意掩饰自己的情绪。而当承受的压力大到再也无法承受的时候,他们的反应也是巨大的,可能会从一个极度自信的人变成一个非常自卑的人,甚至会怀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时候,人的神经系统可能会受到一定的伤害。 规避微笑抑郁症方法如下: 心情低落时,注意及时调节,可放下工作休息片刻,约三五好友闲聊抒怀一下。 到专业的美容店,每周享受2次脸部或全身按摩。让身体肌肉来一次 * 的放松。 练习假笑。真笑动用的人体肌肉太多,工程浩大,一天工作下来难免身心倦怠,可多多练习假笑,不求以假乱真的高境界,只要表现出真诚即可。 动起来。每天坚持30分钟体育运动,身体的活跃能有效驱除情绪压力,而身体的健康也能指引人的神经系统向好的方向发展。 要多吃水果和蔬菜。因为很多水果中含有的维生素B,能够缓解紧张情绪。这样的食物有香蕉、梨、樱桃和苹果等。 多嚼口香糖。笑得僵硬时,偷闲一把,嚼嚼口香糖,给脸部肌肉来一次放轻松。或者多打哈欠。当然这些都需要忙里偷闲,趁领导客户看不到时去做。 老保持一种干瘪瘪的笑姿态,谁的脸都受不了这个。不妨多说话,嘴巴动起来,语言幽默有趣些。 避开客人独处,大喊大叫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也是一种疏通情绪管道的好方法。 总之,学会释放压力,不再强迫自己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最完美的一面,他们能正视自己内心需要,能够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真正做到笑得自然,笑得真实。 权威专家设计的微笑抑郁症自我诊断表 请在符合你情绪的项目上打分:没有-0;轻度-1;中度-2;严重-3 1.对人微笑的同时,你是否一直感到伤心或悲哀? 2.你是否感到前景渺茫,而且觉得微笑是你执行工作的一部分? 3.回到家里,你觉得什么东西都糟透了,所以你基本不笑,甚至会对家人大吼特吼? 4.你讨厌工作中遇到的任何一个人,你想翻白眼,但你看到他们时还是不由自主地笑脸相迎? 5.你是否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 7.遇到客户指责和刁难的情况,你是否会处于愤怒和不满状态? 8.你对事业、家庭、爱好或朋友是否丧失了兴趣? 9.你是否感到一蹶不振,做事情毫无动力? 10.你是否以为自己已衰老或失去魅力? 11.你是否感到食欲不振?或情不自禁地暴饮暴食? 12.你是否患有失眠症?或整天感到体力不支,昏昏欲睡? 13.你是否丧失了对性的兴趣? 14.你是否经常担心自己的健康? 15.你是否认为生存没有价值,或生不如死? 评分标准: 04分:没有忧郁症; 510分:偶尔有忧郁情绪; 1120分:有轻度忧郁症; 2130分:有中度忧郁症; 3145分:有严重忧郁症并需要立即治疗。 办公室傻瓜的典型症状 ?第一傻:得过且过 别看现在这个社会竞争激烈,但总有人能“超然物外”、我行我素,领导再怎么急于出成绩、见效益,那也跟我没关系,我就这么着了。 病理分析:这种人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真傻、也真懒,另一种人是装傻,其实往往很聪明、有能力、也不乏思想,表面看是偷懒,实际上是糊弄事,让人说深了不是、说浅了不是:您不是让我干活吗,我干了,让干多少干多少,您还想怎么着啊?可那活质量如何?咳,差不离儿得了,较什么真儿啊,给这点钱,值当我拚命嘛! 第二傻:没有危机意识 前一年,各种媒体近乎没有脑子地爆炒网络经济,导致一大批热血青年投奔网站,似乎认定只要到了网站就离富翁不远了。有 * 还清醒,知道何时进、何时退。而另一部分是彻头彻尾地晕菜了,某大网站被迫关张呀,这些负面消息似乎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他们依然每天昂首挺胸地去上班,跟什么事没有似的。 病理分析:其实不仅网络公司,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里都会遇到危机,有竞争的危机,也有失业的危机。所以,咱们脑子里要时刻崩紧这根弦,早做准备、多做准备,才不会在危机来临之时抓瞎。 第三傻:干耗不充电 看似与本质工作无关的东西,学它干吗,又用不着! 病理分析:徐琳因考不考车本的问题与老公“杠”过好几次了。徐琳是一家杂志社的美术,不做班,即使去上班也有班车,加上一时半会儿没有买车的计划,徐琳一直不想考车本。她觉得用不着。而老公认为,开车是现在职业人的基本技能,就跟人必须还自己穿衣服一样,再说,历来就有技不压身的古训,同样的机会摆在面前,谁会得越多谁胜算越大。在看来,似乎不是这么回事了。 第四傻:兼职兼到头晕 “狗揽八泡屎”(话糙理不糙),有机会就要兼职挣钱,脑袋都大了。 病理分析:兼职既能把一个人的特长发挥到极至,又能最大限度地创收,所以很多人愿意做兼职的工作。如果有这个能力,机会又合适,无可厚非(国家明令不允许兼职的人员除外)。但如果一人身兼4职、5职,兼到头晕脑胀的程度,肯定会有得不偿失的一天。 第五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凡事三缄其口,不问就不说,宁可让好想法烂在肚子里。 病理分析:当年,部门里就有一个这样的同志,明明极为聪明,好创意一个一个往外面冒,就是不说。开会的时候,她从来不主动发言,可到让她做什么策划的时候,那些火花呀、创意呀,又让你不得不承认她做得漂亮。我曾经几次跟她谈过,我认为每一个部门的成就是大家一起创造的,在同一个集体里没有与自己无关的事。可她说,不是我分内的事情 * 要替别人操心。唉,人是聪明人,就是没有团队意识。 第六傻:机会来临抹头就跑 因为害怕失败,所以不敢尝试新的、更高一层的工作。 病理分析:这是何惠最为懊悔的一件事了。总经理找她谈话,告诉她将有机会竞争一个部门主任的职位,而且总经理亲口告诉她,有资格竞争的人不超过4个,而那3个人谁也没有何惠更了解这个部门的工作,总经理说:“如果你上,还是有很大机会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换了谁都能明白,总经理对她寄予厚望,这个职位就应该是她的了。可何惠思前想后,到最后居然回绝了总经理,因为她认为自己做管理工作没有经验,怕干不好让领导失望。就这么个理由,阿惠把加薪晋级的大好机会拱手送给了别人。 第七傻:寻找靠山急于表现 话里话外、明着暗着告诉同事:“我是XXX的人。”病理分析:没有一个打工的人不愿意跟老板搞好关系,除非你自己当老板。跟老板搞好关系的基础是什么?是你要有自己的一套,得能练活儿,还要练得漂亮。但即便你跟老板关系再好,也别让别人认为你把老板当成靠山,好让别人不敢怎么怎么。职场是个利益共同体,你跟老板再磁,他愿意为了你一个人而犯众怒吗?再说,你干活到底是给谁干的?不是给老板干的,是给自己攒本钱呢!万一哪天老板走人了,你是不是又要挖空心思找一个新的靠山?靠山是会变的,而变化的靠山还靠得住吗? 第八傻:把没思想show给你看 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让做“一”决不做“二”,不会做也不想怎么 * 做。 病理分析:不可能人人都是天才,但也不能人人都是木头吧?只有木头才没有自己的思想。一般而言,领导如果让你做到1,他会点拨到0.5,但他希望你能想到2甚至3,做到1.5或2.假如你连想都不想,就那么照方抓药似的做了,肯定不会出彩。领导喜欢的是创造性地理解,然后发挥,而不是把没思想show给他看。 地震灾区民众心理问题极可能集中爆发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事件之后的一年之内,20%的人可能出现严重心理疾病,他们需要长期的心理干预。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黄毅特约撰稿李坤晟发自成都、北京“姐姐,千万不要让球。”前世界冠军邓亚萍耳边响起一个稚嫩的声音,她微笑了一下,还是柔和地挥起了球拍。她的对手是一位在汶川地震中劫后余生的中学生,自从一条腿截肢后,这个爱打乒乓的孩子就再也没哭过。直到他见到偶像邓亚萍并被搂进怀中时,这个孩子第一次放声大哭,压抑多时的情绪被释放出来。这是中国红十字会“心灵阳光”项目在四川进行心理救援的感人一幕。 距离汶川 * 一年后,如今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破碎家园正逐渐恢复昔日的美丽,但此时围绕“心理康复”的讨论似乎才刚刚开始。 有效的救援 汶川地震发生后,心理工作者是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的专业志愿者之一。 去年5月14日,在“中国心理网”组织的培训班上,当主办方询问大家能否在灾区待到两周以上时,在场的400多名心理咨询师无一例外地举手。还有人振臂高呼:“让我去吧,我能待一年!” 中国红十字会“心灵阳光”项目也在5月20日、21日派出了由专家组成的两支救援队,邓亚萍、高敏、杨扬等六位世界冠军作为这个项目的志愿者随行,他们主要通过走访灾民和集中培训的方式,对灾民进行心理辅导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两周之内,心理专家们为720名儿童、220多名中小学老师、1000多名普通受灾群众等人提供了心理援助服务,对700名心理援助工作者和志愿者进行了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培训。 当时现场的成都天府早报的一个记者估计,最多时候,灾区起码有2000多名心理咨询师。“必须承认,这些志愿者的努力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民悲伤而压抑的情绪。” 人人负责=零负责 然而,志愿者们的工作并非总是卓有成效。去年10月3日,经历丧子之痛的绵阳北川县委农办主任董玉飞在暂住地自杀身亡,引发了人们对灾区心理康复工作严峻性的关注。最新的案例是,今年4月20日凌晨,北川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在家中自缢身亡。 在江苏志愿服务绵竹计划心理援助队队长陆敬华看来,灾区心理康复工作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多头管理,多头行动的弊端。地震发生后,各个部门、各个组织、各个学术机构学术机构等都在组织心理援助。中科院心理专家张侃曾撰文称,“整个四川灾区一度有2000多名心理学工作者,其中只有500多人是有组织的。至于其他人,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也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结果,谁都对心理救助负责,结果是谁都不真正负责。 由于心理救援志愿者的队伍庞大,众多团体之间没能够很好地沟通,于是出现了一天中重复去一户灾民家的现象,而有的家庭却没有接受到心理救助。 需求远大于供给 除了组织机制亟待规范,灾区心理康复工作还面临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