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初中语文七上29论语十二章PPT课件2.ppt_第1页
苏教初中语文七上29论语十二章PPT课件2.ppt_第2页
苏教初中语文七上29论语十二章PPT课件2.ppt_第3页
苏教初中语文七上29论语十二章PPT课件2.ppt_第4页
苏教初中语文七上29论语十二章PPT课件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八则,孔子(前551前479),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论语,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学习目标:,4、学习古人端正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2、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3、掌握“而”字的用法。,1、了解并记忆古代文化常识。,(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而:,2、乎:,3、朋:,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然后”。,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志同道合的人。,4、知:,了解(自己)。,5、愠:,恼怒。怨恨。,6、君子:,品德高尚的人。,孔子说:“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这不也是很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不也是一种乐趣吗?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的风格吗?”,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可以(之)为师矣。,2、矣:,表示陈述语气,可译为“了”。,可以凭借(这)成为,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了。”,这是讲学习方法问题。,1、学:,3、而:,2、思:,第一个指思考,动脑筋;第二个指空想。,两个“而”都是转折连词,相当于“却”、“可是”。,(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一个“学”是死读书,死记硬背的意思;第二个“学”指认真学习。,4、罔:,感到迷惑。,5、殆:,精神松懈而无所得。,孔子说:“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精神松懈而无所得。”,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四)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知:,一种解释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道理。另一种解释为明智,聪明,通“智”。,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2、是:,代词,这。,这也是学习态度问题。,1、何以:,(五)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表示并列,可不译。,2、而:,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称他“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称他文的谥号。”,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以何”的倒装,凭什么。,3、是以:,“以是”的倒装,因此。,(六)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第一个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第二个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出。,3、而:,4、厌:,满足。,教导。,5、诲:,1、默:,默默地。,2、识:,zh,记忆,记住。,孔子说:“默默地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七)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三:,虚数,不一定实指三个人,这里指几个人。,2、焉:,兼词,的人。,3、师:,值得取法、学习的人。,4、而:,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5、其:,其中,他们。,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6、善:,优点。,(八)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5、复:,再。,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1、愤:,想弄明白却不能。,2、启:,开导,启发。,3、悱:,想说却不能。,4、隅:,方角,角落。,这里讲的是教的方法。,质疑,表示顺接,表示转折,表示修饰关系,表示并列关系,“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类:,表示承接关系,学而不思则罔,默而识之,敏而好学,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厌,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学而时习之,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善而从,不亦乐乎,半部论语治天下。(宋朝宰相)赵普,家庭作业,翻译前四则,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之”:1学而时习之2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4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练习,之,指学到的东西。,之,代孔子的训言,第二个之代事物。,之,代词,它。,之,代词,代孔文子。,之,代词,代他的优点。,1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论语()愠()罔()殆()默而识之()哉()不亦说乎()诲(),ln,yn,wng,di,zh,zi,yu,hu,2解释句中加线的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温故而知新。故:学而不思则罔。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是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厌:,同“悦”,愉快。,旧知识。,迷惑而无所得。,因此。,满足。,3判断下列句中“而”的用法。A顺接连词B转折连词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厌,A,B,B,A,4填空。八则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