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第八章考题演练课时达标.doc_第1页
第二部分第八章考题演练课时达标.doc_第2页
第二部分第八章考题演练课时达标.doc_第3页
第二部分第八章考题演练课时达标.doc_第4页
第二部分第八章考题演练课时达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字母F、G、H的含义分别是()A资源开发、产品消费、废物排放B产业活动、产品消费、废物排放C产品消费、废物排放、产业活动D资源开发、产业活动、产品消费2E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物排放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BCD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人类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E表示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资源,F表示生产活动,G表示人类消费各种产品,H表示人类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第2题,E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如果获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就会产生环境问题,其中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答案:1.B2.C下图为我国各大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不同的农业区B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C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类型是绿洲农业D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4关于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土地荒漠化严重B地水土流失严重,地土壤盐碱化严重C地水土流失严重,地石漠化严重D地酸雨危害严重,地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解析:第3题,为西北牧业、灌溉农业区,为东北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区,为黄淮海平原区,为青藏高寒牧业区,为西南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华南地区。属同一农业区;为我国重要茶叶产区;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河谷农业);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第4题,两地因过垦过牧,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因降水集中,开垦后的黑土地受雨水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地水土流失严重;地旱涝、风沙、盐碱化是农业生产的三大障碍;地生态环境脆弱;地主要为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地表水渗漏严重,是我国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地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酸雨危害严重;土壤次生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地区,而不发生在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的地区。答案:3.D4.B下图为某地区沙漠化土地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5图中土地沙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放牧 B过度干旱C风力过大 D过度围湖造田解析:选A。沙漠化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最主要原因。结合图示地区位于我国农牧过渡地区可知,过度放牧是造成该地区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6为治理沙漠化土地,可采取的措施有()A大规模利用地下水B退耕还湖,增强湖泊调节作用C人工降雨D退耕还草,合理规定载畜量解析:选D。治理措施要因地制宜,大规模利用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降低,该地区位于农牧过渡地区,因此退耕还草,合理规定载畜量是治理其沙漠化的最主要措施。7图甲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乙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1)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_、_和_。(2)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_。(3)我国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4)酸雨的危害有_。解析:(1)认真阅读甲图可以看出大气中硫的三个来源。(2)煤炭的消费量越大,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越大。(3)南方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虽然不及北方,但南方多降水,因而酸雨更严重。(4)从酸雨对生态环境、动植物、人类社会的危害等角度分析。答案:(1)化石燃料无机硫硫化物(2)煤炭消费量(3)降水(4)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影响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一、选择题1我国南方城市贵阳曾是全国酸雨危害最严重的城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地势低洼,气流不畅通受地形及大气环流的影响,全年雨日较多土壤呈酸性贵阳是一个重工业城市,二氧化硫排放量大ABCD解析:选C。贵阳酸雨危害严重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大气环流、二氧化硫的排放、土壤性质等。2读下图,判断处分别表示的主要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A土地荒漠化、酸雨、臭氧层空洞、森林破坏严重B森林破坏严重、土地荒漠化、酸雨、臭氧层空洞C酸雨、臭氧层空洞、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坏严重D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坏严重、酸雨、臭氧层空洞解析:选A。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再加上人类过垦、过牧等行为导致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南方燃煤含硫量高,有色金属冶炼排放大量硫氧化物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多,同时南方降水多,导致出现较严重的酸雨危害;青藏高原南部为地球第三极,臭氧层不断变薄;横断山区为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分布区,近年来森林破坏严重。(2012湖南十二校联考)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3全球温度上升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关系密切。2009年联合国日的口号是“用爱温暖世界,而非二氧化碳”。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原因解释,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反射地面长波辐射B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C二氧化碳强烈反射地面短波辐射D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4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5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A澳大利亚 B北非C西亚 D中亚解析:第3题,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逆辐射加强,从而起到保温作用。第4题,据图示内容可知,气温升高,使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增加,而北半球低纬度和南半球多数地区粮食减产。第5题,由图知,西亚、欧洲东部和北亚的粮食增产大于40%,说明这些地区水热条件变好。答案:3.B4.B5.C(2012河南焦作期末)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图,回答67题。6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7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 B平流层气温降低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解析:第6题,考查对地理坐标图的理解分析能力及对臭氧层空洞等大气环境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结合图示分析可知,随着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最大值所在位置北移,在中纬度,臭氧总量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增,而在高纬度递减明显。第7题,臭氧层破坏使平流层吸收太阳紫外线短波辐射的能力降低,从而引起平流层气温降低,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答案:6.C7.B2011年2月我国公布了污染源普查结果,我国的污染源种类多、分布广,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据此回答89题。污染源种类北京市污染源选点数量184751484537386156上海市污染源选点数量4875513776374171138.污染源普查选点要能够充分反映本地区的污染情况,表中反映的是本次普查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选点数量。其中表示农业污染的是()ABCD9这次普查显示,工业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产生量:二氧化硫4345.42万吨,烟尘48927.22万吨,氮氧化物1223.97万吨,粉尘14731.49万吨。工业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二氧化硫2119.75万吨,烟尘982.01万吨,氮氧化物1188.44万吨,粉尘764.68万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污染物是烟尘B上述四种污染物中处理率最高的是粉尘C从上述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和数量来看,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主要是酸雨D从污染物产生的量上可知,我国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解析:第8题,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选点数量是最少的,排除;上海市工业规模比北京市大,工业污染源选点数量远远多于北京,排除;一般情况下,城市中生活聚集区数量远远多于工业聚集区和农业聚集区数量,故排除;由此判断出为农业污染源。第9题,构成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处理率最高的是烟尘;从二氧化硫的产量可知,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答案:8.B9.C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1011题。年份森林覆盖率(%)年降水量(mm)气温年较差()河流含沙量(%)粮食平均亩产量(kg)粮食总产量(亿kg)19981952038102051.02520081045042351350.97510.上述资料表明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B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C毁林开荒现象严重D人口增长过快解析:选C。从表格中的资料可以看出该区域森林覆盖率明显下降,说明毁林开荒现象严重。从而导致环境恶化,粮食单产下降。11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A风沙危害加重 B光照条件变差C气候的大陆性减弱 D水土流失加剧解析:选D。该地森林覆盖率下降,河流含沙量上升,说明水土流失加剧。12(2010高考安徽文综卷)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图示区域铁矿石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A森林锐减 B土地沙漠化C土地盐碱化 D物种灭绝解析:选B。应首先结合经纬线对地图进行准确定位澳大利亚西北;其次根据区域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大气环流特点推断该区域的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最后根据题目信息“铁矿石开采”不难判断对应的环境问题是因为地表植被破坏致使土地沙漠化。二、综合题13读印度洋及周边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我国南方、北方、青藏和西北地区中,酸雨现象较严重的是_地区。(2)印度洋中许多低平岛屿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非洲北部沙漠化土地扩大的最主要趋势是向_(方向)发展。(4)澳大利亚墨累河下游地区盐碱化严重,使得土壤退化。该现象最为严重的季节及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解析:第(1)题,我国南方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的SO2等酸性气体多。加上降水多,易形成酸雨。第(2)题,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一些低平岛屿。第(3)题,非洲北部沙漠化严重的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区,发展趋势应为向南扩展。第(4)题,墨累河下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蒸发旺盛,土壤盐碱化严重。答案:(1)南方(2)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3)南(4)夏季(对南半球而言)。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蒸发强。142011年上半年我国已实施了部分新的饮用水国家标准。目前,饮用水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见下图。材料2:见下图。(1)从污染物来源分析,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_、_等。(2)关于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蓄水池防护出现的问题最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